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Java Web 自定义标签 JSTL及EL语言

2013-12-31 20:57 731 查看
标签(动作)的一般语法为:<prefix:标签名 属性表列>,如<jsp:include page="copyright.jsp" />,该标签的作用是把copyright.jsp页面的输出包含到当前页面的输出中

我们先来看一下常用的标准JSP动作动作指令,又可以叫做标签指令:

jsp:include 在当前页面包含另一个页面的输出
jsp:forward 将请求转发到指定的页面
jsp:usebean 查找或者创建一个JavaBeans对象
jsp:setProperty 设置JavaBeans的属性值
jsp:getProperty 返回JavaBeans的属性值
jsp:plugin 在JSP页面嵌入一个插件(如Applet)

以上的这些标准标签是JSP中内置的,所以不需要特别的生命便可使用。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定义自定义标签以实现特定的效果,下面我将系统的介绍自定义标签的创建和使用流程:

所谓自定义标签就是用Java语言开发的程序的,以特定的格式在JSP页面中使用的标签,自定义标签又被叫做自定义动作(Custom Action)。

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如何利用JSP2.0中的扩展标签API进行开发,而不再介绍传统JSP1.x中标签的开发,JSP2.0中简单的自定义标签开发更加简洁和使用。


一.简单自定义标签API的层次结构



Jsp接口是一个接口,该接口没有定义任何方法,只起到接口表示和类型安全的作用
SimpleTag接口用来实现结点的自定义标签,接口中定义了5个生命周期方法,下面我们会详细介绍
SimpleTagSupport类实现了SimpleTag接口,并且还定义了另外三个方法


二.自定义标签的开发步骤

创建标签处理类
创建标签库描述文件TLD(Tag Library Discriptor)
在JSP页面中引入标签库和使用标签

下面我们将创建使用一个实现将标签体打印五次的自定义标签,并在之后说明其相关原理。

标签处理类

[java] view
plaincopy

public class HelloTag implements SimpleTag {

JspContext context = null;

JspTag parent = null;

JspFragment jspBody = null;

@Override

public void doTag() throws JspException, IOException {

StringWriter sw = new StringWriter();

jspBody.invoke(sw);

String bodyContent = sw.toString();

JspWriter out = context.getOut();

for(int i=0;i<5;i++){

out.println(bodyContent);

}

}

@Override

public JspTag getParent() {

return parent;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JspBody(JspFragment jspBody) {

this.jspBody=jspBody;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JspContext(JspContext jspContext) {

context = jspContext;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Parent(JspTag parent) {

this.parent = parent;

}

}

标签库描述文件 sampleLib.tld,放在WEB-INF或者其子文件夹中

[html] view
plaincopy

<taglib xmlns="http://java.sun.com/xml/ns/j2ee"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java.sun.com/xml/ns/j2ee http://java.sun.com/xml/ns/j2ee/web-jsptaglibrary_2_0.xsd"
version="2.0">

<tlib-version>2.0</tlib-version>

<short-name>hello</short-name>

<uri>/testPath</uri>

<tag>

<name>hello</name>

<tag-class>com.mytream.HelloTag</tag-class>

<body-content>scriptless</body-content>

</tag>

</taglib>

在JSP页面中使用该标签

hello.jsp

[html] view
plaincopy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 %>

<%@ taglib prefix="test" uri="/testPath" %>

<html>

<head>

<title>Test Custom Tag</title>

</head>

<body>

<test:hello>good</test:hello>

</body>

</html>

访问hello.jsp页面,我们将会看到good被连续打印了5遍,这是我们在doTag()方法中所做的操作,当然该标签的解析过程要比这复杂的多,下面我讲一一介绍。


