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中央美院彦风:技术的正确表达更重要

2012-12-21 11:52 295 查看


(图:中央美院交互设计实验室的负责人、柠檬岛互动设计顾问创始人 彦风)

  见到彦风老师的时候,他正在课堂上点评一组三年级学生的作品。这些学生每3人一组,提出关于一个App产品的设想,阐述从创意到理念,到运作的思路,如果得到认可,就继续进行下一步的设计和制作。

  当天展示的学生作品进度参差不齐,有的已经出了设计图,有的还在创意阶段。彦风老师认真听取他们的介绍,然后从艺术性、落地性等方面给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议。

  “设计的概念是要落地的”,彦风说,“学生常常眼高手低,很多事不做不知道,把作品当做产品的话,他会熟悉这个流程,培养一种动手的意识,这也是他自我思考和实践的过程”。

  这是他的教学理念,也是他多重身份的一个注脚。

  落地

  今年34岁的彦风不仅仅是中央美院的一名大学老师,他还是交互设计实验室的负责人、柠檬岛互动设计顾问创始人、数码艺术委员会委员和苹果公司ADE杰出教育工作者等。

  很多人会好奇他如何在这多重角色间游走,而他自己说,这不过是用同一套思路做着不同的事罢了。

  在我们看来,这套思路的一个很关键的词正是“落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壁画专业,做过古典音乐策划、展厅设计、记者、策展人,又去英国学了油画,去美国学完数字艺术之后,彦风“落地”到中央美院做了一名交互设计的大学教师。他说因为自己的父辈都是美院的教授(祖父是中央美院的教授,父亲是清华美院的教授),自己学成之后自然有了想“将知识融入到教学和实践中去”的想法。

  抱着这样的想法,彦风进入中央美院后就筹办发起了第一个交互设计实验室,并开始 “频繁的、有意识的”跟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合作,这些企业包括腾讯、谷歌、理光、奔驰、联想等。

  “一本教材用十年的方法已经被社会淘汰了,必须依据外部的力量来调整机制,以使教学达到良性循环”——掌握了大量外部资讯和实战经验的企业,将资源投入学校后,学生得到了大量实践的机会,企业也获得了学术研究支持,同时,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加入到这些公司,之后又回来教学、讲座,发放奖学金回馈学校。

  “柠檬岛互动设计顾问公司”的创立则是为了毕业学生的“落地”。公司最初只是为了帮助学生作品的落地并接一些小的外包项目来维持,结果因为作品品质较高,成功打响成为国内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研究领域的一张王牌。

  坚持

  “柠檬岛互动设计”品牌打响后,有一些投资公司找上门来,彦风经过思考之后,公司没有做融资,因为那样可能会因为“压力大”而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还是搞教育的,不适合做生意的”,彦风表示,柠檬岛互动设计的很多产品还是围绕着教学的实践来运作的。

  “学校提供的这种环境可以让你踏踏实实的做一件事情”。彦风认为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过于浮躁,很多人喜爱“短平快”的产品,国内产品的抄袭能力远远大于创作能力。市场几乎被大公司包揽,小的团队很容易被吃掉。创业者和投资人急着套现,不考虑长久,开发资源都是过度型的,设计也是过度型的。大部分的Apps都在底层。创业的人很多,有想法的人很多,但是很多人没能坚持住。

  他以刚刚获得苹果App Store中国区“2012年度最佳App”的《中国古典家具》举例:开发这款产品用了8个月,“有几个公司有这样的耐心?”

  沟通

  这种对理想的坚持也反映在与客户的沟通上。

  CSTO在一些调查中发现,外包设计师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客户初期对产品形态描述不够具体,等设计稿出来了,又临时加很多的内容进去,改来改去,经常最后出来的成品是客户和设计师双方都不满意的中和物。

  面对这种情况,彦风给出了自己的沟通思路:“首先要看谈事情的人,他的方向在什么地方。比如我是搞艺术的,我出的声音要得到回响。第二,我只谈我熟悉的事情,要避重就轻,给甲方带来一种见解:你在这方面是有成绩的,你更加专业,并尊重你的专业。第三,你的切入点一定要跟别人不一样,也就是讲故事的方法要不一样”。

  彦风说,设计就是讲故事,如果客户的需求模糊,你就要去引导他。好的设计师不可以完全跟随甲方的意见,而要在遵循甲方的设计概念和范围之外,引导甲方,什么才是好的。

  比如甲方要在界面上添加过多内容,“设计师可以告诉他,你提的内容我可以遵循,但从呈现方式而言,形式和内容需匹配,这么多东西要呈现,是以层级递进的方式展现,还是以堆砌并存的方式展现?这些都需要智慧”。

  反思

  直到今天彦风还记得他在美国上第一节设计课学Coding时焦头烂额的窘况。但当他终于适应、并驾驭了这一专业时,他意识到:“科技的强大力量可以推动艺术的发展,这是一场变革”。可以想象当他领略到这一点时的激动心情。不过,在经历了更多的设计实践、并有了自己一系列的代表作后,彦风又开始反思科技与艺术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反交互”的概念。

  当科技和交互在极度发达和极度被宣扬的时候,人们会丧失掉对材料,对事物本身的基本感触。你可能通过iPad了解了全世界的植物种类,却很少出门去触摸一片叶子。你可能看完了全套的《红楼梦》剧集,却不能体会字里行间中唯美的想象空间。当信息来的太快,太直接的时候,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会被抑制和压缩,有一些东西也慢慢消失了。那么:“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大量的交互,到底需不需要大范围的使用智慧化产品?”

  思考过后,彦风认为“有些东西要根据语境和生活习惯来建立,不可滥用”。他说,交互是把双刃剑,在推崇之时,也要保持反思和检讨。

  他最后总结道:“我们认为技术是重要的,但是技术的正确表达更重要。“

  编后:

  关于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12月27日,CSTO线下沙龙“让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将就这一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届时彦风老师也会亲临现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同参与。报名地址:http://huiyi.csdn.net/tech/view/184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