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读”《中庸》洞见”有感

2013-04-05 14:51 218 查看
寒假期间,闲来无事,重读杜维明先生的”《中庸》洞见”,颇有收获,现把个人陋见和大家分享。书中共四章,分别是第一章君子,第二章信赖社群,第三章道德的形而上学,第四章儒学的宗教性。杜维明先生以全新的角度系统关于阐述儒家学说经典《中庸》中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关系。对比了中西方不同哲学思维的差异,从而使国人对儒家学说中的人,道,天等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关于人的学说,是关于人的哲学。我们说孔子的学说是关于人的哲学,是因为他的学说是围绕人的问题展开的,他关心的是人道、人格、人的自我意识、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等人生的大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同于西方古代哲学关注和探讨的诸如世界的本原、宇宙的生成、万物运动的规律等自然哲学的问题,但同样也是极为重要的哲学问题。对人的问题的高度关注,构成了孔子学说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为了便于阐述,我们先来看看关于第三章,道德的形而上。因为在本人看来这是根本性问题,即:对于一个社会或叫做社群,是什么维持其合理运作而不混乱?有人说是道德,可道德的根源又是什么?或者说道德的理论支撑又是什么呢?在《中庸》看来,是”诚”,不仅包括个人道德的诚(sincerity),还包括”天之道”的诚,有点类似康德学说中”真,善美”当中的真,所以英文中诚有时也被翻译成”true”,下面的引文就是例证: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这样,诚就指向了人的真实存在。真实存在不仅是自我认识的基础,也是天人合一的根源。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真实,他就有可能充分实现自己,并进而理解所谓天的东西。然而这仅是可能,要实现自我超越、达天道,仅有诚是不够的,还必须勤奋学习,坚持自我教育。诚不仅是一种存在,也是一种生成的过程。作为一种存在状态,是指人性的终极实在;而作为一种生成过程,则意指在人的日常事务中实现这种实在的必然道路。不仅是人,而且一般事物(”物”)也被认为是诚的体现。既然宇宙被理解为诚的自然的自我展现,那么,没有诚,也就没有什么事物能够生成。由于人与万物的本体论统一,人性的完全实现就导致诸多事物的实现。
有了道德有了理论基础,则可以考察人如何实现成为一个有道的人,即一个实现了自我超越,达天道的人。在君子一章中,书中给出了答案。君子就是一个有道的人,一个实现了自我超越的人,一个通天道的人,一个完美人格的人。那么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呢?他又有什么样的人格品质呢?对于君子的定义,孔子说,君子就是像圣人(尧舜)那样的人。可是圣人只有几个,对于常人是无法做到的。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反思,使自己具有圣人一样的品质。这些品质,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勇。
仁者,人也。可见,儒家向来把仁放在首要位置。其他品质都是仁的延伸。”仁” 作为一种品德,是”人”所特有的,惟独”人”才能具备这一品德,其他动物则不具备此种道德属性,因而,”人”的本质就是”仁”,”仁”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反过来说,作为一个”人”,就必须具备”仁”这种德行,不具备”仁”这种德行,就不具备作为”人”的资格。因而,”仁者人也”这个命题,乃是人的 自我意识,是对人之为人的一种自我规定。当然,这是一种基于道德属性的角度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规定。
正因为孔子把”仁”作为人的本质,而不是从生理学、生物学的意义上来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在他看来,人是有社会属性的,而人的社会属性主要在于其特有的道德属性,这才是人的本质,才是人之为人的关键。所以孔子认为,一个人并非生来就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人,而是要经历一个道德上、精神上的成长过程,也就是说,人之为人,须待实现、完成。对此,孔子有关于”成人”论述: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仲武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里的”成人”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人需要在道德和精神世界方面经历一个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第二,人在智、勇、艺、礼、乐等道德、才智上需要全面发展,还要在义利等道德取舍问题上有正确判断的能力,在社会需要、国家危难之际要勇于承担责任,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三,合格的人,这是”成人”最重要的含义,合格即达到了”人”的标准。这个标准只能是”仁”,只有符合了”仁”的标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真正的人,孔子亦称之为”仁者”。”仁者”就是能够尽人道的人,就是能够让自己在精神生活方面充分地发展,同时又能够在实践中把”仁”(人道)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的人。
义者,宜也。有别于”仁”作为人的内在道德观念,来自于人固有的道德心,故曰 “由中出”、”生于内”、”生于人”,仁是”由外入”、”生于外”,”义”属于外在的道德规范,来自于社会的制度与习俗。“义”是君子对事与待物上所体现出的一种德。”仁”偏重于对人而言,”义”偏重于对事而言;”仁”出自于一个人内心的仁厚、慈爱,而”义”则强调做事需合于事理、道义。在对君子外在行为的控制与约束上孔子强调“礼”。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又说:“克己复礼为仁。”达到“仁”要准“礼”。
紧接其后又详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也就是说一切行为都应以“礼”为规范,失去“礼”也就失去了“仁”。“义”表现为君子的内在品质上,而“礼”表现为外在行为上。总之,“仁”与“义”节制着人的思想意念使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品质上升到君子境界,而“礼”则规范着人的外在行为使一个人始终保持君子风度,礼是“仁”与“义”的外化与形式化。
以上这些都是君子应具有的品质,可是对常人来说如何实现,也即,如何“修身”?