三.容器解析自定义标签的过程



上图不一定符合UML规范,仅仅是为了帮助理解。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tomcat容器在对JSP页面进行转换的过程中,一旦遇到用户自定义的标签便要通过如上三步进行解析并执行该标签所代表的动作。
1.通过标签的前缀找到该标签所对应的uri,该uri并不表示资源的具体位置,而是通过它可以建立与TLD文件中所定义标签的映射。在WEB-INF/下的TLD文件中找到<tag>标签中的<name>对应的<tag-class>,
也就是需要创建的类的对象的名字。利用反射机制创建HelloTag的示例
2.调用HelloTag的setXXX()方法,根据JSP页面中属性对应的值对HelloTag对象的属性值进行设置,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自己定义的这些类中使用这些属性值了
3.调用HelloTag的doTag()方法,执行用户定义的相关操作

四.使用标准标签库JSTL(JSP Standard Tag Library)

JSTL百度百科给的介绍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7bV7dRC2Smbyxfz3yhWJNDEdmaXquPvdDgXzjuMrJbHaKGeKkCrvH7ILIMMrQ_d
既然我们能够自定义标签,我们当然也能够使用已经定义好的其他好的标签。
JSTL为我们提供了庞大的标签库,使用JSTL可以提高开发的效率,参考之前自定义标签的操作,要使用JSTL标签要进行如下操作:

从<CATALINA_HOME>\webapps\examples\WEB-INF\lib中将jstl.jar和standard.jar文件复制到自己的项目中的WEB-INF\lib目录中
在使用JSTL标签前进行声明,即用taglib指令来引用标签库,如<%@ taglib prefix="c" uri="http://java.sun.com/jsp/jstl/core" %>
使用,如<C:out value="Welcome to using JSTL" />将会输出Welcome to using JSTL.

JSTL相当庞大,共提供了5个库,如下表所示
JSTL库及使用的URI与前缀

库名称使用的URI前缀
核心标签库http://java.sun.com/jsp/jstl/corec
XML标签库http://java.sun.com/jsp/jstl/xmlx
国际化和格式化库http://java.sun.com/jsp/jstl/fmtfmt
SQL标签库http://java.sun.com/jsp/jstl/sqlsql
函数库http://java.sun.com/jsp/jstl/functionsfn
JSTL 核心标签库标签共有13个,功能上分为4类:

1.表达式控制标签:out、set、remove、catch

2.流程控制标签:if、choose、when、otherwise

3.循环标签:forEach、forTokens

4.URL操作标签:import、url、redirect

使用标签时,一定要在jsp文件头加入以下代码:

<%@taglib prefix="c" uri="http://java.sun.com/jsp/jstl/core" %>


下面分别对这些标签进行说明:

1. <c:out> 用来显示数据对象(字符串、表达式)的内容或结果

使用Java脚本的方式为:<% out.println("hello") %> <% =表达式 %>

使用JSTL标签:<c:out value="字符串">,例如:

<body>
<c:out value="<要显示的数据对象(未使用转义字符)>" escapeXml="true" default="默认值"></c:out><br/>
<c:out value="<要显示的数据对象(使用转义字符)>" escapeXml="false" default="默认值"></c:out><br/>
<c:out value="${null}" escapeXml="false">使用的表达式结果为null,则输出该默认值</c:out><br/>
</body>


那么网页显示效果为:



2. <c:set> 用于将变量存取于 JSP 范围中或 JavaBean 属性中。下面的例子中假设已经有 Person.java 这个类文件。



<%@ page language="java" import="java.util.*" pageEncoding="gb2312"%>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utf-8" %>

<jsp:useBean id="person" class="lihui.Person"></jsp:useBean>

<%@taglib prefix="c" uri="http://java.sun.com/jsp/jstl/core"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ml>
<head>
<title>JSTL测试</title>
</head>

<body>
<c:set value="张三" var="name1" scope="session"></c:set>
<c:set var="name2" scope="session">李四</c:set>
<c:set value="赵五" target="${person}" property="name"></c:set>
<c:set target="${person}" property="age">19</c:set>
<li>从session中得到的值:${sessionScope.name1}</li>
<li>从session中得到的值:${sessionScope.name2}</li>
<li>从Bean中获取对象person的name值:<c:out value="${person.name}"></c:out></li>
<li>从Bean中获取对象person的age值:<c:out value="${person.age}"></c:out></li>
</body>
</html>




