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春节文化大观》上卷节选:第二章 春节文化符号

2014-02-06 11:24 1016 查看
按:《春节文化大观》(原名《春节文化源流及习俗拾趣》)已由北京朝华出版社出版,首印6万册,大部发行海外。这是该书上册第二章节选。

第二章春节文化符号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在长期的传承中形成了色调鲜明、寓意吉祥、功用广泛、形式多样的系列性文化符号群。诸如:爆竹、屠苏酒、年夜饭、饺子、元宵、年糕、欢喜团、福盘、灶神、财神、门神、门钱、春联、窗花、年画、纸马、灯笼、花灯、面灯、压岁钱、摇钱树、柏枝、芝麻秸、社火、拜年、唱春、闹元宵等等。它们包括食品、饰品、供品、玩物、活动等,在视觉、听觉、味觉等方面成为春节的传感器和符号群。正是这些文化符号的传承,延续着我们的传统节日,并成为春节依然存在的标志。

第一节“十三红”

所谓“十三红”,指桃符、春联、窗花、“福”字、灯笼、木版年画、月份牌年画、新年画、“中国结”挂饰、鞭炮、篝火、贴门神。因这些符号的颜色均取红色,故称“十三红”。

关于“十三红”的流变、意义及其应用,可列简表如下:

春节符号

意义及应用

桃符

在桃木板上书写“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描绘图像,于春节时悬挂在大门或卧房门的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后演变为书写对偶的吉祥语,也是造纸术产生之前的对联

春联

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书写对联,贴于门庭,在桃木镇邪的原始意义上增添了祈求来年福运和装饰门户、增加喜庆气氛的内涵

窗花

以剪纸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融入其中,春节时分贴在窗上,富有装饰性,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

“福”字

春节时分装饰门庭。斗方形“福”字,寓意天圆地方“福”从四面八方来,此外还有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环以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红灯笼

被称为“天灯”,象征天地万物生生不息,遇示五谷丰登、日子红火,增添了隆重热烈、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木版年画

由桃符及门神画演化而来,题材逐步由鬼神转向人间,不仅有“八仙庆寿”、“二十四孝”、“庄稼忙”等内容,更扩大到政治、军事、祭祀、历史、地理、文学、艺术以及风光、民俗等包罗万象的程度,被称为民间的“百科全书”

月份牌年画

月份牌年画诞生于19世纪末的上海,是年画、日历与广告的结合体,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商业大发展的阶段迎来鼎盛时期。内容包括时尚仕女、古装人物、吉祥祝福、风景名胜等,融合西洋画法和市民趣味,形成色彩鲜艳、富于体积感的擦笔水彩风格,融入日历、广告等实用内容,被视作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镜像,体现了生活方式、生活场景的变迁和审美视觉的转换

新年画

新中国成立后,“新年画”多以歌颂和赞美革命领袖、祖国风光、世界名胜、爱国斗争、劳动生产、历史故事为题材,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愿望。

挂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人们的家庭生活中盛行,作为视觉符号实用功能更强

“中国结”挂饰

典型化的“中国结”主要为大红色,间以中黄,以盘长结及菱形、圆形等对称构型为主,整体上蕴含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吉祥平安的寓意,切合喜庆情结,在春节时分广为运用,不仅作为实物装饰悬挂,而且应用在春联、年画、“福”字图案中,成为重要的春节符号

鞭炮

包括焰火等,象征驱邪、红火

篝火(燎干)

火把等,内蒙、陕北等地门堆煤去烧,宁夏有正月二十三日门前堆火燃烧,上撒粒盐,男女来回跳跃的“燎干”活动,喻义驱邪排毒。也是人类告别茹毛饮血,与动物群划界,纪念先祖燧人氏的纪念仪式。

贴门神

无论“神荼郁垒”、“将军朝官”、“鹿蝠”、“马鞍”、还是“秦琼敬德”、皆有典故,俱含镇怪保安之意。

这一系列视觉符号在当前的春节文化中仍不同程度留存,有着深厚积累和较为稳定的延续性,同时,由于部分符号的功能相同、相近,呈现出更迭趋势,比如从“桃符”到“春联”,从“木版年画”到“月份牌年画”、“挂历”以及当前的“中国结挂饰”等,这意味着符号功能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步演变、丰富、完善。

1桃符(含贴门神

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板上分别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图像,悬挂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最后人们为了图省事儿就直接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这就是最早的桃符。王安石脍炙人口的《除日》一诗咏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该诗的广泛流传也使得桃符一词几乎尽人皆知。更换桃符不仅是必做的事,而且春联、门神、年画等也与桃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成为除夕除旧迎新的必需品。

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山洞里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门进出。树下有两位神将:神荼(读作申舒)、郁垒(读作郁律)把守。这两位神将只要发现害人的恶鬼,就用芒苇编成的网子去捆住他们,并丢去喂一只老虎。周朝起,每逢年节,百姓就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图像或题上他们的名字,悬挂在大门或卧房门的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这就是桃符。而且古代人还会在自家的第二道门上画上那只吃鬼的老虎,旁边还有一条芒苇绳,以用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说:“《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

人,曰荼,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入,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桃符最初书写二神的名字或描绘图像,后来演变为书写吉祥语,进而发展成为对偶的诗句。这就是造纸术产生之前的对联了。

古代春节期间挂桃符的习俗,在许多文入学士的笔下多有记载。白居易《白礼六帖》:“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桃”。古代春节期间人们挂桃符的盛况可见一斑。 自古以来,中国人认为桃有辟邪的作用,先秦时代桃茆(1论)即桃木柄笤帚,具有驱鬼除邪的神奇力量。《礼记·檀弓下》说:“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茆执戈,(鬼)恶之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就有这方面的事例。《周礼.夏官》说,诸侯盟会割牛耳取血,要用桃茢为镇物。《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取藏冰时,要用桃木做的弓和用棘制的矢进行除灾仪式。桃符的前身是桃梗和桃枝。桃枝的辟邪作用见于《庄子》:“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艺文类聚》卷八六)将桃枝稍事加工的桃枝也有相同作用。《淮南子·诠言》篇说:“羿死于桃棓。”东汉高诱注:“桔,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如此则自传说时代,古人就有对桃木的特殊信仰。由于桃杖的神奇作用,汉有腊日前一日逐疫毕,赐公、卿、将军、特侯、诸侯“苇戟桃杖”之礼(《后汉书吼仪志》)。将桃刻削成人形也是古人采取的辟邪手段。《战国策·齐策三》说孟尝君打算人秦时,苏秦对他讲了土偶和桃梗的寓言劝止他,其中有土偶人语桃梗:“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可知战国时代已有削桃木为人的桃梗。又据《后汉书·礼仪志》注,《山海经》载在度朔山,立于以大桃树枝为鬼门之上的神荼、郁儡,以苇索执鬼并喂虎。“黄帝法而象之,殴除毕,因立桃梗于门户上”。东汉《风俗通义》也引《黄帝书》讲了这个故事,并说:“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效前事也。”可知汉代腊日的前夜已流行在门旁立桃梗(人)的风俗。《荆楚岁时记》讲元旦拜贺后说:“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可知六朝时代又出现了桃板。(作者按:该书通行本又在讲贴画鸡,悬苇索后说“插桃符其傍”,“桃符”二字有误,不取。)至迟到唐末,出现了“桃符”一词,韩鄂《四时纂要》明确指出:“仙木即今之桃符。”换言之,桃符即古之桃杖、桃梗,“符”字更清楚地表达了其驱邪作用。

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像并标名字的作法,兴盛于宋代。北宋高承《事物纪原.桃版》讲了度朔山的传说后写到:“故今世画神像于板上犹于其下书‘右郁垒,左神荼’,元日以置门户间也。”反映北宋风俗的《岁时杂记》也说在“桃符”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由此可知,桃板可以称作桃符。图画神荼、郁垒作为避邪的桃符,一直流行到明清时代。明嘉靖《汀州府志》说:“桃符,新画桃符置户两旁,貌荼、垒于上,以厌邪魅。”明清地方志多有各地除夕挂桃符的记载。
桃本来是作为一种植物而被认为有避邪作用的。《玉烛宝典》引《典术》说桃是“五行之精”,可以厌伏邪气制百鬼,所以作“桃板”著于户(《太平御览》所引《典术》“五行之精”作“五木之精”,“桃板”作“桃人梗”)。从桃枝、桃杖到桃人梗,桃有一个人格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神格化的过程。桃板、桃符的出现正是两种过程合一特别是转变的集中体现之物。虽然资料中无南朝或更早之桃板上有字、画的记载,但是桃板,这种加工平整的东西,桃的避邪作用只是作为属性存在,它一定另有目的,根据后来文献中所记桃板上画神荼、郁垒像并写二者名字的事实,可以推断,桃板一出现可能就有图或字,或二者兼而有之。所写所画也应当是神荼和郁垒。最初桃枝、桃梗和执鬼神神荼、郁垒是两回事。一旦在桃板上画神荼、郁垒像,写上名字,就使二者合一。桃符既是原来的桃梗,又可以代表画有图形的桃板,二者有区别,也混同,在混同的情况下.桃符也就成了神荼、郁垒的代名词。

2.春联:

属于楹联的一种。楹联分为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多种形式,而春联只是楹联其中的一种。所谓楹联,就是挂在或贴在堂屋前的廊柱或门框上的上下相对的联语,因此,楹联也叫对联。这种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互相对仗,而且具有一定内涵的独立文体。就是说,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内容要有意义,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凡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对联,否则就不是对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这说明至少在东汉时已盛行春节挂桃符的风俗。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人们一般都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词句。宋太祖乾德二年后蜀君主孟昶于除夕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志喜,蜀主对学士所题词语不满意,即挥毫书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的题词改变了传说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有些专家认为孟昶的题词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为庆贺开国立业,在除夕时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贴春联一幅。这种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习俗,一夜之间,由官廷豪门推广到了百姓门户。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春联既是根据中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但只有在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譬如:“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就是说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上下联的词性,就是说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 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第四,切忌合掌。所谓“合掌”,即语义重复,浪费笔墨。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发祥光”对“腾瑞气”,也都是语义重复,都属于“合掌”的毛病。

第五,选好对联的横披。横披,又叫横批,横额,横联。横披除挽联、寿联之外,大部分都要用。横披与对联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横披,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换句话说,一句横披,就是一副对联的内容的升华,是对联的主题,更是点睛之笔。横披在写作手法上,常见的可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对联写意,横披题名,如“欢度春节”、“新春大吉”等,直接点名贴春联的目的;

二是对联写意,横额点睛,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的横披是“吉星高照”,则是揭示出实现对联内容的关键所在就是“吉星高照”,属于点睛之笔;

三是联披互补、相辅相成,如,“减负恤民,浩浩东风常送暖;扶贫解困,潇潇春雨总关情”的横批是“前程似锦”,则是与对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对党中央“常送暖”和“总关情”的无比感激之情,也赞颂了党前程远大,辉煌灿烂。横披多为四字,过去写横披是从右往左横写,现今多从左往右写,从右自左写当属正式写法。贴横披应贴在门楣的正中间,其字体应与上下联风格一致,上下呼应。

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一些春联还注意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

3.窗花:

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贴窗花装饰居室环境成为我国春节喜庆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春节期间贴窗花,不但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据考证,从商代始(公元前1600—1100年)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接空刻花制作装饰品。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西汉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帝思念不已,卧不安度,食不甘味,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象为其招魂,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可查的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南北朝团花剪纸:对马团花;对猴团花;金银花团花;菊花团花;八用形团花。

唐代已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它工艺方面。自汉至唐出现了一种金银镶嵌技术工艺,是将刻镂的金银箔粘贴在漆器或铜镜的背面,经填漆磨干,在漆地上显出金光灿烂的花纹。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分虚实。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窗花的表现题材极其广博,举凡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均可成为窗花的表现内容,可谓无所不有。但最多的是花卉动物、喜庆吉祥纹样,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连年有余”、“贵花祥鸟”等为主体。“龙凤成祥”永远是民间艺术的主题,龙凤造型优美,刻画细致、准确的表达了人们祈福求祥的心理。窗花的表现题材也有故事、人物、戏曲、习俗等,多流行于黄河流域及北方农村,常见的有三国戏、水浒戏、西游戏、民间故事以及地方戏的人物造型和戏曲情节。就连民间故事“老鼠娶亲”也成为窗花表现的题材。其中又以寓意吉祥的窗花数量最大。窗花的民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环境,而且寄托着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祈祝生活富裕、后代昌隆、人寿年丰及辟邪迎祥等是窗花表现最多的主题,体现了窗花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流传在江南地区的窗花样式可以看出,窗花比其他剪纸样式更能代表剪纸的艺术语言。窗花剪纸的工艺特征已超越了民俗活动单纯的装饰功能,从而改变了剪纸单一形态的发展格局。如甘肃的浮雕窗花剪纸,运用纸扎的工艺;河北的染色窗花借鉴了民间彩绘;南通的丝织品窗花把纸与纺织品有机结合在一起。窗花剪纸作为节日的一种民俗活动的内容,不仅美化了民居环境,更重要的是成为人们审美交流的对象。

4.“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不过,倒贴“福”字的做法,作为一种巫术手段,只用于某些非正常的情境和某些特殊的地方,并非古人的普遍做法。旧时,“福”字倒贴一般出于以下三种情况:其一,穷愁潦倒的人家、灾祸连连的人家为了脱贫和转运,采用倒贴“福”字这种巫术手段以强扭命运;而富裕、小康之家,平静、和顺之家贴“福”字则一概堂堂正正。这正是为什么在故宫、府邸和大户人家的宅院,不论是砖雕的、木雕的或书写的“福”字,总见不着倒放的。其二,为了讨口彩,用游戏的方式所表达的祈愿。除夕贴“福”字时,大人有意将“福”字倒贴,然后会问自家的小孩:“我家的福字怎么样?”孩子说:“我家福倒(到)了”,就算讨得了口彩,于是全家为之高兴,大人从衣袋里掏出糖果塞给孩子,孩子一走,就把“福”字正过来,只是短暂地做了一个游戏,旨在从孩子口中讨得口彩和吉利。其三,写有“福”字的红纸有大有小,斗方大字贴于门上、墙上等处,一律正贴,而小若巴掌的小“福”字用来贴于器用上,确有几处倒贴的:马桶、尿壶、痰盂、垃圾桶、污水盆等。污秽倒出时,则“福”字就正过来,以讨得“秽出去,福进来”的吉利。这三种情况被当代人混淆,只知道跟着潮流去倒贴“福”字,以浅近的“福倒,福到”的谐音理解,取代了这一春节文化符号的丰富内涵,实在是一种潮流性的误读。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5.红灯笼:

灯笼的历史源远流长,据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魏存成考证,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便携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东”字可能就是对原始灯笼形象的描绘。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挂起红灯笼,以示庆贺。《南史》记载有“壁上挂葛灯笼”句。葛,就是用麻织成的白色粗布,用它制成的灯笼,可能就是纱灯的原始雏形。其用途是用于标明官衔、字号、身份的门灯(风灯)。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灯笼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花样也更多。

元宵节赏灯盛极于唐朝。据史料记载,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上元灯节”曾“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成为当时一大景观。数十年前出土的汉代长庆宫灯工艺水平已经极高。

元宵节最神奇的灯是天灯。所谓“天灯”,就是在纸糊的灯状球体下点火,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将其送上夜空。天灯用白色宣纸糊制,造型很像一顶孔明帽,故而又称“孔明灯”。天灯的“帽沿”用竹片围成圆形,用两根铁丝在圆形竹片之间架成十字形,燃料固定在十字形的中间交叉点上。“天灯”有大有小,冉冉升起后,犹如一个个闪烁的火球,随风飘向远方,与夜空中的繁星融为一体,妙不可言。

唐宋时期,随着官定灯节假日制定,彩灯的制作进入盛世。每逢元宵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远远望去,万家灯火,形成“月华连昼色,灯景杂星光“的瑰丽景色。南宋时,彩灯已从民间家庭自扎自玩的手工艺品变为了可以用来交易的商品,并在杭州出现了专门的卖灯市场——灯市。灯市上灯的种类包括了琉珊子灯、巧作灯、珠儿灯、人物满堂灯、羊皮灯等数十种,其中用绢帛制作的无骨灯者,浑然如玻璃球,不仅景物奇巧,又能灌水转动。还有”滚地灯“,能沿地滚动,灿若流星。南宋时期在张挂彩灯的同时,又增加了灯谜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元宵节日的文化气氛。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视元宵节,故彩灯的品种和样式都有了新的发展。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庆贺元宵节,曾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盏。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除在现今的灯市口大街设立了当时最大的灯市外,还在永乐七年诏令元宵节自正月十一日起,给百官放假十日,以度佳节。《西湖游览志·熙朝乐事》更是对明朝杭州节前灯市规模和彩灯类别及种类进行了详细描述:在腊月后春节前,从寿安坊下至众安桥,谓之灯市,出售各色花灯。台人物类灯有老子、美人、钟馗打鬼、月明度妓、刘海戏蟾等;花草灯类有栀子、葡萄、杨梅、橘柿之类;禽虫类有鹿、鹤、龟等。奇巧的则有琉璃灯、云母屏水晶帘、万眼罩等各种花色。富家豪门制灯则用料丝、彩珠、明角和镂画羊皮等物。清兵入关后,除接受汉人元宵节张灯之俗外,又把满人的冰灯之俗引入元宵节之中,使冰灯成为元宵节中新的种类。
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尤其在海外华人聚居的地区,比如唐人街,一年四季悬挂着大红灯笼。这种传统,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红灯笼俨然成了中国文化的符号。  
  我大部分地区至今过年和正月十五都要挂红灯笼,家家户户的门庭或院落悬挂上一盏红红的大灯笼,一到大年三十夜点亮直到大年初一早晨,象征着人们辞旧迎新,恭贺迎春的吉祥。灯笼有各式各样,有大有小,有方有圆。灯笼有象征人物的,也有象征动物的,这些各式各样的灯笼在农历年三十夜点亮悬挂在村镇和街巷的庭房院落,一盏盏灯光点点,如同星空河汉。这一盏盏灯笼从夜晚点亮燃照到第二天凌晨,喻意着农人辞旧迎新,来年五谷丰登和日子红红火火。

