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C语言/C++

设计模式C++描述----09.桥接(Bridge)模式

2013-07-30 16:59 267 查看
一. 举例

N年前:

计算机最先出来时,软件和硬件是一绑在一起的,比如IBM出了一台电脑,上面有一个定制的系统,假如叫 IBM_Win,这个IBM_Win系统当然不能在HP电脑上运行,同样HP出的HP_Win系统也不能运行在IBM上。



这时如果有一家新公司Apple出了一台新电脑,那么这个公司也要开发自己的系统 Apple_Win,Apple_Linux。

其实,上面几家公司开发的软件和硬件在很多地方都有相似之处,如果每家公司都做自己的系统,这意味着资源和人员的极大浪费。

这时,无论出现新的系统,还是出现新的公司,对这种设计模式的修改都是很大的。

N年后:

Windows出现了,Linux出现了,软件和硬件终于分离了。这时的系统比如 Windows 既能在IBM机器上运行,也能在HP机器上运行了。



这时软件专注于软件,硬件专注于硬件。这也是推动计算机系统不断发展的原因(更加专注了嘛),也是推动更多公司出现的原因(成本更低了嘛)。

不管是出现了新硬件平台,还是出现新的OS,大家都能专注于自己领域。也就是外界的变化很大,但对这种模式冲击却很小。

代码实现:

[cpp] view
plaincopy

//操作系统

class OS

{

public:

virtual void Run() {}

};

//Windows

class WindowOS: public OS

{

public:

void Run() { cout<<"运行 Windows"<<endl; }

};

//Linux

class LinuxOS: public OS

{

public:

void Run() { cout<<"运行 Linux"<<endl; }

};

//计算机

class Computer

{

public:

virtual void InstallOS(OS *os) {}

};

//IBM 计算机

class IBMComputer: public Computer

{

public:

void InstallOS(OS *os) { os->Run(); }

};

//HP 计算机

class HPComputer: public Computer

{

public:

void InstallOS(OS *os) { os->Run(); }

};

int main()

{

OS *os1 = new WindowOS();

OS *os2 = new LinuxOS();

Computer *computer1 = new IBMComputer();

computer1->InstallOS(os1);

computer1->InstallOS(os2);

return 0;

}

二. 桥接模式

定义: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换句话出,就是要把实现独立出来,让它们各自变化,而不会影响其它实现,这样可以降低耦合性。

为什么叫Bridge 模式,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它像一座桥,桥两边的系统相对独立,左边是抽象部分,右边是实现部分。

三. 组合、聚合复用原则





由上面两个种结构图的对比,我们可以引出一个原则:尽量使用组合、聚合,尽量不要使用类继承。

转自:/article/1415202.html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