一共有四种语法格式,前两种是给jsp的范围变量赋值,后两个是给 javabean 变量赋值

效果如下:



3.<c:remove> 主要用来从指定的 jsp 范围内移除指定的变量。使用类似,下面只给出语法:

<c:remove var="变量名" [scope="page|request|session|application"]></c:remove>

4.<c:catch> 用来处理 JSP 页面中产生的异常,并存储异常信息

<c:catch var="name1">

容易产生异常的代码

</c:catch>

如果抛异常,则异常信息保存在变量 name1 中。

5.<c:if>

<c:if test="条件1" var="name" [scope="page|request|session|application"]></c:remove>

例:



<body>
<c:set value="赵五" target="${person}" property="name"></c:set>
<c:set target="${person}" property="age">19</c:set>
<c:if test="${person.name == '赵武'}" var="name1"></c:if>
<c:out value="name1的值:${name1}"></c:out><br/>
<c:if test="${person.name == '赵五'}" var="name2"></c:if>
<c:out value="name2的值:${name2}"></c:out>
</body>




效果:



6. <c:choose> <c:when> <c:otherwise> 三个标签通常嵌套使用,第一个标签在最外层,最后一个标签在嵌套中只能使用一次

例:



<c:set var="score">85</c:set>
<c:choose>
<c:when test="${score>=90}">
你的成绩为优秀!
</c:when>
<c:when test="${score>=70&&score<90}">
您的成绩为良好!
</c:when>
<c:when test="${score>60&&score<70}">
您的成绩为及格
</c:when>
<c:otherwise>
对不起,您没有通过考试!
</c:otherwise>
</c:choose>




7.<c:forEach>

语法:<c:forEach var="name" items="Collection" varStatus="statusName" begin="begin" end="end" step="step"></c:forEach>

该标签根据循环条件遍历集合 Collection 中的元素。 var 用于存储从集合中取出的元素;items 指定要遍历的集合;varStatus 用于存放集合中元素的信息。varStatus 一共有4种状态属性,下面例子中说明:


View
Code

显示效果:



8.<c:forTokens> 用于浏览字符串,并根据指定的字符串截取字符串

语法:<c:forTokens items="stringOfTokens" delims="delimiters" [var="name" begin="begin" end="end" step="len" varStatus="statusName"]></c:forTokens>

还是看个例子吧:


View
Code

显示结果:



9.URL 操作标签

(1)<c:import> 把其他静态或动态文件包含到 JSP 页面。与<jsp:include>的区别是后者只能包含同一个web应用中的文件,前者可以包含其他web应用中的文件,甚至是网络上的资源。

语法:<c:import url="url" [context="context"] [value="value"] [scope="..."] [charEncoding="encoding"]></c:import>

<c:import url="url" varReader="name" [context="context"][charEncoding="encoding"]></c:import>

看个例子:


View
Code

显示结果:



URL路径有个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相对路径:<c:import url="a.txt"/>那么,a.txt必须与当前文件放在同一个文件目录下。如果以"/"开头,表示存放在应用程序的根目录下,如Tomcat应用程序的根目录文件夹为 webapps。导入该文件夹下的 b.txt 的编写方式: <c:import url="/b.txt">。如果要访问webapps管理文件夹中的其他Web应用,就要用context属性。例如访问demoProj下的index.jsp,则:<c:import url="/index.jsp"
context="/demoProj"/>.

(2)<c:redirect> 该标签用来实现请求的重定向。例如,对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不成功则重定向到登录页面。或者实现Web应用不同模块之间的衔接

语法:<c:redirect url="url" [context="context"]/>

或:<c:redirect url="url" [context="context"]>

<c:param name="name1" value="value1">

</c:redirect>

看个例子:

1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K"%>
2 <%@ taglib prefix="c" uri="http://java.sun.com/jsp/jstl/core"%>
3 <c:redirect url="http://127.0.0.1:8080">
4     <c:param name="uname">lihui</c:param>
5     <c:param name="password">11111</c:param>
6 </c:redirect>