6.年画(门神画、木版年画、月份牌年画)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据东汉《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的“神荼”、“郁垒”升像。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

另一说:始于唐代。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但仍以张贴门神为多,故年画可以包括门神在内。

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年画起源于中国,作为一种正式的民间画种,年画的约始于五代北宋,其渊源却可以上推至秦汉或更早的驱鬼、避邪之类的守护神门画,旧称“纸画”、“纸片”与“画张”等。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宋代镂版雕印的发展以及春节庆祝活动的丰富促使年画得到发展,题材丰富起来,有风俗、仕女、娃娃、戏曲等。

明初年间,在甘肃发现两种宋朝的年画:一幅就是《四美图》,都作高客长袖的宫装;另一幅是灶王爷和关圣帝君。两幅画上都盖有“平阳姬家雕郎”的店铺字样,足见在宋时人物年画已具规模。

由于朱元璋提倡过新年要贴春联,这样发展下来,年画也就特别发达起来。今日被保存下来的,还有明万历年间最流行的彩色套印的木刻福绿寿三星图、天官赐福图等,刻工颇精致,迄今仍为民间所师法。还有实用的历画,如:春牛、灶马、芒神等;更有历史故事的“孟母教子”、“岳飞枪挑小梁王”。“牛郎织女”,“白蛇传”等。至于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文学名著,也被采用作年画题材。及至明末崇祯间,天津杨柳青的年画极为驰名,图画内容也愈见丰富。

随着明代中后期版画的兴盛,彩色套印技术的成熟大大促进了木版年画的绘制与销行。明清时期可谓是木版年画的鼎盛期。

清代人才辈出,年画的题材更加广泛,除了人物、花卉、山水等艺术作品外,还有“老鼠嫁女”、“王婆骂鸡”等讽喻画,以及用歇后语构成的连环图画,予人以一种幽默感。印制方面亦有各种各样,有木板、有石印、有胶版、有国画、有水彩、有图案、有单线平涂。有炭彩、有仿古、有创作,甚至有翻印西洋画的,例如姑苏年画中之“西洋之剧场”就是。
清代末叶开始流行石印及胶版印刷的年画,盛行“月份牌年画”,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城市。

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较多的产地,流行也十分广泛,通俗普及,而且拥有大量的读者,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是中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现在,年画更加成了一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日趋丰富。

  7.挂历:

挂历的出版发行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历书”和“年历”记时法,过去年末岁尾,家家户户买几张年历画贴在堂屋内,一贴一年,天天都是老模样,而挂历12个月具有12张不同的画面,而且画面美观大方,月月给人一种新鲜感,客人来了往往翻一翻,欣赏一番,赞美一番,不仅使客人享受了“美”,而且也使主人心里美滋滋的,因此,挂历一上市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挂历是一种舶来品,其雏形是一种“讨债本”。那是在古罗马时代,当时社会上有一种专门从事放债业务的人,按月去向债户收取

利息。为方便起见,他们将何月何日某人该还的债和该付的息都记在一个本子上。因为这种本子是以月为单位,按日期排列,附有记事栏,其记事方法简便明了,渐渐地被其他行业所借鉴。
1884年,香港著名英商太古洋行第二任华人买办莫藻泉上任后,兴建了一家糖厂。他推出一种类似海报广告式的“月份牌”,用以宣传太古糖厂的产品。莫藻泉特意聘请设计师关蕙农设计画面,内容多为花卉、吉祥人物、福、禄、寿、喜、中国古代天官赐福、迎春接福及仕女图等。凡购买太古糖者,赠送“月份牌”一帧。后来,许多厂商竞相印制免费赠送“月份牌”,并不断改进形式。随着岁月的流逝,“讨债本”和“月份牌”逐渐演变成为当今的挂历。

中国挂历(月历)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彩色印刷技术的发展,挂历也得到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出版社、人民中国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大都把“挂历”当成一种对外宣传品,文字是中英文,有的全部是外文,画面内容有建设成就摄影、祖国风光、古代山水画和电影剧照等,对外赠送,对内很少发行,当时对内发行的是年画。  
挂历的出现给年历注入“新鲜血液”。我国绘画的三大画科(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也成为挂历题材的主体。如《中国历代花鸟画选》、《历代仕女》、《故宫藏古代山水画选》等。以《中国历代花鸟画选》为例,选有南宋李迪的《雪树寒禽图》、明代院体派花鸟大家吕纪的《雪柳双凫图》、清代“海上画派”代表人物任颐《凤凰图》等,工笔、写意、墨笔等花鸟技法汇于一轴。从我国古代到近代的画坛流派的专辑也是挂历题材的另一看点,如“明四家”、“清六家”的《明清画林擢秀》、“吴门四家”的《吴门画萃》、“扬州画派”的《扬州八怪画选》等;现当代著名画家的力作及有“文革”色彩的挂历更是亮点,比如林风眠的《舞》、钱松喦的《太湖三春》、刘旦宅的《苏轼》、《赤脚医生好》中的《凉山新貌》。名家们的精湛笔墨、精美的印刷效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高雅的艺术享受和隽永的趣味。题材上乘的挂历也成为美术爱好者们的绝佳摹本。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工作要有计划,生活也要提前安排,在挂历上作个记号非常醒目和方便,否则,会丢三忘四,后悔莫及。

8.“中国结”挂饰:

中国结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周朝人随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国结为装饰,而战国时代铜器上也有中国结的图案,延续至清朝才是中国结真正流传于民间艺术的时候,当时多用来室内装饰、亲友间的馈赠礼物及个人的随身饰物。1980年,由台湾一群热爱结绳艺术的朋友广为收集整理与研究,因为其外观对称精致,可以代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

中国结,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是人类世代繁衍的隐喻。它是数学奥秘的游戏呈现。它有着复杂曼妙的曲线,却可以还原成最单纯的二维线条。它有着飘逸雅致的韵味,出自于太初人类生活的基本工具。

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也就是周口店山顶洞人文化的遗迹中,便发现有“骨针”的存在。既然有针,那时便也 一定有了绳线,故由此推断,当时简单的结绳和缝纫技术应已具雏形。

“结绳”还是文字的前身。《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记事,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汉代郑玄在《周易》注中说:“大事大结其绳,小事小结其绳”。可见在远古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同时还有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结”因此备受人们的尊重。而在战国铜器上所见的数字符号上都还留有结绳的形状,由这些历史资料来看,绳结确实曾被用作辅助记忆的工具,也可说是文字的前身。
斗转星移,数千年弹指一挥间,人类的记事方式已经历了绳与甲骨、笔与纸、铅与火、光与电的洗礼。如今,在笔记本电脑的方寸之间,轻触键盘,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可以尽在眼前。小小彩绳早已不是人们记事的工具,但当它被打成各式结绳时,却复活了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宋代词人张先写过“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形容失恋后的女孩家思念故人、心事纠结的状态。在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就有多么千变万化。

“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托结寓意,在汉语中,许多具有向心性聚体的要事几乎都用“结”字作喻,如:结义、结社、结拜、结盟、团结等等。而男女之间的婚姻大事,也均以“结”表达,如:结亲、结发、结婚、结合等。结是事物的开始,有始就有终,于是便有了“结果”、“结局”、“结束”。“同心结”自古以来就成为男女间表示海誓山盟的爱情信物,梁武帝诗词中有:“腰间双绮带, 梦为同心结”。而唐朝的教坊乐曲中,尚有“同心结”这个词牌名。又如“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结饰已被民间公认为是达情感的定情之物。而“结发夫妻”也源于古人洞房花烛之夜,男女双方各取一撮长发相结以誓爱情永恒的行为,有诗云“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就是生动的描写。

到了清代,绳结发展至非常高妙的水准,式样既多,名称也巧,简直就把这种优美的装饰品当成艺术品一般来讲究。在曹雪芹著的红楼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有一段描述宝玉与莺儿商 谈编结络子(络子就是结子的应用之一)的对白,就说明了当时结子的用途,饰物与结子颜巴的调配,以及结子的式样名称等等的问题。结子之为用在当时可大了,比方亲友间喜庆相赠的如意 ,件件都缀有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结子及流苏。日常 所见的轿子、窗廉、帐钩、扇坠、笛箫、香袋、发簪、 项坠子、眼镜袋、烟袋以及书画挂轴下方的风镇等等日用物品上,也都编有美观的装饰结子,有时候这些结子还另具吉祥的含义。

中国结的特点是,每一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每一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如“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吉祥如意”、“一路风顺”等组配,都表示热烈浓郁的美好祝福,是赞颂以及传达衷心至诚的祈求和心愿的佳作。中国结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已发展成为多个产品,其中主要有两大系列:吉祥挂饰和编结服饰。每个系列又包括多个品种,如吉祥挂饰有:大型壁挂、室内挂件、汽车挂件等;编结服饰有:戒指耳坠、手链、项链、腰带古典盘扣等。

中国结的编制,要经过编、抽、修的过程。各种结的编法是固定的,但是抽可以决定结体的松紧、耳翼的长短、线条的流畅与工整,可以充分表现出编者的艺术技巧和修养。修则为绳结最后的修饰,如缝珠、上浆等。由于结饰变化繁多而雅致,编用的线材除了棉、麻、丝、尼龙和皮线之外,还有金银等金属线材可以搭配,更增强中国结装饰的功能和适用的范围。无论是各种首饰、衣服配件和礼物包装的美化,以及室内各种陈设物品的装饰,都可以搭配中国结来增添美观。
中国结不仅造型优美、色彩多样,同时作品的命名,如“双寿”、“双喜”、“凤麟呈祥”、“鲤跃龙门”、“福寿双全”、“万事如意”、“吉庆有余”、“方胜平安”…等,都具有中华民族特有吉祥美满的象征,将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结饰送给亲友,不但喜气洋溢,也是一种千情万意的祝福。
目前中国结的基本结法有十多种,其名称是根据绳结的形状、用途、或者原始的出处和意义来命名的。

9.鞭炮:

 每到春节,华灯璀璨,锣鼓齐鸣。鞭炮声此起彼伏,为沸腾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空中流光异彩,百花争艳,为佳节谱成了快乐篇章。
  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神异经》上说:“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燃竹而爆,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一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在火中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
唐初,有人将硝石装入竹筒中燃放,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唐代称爆竹为“爆竿”。来鹄《早春诗》中有“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句中的“爆竿”即指“爆竹”。
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明清两代,爆竹的种类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这时,无论贫贵贱均要放爆竹,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引《壶天录》说:
“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鄣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丞,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沿类然也。” 清朝谢文翘《教门新年词》中的:“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反映了当时北京燃放鞭炮的情景。

春节燃放鞭炮还有另一个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放鞭炮,作为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习俗,历史悠久,这种活动,虽然可以给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但放鞭炮释放的烟尘,溅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火灾,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会造成一些人员伤亡。随着社会和人们的文明进步,对春节放鞭炮这种习俗的弊端,已引起各界的重视。

10.煹火(燎干):

“燎干”,是盛行于我围北方许多农村的一种古老的民间习俗,但源于何时,原始的讲究出于何意,后来的演变有什么内涵和外延,却是众说纷纭,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因此,研究和考证它,挖掘并整理它,有益于更加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利于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这一传统习俗的积极意义,激励我们不断的开拓进取。

“燎干”究竟源于何时,虽无可考,但这一民俗事象,最初出于先民们对火的崇拜是不容置疑的。火的发明与使用,的确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次飞跃。使用火是人与其它动物最显著的区别之一。火使人类告别了洪荒野味、生食冷餐的原始生活而步入文明世界。从刀耕火种、篝火而餐、以火取暖、以火驱赶和恐吓其它猛兽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先民们对火充满了一种敬仰和神往之情。神奇的火,在先民们的心中布下了神秘的色彩,因此人们既热爱它,离不开它,又畏惧它,躲避着它。人们认为,火是一种怪物,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经它一燃烧,一切就化为灰烬,去了另一个世界。所以人们便通过焚香烧纸,给去了阴曹地府天国天界的亲人们送物送钱、送上一份牵挂。人们坚信火的威力和能量是正确的,蒸气机带来的工业革命,火箭升空使人类从此进入了航天时代,就是有力的证明。

正如认识来自实践,“燎干”这一习俗的最初模式,来自于原始社会人们群体狩猎生活。当人们从原始共产主义过渡到私有制状态下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便模仿过去集体狩猎之后于傍晚燃起篝火,欢庆收获这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愉悦之情,驱走那些邪恶。欢娱和驱邪,正是燎干最初的本义,无论社会如何变迁,这一本体意义始终基本不变,沿袭至今。

“燎干”又称“炼干”、“跳干火”。在我国北方许多农村,每年的正月二十三日,家家门前都要柴火高垒,待到傍晚时分,各家先后点燃门前的柴火,顿时烈焰腾空,照得全村通明。这时,男女青年,你来我往,从火堆上纷纷跳过,老人在成人的搀扶下跨过,小孩子则由大人抱着从火堆上跃过。

在宁夏农村,人们还在火上撒上粒盐,火焰立刻噼啪作响,“燎干”的人们便一齐从噼啪作响的大火上跳过去。有些地方的人们还将屋内的被褥衣物等一齐拿来“燎干”。燎完干的灰烬,还要用木锨或铁锨等农具扬向天空,称为“扬花”。“扬花”的人边扬边喊着“花”的名称,如麦子花、水稻花、豌豆花、糜子花、荞麦花……等等,当喊到某一种农作物花的名称时,若遇空中灰烬的图案灿烂而又鲜亮时,这便预示今年该种作物将会丰收。反之,则预示该种作物会遭灾。

在陇东乡下,人们还要在土坷垃上吐上唾沫,粘上火灰尽力向远方扔去,俗称送干;同时还要用黄纸剪“干娃娃”,大人小孩都用香烛往“干娃娃”身上点窟窿,自己身上那里疼就往那里点,点完了再跟柴火一起烧掉,认为这样接下来一年就能平平安安了,燎完干余下的火灰还要用扫帚木棍拍打,并描述拍出来的火星是什么“花”,象玉米花、麦花、豆子花或其它花,也就是预示着接下来一年啥农作物会丰收。

在在甘、宁一带人的传闻和意象里,“干”是一种疾病,或说是一种怪物,专喜欢吃人的嘴唇,在甘肃庆阳和宁夏平原有许多被“干”吃掉嘴唇的传闻,也有脚趾被“干”吃掉的传说,传说“干”吃人的器官总在一夜之间,而且会在你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发生,所以是非常可怕的。

总之,“燎干”这一风俗,应来源于民间降妖驱邪,人们认为火是光明的象征,是一切黑暗里存在的鬼蜮所怯怕的,人们不仅在祛妖除魔行法时放火,在丧葬出殡者经过门前时在门前放火送行,甚至晚上行夜路回家(尤其是养小孩的人家),都先要在家门口放一把火,自己从火上跨过去才回屋,以妨把鬼魅之流带回家。

“燎干”是北方人春节生活的一个圆满而皆大欢喜的“句号”,是农村家庭的“春节闭幕式联欢晚会”。自古以来,我国北方就有“冬闲”一说,冬季至春节期间,其实就是农民群众自己给自己放“寒假”,即“冬休”。除此之外,老百姓都要终年忙活不停。

至于春节的时间概念,大体上分为筹备阶级和过节阶段。筹备阶段,一般是从腊月初五“喝五豆”开始,经腊月初八“吃腊八粥”,告诉人们新春将临,接下来便是腊月二十三,“敬灶神、大扫除”,“是骡子是马歇一天”;再往下便是“腊月二十四,神鬼不管事”。春节的过节阶段,大体是除夕守夜吃长寿面,大年初一吃饺子,正月初五过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三十“跳干火”。因此农村有“正月里来是新春”、“不出正月是新年”、“不出正月正,亲戚走不完”等等说法。由此可见,借用“燎干”,家家门口“放焰火”,举行“春节闭幕式”,为春节画上一个圆圆的“句号”,让人们从春节的沉醉中清醒清醒,投人春耕生产,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二节“十大统”

所谓“十大统”指十种饮食,即:腊八粥 、饺子 、元宵、 人七长面、镆馍(含蒸、烤、烙及油炸面食)、 酒、 茶、 糖瓜及肉食和豆腐。因为这些食物,地不分南北,时间集中在春节期间,世界华人们不约而同地统一食用,故称“十大统”。

其中酒类含各种当代饮料;茶类含咔菲等;糖瓜包括干果类的核桃、瓜籽、松果、麻籽、银杏各以及水果糖、冰糖(泡茶)、巧克力等。

关于“十大统”的流变及意义,简述如下:

1.腊八粥:

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即腊八节,俗称“腊八”。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因此叫翡翠碧玉腊八蒜。  
   说到这里,有必要对“腊”“蜡”及“腊日”“腊八”略作辩证:

我国春节的序幕从“腊祭”拉开。腊祭,腊日节的祭祀,有蜡祭和腊祭两种,是两种不同的祭祀。蜡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报答诸神对农业生产所作的贡献。而腊祭是岁终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为了祈求来年丰收和“息农”,可见最初“蜡”与“腊”是有区别的。然而,到了春秋战国时,一方面由于社会急剧变革导致礼仪秩序逐渐衰微;另一方面由于时代变迁,“蜡”“腊”的区别渐渐缩小,故二者就逐渐被后世混为一谈。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云:“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臈。臈者腊也。”可见自秦汉以降,人们已把二者视为同一个祭祀了。

