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Redis

window下redis的使用以及服务器集群配置

2014-01-08 20:57 579 查看
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set(集合)、zset(sorted
set --有序集合)和hash(哈希类型)。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在此基础上,redis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与memcached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区别的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ster-slave(主从)同步。

Redis 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 redis的出现,很大程度补偿了memcached这类key/value存储的不足,在部 分场合可以对关系数据库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它提供了Python,Ruby,Erlang,PHP客户端,使用很方便。

服务器集群就是指将很多服务器集中起来一起进行同一种服务,在客户端看来就象是只有一个服务器
集群可以利用多个计算机进行并行计算从而获得很高的计算速度,也可以用多个计算机做备份,从而使得任何一个机器坏了整个系统还是能正常运行

下载一个window版的redis,我下载的是redis2.6。解压为redis2.6后备用(做主服务器)。

由于要做服务器集群,所以另外复制三份备用,分别为redis2.6s1,redis2.6s2,redis2.6s3(从服务器)。解压后不需要任何配置,运行run_db.bat启动服务器。再运行redis-cli.exe启动客户端。

输入:set test test123,回车,再get test,是不是输出“test123”?哈哈,简单吧。

下面配置服务器集群。redis的运行端口是6379,如果在同一台机器上做集群,当然要修改端口啦。不然不能多启动啊。修改redis2.6,redis2.6s1,redis2.6s2,redis2.6s3里的redis.conf。设置17行daemonize
no为daemonize yes。修改redis2.6s1,redis2.6s2,redis2.6s3内25行的port
6379为port 63791和port 63792以及port 63793。全部保存。

分别运行四个文件夹下的run_db.bat。启动四个服务器。

命令行分别进入四个文件夹内。运行redis-cli -p 6379,redis-cli
-p 63791,redis-cli -p 63792,redis-cli
-p 63793。在redis-cli -p 6379内set test 123456,回车。分别在另外三个界面内get test,是不是有数据123456输出?关闭redis 6379,再在三个从服务器内get test,已然有数据输出,这就是集群的概念了。(重启6379这个主服务器,数据会消失,因为redis.conf内的配置为appendonly
no,所以重启会重新加载内存,改为yes即可恢复。这里不讨论了,自己看吧。)

集群做好了,再做负载均衡就很简单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redis 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