则运行后,页面跳转为:http://127.0.0.1:8080/?uname=lihui&password=11111

(3)<c:url> 用于动态生成一个 String 类型的URL,可以同上个标签共同使用,也可以使用HTML的<a>标签实验超链接。

语法:<c:url value="value" [var="name"] [scope="..."] [context="context"]>

<c:param name="name1" value="value1">

</c:url>

或:<c:url value="value" [var="name"] [scope="..."] [context="context"]/>

看个例子:


View
Code

显示:




JAVA EL表达式详解

百度百科EL表达式介绍: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NGxvLcYHiV9asLMbIup_vAEQ6xatV3Wg-JEIS20fxjNpWi9_MWbNOh9CZai9nc2lMCEEvKCvA2EHD633Mhzwa
EL表达式总是用大括号括起,而且前面有一个美元符($)前缀:${expression}。

表示式中第一个命名变量要么式一个隐式对象,要么是某个作用域(页面作用域、请求作用域、会话作用域或应用作用域)中的一个属性。

点 号操作符允许你使用一个Map键或一个bean性质名来访问值,例如,使用${foo.bar}可以得到bar的值,在此,bar是Map foo的Map键名,或者是bean foo的一个性质。放在点号操作符右边的东西必须遵循Java的标识符命名规则!(换句话说,必须以一个字母、下划线或美元符开头,第一个字符后面可以有
数字,但不能有其他字符)。

点号右边只能放合法的Java标识符。例如,${foo.1}键就不可以。

[]操作符比点号功能更强大,因为利用[]可以访问数组和List,可以把包含命名变量的表达式放在中括号里,而且可以做任意层次的嵌套,只要你受得了。

例如,如果musicList是一个ArrayList,可以用${musicList[0]}或${musicList[“0”]}来访问列表的第一个值。EL并不关心列表索引加不加引号。

如果中括号里的内容没有用引号引起来,容器就会进行计算。如果确实放在引号里,而且不是一个数组或List的索引,容器就会把它看作是性质或键的直接命名。

除 了一个EL隐式对象(PageContext)外,其他EL隐式对象都是Map。从这些隐式对象可以得到任意4个作用域中的属性、请求参数值、首部值、 cookie值和上下文初始化参数。非映射的隐式对象是pageContext,它是PageContext对象的一个引用。

不 要把隐式EL作用域对象(属性的Map)与属性所绑定的对象混为一谈。换句话说,不要把requestScope隐式对象与具体的JSP隐式对象 request混淆。访问请求对象只有一条路,这就是通过pageContext隐式对象来访问(不过,想从请求得到的一些东西通过其他EL隐式对象也可 以得到,包括param/paramValues、header/headerValues和cookie)。

EL允许你调用一个普通Java类中的公共静态方法。函数名不一定与具体的方法名相匹配!例如,${foo:roolIt()}并不意味着包含函数的类中肯定有一个名为roolIt()的方法。

使 用一个TLD将函数名(例如roolIt())映射到一个具体的静态方法。使用元素声明一个函数,包括函数 的(roolIt())、完全限定类以及,其中包括返回类型以及方法名和参数表。

要在JSP中使用函数,必须使用taglib指令声明一个命名空间。在taglib指令中放一个prefix属性,告诉容器你要的函数在哪个TLD里能找到。例如:

基本语法

一、EL简介

1.语法结构

${expression}

2.[]与.运算符

EL 提供.和[]两种运算符来存取数据。

当要存取的属性名称中包含一些特殊字符,如.或?等并非字母或数字的符号,就一定要使用 []。例如:

${user.My-Name}应当改为${user["My-Name"] }

如果要动态取值时,就可以用[]来做,而.无法做到动态取值。例如:

${sessionScope.user[data]}中data 是一个变量

3.变量

EL存取变量数据的方法很简单,例如:${username}。它的意思是取出某一范围中名称为username的变量。

因为我们并没有指定哪一个范围的username,所以它会依序从Page、Request、Session、Application范围查找。

假如途中找到username,就直接回传,不再继续找下去,但是假如全部的范围都没有找到时,就回传null。

属性范围在EL中的名称

Page PageScope

Request RequestScope

Session SessionScope

Application ApplicationScope

二、EL隐含对象

1.与范围有关的隐含对象

与范围有关的EL 隐含对象包含以下四个:pageScope、requestScope、sessionScope 和applicationScope;