腊日具体指哪一天,秦汉之前的史书并无明确记载。秦汉以后,腊日便开始依据五德制定。所以,汉朝便以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据此,有人就误认为自南北朝以后,腊日就固定在了腊月八日,故后人多称腊日节为腊八节。其实不然,腊日和腊八是不同的,腊八节是佛教节日,是佛教和传统腊日相结合的产物,主要节俗是浴佛和喝腊八粥;而腊日节是一个祭祀节日,主要节俗是“祭先祖”、“报百神”,并且梁以后腊日也并没有固定在腊月八日。腊日节的主要活动在唐代仍以祭祀祖先和百神为主。唐代普通的祭祀有二十二个,其中腊日祭祀就占了两个,即“腊,蜡百神于南郊”和“腊,享于太庙”,并且规定腊日节全国放假三天,可见腊日在唐代是很受重视的。除此,唐代腊日也使皇家吉礼大致为祭祀天神、地祗、人鬼三大类,天神曰祀,地祗曰祭,人鬼曰享。腊日祭祀把这三类全都包括了,它是年终的综合大祭。其祭祀的目的,就是通过郊祀、宗庙等各种祭祀活动强化国家的政治信仰,维护以皇帝统治为核心的政治秩序。

至于食腊八粥,目前见到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这种博爱精神与宽广胸怀一直延续至今,在“天人合一”与“万物有灵”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善良的人们在腊八节用爱心熬制一碗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献给敬仰的祖先,献给亲人和朋友,献给陪伴在自己身旁的猪狗牛羊、一草一木,甚至一砖一瓦,饱含了人们对生命万物的感恩之情与宽容之心,体现了善待一切、关爱一切的伟大而宽广的胸怀。

宁夏的独特饮食——“调合”在《尔雅》注释里竟与腊八粥同为“糊”。宁夏人不仅有食腊八粥的传统,而且很讲究,很周全。更有意思的是将其袭为家常便饭,世代传承下来。

关于腊八粥,还有一个传说: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俩口不但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度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虽说大小伙子长的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
  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
  不久,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俩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一天,老婆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满心的话说给媳妇:“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儿媳妇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过了几年,老俩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俩口一起去世了。
  小俩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米、柜里棉花箱里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俩口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几亩田地成了荒草园。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似一天。小俩口还不着急。只要有口吃的,就懒的动手。又是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地里颗粒无收,家里吃穿已尽。小俩口断顿了,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端碗汤。小俩口还在想:“讨饭也能度时光。”
  进了腊月,天越来越冷。到了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小俩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筛糠”。可四只眼睛还满屋搜寻着。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来;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都挖出来。这可是救命稻草啊,他俩东捡西凑的弄了一把,放进锅里。把炕上的铺草塞进灶膛,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凡能充饥的都放了进去。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后悔没有早听进去,现在已经晚了。
  正在小俩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由于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俩口被压在底下。等邻居赶来挖出来时,都已经死了,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熬一锅杂米粥让孩子们吃,并给孩子讲这杂米粥的故事,来教育他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代。形成了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因这粥是腊月初八吃,所以就叫“腊八粥”。

2.饺子

又称水饺,是一种有馅的半圆形的面食,因为形态微扁,于是还有地方上叫做“扁食”。饺子被称为Chinese food的中餐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上佳的口碑,所以无论在任何地方我们总是能看到寓意吉祥的饺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皮包馅水煮或煎、炸、蒸等加工成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过年就是在新旧年交接的节点上,是农耕社会时间节奏的产物,是古代劳动人民对时间生活长期经验的总结。春节民俗生活最重视的是除夕。这时的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以黑暗的半面对着地球,满天星斗,看不到月光。人们在这种天幕的笼罩下,大自然神秘莫测,深感年终的来临,充满对逝去先人的怀念和对来年的企盼。天上繁星密布,人间家庭主妇使劲地把肉剁碎、把菜剁碎以应天象,同时剁馅也取“岁岁平安”之意。天上没有月亮,就会有野鬼和妖魔作祟,于是就用“爆竹”的火光和声响去驱鬼。我国以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表示十二时辰,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上四刻和下四刻。这种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由夜晚十一时起至夜一时为子时,以子正时分为两日的交界,因此除夕的子时是两年、两月、两日交接之日,人们非常重视。过了子正(夜零时)时分,新的一年开始了,诸神下凡遍布吉祥,人们又放炮仗表示迎神。同是鞭炮,驱鬼时称爆竹,迎神时叫炮仗,如果大家都入睡了或者是在应保持安静的地方点燃鞭炮,就叫炮瘴了。同一个爆竹,由于燃放的时间地点不同,竟有三个名称,反映了爆竹的三个作用。中国人的想象力、幽默感在这里发挥得多么完善。

夏历每一个月的初一是月亮的“朔”日,十五是满月的“望”日。除夕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夜晚,这一天晚上讲究吃饺子,饺子的“饺”字是与交子时刻的“交”字谐音,形状与新月的月牙儿相似,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到来的向往。“饺”字又与宋代钱票名为交子一的“交”谐音,形状与元代银锭元宝的形状相近,又有发财的意思,十分喜兴。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节令食品是元宵,又逢满月。这种根据天象的演进而产生节令食品的民俗事象,把天上星宿视觉形态和人间万户生活追求联系在一起,极有情趣。饺子在制作时可以全家动手,有擀皮的,有包馅的,起到“大家事、大家办”的作用。饺子是不争(蒸)不吵(炒)一煮就好,不管多少人来家,均可大家一起吃饭,非常方便。北京大兴区留民营,每年全村一千多人在一起,举行“饺子宴”,促进了全村团结。饺子是用面皮包馅,不管用什么馅,均叫饺子,使穷人富人能以和谐心理过年。“有钱没钱,吃饺子过年”。加之,春节除夕饺子又讲究吃素馅饺子,名义上是取一年没有烦事,求一个“素净”;实质上是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吃得起,避免失落心理。中国古代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除夕夜大家同时吃饺子,体现了节日时刻,大家平等,使人们对未来充满期盼。

饺子的渊源,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关于饺子的传说典故有多种。其中之一是说: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中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他著《伤寒杂病论》 ,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饺子的来历,除史书记载外,民间还另有一则传说:从前有一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朝里奸臣得宠,忠良受害,闹得国家贫穷交加,百姓怨声载道。有一天,人称"潘素 水"的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言明他有个好主意,能使皇上长生不老。皇上听后,满心喜欢。忙问:"潘爱卿,有何妙法,快讲与朕听!"潘奇奏道:"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师,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皇上听后连连点头,即出告示,举国招选。不几日,全国各地好多有名厨师陆续被送到京里,经过殿试,手艺高的厨师苏巧生被选上了。从此,苏巧生凭着自己高超的技艺为皇上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十分满意。这一夜,苏巧生很高兴。心想:"明天早上再做一样饭就可以离开这个可恨的昏君,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到了做饭的时候,竟不知该咋做最后一顿饭了。他想到自杀逃跑,还想到毒死这个吃喝人民血肉的昏君。正在悲伤的时候,他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拿起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乱搁上调料,用白面皮包了许多小角角,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熟,当做最后一样饭给皇上端去。苏巧生正木呆呆地坐着等死,谁知皇上吃了这餐饭后,竟穿着睡衣跑进厨房说:"今日这顿饭最香,这叫什么名字?"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这样,一代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等名称。代称饺子为“汤中牢丸”;代称为“时罗角儿”;末称为“粉角”;朝称为“扁食”。现在,北方和南方对饺子的称谓也不尽相同。北方人叫“饺子”,南方不少地区却称之为“馄饨”。饺子因其用馅不同,名称也五花八门,有猪肉水饺、羊肉水饺、牛肉水饺、三鲜水饺、红油水饺、高汤水饺、花素水饺、鱼肉水饺、水晶水饺等等.此外,因其成熟方法不同,还有煎饺、蒸饺等.因此,大年初一吃饺子在精神和口味上都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中国各地饺子的名品甚多,如广东用澄粉做的虾饺、上海锅贴饺扬州的蟹黄蒸饺山东高汤小饺东北的老边饺子、四川的钟水饺等,都是受人欢迎的品种。西安还创制出饺子宴,用数十种形状、馅心各异的饺子组成宴席待客。
许多外国人与中国人一样,每逢春节也吃饺子,但是,他们的做法与吃法都各具特色。

朝鲜饺子以牛肉为馅,并特别喜欢在牛肉馅里加上大量辣椒,包的饺子是半月形站着。

越南饺子以鱼肉为馅,在馅里加大量橙皮、猪肉、鸡蛋,包的饺子却与朝鲜的饺子相反,一个个仰面朝天躺着。

俄罗斯饺子俄国人的饺子馅有牛肉、胡萝卜鸡蛋、葱头、盐和味精,但他们还在饺子馅中加一些辣椒末,而且包的个头大,他们煮饺子用的是牛骨熬成的清汤。不过,喝煮饺子汤是第一道菜,吃饺子是第二道菜。

印度饺子 用料、做法与俄罗斯饺子近似,只是个头还大,但不是煮着吃,而是烤着吃。 

墨西哥饺子用洋葱、牛肉、番茄、荷兰芹菜做馅,饺子皮不是擀的,而是用手压成长方形。包好的饺子不是用清水煮,而是放入用番茄、辣椒、洋葱煮好的调味汤里煮,吃罢饺子再喝汤,“原汤化原食”。

意大利饺子馅与中国的大异,干酪、洋葱、蛋黄是主料,有时也加一些菠菜、牛肉;另外还有一种是以鸡肉、干酪做主料,主要调料有黄油、洋葱、柠檬皮、肉豆蔻。他们包饺子是把面压成一长条,一勺勺放好馅,在面的边缘沾上水,再用同样的一条面片合在一起压好,然后用刀一一切开。煮饺子的方法则与中国人一样。

匈牙利饺子馅严格说来是果酱,连李子、杏、乌梅也腌制做馅。他们用来包饺子的面都要加两倍一面粉的土豆泥,还要加上许多猪油、鸡蛋、糖和盐,时还要裹上炸好的面包

中亚西亚,把饺子称作Mantı,源于汉语“馒头”。在蒙古帝国和帖木儿帝国时期,饺子从东亚传到了中亚和西亚。这种饺子,流行于乌兹别克、土耳其、阿富汗、亚美尼亚等国家,多以羊肉为馅,用加拌碎葱的酸奶煮熟后,浇上黄油,喷上红辣椒粉。

3.人日长面:

人日的来历与传说中女娲每日造一生物的故事有关。据《北史·魏收传》,晋朝议郎董勋《答问礼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还有补充的说法,初八是谷日,初九是天日,初十是地日。人们还以人日这天的天气阴晴占卜全年的吉灾,日晴为吉,日阴为灾。东方朔《占年书》:“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阴雨,则有灾。”

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思念、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隋朝薛道衡的《人日思归》诗写道:“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到了唐代,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和“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的感怀之作。上述两首诗作证明,隋唐时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时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

在古代,人日还有忧心年成、饮酴醾酒的风俗。杜甫《人日两篇》之一:“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忧心年成,恐怕丰收无望。阎朝隐《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彩胜年年逢七日,酴醿岁岁满千钟。”就是例证。

在古代,君臣也往往在人日聚会,登高饮酒赋诗。《唐诗记事》卷九:“景龙三年人日,清晖阁登高遇雪。”景龙唐中宗的年号,景龙三年是公元709年。清晖阁在大明宫中蓬莱殿的西边。

宋人温庭筠和辛弃疾关于“人日”的两首词也反映了当时的风俗。温《菩萨蛮》:“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辛稼轩《汉宫春 立春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人日”这天,中国一些地方有“麻秆点天灯”、“用豆熬粥治头疼”、“妇女遛弯祛百病”、“登高赋诗”等习俗。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些习俗多数已消失。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还保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而在中国北方则保有用炒过的大米拌上饴糖,做成球状或方状食品食用,叫“响太平”,寓意“太平安康”。

“人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有一个传说,过去人和动物不分彼此,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日。农历正月初一是鸡的生日,初二是狗的生日,初三是羊的生日,初四是猪的生日,初五是牛的生日,初六是马的生日,初七是人的生日,初八是谷的生日。这种传说远在汉代就有记载了,可能是一种动物崇拜的遗风,赐予每种动物一个诞生神话,从而也产生了人的生日——人胜节,并产生了十二生肖信仰,并以其记时。道教也认为“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此说颇有“进化论”的科学观念。汉人东方朔的《占书》亦云:“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因此,民间相信,如果正月初一天晴,是年鸡则繁育,阴雨鸡则不旺;初二阴晴兆狗;初三日阳晴则兆猪,以此类推。

时至今日,我国北方农村,大年初七这天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上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传说人身上有三魂七魄,年三十魂出去游荡,“人七”这天晚上魂归本宅附体,全家都得团聚,不能外出。晚上不能响炮,怕惊吓了魂魄。也有人说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所谓拉魂面,实际上就是长面。关于“长面”,还有一则故事: 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术。一天与众大臣聊天,说到人的寿命长短时,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以活到100岁。”坐在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东方朔听后就大笑了起来,众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对皇帝无礼。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岁,人中1寸长,彭祖活了800岁,他的人中就长8寸,那他的脸有多长啊。”众人闻之也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个变通的办法表达一下自己长寿的愿望。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生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要想使面条变长,就需增加面的延展性。在这方面,北方人经验丰富,方法有多种。其中,宁夏的“蒿籽面”便很有特色。其制作方法是:面粉里掺入少许当地野生植物沙蒿草籽研磨成的粉,和面的水中加一点当地发酵面粉时使用的碱精粉,将面和好后反复醒揉多次,擀成直径一米左右的极薄的面张,待煮面时将大张面折扇式的叠好,用刀切得细如粉丝一般后放开水锅里煮熟捞出,将豆腐、黄花菜等多种蔬菜切丁制作出的汤菜调入面碗里即可食用。现在以羊肉或大肉都可切丁制作汤菜调食。

蒿籽有特殊的气味,蒿面遇水后具有粘性,蒿籽有促消化、健胃、清热等功效。

“蒿子面”的历史悠久。宋代曾巩在其《隆平集·西夏传》中这样记载:“其民春食鼓子蔓、碱蓬子;夏食苁蓉苗、小芜(荑);秋食地黄叶、登厢草;冬则蓄沙葱、野韭、拒霜、灰条子、白蒿、碱松子以为岁计。”由此可见,蒿籽大约在宋代和西夏时代就已作为“食品添加剂”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起初,也许只是为了度荒,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了蒿籽的诸多优点,便作为一种传统的地方风味沿袭了下来。

关于蒿籽面,在宁夏还有另一种说法: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旃在宁夏做官时,他的一部分亲邻也随之迁移到宁夏,后定居中宁县恩和镇一带,其中有几位是宫廷中退役的御厨,他们将蒿籽面的制作技术传授给当地人,从此蒿籽面在中宁便流传了下来。现在,蒿籽面制作技术在中宁县广泛流传,大多是以婆传媳、母传女、老传少等方式代代传承。当时在中宁流传一首儿歌:

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宁县/中宁的丫头会擀面/擀的面/薄扇扇/切的面/细线线/下到锅里嘟噜噜转/舀到碗里一根线/爹一碗/妈一碗/情哥没在面咋办/眉头一皱眼一闪/案板底下藏一碗/妈妈急忙到眼前/一掀案板碗打烂/气的妈妈翻白眼/我挨打受气吃黄莲/情哥没吃一口面/妹妹心里实难言
蒿籽长面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其制作技艺独特,用料讲究,工序复杂,并蕴含着“寄托”、“祈福”等文化内涵。数百年间,中宁蒿籽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在吃法上就很有讲究。譬如,在正月初七吃的蒿籽面叫拉魂面,意寓幸福长久。为老人祝寿时吃的蒿籽面称为长寿面,意寓老人健康长寿。在新婚第二天吃的蒿籽面叫喜面,意寓新人情丝不断。在孩子出生百天(或满月)时吃的蒿籽面叫吉利面,意祝孩子长命百岁。在宴请贵宾或朋友相聚时吃的蒿籽面叫贵宾面,意寓友谊长存。

作为一项文化遗产,蒿籽面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而且有很高的食疗价值。蒿籽具有健胃清热的功效,再加上枸杞护肝明目、延年益寿的疗效,使得蒿籽面好吃又营养。

4.元宵

“元宵”既是节日名称,又是一种食物名称。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在这一天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贺。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有一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还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是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元宵”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在南北朝时浇上肉加便便汤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至少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生于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汆、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元宵与汤团是有区别的,可说是两回事。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

北方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机器做元宵的操作过程如下: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机器就“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南方的汤团(汤圆)做法完全不同,倒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现在有了速冻工艺,汤团才出现在商店里。

南方的汤团有多种“流派”,现在最出名的是宁波的“黑洋酥”汤团。所谓“黑洋酥”就是猪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猪油不是熬出来的纯油,要用取自猪肚子里的原块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网膜后用手工挤压、揉搓它,再一点一点地掺入黑芝麻粉。这东西从现代保健观点看是绝对的糟粕,可吃起来口感极佳:滑糯软烫,值得一试。汤团越软、滑越好,所以对糯米原料很讲究。要选粘性特强的品种。加工工艺上也有说法,要用“水磨粉”。就是说,把糯米粒用水泡过后,连水带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浆那样),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起来沥干,可以冷藏三四天(时间长了会发酸)。可见,好的汤团很难工业化生产出来,这又是它与元宵不同的一个特点。

5.花馍(年馍):