依照君子的说法,人道近在身边,而且追求它的方式也十分容易、十分简单。事实上,我们需要去做的一切就是‘慎独’。 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看来,人道所包含的无非是一种自我教育的很普通的过程。君子对道的认识是‘夫妇之愚’都能够分享和实践的。”“君子之道也是常人之道。”“成为君子就是对自己忠诚老实”。作者在
这里所要强调的是,“道不远人!”“我欲仁,斯仁至”这样的道理。人道就是自我教育,方法就是慎独。对道,一般人都能分享,也能实践。
君子之道是常人之道,君子与常人的区别何在?
作者进一步分析,君子之道同日常生活不可分离,然而食而知其味,行而至其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偶然地吃得津津有味,断断断续续地向某个目标前进都并不困难。但是,君子则在自我实现的无止境的过程中体现“中”,即体现人道。他始终按照这项原理行事。尽管所有的人都有能力遵照人道行事,但是大多数人却不能在大多数时间里都这样做。相形之下,君子则在任何时候都持守他的人性。君子之异于常人不仅是程度的问题,而且也是质的问题。展示人道使其成为日常存在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能力意味着生命状态的质上的精粹化。
《中庸》讲君子之道就是常人之道,但又指出,只有非凡的人身上才能实现君子之道,只有少数人才有内在力量把他们身上所固有的人性充分地实现出来。------能否成为君子,就看他是否具有强大的内在力量。
由此作者认为,“理解君子的一种方法,就是按照一个趋向不断深化的主体性的过程来规定他。”这个过程就 是一个不断向内在自我探寻的过程,它的方向是向内的,一种向内的观照。这个主体性的深化过程有些什么要求呢?作者再次解释君子为什么“戒慎乎其所不睹,恐 惧乎其所不闻”,君子是有意识地力求察知到他内在自我表露的精细微妙的表征,从而能充分地实现其本性中所固有的人道。君子对其内在自我的不睹不闻,是诚惶诚恐的。这表明了君子对自我认识的绝对认真的态度。
当然,作者同时指出,一个人的生命素质总会以某种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模式显现出来,他可以通过他人的“耳”和“目”来了解自己。自我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有赖 于对于他人对自己各种不同存在方式的回应作何理解。因此,君子对外界的评论也是敏感的,他的自信不会使他不顾他人的意见。虽然如此,君子更加注意进行全面不懈的内在考察。君子很在意自己的声誉,但是为了使之与他的自我定位相一致,他必须有勇气抵制以追求赏识为自我修养动因的诱惑,以便他具有内在力量按照他 自己的步伐来执行漫长而紧张的自我修养的任务。君子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论,但他只是将它作为认识自我的一个途径,君子的自我修养不是为了追求赏识,他有自己漫长而艰巨紧张的任务,外力无法阻碍他,他有强大的内在力量,因而不会受制于外物。
“只有当他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主体性深度上,他才算是‘慎独’了。”
但是,慎独并非只注意内在感情而对外在情势不太介意。慎独,作为《中庸》倡导的一种精神训练方法,虽然是个人的但却不是主观主义的。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当一个人察知到他内有感情的微妙征兆时,他同时也就对外在世界特别敏感。其实,慎独实际上是把一个人的心灵向外界敞开。对内在自我的高度警觉,包括对内在自我的状态和动因的高度警觉,内在自我如何,什么原因引起它这样,都是对内观照的对象。而人的内在自我的变化,外部环境是其重要原因。因此,对内在自我的高度警觉,必然对外在世界特别敏感。要对外在世界特别敏感,人必须对外无限地敞开心灵。
作者说,《中庸》的所带来的信息在于:慎独的人很可能对外在环境相当敏感,他能意识到身边的情势,而且在遭遇着出其不意的发展时能保持高度警惕。这种敏感性、明察和警觉的能力使他能迅速把握到在通常环境下“所不睹与不闻”的事物。“慎独”的人的个我知识已经发展到一定的层次,使他能充分理解那些超出通常觉知范围的东西。他眼光锐利。他通过持续不断的批判性的自省,才得以察知自己内在情感的精微的征兆。君子,慎独的人眼光不断往返于客体与主体之间,明察秋毫之变,由此成长了他的远识和洞见。
既然在儒家传统中总是把一个人设想为各种关系的中心,则他越是深入内在自我,就越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相关性的真实本性。因此,慎独,作为一种精神修养,绝非追求那种像原子般的个人的孤僻,而是意在上升到作为普遍人性之基础的真实存在这个层面。”儒家将个人作为各种关系的中心,突出人本的思想,而其出发点在于“我”。为何?对内在自我的深入,意味着对我之性的不断挖掘,而我之性和其他人的性一样,均为天所赋与,我之性与他人之性是同质共通的。认识了我之性,也即认识了他人之性,认识了普遍之性。从这个角度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理所当然。
一旦通过慎独完成了修身的过程,你就超越了自我,通晓了人道,自然就达天道。这时你就可以出世,为国出力,侍奉君王。为构建一个和谐社区而努力。因为《中庸》提出的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去帮助更多的人实现成为做君子的梦想,如果人人都是君子,国家自然就安定,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