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在Linux 2.6内核下编译可以加载的内核模块

2013-03-19 11:16 627 查看
在Linux 2.6内核下编译可以加载的内核模块

By:吴垠
Date:2007-05-18
Email:lazy_fox#msn.com
Homepage:http://blog.csdn.net/wooin
Link:http://blog.csdn.net/wooin/archive/2007/05/21/1619141.aspx
版权信息:该文章版权由Wu Yin所有。可在非商业目的下任意传播和复制。

对于商业目的下对本文的任何行为需经作者同意。

联系方式:lazy_fox#msn.com
1.在旧的版本下(如linux 2.4)linux内核模块的编译只需要有内核的头文件就行了,就可以通过和编译其他程序一样的方法编译成filename.o文件,这个.o文件是直接 可以加载道内核中的,加载之后就可以用了。然而在2.6下就截然不同了,在linux 2.6下内核的编译要有系统内核树的支持,下面介绍一下这个“内核树”是如何建立的。
2.本文的工作环境是Fedora Core 5,用“uname -r”查看内核版本是:2.6.15-1.2054_FC5

Fedora Core 5 与旧版本不同,不包含 kernel-source 软件包,我是网上下载的rpm包,地址是:

下面的工作都是用root用户执行的。
3.安装内核源码包:

# rpm –Uvh kernel-2.6.15-1.2054_FC5.src.rpm
这个命令将 RPM 内容写到路径

/usr/src/redhat/SOURSE



/usr/src/redhat/SPECS

4.build源码包:

# cd /usr/src/redhat/SPECS

# rpmbuild -bp --target i686 kernel-2.6.spec
这个命令将会把内核源码树放到 目录

/usr/src/redhat/BUILD/kernel-2.6.15/kernel-2.6.15.686

5.配置内核:

Fedora Core 附带的内核配置文件在 configs/ 目录。

例如,i686 SMP 配置文件被命名为

configs/kernel-version-i686-smp.config。

使用下列命令来将需要的配置文件复制到合适的位置,用来编译:

# cd /usr/src/redhat/BUILD/kernel-2.6.15/linux-2.6.15.i686

# cp configs/kernel-version-i686-smp.config .config
您也可以在 /lib/modules/version/build/.config 这个位置找到与您当前的内核匹配的 .config 文件。

注意:

您的内核必须已经启用这些选项进行了编译(用make menuconfig调出内核配置菜单):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

[*] Enable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 Module unloading

[ ] Module versioning support (EXPERIMENTAL)

[*] Automatic kernel module loading

6.稍微更改一下Makefile:

每个内核的名字都包含了它的版本号,这也是 uname -r 命令显示的值。内核Makefile 的前四行定义了内核的名字。为了保护官方的内核不被破坏,Makefile

经过了修改,以生成一个与运行中的内核不同的名字。在一个模块插入运行中的内核前,这个模块必须针对运行中的内核进行编译。为此,您必须编辑内核的

Makefile。

例如,如果 uname -r 返回字符串 2.6.15-1.2054_FC5,就将 EXTRAVERSION 定义从:

EXTRAVERSION = -prep

修改为:

EXTRAVERSION = -1.2054_FC5

也就是最后一个连字符后面的所有内容。
7.编译内核:

跟普遍的编译方法一样了:

# make bzImage 编译内核

# make modules 编译模块

# make modules_install 安装编译
8.完成“内核树”的安装:

目录“/usr/src/redhat/BUILD/kernel-2.6.15/kernel-2.6.15.686/”中就是所谓的“内核代码树”

但是“/lib/modules/2.6.15-1.2054_FC5/build”是个符号链接,也指向这个目录,所以这里也可以叫做“内核代码树”
9.编写内核模块源文件:

// hello.c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module.h>

MODULE_LICENSE("Dual BSD/GPL");

static int hello_init(void) {

printk(KERN_ALERT "Hello, world/n");

return 0;

}

static void hello_exit(void) {

printk(KERN_ALERT "Goodbye, cruel world/n");

}

module_init(hello_init);

module_exit(hello_exit);
编写Makefile:

# Makefile

obj-m:=hello.o

KDIR:=/lib/modules/2.6.15-1.2054_FC5/build

PWD:=$(shell pwd)

default:

$(MAKE) -C $(KDIR) M=$(PWD) modules
10.执行make命令进行编译就行了, 执行完毕后,会生成几个文件:

hello.ko

hello.mod.c

hello.mod.o

hello.o

运行命令:

# insmod hello.ko
应该可以看到返回的信息:Hello, world

然后再运行命令:

# rmmod hello
应该可以看到返回的信息:Goodbye, cruel world

如果没看到,就是输出到系统的日志文件中去了,可以查看文件:

/var/log/messages

应该有信息的输出。

http://blog.csdn.net/wooin/archive/2007/05/21/1619141.aspx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