在中原民间,每当过了农历腊月初八以后,就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特别是腊月二十三祭完灶神后,各家各户便忙忙碌碌置办年货。孩子们跑前跑后,买鞭炮,吃零食,嘴里吟唱着不知传了多少年多少代的过年谣。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捏鼻儿(饺子)。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这首过年谣是春节活动大事记,北方人民置办年货的活动也是按照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的。过年谣中的“二十八,蒸枣花”,指的是春节前的蒸年馍习俗。
  枣馍(年馍)的种类很多,有枣花、枣山、枣卷、枣圆等,人们根据馍的不同形状,给枣镆起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但主要是枣山和枣花两种。枣花馍的做法是:将发酵的麦面擀成圆片,用刀从中间切开,把切开的两个半圆相对,用筷子从中间一夹,一朵四瓣面花就出来了。然后在每个瓣上插上红枣,就成了一个精致的枣花馍。如果把枣花馍挤成山形,人们就称它为枣山。有的地方做枣花馍非常讲究,层层叠叠,再饰以面花,红白相间,非常好看。
  不同的地区,做法也不完全相同。

河南郑州一带是把一个个枣花馍叠放在一个大面饼上,从下至上,次第渐小,套成一个山形枣馍。新乡是把和好的面搓成长条,两条夹枣卷成“古万字如意”形,然后一个个对起,垒为大圆团花或山形的馔式大枣饼,取其形状“万字不到头”、“如意”之意。豫北林县的枣山下有底盘,上用各种花案堆积而成。小的直径半尺左右,五斤多重。大的直径达一尺有余,重十余斤。当地的枣花大多是莲花形,中间按一枚红枣,有单莲、双莲(双层)之分。总的来说,豫西的枣山枣花呈装饰型,富丽堂皇,精致细腻。豫东豫北豫南的枣花枣山呈实用型,工艺简朴,体积庞大。
  蒸枣馍的时间,一般都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有的地方在正月十五时还要蒸一次,但大多数地区只在年前蒸,蒸的数量要足够节日用。蒸枣馍的时候,气氛相当隆重而神秘,各家的家庭主妇小心谨慎,不说闲话。如果蒸笼漏了气,家中的任何一位成员都不能大惊小怪,主妇会不声不响地赶紧封严。像“烂了”、“完了”、“不熟”、“黑”、“不虚”等同语,都被视为不吉利,此时是绝对不能说的。在这几天,邻里、亲友不串门,如果不懂得这个风俗,犯了当地人的忌讳,即使再好的朋友,主人也不会原谅。
  为什么河南人对年前蒸枣馍这么重视呢?据民间传说,这种风俗是对山西洪洞县枣林庄的怀念。传说明朝初年,黄淮平原发生水灾后,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当时,山西收成好,人们生活富裕。一天,皇上驾临山西洪洞县的枣林庄,老百姓听说后,从四面八方朝枣林庄涌来,庄前的古槐树下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在这里,百姓们并未见皇上,却见洪洞县令在人海画了一个大圆圈,然后,亮出皇帝移民圣旨,命令被画在圈内的百姓,统统迁居河南。
  枣林庄人在黄淮平原落户后,仍思念着家乡的亲人。每到年首岁尾,就在宗庙里祭奠祖宗。由于枣林人子孙多,祭拜时宗庙里容纳不下,他们就用泥巴在家里塑起泥山。后来在蒸年馍时,有人用面做了个山形馍,上面插上红枣,以表示对家乡的怀念。大家见了,觉得这样又美观又实用,于是纷纷仿效,就形成了年前蒸枣馍的习俗。
  我国历史上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迁民,从明洪武初年到永乐十五年,历时达50年之久。从山西移民的分布和考证资料来看,中国河南是移民的重点地区之一。
  但有的民间传说却说蒸枣馍是为了纪念祖居地枣林庄,而枣林庄不在山西在山东。据说元朝末年,山东枣林庄有弟兄三个,父母去世后,弟兄三人以卖油盐勉强度日。一天,有个财主看弟兄三个身强力壮,便起了坏心,他让弟兄三人到自己家里帮忙,答应年终付工钱。
  一年到头,弟兄三人干的是牛马活,吃的是牛马饭。到了年终,财主不仅不给钱,还故意找理由刁难他们。老二一气之下,一锄头把财主砸死了。为逃避官府的追捕,三人分头到河南避难。临分手时,弟兄三人约定,每年腊月二十八,三人都回枣林庄。从那以后,弟兄三人再也没有见过面。老三在河南落户了,他非常想念两个哥哥。临咽气时,他嘱咐子子孙孙,在每年的腊月二十八,一定要蒸个枣山年馍供在堂屋。后来,“河南山东一家亲”的说法就流传了下来。每到腊月二十八,枣林庄的后代都要蒸个枣山馍,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才就着油馍卷把枣山吃了。
  不管枣林庄在山西还是在山东,从这两则传说来看,河南的枣山年馍都与人口迁徙有关系。这种风俗的形成,隐含着一段辛酸的历史。受这些传说的影响,直到现在,民间还保留有春节用枣山年馍祭祖的习俗。到了腊月三十这天,年前的准备都已就绪,人们请出神像和祖宗牌位,把枣山年馍和其它供品恭恭敬敬摆上供桌。供品的数量和品种没有严格规定,但枣山年馍却不能缺少。枣山年馍一直供到农历二月初二。
  枣山年馍除了祭祖之外,还可以当作节日礼品,它和枣花馍一样,都是外祖母给外孙准备的特殊礼物。农历正月初二,是民间传统的拜节,凡出嫁的闺女都要带上儿女回娘家探望老人。在娘家,母女共叙离别之情,尽情享受天伦之乐。返回的时候,外祖母要送给外孙一个枣山馍,送给外孙女一个枣花馍,这叫“抱枣花”。此俗一是表达了外祖母的愿望,希望外孙家快快富裕起来。二是孩子母亲希望孩子抱了娘家的枣馍后,会像枣山枣花一样健壮美丽。民间有俗语说:“外孙要想暄,姥家去搬山。”
  说起抱枣花习俗,民间还流传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传说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他当上内阁总理大臣以后,个别项城老乡就进京找他,想谋个一官半职。这天,来了三个自称河南项城的人,袁世凯听他们说话,清一色的项城口音,可问到项城的风俗民情,却支支吾吾,躲躲闪闪。袁世凯知道社会上流传有“学会项城话,就把洋刀挎”的说法,表面上装做很客气的样子,推荐三个项城老乡到皇上招纳贤士的“聚贤堂”考试。谁知他们一看考题,个个傻了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
  正在这时,门外又来了一个名叫赵国贤的项城人,此人身强力壮,站在那里,好似一座黑色的铁塔。他拿起考卷一看,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原来,纸上的考题是:“总理给外公拜年,回来时拿点什么?”只见赵国贤不卑不亢地说:“这有何难,拿个枣山馍就是了。”袁世凯一听,开怀大笑:“着哇!我们项城有外孙搬他姥姥家的枣山,日子越过越暄的风俗,你答的对!”接着,他命令把三个假项城人拉下去痛打一顿,驱赶出城。
  赵国贤力大如牛,袁世凯就留他这位老乡当了贴身保镖。
  这是流传在河南项城、西华一带的民间传说,不管其真实性如何,故事以抱枣山馍为考题,还是很有意思的。

山西人过年要吃枣花馍、枣山镆、枣篮馍、金罐馍、银罐馍。据说,吃了这种花馍,在新的一年里,增长智慧,财定粮丰,福寿安康,合家欢乐。

山西农村的花馍讲究颇多。花馍底儿宽大厚实,中间一层又一层,寓意着一年比一年日子好,农家人一年比一年丰收的景象。花馍上边的小花代表春色满园,象征四季丰收。透过花馍似乎可看到一方百姓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花馍的种类也很多,有凤窜牡丹、二龙戏珠、雪照梅等,这是用来贡奉天地的,祭贡灶神的叫饭山、花糕,还有各种点彩的带花馍馍,便是酬宾待客访亲探友的讲究礼品,再过几天,去闺女家时也要带一些。

在北方许多地方许多年来还一直流行着过年时蒸制大馒头的习俗。雪白的馒头当上点缀有鲜艳的桃红点,一个大馒头几乎要用去一斤的干面粉。一个农家精壮小伙不管肚子有多饿,一个馒头下肚准能赶走饥饿感觉。在正月里,农家人走亲戚时若提一蓝一个大馒头,显得既实惠有大方。大馒头也成为农家人传递亲情,表达心意的最好礼物。

陕西花馍又称礼馍、面花,其实就是花样馒头,学名叫面塑,盛行于陕西关中和陕北。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它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

陕西花馍是面塑艺术的代表之一,传统的春节,当地的婚庆嫁娶,不但少不了这种馒头工艺品,而且还以它们增添喜庆的气氛。它的花饰以花鸟鱼虫、蝴蝶、蔬菜、水果等万物生灵为主,表达对祖先的祭祀、老辈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丰富内容。春节时期多做枣花馒头,象征幸福与多寿。在男女青年初订秦晋之好时,男方就要送给女方一对“鱼儿馄饨”--轻巧精灵的面鱼上盛开一朵大莲花,象征男方母亲期望自家未来的儿媳像鱼儿那么灵巧,像莲花那么纯洁。鱼也正是生育力旺盛的表征。

送女儿出嫁,新娘的母亲要给女儿蒸一个面盆大小的陪嫁“枣糕子”,它以一朵盛开的莲花为底座,其间有鱼儿游动,水草沉浮,凌空还插有一层面捏的莲蓬、花蕾和各种象征吉祥的飞禽。新郎来接亲时,新娘子从娘家将这“枣糕子”一直抱至夫家。据说这是对男方“鱼儿馄饨”的回应,也有“早生贵子”的寓意。

及至新婚夫妇生子满月时,娘家和众亲朋就要送“圈圈子”,其形如项圈,上饰各种花草图案,意思是要套住这小宝贝的生命,让他(她)得以健康成长,其功能相当于盛行于中国各地的长命锁,但这是可以吃的“长命锁”。待孩子满百日、周岁时,又要送“猫馍”,送“虎馍”,让猫、虎护卫着孩子,使病毒邪魔不得近身。

在过去,天花、牛痘是中国农村威胁孩子生命的病魔,老百姓认为猫、虎之类的动物不会得天花、牛痘。因此,千百年来,这些花馍制作的动物图形注入了祈求幸福的元素。 制作花馍也是女红比巧手的方法之一。制作工具都是手边的普通物件:剪刀、木梳等,关键是一双巧手。而和面、蒸馍的火候都有讲究,只有那些技术高超的人才能蒸出形状好、不变形的花馍。

花馍一般都有传统的约定俗成的规格式样,但也尽可以别出心裁,作巧夺天工的创新。一般说来,花馍的蒸制大多出自妇女之手,因而制作蒸食手艺的巧拙,往往成为当地品评农妇才能的条件之一。  尽管花馍本身并不能久存,且它本身还是一种普通的吃食,但它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却一代又一代传承并发展了下来,成为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一座与人类共存的奇特丰碑。

面对这些造型朴素而又奇巧,寓意丰富而又美好的花馍,我们不由得衷心地赞叹人类文明的力量。

6.糖瓜:

民谣曰:“廿三糖瓜儿粘廿四扫房日;廿五糊窗户;廿六炖大肉;廿七杀公鸡;廿八把面发;廿九蒸馒头;卅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糖瓜”是一种用黄米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在晋代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当时称为“胶牙饧” (音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也写道:“岁盏后推兰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由此可见,在唐朝它已与美酒一样,成了春节期间必备的佳品。到了明清时代,麦芽糖又被派上了新用场,成了祭祀灶王爷时,粘糊其口的武器。据《后汉书》“阴兴传”记载南阳河南境内)阴子方于腊日以黄羊祭灶,受了灶神的祝福,因而发迹,三世繁昌,周处(240—约299)的《风记》则说:“今吴以腊月廿四日夜记。其谓神翌日朝天日一岁事,故前期祷之”。为恐灶神上天后,说了任何不利自宅的话,吴人祭灶时,会“以酒沃门、谓之醉司命”。宗懔(约498—565)的《荆楚岁时记》记荆楚一带的祭灶习俗则是在腊日(十二月八日)“并以豚酒祭灶神”。由祭灶的供品看来,人们对这位会打小报告的灶神,敬畏的程度一直在降低。早先还用黄羊、豚酒等牲醴慎重的祭拜,到后来干脆就酒将他灌醉。宋朝以降,灶神根本就成了被开玩笑的对象。宋人祭灶使用一种称为“胶牙饧”的灶糖,用意非是使灶神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也有人说是要让灶神的齿牙被糖黏住,说不出话来。北方常见的灶糖有所谓的“糖瓜”,就是麦牙糖沾芝麻做成葫芦或瓜形。另一种“关东糖”,是以江米磨粉加饴糖制成,又硬又脆,可以久存。关于“关东糖”,还有一种说法是:习惯上,商家到岁末,就要清算全年的帐务。所以送灶同时也是催债、讨债者络绎不绝于途的时候。不过,讨债最多只到除夕。一等吃过年夜饭,就算没收到债款,主客见面时,也得拱起手来互道恭喜。所以北方有句俗话说:“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饺子”(除夕吃饺子),就是形容这种情形。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这是流传在各省许多地方的一首民谣。说的是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实情,因此每家每户都要摆上供品来祭灶君上天,故称“祭灶节”。而在祭灶君时,许多地方都用麦芽制作的糖瓜供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说来还有一段故事。 传说灶王爷叫张禅,家里很富有。虽然媳妇李氏很贤惠,但不能生育,被张生休了。她勤恳过日子,成了大财主。张生的再婚妇人,好吃懒做,坐吃山空,败尽家业,续弦之妻饿死,张生靠乞讨度日。当张生到李氏家讨饭时,二人见面,张生羞愧难当,一头扎进灶坑里,被灶火烧死。张生升天后向玉皇认错,被封为灶王爷。而今关东农村供奉的灶神却演化成为玉皇大帝之弟,玉皇大帝赐给他灶王的封号,让他成为天地间的使者,作为玉皇大帝的耳目。他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打道回天宫,与玉皇大帝团聚,并汇报这一家人一年中的所作所为,玉帝根据奏报的情况,对这家人进行奖善惩恶。岂知这位张禅,自当上灶君之后,仍是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人们信不过他,害怕他上天之后胡言乱语,便在他上天之日,摆上糖瓜来祭奠他。祭祀时,先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贴在灶君像的两侧,用来提醒他多为百姓说好话,办实事。至于供品糖瓜,是取其又甜又粘的特点,用来糊住他的嘴。当他尝到糖瓜的甜味时,就要多说点好话,如果他想打小报告说坏话时,就让糖瓜的粘粘住他的嘴,让他想说也张不开口。

在北京顺义区的张镇流传的灶王爷故事就非常平民化,人性化。一对张姓农民夫妻恩爱, 因遭天灾而流离失所,在逃荒中张单昏死,张妻郭丁香为救他而外出找药,回来后不见张单,夫妻失散。郭丁香在遍寻张单找不到的情况下,无奈中又嫁给当地另一赠药和食物给她的张姓农民。张单昏死过去后被春雷击醒,醒来后不见郭氏,于是到处寻找。后来张单讨饭到郭氏新家,郭氏热情招待,未料张单因长期饥饿饱食过度而亡。郭氏第二任丈夫念郭氏恩情,将张单画像放在灶台上,每天饭菜供奉,从此家业兴旺。乡邻闻之均仿效,奉为家庭保护神。从此形成了每年春节送灶王,迎灶王的习俗。灶王是家庭幸福的保护神,兼管人间善恶,执掌家人寿命,逐渐成为天上派到人间无所不管的“钦差大臣”。灶王信仰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与当代人民的科学知识和审美追求以及精神慰籍方式不符了,但是那种要进行道德自我约束、与人为善的精神要求是不过时的。

河南民间多尊传说中的泥匠张奎为灶神,说其锅台垒得好,故死后作了灶神。传说“灶神司人间善恶,上天回好言,可保来年免灾”。河南民间灶神之位多设在厨房的后墙上,灶神画多为朱仙镇木版印制。画之正中为灶君夫妇,头上为玉宇天宫,下面印有当年历法和农历二十四节气表,并标有几龙治水,几日得辛。底部中间是一聚宝盆,外有八仙,左右待立金童玉女,两侧还有鸡犬六畜,俗称“老灶爷牌位”。

一般祭灶时都要念诵《祭灶谣》,其谣曰:“灶王爷爷你听着,厨房里你见天瞄着过。我顿顿省吃又俭喝,抛米撒面是一时错。炉窝里肮脏是娃哩多,你老人家可得担待着。这糖瓜吃不了全拿着,捎给玉皇大帝尝一尝。我这里与你把头磕,上天去可要与我把好话说。初一你早点回来别耽搁,到咱家吃我蒸的枣山馍。”

祷告完毕,主妇要将灶君像慢慢揭下来用火烧掉,表示灶君已经上天。直到除夕晚上,再将新灶君像贴上去,算是另一年的开始。虽然这种祭灶活动现在大多数家庭已不再奉行此礼,但腊月二十三吃麻糖的习俗却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7.酒:

春节食俗是极富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其中饮春酒的习俗历史十分悠久。
  关于春酒,《诗经·幽风》中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后世便多用“春”字为酒名。晋代陶渊明的《和刘柴桑》诗云:“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其中的“春醪”指的就是当时生产的一种名酒。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典雅》一文中有“玉壶买春,赏雨茆屋”的记述,其中提到的“春”也是指酒。
  北周诗人庾信有诗云:“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这首诗点出了饮春酒除了欢庆佳节外,更主要的目的是驱除恶秽之气,以求长命百岁。
  古时候过春节,人们都要喝一些用中药浸泡的保健酒。椒柏酒是其中之一,用柏叶、花椒浸泡,是春节的特定习俗酒;饮酒前,还要致新年祝辞,称之为“椒花颂”。除了椒柏酒之外,还有屠苏酒。屠苏酒最早见于南朝的《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以次贺拜,进屠苏酒。”相传,屠苏酒是三国时名医华佗的配方,采用多种原料浸泡而成,具有防疫、保健作用,是春节的特定保健酒。大诗人苏东坡诗云:“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唐朝的顾况也曾作 《岁日作》:“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这种春节饮酒的文化习俗,都代表着新旧更替的意义。

