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Web前端 > HTML5

xFace的发展历程

2013-11-25 14:33 218 查看
       自2007年起,诺基亚、微软、苹果、谷歌相继推出自家的智能操作系统,移动互联网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但在移动应用开发大潮中,开发者却不得不面临以下问题:语言种类多样化、适配平台多样化、设备多样化等,导致应用开发的周期长、成本高。在这样的背景下,xFace应运而生,通过Web平台中间件技术,实现了一次开发,多平台运行的目标。  





【xFace 1】 xFace产品研发始于08年,xFace1.x产品定位为轻量化的移动Widget引擎,参照了W3C、JIL Mobile Widget、WAP2.0等规范,并进行适当裁剪,以保证在当时中低端配置(CPU主频192Mhz以上)的设备正常运行。 

1.x系列产品,已成功应用到多个行业中,并衍生出一系列的行业产品。  
1)电信天翼空间桌面及部分业务应用(包括:手机阅读、手机股市、号百订餐、RSS新闻阅读 等),配合四川电信推出手机应用的快速开发平台,基于xFace产品,定制了中国电信的CTWidget产品及开发规范;  
2)电信天翼空间桌面及部分业务应用(包括:手机阅读、手机股市、号百订餐、RSS新闻阅读 等),配合四川电信推出手机应用的快速开发平台,基于xFace产品,定制了中国电信的CTWidget产品及开发规范;  
3)与中国银联合作,在集成手机支付能力后推出CUPFace平台,开发出银联手机支付产品并持续运营;  
4)推出了机顶盒STB上使用的中间件平台产品,并移植了多款手机应用至机顶盒终端;  
5)其他基于xFace开发的产品还有:四川电信的手机OA、企业移动应用门户、新通教育手机版等。  





【xFace 2】 xFace2在设计思想上略显保守,首先是保证1.x产品的兼容性,其次才是提供更好的规范兼容性和性能优化。尽管最终xFace2并未发布,但设计过程中对于HTML5规范的深入研究,为日后的产品研发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xFace 3】 2012年,移动应用领域风起云涌。  
1)移动设备的硬件配置(如:CPU主频、显示处理、屏幕分辨率等)提升很快,设备能力也更加丰富;  
2)主流的智能操作系统三分天下:Android、iOS和Windows Phone;  
3)操控方式变化也比较大,从键盘或触控笔的时代,逐步被触控+手势替代;  
4)各种优秀应用不断的涌现,用户对手机应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5)HTML5逐步成为主流,智能操作系统的浏览器对其支持也日臻完善。  
       当前的时代,需要满足用户对交互体验完美性的追求,以及开发者对开放标准和丰富扩展能力的追求,xFace3应运而生。  
       xFace3在HTML5的支持、本地能力扩展、应用管理(AMS)、安全策略、插件扩展体系、配套开发工具等方面,都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让开发者更加得心应手,更高效的开发应用。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xface 历程 HTML5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