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系统引导启动过程分析

2014-03-10 18:47 274 查看
本来想自己来写个linux的引导启动过程,在整理资料时发现这篇文章很全面,然后在此基础上修改了点,发出来了。 该文是针对GRUB Legacy版本写的,与GRUB2有少许地方不一样。
关于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我们可以按步进行划分为如下:POST加电自检-->BIOS(Boot Sequence)-->加载对应引导上的MBR(bootloader)-->主引导设置加载其BootLoader-->Kernel初始化-->initrd―>/etc/init进程加载/etc/inittab,其进程流程图如下:

二、剖析详细启动过程⑴、
POST开机自检:电脑主机打开电源的时候,随后会听到滴的一声,系统启动开始了开机自检(POST-power on self
test)自检开始),这个过程中主要是检测计算机硬件设备比如:CPU,内存,主板,显卡,CMOS等设备是否有故障存
在,如果有硬件故障的话将按两种情况理:对于严重故障(致命性故障)则停机,此时由于各种初始化操作还没完成,
不能给出任何提示或信号;对于非严重故障则给出提示或声音报警信号,等待用户处理),如果没有故障,POST完整自己
的接力任务,将尾部工作交接给BIOS处理。
⑵、
BIOS:计算机加电自检完成后第一个读取的地方就是就是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础输入输出系统)
,BIOS里面记录了主机板的芯片集与相关设置,如CPU与接口设备的通信频率、启动设备的搜索顺序、硬盘的大小与
类型、系统时间、外部总线、各种接口设备的I/O地址、已经与CPU通信的IRQ中断信息,所以,启动如果要顺利启动,
首先要读取BIOS设置。
⑶、
按照BIOS所设定的系统启动流程,如果检测通过,则根据引导次序(Boot Sequence)开始在第一台设备上支持启动
程序,我们的启动设备主要包括硬盘、USB、SD等,我们一般用的是硬盘,然后进行读取第一个设备就是硬盘,第一个
要读去的就是该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然后系统可以根据启动区安装的
引导加载程序(Boot Loader)开始执行核心识别的工作。【在此插一句:MBR程序只是找到只是硬盘分区内最前面
的446个字节的Boot Loader】然后查找相关配置和定义。
⑷、
Boot Loader 加载Grub程序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靠Grub的引导开始的,Grub分为连个阶段:
stage1:主要是Boot loader
stage1.5:过渡(这里为什么要过渡?因为MBR较小,不能从stage1直接引导到stage2.不信可以看看他们的大小)
stage2:主要是/boot/grub


通过上面我们可以发现linux的内核VMLnuz,grub、initrd都在/boot目录下

在/boot/grub/下面我们看到了熟悉的stage1,stage2及grub工具的配置文件 grub.conf,那么grub.conf内都定义了什么呐??

⑸、Kernel
 根据Grub内的定义,grub读取完毕后就把下面的工作交个内核了。kernel主要是完成系统硬件探测及硬件驱动的初始
化,并且以读写的方式挂载根文件系统(根切换),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文件了”,具体是什么
那?
要想访问真正的根文件系统(rootfs)的话,就必须加载根文件系统中的设备,这时根文件系统又没有挂载,
要挂载根文件系统又得加载根文件系统中的驱动程序,哪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就用到了initrd文件了。
在来说下kernel初始化所要工作的内容做下简单总结:
探测硬件->加载驱动(initrd)->挂载根文件系统->rootfs(/sbin/init)
⑹、
到此止内核空间的相关工作已经完成,内核空间的任务开始向用户空间转移,内核空间通过一个间接的initrd(微型
linux)向用户空间的/sbin/init过度,所以gurb开始引导内核转向initrd。
initrd:一个虚拟的文件系统,里面有lib、bin、sbin、usr、proc、sys、var、dev、boot等一些目录,
其实你会发现里面的目录有点像真的/对吧,所以我们称之为虚拟的根文件系统,作用就是将kernel和真的根文件系统
建立关联关系,让kernel去initrd中加载根文件系统所需要的驱动程序,并以读写的方式挂载根文件系统,并让执行
用户当中第一个进程init。


下面我们看下init脚本内的内容:






从上面的脚本内容我们可以看到init进程的主要工作:
挂载 :将initrd中的/proc, /sys  /dev 挂载到当前的主分区中的相应目录
创建目录:/dev/mapper
通过mknod完成block or character special files的创建
相关模块的挂载
创建root设备
挂载 /sysroot
最后完成根切换
⑺、init执行完毕以后会启动系统内的/etc/inittab文件,来完成系统系统的初始化工作。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inittab这个配置文件内的详细内容




各个级别的定义:默认运行级别
0:halt                      //关机
1: single user mode //单用户维护模式)
2:multi user mode, without NFS //不支持NFS功能
3: multi user mode, text mode //字符界面
4:reserved //系统保留
5: multi user mode, graphic mode //图形化界面
6: reboot //重启
/etc/inittab格式及语法(:)
[选项]:[runlevel]:[行为]:[命令]
行为:
initdefault:代表默认运行级别
sysinit:代表系统初始化操作选项
ctrlaltdel:代表重启的相关设置
wait:代表上一个命令执行结束后方可执行下面的操作
respawn:代表后面字段可以无限制再生(reboot)
命令选项
一些命令,不过通常都是脚本

下面说下inittab内定义的初始化脚本:rc.sysinit --/etc/rc.d/rc.sysinit





如上图所示:rc.sysinit脚本内定义了一些与系统初始化的定义
设定主机名
检测并挂载/etc/fstab中其他文件系统
启动swap分区
/etc/sysctl.conf设定内核参数
装载键映射-->键盘上每个键的功能
然后根据系统运行级别运行相关的服务脚本:/etc/rc.d/init.d/脚本和/etc/rc.d/rc#d



rc0-rc6目录下脚本:
K* ##只要是以K开头的文件均执行stop工作
S* ##只要是以S开头的文件均执行start工作
0-99 (执行次序,数字越小越先被执行)
用户自定义开机启动程序(/etc/rc.d/rc.local)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一些执行命令或是脚本写到/etc/rc.d/rc.local里,当开机时,就可以加载啦
总结系统初始化的大致内容总结如下:
硬件的初始化,图像界面启动的初始化(如果设置了默认启动基本)
主机RAID的设置初始化,device mapper 及相关的初始化,
检测根文件系统,以只读方式挂载
激活udev和selinux
设置内核参数 /etc/sysctl.conf
设置系统时钟
启用交换分区,设置主机名
加载键盘映射
激活RAID和LVM逻辑卷
挂载额外的文件系统 /etc/fstab
最后根据mingetty程序调用login让用户登录->用户登录(完成系统启动)
在系统启动过程中主要的脚本和目录有:
boot
/grub
/boot/grub/grub.conf
/boot/initrd+内核版本
/initrd文件中的/proc/ /sys/ /dev/ 目录的挂载 及根的切换
/etc/inittab 脚本
/etc/rc.d/rc.sysinit 脚本 等

这些重要的脚本和目录,还有其他重要的目录和文件,脚本等。由此篇我们可以详细了解linux系统的启动和初始化过程,然后我们可以根据linux系统启动的过程和所用到的命令自己动手DIY一个微型linux系统。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