作为礼俗重要分支的岁时酒俗,是我国饮食文化中酒文化蕴育发展的载体和机制。

岁时元旦、春节的酒俗中,与其它岁时酒俗一样,以饮酒习俗与仪礼酒俗为主要的二个方面。

饮酒习俗。元旦、春节的饮酒,最初应该是为了驱恶辟邪,发此来达到与满足人们对一年的美好向往与袪病健身的目的。汉代崔寔《四民月令•正月》中有:“正月之朔,是谓正日,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小无大,以次列坐先祖之前,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晋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魈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锡,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次弟从小起”。从历史记载可以看出,元旦饮酒的习俗由来已久,且有一定的程序与要求。

从上述的二部典籍中可知,春节饮酒习俗在汉代已成定俗。且春节所饮酒也是有讲究的,这其中的柏酒、椒酒、屠苏酒则是春节应该有的入于网友输入于仪礼的酒品。

柏酒,是一种用柏叶浸制的酒。柏树为长青之树,所谓“松柏长青”,被古人取作长寿的象征。其中柏叶可入药。《汉官仪》云:“正旦饮柏叶酒上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则双指出辟邪的作用。记有“柏性后凋而耐久,禀坚韧之质及多寿木,所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元旦日以浸酒避邪,皆取于此”。可见,柏酒在新年开始日饮,一为长寿,二为避邪。乃吉祥之酒,当然非饮不可了。

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崔寔认为“椒”是玉衡星精(“玉衡”星为北斗第五星,是寿神之一),吃了以后,能使人身轻耐老。古俗元旦这一天,子孙向家长进椒酒,意在祝吉祈寿。汉代宫廷取其温、香、多子特点,各泥涂抹于宫室,后则用于新春祝颂。《四民月令》中就有“正日子孙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的记载。

如果说柏酒、椒酒属于岁时大吉大利之酒,兼有辟瘟养身之功的话,那么屠苏酒则纯粹是一个虚名而已,然此虚名且远比椒柏酒要流传得广与远。为什么呢?这要从隋唐说起。唐以前元日均饮椒柏酒,并无屠苏酒之名。根据史书记载,隋末唐初有一位传奇式人物孙思邈,他“道合古今,学殚数术”,精通医术。古代的医术又多与道术、法术、巫术等揉合在一起,孙思邈也不例外。他虽有鄱阳公主庄园作为行医之所,然他偏用“屠苏”作为行医的医所之名,以此表明他不慕荣华,济世救人的风范。由于孙思邈的屠苏所中有辟瘟疠之酒方,且主料也是椒桂、大黄等,元旦饮用便顺利成章。从此中国的各类典籍中才有了屠苏酒的记载。如唐朝顾况有“手把屠苏让少年”,方干有“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皆笑鬓毛斑”,宋朝苏轼有“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明代袁宏道有“乌纱新楼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等等的诗句。其中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最为有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许多解释均把“屠苏”诠释为酒,其实诗中也是指屋。意思是春风送暖意进屋来,决不可能让春风把温暖送到酒里去。只是因为元日要饮屠苏酒,就把此中的屠苏也释为酒了,不知贻误了多少子弟。明代王士祯民《临江仙•元旦醉题》中的“拨乳屠苏新绿泛,金花巧胜初裁。”与周履靖的和词中“屠苏才掬处,春色入门来。”这里的屠苏是酒。虽然周履靖的句子,可能就是从王安石的句子中变化而来的。

元旦饮酒的习俗在中国的历史上多有记载,也十分明朗。如南北朝诗人庾信的《正旦蒙赵王赍酒》中有“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的句子;唐代杜甫的《元旦示宗武》中有“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宋代陈适的《闻师文过钱塘》中有“椒酒须分岁,江梅巧借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有“椒柏酒:元旦饮之,辟一切疫疠不正之气”;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元旦”一条中记有:“士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昧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新中国成立之初,董必武有《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诗:“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等等,都说明历史上从未间断元旦饮酒的习俗。

元旦、春节饮酒最迟在汉代已经盛行,新年第一天早晨,先进行祭祀仪式,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合家平安。再燃上能让气氛热烈的、噼里啪啦作响的竹子。后因火药发明,用纸筒代替竹子,仍称爆竹。燃放爆竹当然也是为了驱鬼辟邪。发展到今天,我们称为开门炮仗。然后,家中不分尊卑,全家列坐在先祖神位前,然后开始饮酒,从最小的一位开始。因为小孩新年长一岁,是家中的希望要先饮,年长的人新一年代表了留下的时间又少了一年,是失岁,故要后饮。以后由于时代发展,许多繁琐的程序进行了简化。又由于科学的进步,早晨饮酒对人并不好,故早晨饮酒的习惯就慢慢改变了。但饮酒习俗且越发盛行,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有“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谓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说明当时饮节酒,不在乎喝多,只在于热闹与高兴。宋孟元老撰的《东京梦华录》上也有“正月一日年节,……向晚,贵家妇女纵赏关赌,入场观看,入市店饮宴,惯习成风,…… 小民虽贫者,亦需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这可说明,宋代京城元旦穿新衣,晚上宴饮酬酒已成风俗习惯了。

到今天,春节仍然是饮酒最为火爆的日子,白酒、黄酒、红酒、保健药酒,春节期间是最为旺销的时期。传统习惯与程式随历史进步,时代变迁不断演进。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元日、春节中的欢乐饮酒且是愈演愈烈。

仪礼酒俗。根据《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在正月的第一天,向大祖尧祭礼祈祷。到周代春耕祈年的祭仪已发展得很成熟。《国语•周语上》详细地记载了周天子祭春典礼:“及期,郁人荐鬯,牺人荐醴,王裸鬯,飨醴乃行,百吏、庶民毕从。及籍,后稷监之,膳夫、农正陈籍礼,太史赞王,王敬从之”。意思是到了这一天,酿香酒的献上香酒,宰畜人献上甜酒。王把香酒洒到土地上,并饮用甜酒后出发,百官百姓都恭敬地跟着。来到举行仪式的土地上,农官负责监察,做吃的和负责耕作的报告仪式进展情况,太史公引导大王具体操作,大五天恭敬地按太史公的说法行事。事后众百官与百姓共享祭品,共饮美酒。

汉代以后,皇宫公祭的仪式开始改为百姓家庭过大年,主要仪式一是驱鬼,有贴桃符、画符、放爆竹,二是饮椒酒、柏酒,后全称为饮椒柏酒。后有“春正月饮酒、茹葱,以通五藏也。”从祈求辟邪、平安、长寿发展到保祐身体健康。唐以后由于神医孙思邈的屠苏医所中的辟邪方,许多人便称椒柏酒为屠苏酒了。民间活动,晋以后开始有请神、迎神、送神及游祭、舞狮等趋于娱乐性的避邪活动,形式以庙会形式,以此来烘托新年节庆的热闹气氛。我国许多地方,尤其是农村,春节期间至今仍然流传着这种传统的活动形式。

春节七日假期,也是有相当深的渊源,从隋时始到汉时开始流行。董勋《问礼俗》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据说这是从女娲创世神话发展而来的,女娲先用泥捏了六畜,最后捏出了人,于是世界便诞生了。所以中国传统的年画,大公鸡新年贴,一可辟邪,二可报时,是中国传统的阳刚之物。而过年祭祀供品也一定要有雄鸡。用雄鸡肉下酒,可强身延年等等。现代对这一说法已基本上淘汰了,重点是突出春节走亲、拜年。

元旦、春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这就是“拜年”或称“贺岁”。中国传统有官方朝贺、家族拜贺与邻里互贺等形式,其内容为互道吉祥,祝愿新年顺利,对于老幼来讲,贺年又有祝贺成长顺利、生命延续的意味。贺年又称拜年,我国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传承至当今。《礼记•月令》记载立春日,天子率百官迎春于东郊后,归返朝堂颁布赏赐,还要共聚大堂饮“劳酒”。民间也同样,《嘉泰会稽志》有:“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诸亲属贺,设酒食相歆,曰岁假”。《七修类稿》记沈明德“蝶恋花”词中有“炉烧芷术香云绕,贺岁亲朋,都祝新年好。焚罢纸钱,灰寒不扫,斜日半街人醉倒。”在春节拜年饮酒是非常普遍的事,如果不是很普遍也不会写出“半街人醉倒”的句子来。宋代开始为能多处贺年,开始采用“送门状”,即投贴、飞贴。发展到今天的贺年明信片,就是一种拜年方式的传承与发展。

春节的酒俗中除初一传统的节庆外,还有初二、初三祭米谷,初五破穷、送穷,初七人日的剪彩戴胜,初八的祭星,初九的天日,初十的地日,直至延续至十五的元宵节。所有这些活动与祭祀礼仪,都与酒相伴,酒,天之美禄也。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据有关资料记载,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一般来说,有了酒,才能有酒器,因此,人工酿酒的先决条件,应该先从陶器的制造开始,否则,便无从酿起。考古学证明,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专用的酒器。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和酒发生了关系,而且当时我国酿酒技术已经开始盛行。以后经过两代,饮酒的器具也越来越多。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铜酒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说明当时饮酒的风气确实很盛。而且,我们可以从《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中推知,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中国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族无分汉满蒙回藏,饮酒之风,历经数干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曜世界的饮食文化。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关于酒的传说丰富多彩。此择大者略述一二:

上天造酒说。《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日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轩辕,中国古称星名,共十七颗星,其中十二颗属狮子星座。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入颗星。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则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而用肉眼很难辨认。酒旗星的发现,最早见于《周礼》一书中,据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二十八宿的廉洁,始于殷代而确立于周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伟大发现之一。在当时天文科学仪器极其简陋的情况下,能在浩焱的星汉中观察到这几颗并不怎样明亮的“酒旗星”,给予命名并留下关于酒旗星的种种记载与传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猿猴造酒说。 唐人李肇所撰《国史补》一书,对人类如何捕捉聪明伶俐的猿猴,有一段极精彩的记载。猿猴是十分机敏的动物,它们居于深山野林中,出没无常,很难捉到,经过细致的观察,人们发现猿猴“嗜酒”。于是,人们便在猿猴出没的地方,摆上香甜浓郁的美酒。猿猴闻香而至,先是在酒缸前流连不前,接着便小心翼翼地蘸酒吮尝。时间一久,终因经受不住美酒的诱惑,而畅饮起来,直到酩酊大醉而被人捉住。这种捕捉猿猴的方法并非中国独有,东南亚一带的群众和非洲的土著民族捕捉猿猴或大猩猩,也都采用类似的方法。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这在中国历史的典籍中都有记载。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述中有“琼州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酒以稻米与百花所造,一百六轧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的记载;清代的一本笔记小说中也道:“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百。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无独有偶,早在明朝时期,这类猿猴“造”酒的传说就有过记载。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昔年,《安徽日报》曾刊登老画家程啸天先生在黄山险峰深谷觅得“猴儿酒”的事情。这些不同时代人的记载,都证明在猿猴的聚居处,常常有类似“酒”的东西发现。由此也可推论酒的起源,当由果发酵开始,因为它比粮谷发酵容易得多。酒是一种由发酵所得的食品,是由一咱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酵母菌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菌类,在广袤的大自然原野中,尤其在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水果中,这种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长。山林中野生的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物。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在石洼中将一种被后人称为“酒”的液体析出,因此,猿猴在不自觉中“造”出酒来,是合乎逻辑与情理的。

仪狄造酒说。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拨,杜康作秣酒”。由字面看,是讲他们在作不同的酒。“拨”,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醒糟儿。醋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林”,高梁的别称。杜康作林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由此看来,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可能是高梁酒创始人。另一种说法是“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起来,始之流传于后世的。仪狄是什么时代的人呢?比起杜康来,古籍中关於仪狄的记载比较一致。例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中部认为他是夏禹时代的人。那么,仪狄是不是酿酒的“始祖”呢?此说自古看法就不一致,甚至有与《世本》相矛盾的说法。例如孔子八世孙孔驸,说帝尧、帝舜部是饮酒量很大的君王。黄帝、尧、舜,部早于夏禹,早于夏禹的尧舜部善饮酒,他们饮的是推人制造的酒呢?可见,说夏禹的臣属仪狄“始作酒醪”并不确切。事实上用粮食酿酒是件程序、工艺都很难的事,单凭一个人力量是难以完成的。

杜康造酒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绪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意思是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酒的作法,杜康就是酿祖。魏武帝乐府诗曰:“何以解夏,惟有杜康”。自此之后,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说法似乎更多了。历史上杜康确有其人。古籍中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说文解字》等书、对杜康部有过记载。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杜康:杜康是古代高粱酒的创始人,后世将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唯有杜康”出自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张养浩在《普天乐·大明湖泛舟》中写道,“杯斟的金浓滟滟”。

秬鬯: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据《诗经。大雅·江汉》记载,“秬鬯一卣”。

白堕: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据《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
  壶觞:本来是盛酒的器皿,后来亦用作酒的代称,陶潜在《归去来辞》中写道,“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张祜在《题上饶亭》诗中写道,“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醇酎这是上等酒的代称。

酌: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酤:据《诗·商颂·烈祖》记载,“既载清酤,赍我思成”。

另有: 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春、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若汤清圣、浊贤......等,不一而足。

8.茶:

春节饮茶的习惯最早源于南宋,早在南宋时期,在临安地区,当时的大户人家在春节时把元宝茶作为接人待客必备的茶。它所表达的意思是祝福客人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财运亨通。杭白菊象征吉利,金橘象征富贵,橄榄象征金元宝。橄榄,金橘,菊花在碗中起伏象征对客人的欢迎,好客和祝福。泡元宝茶用盖碗泡皆多。选料时,杭白菊要成朵,不杂,不散,不艳,不碎,朵朵菊花白叶生辉,生机勃勃。金橘贵在鲜黄,结实透亮。橄榄特显黄皮,结实,透亮,果皮细腻。沏泡完整的元宝茶又称元宝汤.茶汤金黄,汤色明亮,碗底无碎物清澈明亮,汤面无碎物,汤内没有杂碎菊花花瓣。朵朵白菊展开饱满,菊花聚散有致.显露碗中"花中有元宝,汤面有菊花".水量以八分为宜,可以略多,不可偏少。元宝茶泡法:要经初泡即或温润泡,在三分之一汤面整理茶叶换碗或翻杯。元宝茶一般可放或不放茶叶,如果要放首先征求客人的意见.茶叶可放红茶,绿茶。红茶放九曲红梅绿茶放西湖龙井。沏泡元宝茶也可放少量冰糖。

而今由于茶叶自身的历史、文化和健康属性,茶叶被作为一种非常有文化、有品位的礼品,为众多消费者所选择!春节赠茶,主要源于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健康理念的盛行。在很多南方地区,很多单位都把茶叶作为一种高档的礼品赠送贵宾!

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源于上古神农氏,有的认为起于,起于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唐代茶经的作者陆羽,在文中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人说茶起源于唐代。但实际上这只是文字的简化,而且在汉代就已经有人用茶字了,陆羽只是把先人饮茶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总结。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人类最早为什么要饮茶呢?是怎样形成饮茶习惯的呢?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说法:

祭品: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药物: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食物:“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同步: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
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的习惯。

9.肉食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宰猪”,“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阆中县志》载,腊月三十(月小为二十九)为除夕(俗称“三十夜”)。是日中午,家家吃团(圆)年饭,上桌菜,要成双、冒尖,肉要切大,猪头肉和猪尾都得有(表示丰收有余,事情有始有终)。习惯慢吃慢谈,至天黑方散。故称“年夜饭”。饭后,下辈给长者辞岁(作揖磕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是夜大家烧火取暖,伴灯不眠,直至次日凌晨,叫做“守岁”。除夕子夜(零时)“发天烛”(又叫“出天行”),城乡花炮声不断。正月初一,讲究早起,穿新衣,戴新帽,吃饭不喊人。早饭吃糯米汤圆(取招财进宝之意),也有吃面条的(取风调雨顺之意)。

还有的春节民谣“北方元宵南方鱼”,道出了食肉的区域差别。实际上,因环境条件的不同,食肉种类大到无所不及,山珍海味,飞禽走兽,样样俱有。说明春节是个“富节”,是个全方位的吉庆节日。可认为:中国的食谱源于春节。京系、川系、鲁系、湘系、粤系、满汉全席等等都来自民间,都来自春节。

10.豆腐

北京春节民谣:“二十五磨豆腐。”过去年月,农村人家磨豆腐。城里人买豆腐,这是普遍现象。时入当代,磨豆腐由打豆腐所取代,或许有人不打不买,各取所好。但是,历史上的中国人家莫不惟豆腐为第一蔬菜。尤其过年,除主粮食品外,啥都可以没,盐和豆腐万万不可缺失。不管天南地北,只要在中国地界上,没人视豆腐而陌生。豆腐根植于中国文化,为多数少数民族和宗教人士所接纳。它朴实而淡雅,既可简约成品,也能塑炼精致,其为中国人所爱、所推崇入春节食品,实系性相近而水磨品质。

第三节 五课----“祭、守、拜、耍、闹”

除了“十三红”“八大统”之外,放眼华夏大地,还有五个不能不提的符号,那就是祭祀、守岁、拜年、耍社火、闹元宵,简称“祭、守、拜、耍、闹”。

1.祭祀:

在世界上,各民族、各地方历来都有祭祀这一风俗,它的源起应是源于对神灵的崇拜。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恐惧,产生敬畏,因而转向祈求神灵的保护,其间,便产生了各种方式的祭祀活动。

祭祀,初多为自发的集结方式,以后,逐渐被以头人为主,由巫师带领的形式所替代。祭祀的方式、用品也由单一,逐渐进为复杂、多种形式。

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种鬼神二类。祭祀乃起源于商朝,商人认为鬼神有很大的权威,能够决定人们的命运,所以他们十分崇敬鬼神。他们把鬼神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且以人鬼-祖先为祭拜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了,灵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祸、赐福与子孙。因此他们每天都排定日程,虔诚祭祀。这种崇拜祖先的观念一直延续到现今,形成我国文化的特色