它们基本上就和JSP的pageContext、request、session和application一样;

在EL中,这四个隐含对象只能用来取得范围属性值,即getAttribute(String name),却不能取得其他相关信息。

例如:我们要取得session中储存一个属性username的值,可以利用下列方法:

session.getAttribute("username") 取得username的值,

在EL中则使用下列方法

${sessionScope.username}

2.与输入有关的隐含对象

与输入有关的隐含对象有两个:param和paramValues,它们是EL中比较特别的隐含对象。

例如我们要取得用户的请求参数时,可以利用下列方法:

request.getParameter(String name)

request.getParameterValues(String name)

在EL中则可以使用param和paramValues两者来取得数据。

${param.name}

${paramValues.name}

3.其他隐含对象

cookie

JSTL并没有提供设定cookie的动作,

例:要取得cookie中有一个设定名称为userCountry的值,可以使用${cookie.userCountry}来取得它。

header和headerValues

header 储存用户浏览器和服务端用来沟通的数据

例:要取得用户浏览器的版本,可以使用${header["User-Agent"]}。

另外在鲜少机会下,有可能同一标头名称拥有不同的值,此时必须改为使用headerValues 来取得这些值。

initParam

initParam取得设定web站点的环境参数(Context)

例:一般的方法String userid = (String)application.getInitParameter("userid");

可以使用 ${initParam.userid}来取得名称为userid

pageContext

pageContext取得其他有关用户要求或页面的详细信息。

${pageContext.request.queryString} 取得请求的参数字符串

${pageContext.request.requestURL} 取得请求的URL,但不包括请求之参数字符串

${pageContext.request.contextPath} 服务的web application 的名称

${pageContext.request.method} 取得HTTP 的方法(GET、POST)

${pageContext.request.protocol} 取得使用的协议(HTTP/1.1、HTTP/1.0)

${pageContext.request.remoteUser} 取得用户名称

${pageContext.request.remoteAddr } 取得用户的IP 地址

${pageContext.session.new} 判断session 是否为新的

${pageContext.session.id} 取得session 的ID

${pageContext.servletContext.serverInfo} 取得主机端的服务信息

三、EL运算符

1.算术运算符有五个:+、-、*或$、/或div、%或mod

2.关系运算符有六个:==或eq、!=或ne、或gt、=或ge

3.逻辑运算符有三个:&&或and、||或or、!或not

4.其它运算符有三个:Empty运算符、条件运算符、()运算符

例:${empty param.name}、${A?B:C}、${A*(B+C)}

四、EL函数(functions)。

语法:ns:function( arg1, arg2, arg3 …. argN)

其中ns为前置名称(prefix),它必须和taglib 指令的前置名称一置

1 EL表达式用${}表示,可用在所有的HTML和JSP标签中 作用是代替JSP页面中复杂的JAVA代码.

2 EL表达式可操作常量 变量 和隐式对象. 最常用的 隐式对象有${param}和${paramValues}. ${param}表示返回请求参数中单个字符串的值. ${paramValues}表示返回请求参数的一组值.pageScope表示页面范围的变量.requestScope表示请求对象的变量.
sessionScope表示会话范围内的变量.applicationScope表示应用范围的变量.

3 表示是否禁用EL语言,TRUE表示禁止.FALSE表示不禁止.JSP2.0中默认的启用EL语言.

4 EL语言可显示 逻辑表达式如${true and false}结果是false 关系表达式如${5>6} 结果是false 算术表达式如 ${5+5} 结果是10

5 EL中的变量搜索范围是:page request session application 点运算符(.)和"[ ]"都是表示获取变量的值.区别是[ ]可以显示非词类的变量

${uplist[0].lzid == zulist.zname?'selected':''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