隨着人类的进化及社会的不断进步,祭祀也逐渐由单一的祭天地神灵,转化为祭祖先、族人。祭祀的方式也从集结活动形式,逐渐转化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方式。而祭祀内容也有所相似及不同之处。(以下仅以家庭形式介绍)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中国人多承袭了祭祖的传统。祭祖是基于很复杂的心理作用。其心态有以下三种:
一是由于对亡灵的惧怕,惟恐若没有好好祭祀祖先,他们就会作祟并惩罚子孙。
二是为着向祖先求福,希望祖先荫庇子孙,并为子孙解决难处。
三是受儒家影响,饮水思源,因孝敬而祭祖。

中华民族的重要祭礼活动有“五祀”,其中,春节的祭祀祭祀先祖,(以前叫“腊祭”,)尤其重要,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因它是祭祀祖先的,至关家族、家庭平安和来年风调雨顺,取得好收成、富贵发财的大事。所以,人们宁愿平时省吃俭用,这时都要恭恭敬敬地办好这次祭祀活动。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祭祖,首先要准备供祭祀用的燃香、焟烛、纸钱,供祭祀时用。再者,要准备十分丰盛的祭祀供品。

但因各地习俗不一,祭祖形式、祭拜时间也有所不同。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

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而台湾地区是在除夕午后,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

祭祀先祖的祭祖形式虽各不同,但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

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祭祖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俗称"天地供"。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

以前,富裕家庭的供品十分丰盛,有全猪、全鱼、全鸡及各种腌腊制肉类食品。还有时鲜的水果、干果、蔗糖、点心等,而美酒是必不可少的供品。其状况可在电影《家》、及《祝福》中的祭祀场面上可见其丰盛。而家贫不太富裕的家庭就少了许多了。

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还有的地方还叩拜玉皇大帝(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最高之神)、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的妻子)。

待祭祀供品上齐后,才开始祭祀。首先,由一家之长(男性)带领一家人在祭坛前拜祭祖先,上香、点烛、烧钱纸,保佑家人平安,福寿吉祥。而富裕人家祭祀的隆重场面,不压于电影《祝福》中的祭祀场面,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从除夕年夜开始点燃的香、烛,要隨时更换,不得湮灭,一直要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后,不然将会有不祥之事降临,这就是另话了。

有的地方,还有置天地桌祭祀。天地桌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

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

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更表现源远流长,有望于后裔的繁昌,所以行事之时,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全发自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

重视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礼仪的显著特点。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

2.守夜(守岁、熬年):

“守夜”也叫“熬年”“守岁”“坐年”。
为什么要“守夜”呢?前面说过,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到年三十都要窜到村落吃人。由于“年“怕灯火,于是家家户户到除夕,就点起灯火守夜,以防“年”灾。守夜,就是除夕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说长论短盼丰年。农民靠种田为生,一家人起早贪黑,披星戴月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不论日子过得富裕还是拮据,都盼望来年有个好收成。过年,时逢农历立春前后,一年复始,万象更新。一家老少围坐一起,老人们给孩子们讲讲故事;或由家长诉说一年来全家收支情况,勉励大家齐心协力,争限来年有个好收成;或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或成年人坐在一起,边喝酒边谋划来年生计直到天亮。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席振起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

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除旧布新之际,亲朋好友,围炉而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不是没有益处的。元朝文人辛文房撰著的《唐才子传》里记有唐代大诗人贾岛除夕“祭诗”的一段佳话:每至除夕,贾岛“必取一岁之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他每到除夕,对过去一年得失作一番总结,对我们来说难道不可以借鉴吗!

河北省沧州一带,年三十晚上“守岁”这个风俗,跟灶王奶奶有关。

传说玉皇大帝的小女儿贤慧善良,很同情天下的穷人。她偷偷地爱上了一个给人家烧火做饭的穷小伙子。玉皇知道后十分恼怒,就把小女儿打下凡间跟着穷小伙子受罪。王母娘娘同情女儿,从中讲情,玉皇才勉强地给穷烧火的封了个“灶王的职位”。穷烧火的成了家家户户的“灶王爷”,玉皇的小女儿自然就成了“灶王奶奶”了。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就常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带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东西回来分给穷百姓们。玉皇本来就嫌弃穷女婿和小女儿,又听说小女儿从天上往回带东西,非常生气,就规定只准他们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回天官一趟,其余时间不准回天了。第二年,眼看快过年了,可是穷百姓们还是缺这少那的,有的连锅盖都揭不开了。灶王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腊月二十三到了,她打算回娘家去给穷百姓们要点吃的东西回来。可是,自己家里连点面星星也没有了,路上没干粮咋办哪?百姓们知道后,就你凑一把我凑一把地弄了些面,烙了两张饼,给灶王奶奶带着上路了。灶王奶奶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讲了人间苦情,可玉皇大帝不但不同情,还嫌女儿带回一身穷气,让她当晚就回去。灶王奶奶气得立即就要走,转念一想,不行,两手空空回去怎么向百姓们交待呀?再说,也不能便宜了狠心的父亲。这时,正好王母娘娘也过来相留,她便顺势说:“俺不走了,明天扎把扫帚带回去扫扫穷气。”二十四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扎扫帚,玉皇来催她快回去。她说:“催啥哩,眼看要过年了,家里没有豆腐,明日俺要拐豆腐哩。”二十五这天,灶王奶奶正在切豆腐,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说:“催啥哩,明天俺还要割肉哩!”二十六这天,灶王奶奶刚割了,玉皇再次催她快回去。她说:“催啥哩,家里穷得连只鸡都养不起,明天俺还要杀鸡哩!”二十七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杀,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说:“催啥哩,路上带点干粮,明天俺还要发面蒸馒头哩!”二十八这天,灶王奶奶正蒸馒头,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说:“催啥哩,过年要喝喜酒,明天俺还要去打酒哩元”二十九这天,灶王奶奶刚打回来,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儿回去。她说:“催啥哩,俺们一年到头连顿饺子都吃不上,明天俺还要包饺子哩!”三十这天,灶王奶奶正包饺子,玉皇大帝大动肝火,要她今日必须回去。灶王奶奶准备的东西差不多了,就没有多说话,只是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一直捱到天黑才离开天宫。这天夜里,家家户户都没有睡觉,等着灶王奶奶回来。人们一看灶王奶奶回来了,还带回好多过年的好东西,就都点起香火、纸码、鞭炮迎接灶王奶奶。这时候,正是除夕夜的五更天。人们为了纪念灶王奶奶,不忘她的恩德,夏历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要祭灶,三十夜里不睡觉,叫做“守岁”。也有叫做“熬百岁”的。这是为了等着迎接贤惠善良的灶王奶奶从天上回到人间来。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关于“守岁”,《秦中岁时记》载:“守岁之事三代前后典籍无文,至唐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疑自始。”唐诗中对守岁习俗有不少的描写。白居易《客中守岁》诗:“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有“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的诗句。到了宋朝,守岁之见遍于城乡。苏东坡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描述了守岁的情景。《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有趣的是,在日本、越南、泰国等,由于受中国的影响,均有除夕守岁之说,就连欧美和非洲,也有类似的习俗。常言道:“黄金易得,韶光难留”,爱生命,惜光阴,这也许是普天下守岁之因吧!

3.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指新年拜家中尊长及到亲友处祝贺,是人们相互走访祝贺春节,表示辞旧迎新的一种形式。柴萼的《梵天庐丛录》解释说:“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说,“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拜年这一习俗起源甚早,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钉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后来便演变成拜年,其间的详细情况虽不可确定,但宋代以前是肯定已有了。古时文人雅士流行互送拜年贴。拜年贴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 “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因为宋代的上层统治阶级和士大夫感到互相登门拜年耗费时日,便改用名帖相互投贺。宋人周辉《清波未志》记载:“宋元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佣仆持名刺代往。”

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贴致贺,这就是早期的贺年片。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到了明代,投寄贺年片来拜年之风更加盛行。 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辞。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徵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到近代,拜年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既有用贺年片来拜年,又有互相登门道贺,也有的是大家聚在一起互相祝贺的“团拜”。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选择合适的时间,乃拜年的第一要素。 由于平时劳碌。年节期间人们一般起得较晚。若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有人喜欢选择晚上拜年,一坐好几小时,也难免影响主人休息。作客逗留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40分钟为宜,这样,既不失礼貌,又不影响主人接待其他客人。拜年时,若进门问声“新年好”,旋即匆匆离去,会给人以“缺少诚意”的感觉。

礼物也应得体。给长辈、教师、师傅拜年时,应适当带点礼物。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又应能“拿得出手”。捧上一束鲜花,送上一张精美的贺卡,近年已成为都市现代人浪漫温馨的拜年方式。

拜年礼物还应讲究卫生。比如,别人送给自己的糕点,一般不宜转送他人,否则食品在“旅游”中难免会腐烂变质;给年迈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应该有益于对方强身健康,以免造成浪费甚至引起误解。此外还应注意节俭。比如,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精美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恋人、同事等,既可表达真挚的情谊,又可显现自己的才华。拜年时,邻里相坐、同学相逢、朋友相聚,皆应“过年言好事,出口称吉祥”,纵然平日有所积怨,亦不应提起,至于聊侃时不谈粗俗之事,不讲无聊低级话语,就更是常识、常理了。

拜年要讲顺序拜家里长辈。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亲友、同事互相拜年,但是这仅限于“官客”(男人),至于“堂客”(女人)则必须等到正月初六日才能外出拜年。民间的互访互拜,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

走亲戚———初一一定要到岳父、岳母家拜年,其他近亲则不限前后。这种拜年还要带些礼物。

礼节性的拜访———指到同事家、一般朋友家拜年。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气话就要告辞。

感谢性的拜访———凡是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意。

串门式的拜访———这主要是针对左邻右舍的街坊,平常没什么交往,逢年过节互相问候一下。

拜年词也有讲究,一般的说法是:

祝新年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祝你新的一年里大红大紫,大吉大利,大放异彩,这是我给你的大大礼物,你就给我回个小红包吧,支票你来签,数字我来写。

让我这份祝福跨过重重高山,掠过臭水沟闯过红绿灯,跳过大马路窜过小胡同,闪过卖冰棍的老太太,钻进你耳朵里:春节快乐!

新年好心情!想一年念一年缘分呐,收一条发一条谢谢啊,过一天美一天自足吧,走两步是两步开心吧,苍天呀大地呀让我的朋友天天快乐吧,拐啦,拐啦,新年到啦。我让风带走你的烦恼,让雨洗刷你的哀愁,让雷振作你的精神,让电激起你的动力。  
昨天拜年早了点,明天拜年挤了点,后天拜年迟了点,现在拜年是正点,拜年啦,拜年啦!祝福您新春愉快,财源茂盛,万事如意,合家幸福!  
新春佳节到,我把福来祝,好运天天交,生活步步高,彩票期期中,打牌次次赢,口味顿顿好,喝茶口口香,日子天天爽!  
祝您新的一年好运正在联通,真情永不移动,烦恼不在服务区,背运永远停机。  
新的一年开始,祝好事接2连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颜6色,7彩缤纷,偶尔8点小财,烦恼抛到9霄云外!请接受我全心全意的祝福。祝新年快乐!  
祝您在新的一年,扩大感情内存,增加银行线卡,打开心情光区,刻录美好时光,下载一切幸福!

大年初一头一天,家家户户过新年。我祝你开门见喜,迎面来财,出门遇贵人,在家听喜报,最后还有……红包拿来!

正月初二拜大年:西南喜神;正东财神;东北贵神。祝你牙好胃口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儿香!

正月初三乐逍遥;正南喜神;正南财神;正东贵神。祝你牌场得意须尽欢,杠上开花把把出,数钱数得手抽筋!

正月初四福临门:东南喜神;正南财神;正东贵神;见好当收,节制饮食。祝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4.耍社火

在中国西北,每年春节,各乡村群众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社火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锣鼓手,舞狮等等。群众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队伍,并赠予烟酒等礼物。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
社火中最具表现力的是高台。每个高台均有一主题。常见的故事情节有三打白骨精二郎救母等。多取材于秦腔故事。高台往往由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指挥建造。即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也有汽车或拖拉机)上,使用钢筋,布料,彩纸等材料做出各种造型,如假山,树木,动物等,然后按其内容把男女儿童(年龄一般4—5岁)装扮成故事中的人物,固定在高台上,少则1人,多者10余人,高可数丈。

社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起源于中国上古祭祀活动。中国宋代诗人陆游《游山西村》中写道:“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可见其延绵之久。

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远古时的人类正处于幼推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星的许多现象如对日月、灾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农作丰收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礼记•祭法》中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这里面还有一个神话帮事呢!相传水神共工的儿子勾龙是社神。共工长得人脸蛇身,满头红发,性格暴烈好战。一次他和祝融(传说火神)作战,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竟把撑天的柱子碰断,顿时天崩地裂,洪水泛滥,多亏女娲炼了五彩石及时把天补好。勾龙见父亲闯下大祸,心理非常难过,于是把九州大裂缝一一填平。黄帝见状,便封他为“后土”,让他丈量并掌管土地,从此勾龙便成为人们祭祀的社神。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辩•第一册首序》中是这样记述社的:"社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乡村祭神的结会,迎神送崇的庙会,朝顶进香的香会,都是社会的变相。”

追溯“社火”其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着渊源关系。图腾崇拜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
到了商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之为、“大傩”,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乐府杂录)记:驱傩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陕西等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

社火的种类,包括地社火,背社火,抬社火,车社火,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社火,血社火,山社火,狮子舞,唱社火,丑社火等等。

地社火。就是在“地上”表演的故事。这种“故事”适宜晚上表演,家庭院落、机关单位院子、街道、打麦场都可作为表演场地。地故事在内容上有的同马故事相同,源于古典传说,也有自编自演的创作节目。
地故事的演出,是由一丑角开路,演员根据情节,依次按不同的队列出场表演,队伍变化灵活,有分有合。演出过程要灯火通明、焰火助兴。有时还将杂耍、武术融入其中。在有些地方,还挑选一“巧嘴人”扮成“春官”说几句顺口溜,如庙会上摇麻糖会的人说得那样,触景生情,即席发挥,见谁夸谁,要求琅琅上口,悦耳动听,趣味无穷。例如,见男说男象“潘安”,见女说女赛“貂蝉”。在饭店酒店门前耍社火,就说:“你家酒菜十里香,好象天上玉琼浆,过路君子喝一口,永生永世也难忘。”这些人虽斗大的字识不了几箩筐,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记忆惊人,思路敏捷,妙语连珠,绘声绘色,令人叹服,把众人逗得捧腹大笑,开心至极。因为这方面对“丑角”的要求高,表演难度大,近年来,这种演出场面很少见到。在此类故事中,常见的还有“害婆娘”(丑婆)和“蛮老汉”(丑汉),也是最逗趣,最有意思的。这一对角色均由社火队里性情活泼、幽默,有较强表演能力的男性表演。

车社火。即在车上表演的故事。先前用的马车、牛车、骡车,20世纪80年代之后,代之以手扶拖拉机、四轮机、汽车。现时一般不用其他车辆,只用汽车。先用木椽在汽车上搭成亭台、楼阁架子,然后用花布、花束、明镜、丝穗等精心装饰一新,视社火内容,有的分前厅后厅,有的也不分。演员可多可少,一车可表演一出戏里边的某一场景,也可表演两出戏里的两个场景。人们从演员简单的造型中,一眼就可看出是某一出戏的某一情节或其中的表达的某种意思。经常登上车故事演出的戏有《打镇台》、《白蛇传》、《三娘教子》、《铡美案》、《黄鹤楼》等。还有创新内容的《三个代表暖人心》、《只生一个好》等。车故事用的车不能太少,太少显得单调、乏味,车多了阵容强大,表演的内容多样,显得非常壮观。

马社火。即骑在马、骡、驴身上表演的故事。演出用的必须膘肥体壮、性情温顺。演员一人一马,在马身上要手持兵器,或刀或剑或戈,每人做出一种固定的姿势,依序排列,不得轻易变动。这样,人们从表演者的脸谱和兵器上便可分辨出名堂来。同车故事一样,马不能太少,越多越好。

地滩社火。主要流传陇东的泾川、灵台一带乡村。其社火场面浩荡,气势宏伟,热闹非凡。每年进入腊月,庄头就响起了锣鼓声,把整个村人的心击荡得热乎乎的,告诉村里要耍社火了。社火的派系不一,一个地方一个样;地滩社火有文有武有丑,文少武多,耍唱兼容,巧妙穿插,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地滩社火中的演员,最少不下24个身子,主要有红脸花脸净脸文旦武旦丑脸白脸等。各种脸谱、衣服都有专门人负责化妆。所用的道具,有长刀、短刀、枪棍、鞭、锏、锤、弓箭等。通过一转又一转打斗追杀。仿佛把观众引入古老而久远的战争中,或一场历史纠葛中,或人生悲剧中,或缠缠绵绵的爱河中。

地滩社火的技巧、功夫要求很严,一切从人物出场,打斗翻转,一招一式都按照某一转戏情去进行。每一个动作讲究功底,一要看四门是否踏到,二要看套路,是否掌握了道具:黑虎鞭、春秋刀、莲花刀、四平刀、连枷棍……这些动作的基本功。一般演员要看他是否还掌握了推刀、斩刀、提刀、劈刀、挽面花等动作的各种基本要领。

组织地滩社火,还有许多辅助环节,如锣鼓队、彩旗队、蜡烛灯笼、道具、衣饰、脸谱、放火把,都有专人分管。灯笼的形状都是按宫厅里的宫灯,用铁丝编制成一种有棱有角的灯形。地滩社火,经过一个腊月的精心教练和预演之后,按照当地风俗,正月初一晚正式进入表演,直至正月十五结束。

血社火。社火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娱乐活动,被称为“民间百戏”,民间有“过年要快乐、全凭耍社火”的说法。宝鸡被誉为“中国社火之乡”,各县区都有社火表演,其中赤沙镇的血社火表演最有特色。赤沙镇的血社火,又叫“快活”,以《水浒传》中武松怒杀西门庆为武大郎报仇的故事为题材,是陕西乃至全国唯一保留的一个社火种类,每逢闰年表演一次。

要看恶人啥下场,剖肠挂肚血社火。血社火表演不像西方浪漫的“花车游行”,倒有几分传统戏曲中“游行示众”的意味。主人公既不是美女,也不是仙女,而是恶人西门庆之流。“西门庆”的“打手们”,本想用刀、剪、斧等利器刺伤“武松”,没想到反被武艺高强的“武松”制服。“武松”手持钢刀拳打脚踢,“西门庆”的“打手们”一个个浑身是血,皮开肉绽,惨不忍睹。他们有的被剪刀 “刺”进眉心;有的被菜刀“劈”入脑门;有的被砖块“插”入额头;还有的被利剑“刺穿”肚子,俗称“七拳六脚十三件”。

大喜的日子,为啥要看血淋淋的血社火呢?有人说这是以凶制凶,以毒攻毒,用一天的凶险换取一年的吉祥。还有人说这反映了老百姓期盼社会公平正义,希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关于血社火的起源,有这样一个动人传说。清朝末年,在陇山深处的三寺村,一位流浪的河南铁匠病倒在村头,被村民救起并被悉心照顾。铁匠心生感激,说救命之恩无以回报,只有一箱游艺的行头相送。于是他埋头开炉打造了十多件“道具”,并帮村里人化妆,热热闹闹地表演了一回“血社火”。铁匠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过,但“血社火”、表演用的道具及化妆的秘密从此却留在了三寺村,装点着村民们的节日生活,并流传至今,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大餐。

血社火的化妆现场是保密的,不准他人靠近且传儿不传女。血社火场面虽然恐怖,其实“秘在人为”,跟魔术一样,关键看化妆师如何将凶器、卡子等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制造出恐怖的场景,所以绝不能让人看到装扮过程。

近几年,“血社火”本来准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因需将箱子的道具展示出来,相关负责人员怕秘密外泄,故迟迟未申报。

转九曲。 黄河水蜿蜒流淌,养育了两岸的儿女,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转九曲”民间也称“转灯”,因其场面壮观、盛况空前而世代相袭,经久不衰。

陕北信天游唱道:“正月十五圆月明,火树银花米脂城。翔凤山上红又红,又转那九曲又观灯。”陕西米脂,不仅小米香、婆姨俊, 民俗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其中最绝的当数元宵转九曲。九曲灯会是灯的海洋, 人的海洋, 更是欢乐的海洋。绥德、榆林等周边县区好赶热闹的年轻后生, 也开着汽车、拖拉机、摩托车到米脂来凑红火,看热闹。

转九曲一般在晚上进行。入夜,主持人吆喝一声:“掌灯!”霎时,360盏油灯同时点亮,将黑夜照耀得如同白昼。转九曲起场后,首先要去谒庙,即由本村的年长者提着灯笼、拿着祭品,跟着由伞头领队的秧歌队,前往本村的庙院前忌神。谒庙完毕,秧歌队来到灯场,待伞头唱秧歌安神后,便开始转灯。嘹亮的唢呐吹起来了,火红的秧歌扭起来了,转灯的人在伞头的带领下,浩浩荡荡步入“九曲”,曲折前行。每曲中的星君牌位前,都设有专门的看曲人,当人流进入曲头时,看曲人要点香、烧纸、放炮,道人还要诵经。全村老少齐出动,转过一圈又一圈,转出了吉祥,也转出了平安。出灯场后,伞头又唱一曲秧歌到神堂前送神。

在米脂, 转完九曲还有“偷灯”的习俗。转灯时,守灯人不时喊一声:“偷灯生小子哩! ”吸引年轻媳妇来“偷灯”。偷灯在默许的情况下进行,每人也只能偷一两只,回家后放在财神灶君前或者门楣上,让没来转灯的人也共享快乐。来“偷灯”的一般是年轻媳妇,据说偷盏绿灯生女子, 偷盏红灯生儿子。来年喜得“贵子”或“千金”的媳妇还要还灯。

九曲,民间也称“九曲连环阵”或 “九曲迷惑阵”。是从道家的阴阳八卦演变而来的,它根据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易理,以三百六十五根杆为点,连成乾、坤、艮、兑、震、离、坎、巽八宫。八宫之外,又设中宫,构成复杂的八卦九宫图。九曲阵呈正方形,横排19行,竖排19排,阵内361个座标点,东、西、南、北、中共分为九个曲阵。九曲中九大星君的位置固定不变,整个阵容星罗棋布,壁垒森严。

转“九曲”相传来源于《封神榜》。传说姜子牙率西岐兵马讨伐纣王, 峨眉山罗浮洞道人赵公明下山援助西岐,与姜子牙斗法败亡。其妹云霄、碧霄、琼霄三位仙女为兄报仇, 摆下九曲黄河阵。后来,燃灯道人请来元始天尊破了此阵,云霄三姐妹阵亡, 后被封为送子娘娘、催生娘娘、奶姆娘娘。米脂南关娘娘庙供奉的就是这三位神祗。有人说九曲阵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孙庞斗智”。据说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处处与孙膑为难,孙膑无可奈何,摆下了一座“九曲黄河阵”,庞源大摇大摆进了阵,没想到进去之后楞是转不出来,只好认输。还有人说九曲阵是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迷魂阵演变来的。

九曲阵里走一走, 能活九十九。据说顺利地转过九曲连环阵并从出口出去的人, 这一年可平平安安,大吉大利。正如陕北信天游所唱的:“男女老少转九曲, 为官为民齐参加。手拿黄香进花城,男女老少游花灯,一切灾难全消身,满年四季运兴盛。”

铁水打花。 铁水打花,又叫“打树花”,是陕北米脂和河北蔚县流行的一种民间花会活动形式,是一种古老的焰火,一般在每年的元宵节前后进行表演,以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河北蔚县暖泉镇打树花的人通常分为两组:“掌炉”的和“掌勺”的。正月十五之前,“掌炉”人就开始烧制铁水,将几百斤生铁和部分铜、铝溶化,然后将熔化的生铁水灌到“火砖煲”里,灌满后迅速端到城墙前。这时,“掌勺”人就反穿羊皮袄、头戴旧毡帽,手持特制的柳木勺,舀起一勺勺铁水,飞快地泼洒在冰冷的砖堡墙上。铁水炸裂后爆发出万朵火花,犹如巨大的树冠。“树花”形态各异,五彩缤纷……在绽放的“火树银花”中,百姓欢声雷动。

打树花的技艺是世代相传的,可不是谁都能“打”的。听“掌炉”人说,铁水烧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出“花”的效果,因此铁水须烧到摄氏一千七八百度的高温。不同金属打出来的“花”颜色不一样,铁水打出来的“花”是红色的,铜水打出来“花”是绿色的,铝水打出来的“花”则是白色的。在河北蔚县暖泉镇,舀铁水的通常是柳木勺子,在使用之前要提前放在火上烘烤,以去掉表面的水分。柳木勺子使用前前还要被浸泡三天三夜,以提高其耐烧程度。

打树花又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因为铁水的温度很高,稍有不慎,“掌勺”人就会被飞溅出来的铁水花烫伤。在“打树花”期间,“掌勺”人通常是轮换作业的。表演结束后,“掌勺”人的衣服上通常会被烧出很多大大小小的洞。每个“掌勺”的艺人手法不一,打出来的树花也形态各异。好的“掌勺”人可以变换手法打出形态各异的“树花”。

与河北蔚县暖泉镇不同,在陕北米脂,铁水打花的主要工具则是坩泥锅和坩泥勺,都是用粘性很强而又耐高温的“泥”捏制的。坩泥锅有点像旧时的窝窝头,坩泥勺则有点像古时的指南针——司南。表演时,打花者先用坩泥勺从坩泥锅中舀出铁水,倒在放有湿锯末的特制木板上,再将铁水与锯末同时向上抛起二三十厘米,然后像棒球运动员一样用木棒猛击铁水,霎时间,铁水从高处坠落如火树银花。

铁水打花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历史上,蔚县暖泉位交通要道,过往的行旅频繁,战事也忙,那种制造犁铧、打刀制枪、打马蹄铁的“生铁坑”(翻砂作坊)也就格外地多。铁匠们在灌铁水翻砂时,一不小心铁水洒在地面,就会火花飞溅。过年时,没钱放鞭炮,铁匠便把炉里的铁水泼在墙上,用灿烂的铁花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便是最早的“打树花”。陕西米脂县南关老铁匠艾小师傅也说,很早以前,娱乐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有钱的人放鞭炮,没钱的铁匠就把炉里的铁水打出去,图个热闹吉利,由此,铁水打花的技艺就流传了下来。

在整个社火的表演程序中,化妆是神圣而关键的一步,而脸谱更是社火灵在的标志和内容的陈述。因此社火脸谱亦是这一古老行为在千百年传承中秘而不宣的玄妙所在,老的社火队都有各自历代相传的图谱,可惜大多数毁于文化大革命中了,留存自今的已属罕见之物。
社火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面”发展而来的,因而堪称中国最古老的脸谱。陕西系周朝的发源地,有些社火脸谱还残存着周文化“大傩”涂脸的遗痕。从殷商青铜器上的饕餮、夔龙、夔凤等图案看,社火脸谱也不乏带有商代遗风。经历了世世代代的社火脸谱日臻完美,从绘画、设色、章法、布局都有一定的格式,自成体系,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民间艺人大胆构思,想象奇特,利用色彩、图案、线条等穿插变化,产生了奇丽的艺术效果,绘制出一面面五彩缤纷、古朴典雅的社火脸谱,其造型粗犷,纹样稚拙,色彩浓烈,既简练单纯,又复杂细腻,既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给人一种更原始、更清新、更自由之感。

社火脸谱人物众多,古朴无华,开脸严谨,用色讲究,艺人们编了一整套用色的口诀:"红色忠义白为奸,黑为刚直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豪侠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官)。"此外,还有画眼、眉、口的口诀,画眼诀里又分顺眼、吊眼、环眼、三角眼、雌雄眼。画眉诀里有卧蚕眉、梳子眉、吊勾眉、瓦眉、疙瘩眉、兽角眉。细致全面,形成了一系列的纹饰、眼神、色块等程式化的要求。民间艺人根据不同人物进行不同的脸谱设计,以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加进象征性、寓意性的纹样,以表现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性格。

脸谱的谱式虽然有一些不能改动的规程,但也有许多随意性。人们有时可以按照个人的经验和对角色的理解去发挥与创造。这也是脸谱艺术丰富复杂、变幻莫测的原因。中国人自古就在一张脸的整体结构中,赋予了“天庭”、“地阁”、“四方”、“五位”等天地大象和这一无边无际的观念空间。也便很自然地由此获得了其辽阔的表现空间。因此人们会将天地万物巧妙地安插于一张脸上,将一出戏和多篇故事呈现于一张脸上,所以说社火脸谱艺术并非是对一张脸的装扮,而是万物的抽象陈述,也是民间时间空间观念的体现。

脸谱的谱式很多,如:对脸,破脸,碎脸,悬脸,转脸,定脸等最常见的是对称形和旋转形两种。对称形即是左右形与色都成对称分布,以五官为准,饰以各色纹样,颇似先秦青铜;旋转形则放弃五官中线,向左或向右成一条斜线,并饰以盘旋游走的纹饰,有很强的运动感。

画脸谱的颜色早期只用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暗合五行明表忠奸。这也是表现社火脸谱人物角色性格的基本色彩和语言。黑代表忠诚、铁面无私、白代表奸诈、红代表侠义,绿代表草莽,金、银代表鬼怪,粉代表苍老,黄则代表残暴。有口诀曰:“红为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灰勇敢;黄为猛烈草莽绿,蓝为侠野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

社火表演内容也极其丰富、广泛,由于社火进行中不说不唱,可以不受时空、内容的限制,从上古的三皇五帝神话传说到历史故事,轶闻野史,传奇英雄等,无所不包,无所不演。今天的社火节目中有《轩辕黄帝战尤》、《神农氏拿野苗》、《共工战祝融》、《禹王治水》、《药王收五脏》等等,都是非常古老的。每次耍社火的开始和结束,人们都要在村子附近的庙宇举行祭神集会,然后依次摆开阵势,由扮演青龙、白虎的二神在前面开道,关公、周仓最后压阵,数以千计的人们,画上脸谱,身着历代服装,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刀叉剑戟,几百面大鼓齐鸣,震天动地,一二公里长的队伍威武雄壮!那四人齐敲的大鼓上面绘的是金色盘龙和八卦太极图,场面颇和古代祭祀礼仪相似。古书《周礼•地官•鼓人》就有记载:“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

社火表演是一种哑巴戏,为了让人一目了然,其脸谱更为强调人物的主要特征,一般是专人专脸,如牛皋和周仓,额头上画有图案化的“牛”字和“周”字,宋代秉公办案的包公、人称“包青天”,其额头上的“日”、“月”,象征他铁面无私,公正廉明,与日月同辉。此外,还有在脸谱上画有“心”、“肝”、“肺”、“金”、“木”、“水”、“火”、“土”、“人参”、“苦参”等图案。又如著名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蜀国大将关羽为世人传颂,其死后被佛教神化,尊为“关公”、“关帝”,作为神灵来崇拜。社火中由谁来扮演关公可非同小可,这个人必须是最受大家尊敬,威望最高的。给他开脸化妆,一切准备完毕,最后勾点七星痣(“七星”即北斗星)。人们认为这是最神圣的时刻,因为一旦勾点了七星痣,神灵就附体了,于是大家对他顶礼膜拜,妇女抱着孩子“老爷”关公)摸顶,同时还争着将“老爷”脸上化妆的颜色(银硃)用手沾一点,抹在孩子的脸上,据说这样就可以保佑孩子平平安安,不招灾生病。

关于社火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皇帝叫苗庄王,他在琐阳城里过着安闲的生活。可是,有一天,敌人的千军万马包围了琐阳城,苗庄王并不着急。他慢慢的招集部队,商议对策。只见,敌人离城有二十里,安营打寨,营挨营,旗连旗。最前面有一个高士,骑着一匹骏马,后面有一字长蛇旗,二龙出水旗,三才混元旗,四门兜底旗,五处五方旗,六丁甲旗,七星北斗旗,八卦连环旗,九宫遮阳旗,十面埋伏旗……那场面真是旗幡招展,号带飘扬。不一会,有几位大臣献计说:“皇上,我们有一个办法,不知皇上听不听?”皇上说;“快!马上讲出来听听.”于是他们就讲了起来,让两位大臣妆扮两位财主。让财主后面再跟上两位率兵大将,其中,一位大将后面跟上若干名背打小鼓的人;另外一位大将后面跟上若干位男扮女打锣的人打小鼓的人,后面跟上几位拿两根木棒互相敲打的小男孩。男扮女打锣的人后面跟上男扮女的小孩,一支手中拿一条把扇子。皇上说装扮成一位最自由的人,反穿羊皮袄,画成鬼脸,一支手提一个墨水瓶,另一支手拿一根毛笔。(当是,皇后怀胎了)让皇后扮成麻脸人大肚婆,最前面再打几面旗子……皇上一听说:“妙,好极了,一切照这样安排,你们传令下去,找好打扮的材料。”一会儿,他们都妆扮好了,整个队伍都活动了起来,闹了起来,轰轰烈烈的。敌人仰面扑来,首先抓住了两位财主,以为这其中的一个就是苗庄王,于是把他们俩人抓了起来,察看了一会,发现不是苗庄王,他们再没有动手,苗庄王乘热打铁,跳着,闹着,出了城门,逃了很远。这时敌人才发觉,这就是苗庄王的队伍,可他们追赶已经来不极了,苗庄王的这一计,使他们得救了。

原来,那两位财主就是现在社火上的老爷,两位大将就是头场子背打小鼓的若干名就是腰鼓队;男扮女打的小孩就是毛女子;画成鬼脸,反穿皮袄的就是寡娃子,麻脸人就是麻婆了(大肚婆)……。从那以后,社火这种民间艺术就留传了下来。

社火的节目内容一般有:

春官:由聪智灵活、口齿伶俐的一人扮饰,当两队社火相遇时,双方的春官以"县官"身份用诗词句式对话问答--"谝官"。
跑场子:是社火进场后的第一个节目。表演时,除打击乐队外,由两人领头,不断变换队形,场面颇为壮观。
纸马舞:用竹子分别扎成马的头胸和臀尾部灯架,裱糊彩绘成骏马灯样,一般八至十匹,各系在骑马人的前腹后腰,骑马人披衣围裙。表演时,马队进退穿插,左右环绕,做出各种舞蹈造型。鞭梢声、口哨声、雀铃声和锣鼓点融为一体,使舞蹈的刚健豪放达到高潮。
腊花舞:由四至八个巧妆打扮的小姑娘演出,每人左手托着绚丽夺目、点燃蜡烛的纸糊腊花盆,右手提着丝绸彩帕,踏着十字舞步,随着伴唱人所唱的民歌小调和各种民族器乐的伴奏节拍,翩翩起舞。

旱船舞:俗称跑旱船。分单船、双船两种,单船表演时,船姑娘"坐"在船舱内,艄公和船姑娘对舞。双船则船姑娘"坐"在船舱内,艄公"坐"在船的前板上和船姑娘同舞。两种船体都用木、竹扎成,外用布、纸彩装,四角悬吊绣球,船舱前后固定着美丽的腊花盆灯,把船打扮的异常华丽美观。此节目表演时从始至终,跌宕有致,波澜起伏,艄公和船姑娘配合默契,乐而不俗。
高台:用铁棍焊接成五六米高的骨架,下端固定在车上、上端妆饰成五彩缤纷的树枝或花朵,把小孩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扎立其上,宛如巧站花心、叶面,并按戏剧情节,作出亮相姿态。
狮子舞:俗称耍狮子。表演时两人顶狮、一人引狮,耍法因顶狮人的技艺高低而各异,开演时,锣鼓齐鸣助威,引狮人以快速舞步引雄狮饶场一周,然后以箭步或筋斗跃身于出场正前约五六米处,举灯、挥手高声喊逗,狮以猛虎下山势扑来,双方反复搏斗多次,打完四门(即十字形),雄狮作驯服状,然后由引狮人指挥作杂技表演,如打滚、跳桌凳、上高台、滚绣球等。最后,引狮人手牵狮头或飞身骑狮绕场结束。

5.闹元宵

闹元宵,关键在一个“闹”字。所谓“闹”,就是各色欢乐喜庆的文化娱乐活动。

元宵的娱乐活动,首先是赏灯、闹花灯。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赏灯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如清《澄海县志》载:“正月十一日夜起,庙街张灯,士女嬉游,歌声达旦。元夜竞赛花灯,张灯结彩,竟为鳌山,人物台榭如绘,称为‘不夜天”’。潮阳知县陈坤监生咏《潮州元宵》诗云:“上元灯火六街红,人影衣香处处同。一笑相逢无别讯,谁家灯虎制来工?”

元宵的娱乐活动,另一个大项就是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因此可称中国的情人节。唐代诗人欧阳修在他的《生查子元夕 》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写的正是情人约会的情景。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闹元宵文化娱乐活动,除传统的观灯、闹花灯、猜灯谜、走百病外,还有燃放烟火、动物舞蹈、弄狮舞龙、扮涂戏、扭秧歌、广场戏、抽影戏、荡秋千;还有蕴含着民风民俗趣闻的“坐大菜”、“推厕墙”、“抱大猪”、“求喜物”、“做丁桌”、“挂榕树枝、竹梢于门上(俗称榕竹插门)”、“赌糖狮’等.

第四节 十二生肖----吉祥物

十二生肖,由12种源于自然界动物组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它起源很早,但用来纪年(即与春节发生关系)却较晚。随着历史的演进,十二生肖与(天)(干地)支相配合用来纪年,逐渐成了春节文化符号,变成了春节的吉祥物。

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车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 ”。又见于《礼记·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气”。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即1975年12月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第11号秦墓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上千支竹简。其中《日出·盗者》清楚地记载着用生肖占卜盗贼相貌特征的文字。这一奇迹的出现,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为第十一号秦墓,据考证葬于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有人说:我们的祖先用生肖纪年,远在秦始皇称帝之前就开始了,而且具体地指出“始于夏,流传于商周”。但如何引证,恐尚待史学和文物学者进一步探究了。

十二生肖纪年始于东汉时期。《北史·宇文护传》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表明当时民间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

我国古籍中记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wù)、己、庚(gēng)、辛、壬(rén)、癸(guǐ)和12个地支符号(子、丑、寅、卯、辰、巳(sì)、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同时,也有采用地支配合十二种动物来简单纪年。到隋朝时中原历法传至中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他们在历法的纪年上仅吸收了十二种动物纪年法。因此才有《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另外,《宋史·吐蕃传》中也记载说,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正像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的那样,“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这种关于12生肖来历的解释,已经被许多人认可。

近年,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其中有一个讲述干支来历的故事:

“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遨游,遇到女娲。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玄黄说:‘这是天干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

古代历来以天为主、地为从。十天干又叫十母,对应的十二地支则别称十二子。

汉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

大桡是黄帝时代的大臣,这里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数。干与支按顺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为第六十对,正好干、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开始,这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其中,每个天干出现六次,每个地支出现五次。

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天文学的背景。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

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则曰‘我见青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

宋代孟珙《蒙鞑备录》也记:“其俗每草青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年又有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周期可以用来丈量岁的长短,发现十二次月圆为一岁,这一发现,是初期历法最精确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视为传达天意的“天之大数”。天干需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就非“十二”莫属了。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天下动物很多,古人为何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为属相?有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

我国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五时到七时,为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

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

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另外,关于12生肖来历的说法还有:洪巽的《阳谷漫录》中说,12地支中位居奇数者,以动物的指或蹄也为奇数相配,如子位居首位,与它相配的鼠为5指,地支中居偶数位的,则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如牛与丑相配,为4爪。叶世杰在《草木子》中,把12生肖的来历解释为:术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齿、牛无牙、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胃、猪无筋、人则无不足”。

其它的说法还有种种。诸如:黄帝要选拔12种动物在天上按时值班。通过竞赛而选中了鼠、牛、虎等12种动物;12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一些氏族的图腾崇拜,按某次集会时各部落的强弱划分;12生肖可能是从天竺引进的;或28个星宿分布周天,以值12个时辰。每个星宿都以一种动物命名。从每个时辰值班的动物中挑选某种常见的作某一年的代称等等,不一而足。

尽管人们不能确定12生肖的确切来历,但因为它的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种仍有实用价值的宝贵遗产。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还有各种传说,这类故事,或似开心解闷的笑谈,或似贬恶扬善的寓言,文学成分较浓。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决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种,也许只有四五个,也许曾有过超额的局面,后来优胜劣汰,定额定员并定位了,一直传至今日。

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不仅是一种形象生动的纪年、纪月的方法,更已与每个人结合起来,赋予了一种神奇的性格。据清代赵冀考证,有关十二属相之说最早起源于东汉。从那时起,民间就流传起很多文人抒写的生肖诗。

最早的生肖诗,据说是南北朝时陈朝诗人沈炯的《十二属相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生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觅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趾引清怀。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诗中每一句首字顺序点出了十二生肖名,并且突出了每种动物的习性和特点。

南宋文学家朱熹也写过一首结构严谨、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十二生肖诗”:“昼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昆鸟鸡鸣角。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元代刘因咏的十二生肖属相诗为:“饥鹰吓鼠惊不起,牛背高眠有如此。江山虎踞千里来,才辩荆州兔穴尔。鱼龙入水浩无涯,勾镜等是杯中蛇。马耳秋风去无迹,羊肠蜀道早还家。何必高门沐猴舞,肠栅鸡栖皆乐土。柴门狗吠报邻翁,约买神猪谢春雨”。诗文中嵌入十二属相,每一句都是一个寓意生辉的故事,令人称妙。

明朝大学者胡俨撰写的十二生肖诗,不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颇有情趣。诗云: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东头。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间牛郎织女的传说。五句的“骊龙”是龙的一个种类,其颏下有宝珠一颗,故谓之骊龙。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触藩”指羊角触篱笆。十一句的“舞阳”指汉高祖刘邦封名将樊哙为舞阳侯,他曾在江苏沛县以宰狗为生。最后一句是指汉武帝丞相公孙弘,当年曾在东海放过猪。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关,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殷商时期发明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与记载数目的文字,后来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称为天干,并使之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计年、月、日、时。相传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令,是汉朝东方朔的杰作。有明确记载的是东汉王充所写《论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用十二生肖来计年,也起于东汉。清朝赵翼所著《陔余从考》也指出这一史实。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十二种动物作标志,最早可能与图腾有关。古代各部落都选一种特别惧怕或特别喜爱的动物,以其图案作为本部落标志。

十二生肖中缘何无猫?历来众说纷纭。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古时无猫。猫原产于埃及,猫何时传入中国已不可考。民间传说则是系唐三藏从印度带回。现在一说到为什么十二属相没有猫,就用民间故事来解释。其实在猫传入中国以前,中国就有了十二生肖。所以十二生肖没有猫,一点也不奇怪。依照动物学的分类,老虎属于哺乳动物、食肉类、猫科。虎和猫,其实是“本家”之亲。有了老虎代表,猫在十二生肖“大会”里,已不愁没有“发言权”,亦勉堪自慰了。

民间关于生肖排列顺序的传说故事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个传说:当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结果猫没有选上,从此与鼠结下冤家。大象也来参赛,被老鼠钻进鼻子,给赶跑了,其余的动物,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却窜到牛背上,猪也跟着起哄,于是老鼠排第一,猪排最后。虎和龙不服,被封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龙赛跑,结果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气之下咬了兔子,为此被罚在了倒数第二。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顺序。传说故事虽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希望对十二生肖的选择做出解释的愿望。

第二是传说:黑天苟地,混沌一片,鼠,时近夜半之际出来活动,将天地 间的混沌状态咬出缝隙,“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该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属牛。寅时是人出生之时,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过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义,所以寅属虎。卯时,为日出之象,太阳本应离卦,离卦象火,内中所含阴爻,为太阴即月亮之精玉兔,这样,卯便属兔了。辰,三月的卦象,此时正值群龙行雨的时节。辰自然就属了龙。巳,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时,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鱼儿得水一般。另外,巳时为上午,这时候蛇正归洞,因此,巳属蛇。午,下午之时,阳气达到极端,阴气正在萌生。马这种动物,驰骋奔跑,四蹄腾空,但又不时踏地。腾空为阳,踏地为阴,马在阴阳之间跃进,所以成了午的属相。羊,午后吃草为最佳时辰,容易上膘,此时为未时,故未属羊。未之后申时,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时辰,并且猴子喜欢在此时伸臂跳跃,故而猴配申。酉为月亮出现之时,月亮属水,应着坎卦。坎卦,其上下阴爻,而中间的阳爻代表太阳金乌之精。因此,酉属鸡。夜幕降临,是为戌时。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与之结为戌狗。接着亥时到, 天地间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状态,如同果实包裹着果核那样,亥时夜里覆盖着世间万物。猪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持此观点。

第三个传说: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 ,物以稀为贵,当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 五趾(奇);蛇,无趾(同偶);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 ;狗,五趾(奇);猪,四趾(偶)。持这种说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学者郎瑛在其基础上进行 了归类,在其所著的《七修类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是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的前半部分为昨夜之阴,后半部分为今日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偶数,属阴,占了六项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六者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了另外六项地支。郎瑛的归类法,是借洪巽的分类法,二者大同小异。

以上三种传说故事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生肖的排列,民间有关生肖动物排列的传说故事非常丰富,这些传说故事的流传一方面丰富了生肖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生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十二种生肖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将其纳入中国人五行信仰的观念之中,目的是将属相与人生仪礼相关连,将阴阳、五行与生肖对应起来,从而解释其它有关的人生文化现象。

生肖寓意十分丰富:

我们国家的十二生肖两两相对,六道轮回,体现了我们祖先对我们中国人全部的期望及要求。

第一组:鼠和牛。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劳。两者一定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如果只有智慧不勤劳,就变成了小聪明,光是勤劳,不动脑筋,就变成了愚蠢。所以两者一定要结合,这是我们祖先对中国人的第一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组。

第二组:老虎和兔子。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两者一定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所谓的大胆心细。如果勇猛离开了谨慎,就变成了鲁莽,而一味的谨慎就变成了胆怯。这一组也很重要,所以放在第二位。

第三组是龙和蛇。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所谓刚者易折,太刚了容易折断;过柔易弱,太柔了就容易失去主见,所以刚柔并济是我们历代的祖训

第四组是马和羊。马代表一往无前,向目标奋进,羊代表团结和睦。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更需要团结和睦的内部环境,只有集体的和谐,我们才能腾出手追求各自的理想。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注意团结、和睦,必然会落单。所以,个人的奋进与集体的和睦必须紧紧结合在一起。

第五组是猴子和鸡。猴子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灵活和恒定一定要紧紧结合起来。如果你光灵活,没有恒定,再好的政策最后也得不到收获。但如果说你光是恒定,一潭死水、一块铁板,那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了。只有它们之间非常圆融的结合,一方面具有稳定性,保持整体的和谐和秩序,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变通地前进。

最后是狗和猪。狗是代表忠诚,猪是代表随和。一个人如果太忠诚,不懂得随和,就会排斥他人。而反过来,一个人太随和,没有忠诚,这个人就失去原则。所以无论是对一个民族国家的忠诚、对团队的忠诚,还是对自己理想的忠诚,一定要与随和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容易真正保持内心深处的忠诚。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一直坚持的外圆内方,君子和而不同

中国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肖,有的人属猪,有的人属狗,这意义何在?实际上,我们的祖先期望我们要圆融,不能偏颇,要求我们懂得到对应面切入。比如属猪的人能够在他的随和本性中,也去追求忠诚;而属狗的人则在忠诚的本性中,去做到随和。

自生肖观念在民间出现以后,它随着算命术的盛行在民间流传不衰,民间迷信认为,五行中的每一种要素都是相互制约的,对人的一生会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五行要素来协调,使自己的生活及所从事的工作能顺心如意。

民间把生肖动物列为阴阳两类,与五行相对应,从而生成一套生肖决定命运的算命术。同时民间还认为生肖属相与人的性格也有着某种关系,即使同一属相的人,由于出生的时辰不同,性格、命运也会各异。生肖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本命年的观念。汉民族的本命年是按照十二生肖循环往复推出来的,它与十二生肖紧密相连。一个人出生的那年是农历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这一属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环往复,每过12年,人们就要遇到自己的本命年,这样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为12岁、24岁、36岁、48岁、60岁……。民间认为本命年为凶年,需要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汉族北方各地每到本命年时,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称为“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这种习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节,市场上到处有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本命年的人们将之系在腰间、手腕上,这样便可禳解灾祸、化凶为吉。我国许多民族都很重视老人的60岁生日,称为“花甲”,花甲为一生中第5个本命年,也是干支纪年的一个轮回,须好好庆祝,以此寄托人们企求长寿、健康、吉祥的愿望。

吉祥物是人类原始文化的产物,是原始的人类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的人类原始的文化。在这种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首先以生存需要为中心,而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就形成趋吉避邪的本能观念。

我国的祖先创造了龙、麒麟等以及十二生肖等吉禽瑞兽,而且赋予这些东西一种象征的内容及意义,去满足人们内心祈福的心理需求,民间流传的吉祥物形形色色,不胜枚举。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过得平安而且快乐,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因此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用以祈求万事顺利的象征物,而这些向往和追求幸福美好的事物,我们便称他为“吉祥物”。这也就是我国最早代表人类精神文化的吉祥事物“吉祥物”,而且至今在我国仍然是吉祥物设计应用的主要图像,因为它们更能代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属相十二种,像十二个快活的小精灵。中国传统历法纪年,被它们表现得童话般富有诗意:龙值岁,蛇领班,马做过四季的统帅,三羊(阳)开泰又过年……每逢春节,都有一个新属相,带着祝福,来做吉祥物。各地年俗,生肖文化的话题很多,城乡民间的生肖剪纸以及十二属相年画,都是应节美术品。其中,清代杨柳青印制的生肖屏条就保留下珍贵的民俗资料。这一组年画屏条,十二生肖分别构图,画面为仕女旁观娃娃戏生肖,各有四句诗,如“鼠年造作主荣昌,此物居头定永康,以后时和兼岁好,六亲丰足更坚强”;如“牛年造作置田园,万顷春耕事益繁,四海农夫歌大有,荣华宝贵自迎门”……十二属相都是吉祥物,都有吉祥话。今天,尽管平安夜、圣诞节的西俗、十二窗体底端

星座“洋生肖”为时人所追捧,十二属相照样不“冷”且“热”。生肖文化热,一年胜一年。人们乐于早早地迎接新属相的祝福——从正月初一提前到新年元旦,从农历腊月提早到阳历岁暮,不管是用猴名岁,还是以鸡称年,总有相应的吉语祝词。牛年说勤劳,马年讲争先,虎年虎虎有生气,龙年祝腾飞。鼠和蛇的形象似乎欠佳,不过请放心,照样大有说头。逢鼠年,讲一讲老鼠嫁女,唱一唱童趣儿歌“小老鼠上灯台”,还有那可爱的米老鼠,虽为舶来,人气并不低。到了属蛇的年份,民间会说那是白娘子的本命,又称蛇年为顺年——寺庙中四大天王塑像,分别手持剑(锋,谐音风)、琴(调)、伞(雨)、蛇(顺,又说为蜃),“金蛇狂舞”。到了狗年,讲神话盘瓠狗国,说故事黄耳传书,可算古典;时兴的拜年话,“旺财福犬”、“旺旺年”、“大旺年”,早被揣摩消费者心理的出版商相中,印在红红绿绿的生肖挂历上。蛇年“顺”,取形;狗年“旺”,谐音。一年一度说属相,生肖窗体底端

邮票是重头戏。邮票为国家发行的邮资凭证,从题材选择到图案设计,都体现着国家级水准。生肖邮票的发行日期选在每年1月5日,新年伊始,春节在即,生肖邮票适逢其时地向大众报告新春的消息。生肖邮票、生肖年历、生肖钱币,大众化的形式还有生肖贺岁卡。民俗所重,各种媒体也就顺势而上。有些媒体还举办“羊年集金羊”、“猴年集金猴”、“鸡年集金鸡”活动,一年接一年,为读者大增情趣。传媒之外,更有商家。“麦当劳”发放生肖图片,“可口可乐”易拉罐马年印马,这些外国品牌在寻求中国消费者的兴趣点时,都看到了生肖文化的魅力。此外,商场发送生肖对奖卡,公交发行生肖乘车卡,银行推出生肖礼仪存单。商业的炒作,使得每个生肖年的民俗趣味点被放大了。在商业的造势之中,生肖文化被借用,同时得到了回报——它并未被信息社会挡在大门之外,它春风得意地漫步于市场经济时代,没有丝毫的隔膜感,只是惊喜地发现所面对的,是远远超越农耕时代的广阔空间。

  

【第二章春节文化符号】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