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浅谈MFC内存泄露检测与内存访问越界检测机制

2012-12-13 13:21 183 查看
原文: http://lionelliu.com/?p=1119
在使用MFC进行开发过程中,经常在编译器的输出窗口看到如下所示的内存泄露:

Detected memory leaks!

Dumping objects ->

c:\my.data\my.codes\memleak\memleak\memleak.cpp(34) : {126} normal block at 0x00A321A0, 4 bytes long.

Data: < > 01 00 00 00

Object dump complete.

而有的内存泄露还伴随着异常:

Detected memory leaks!

Dumping objects ->

First-chance exception at 0x75c739e5 (kernel32.dll) in MemLeak.exe: 0xC0000005: Access violation reading location 0x711af9f4.

#File Error#(62) : {137} normal block at 0x00A721A0, 4 bytes long.

Data: < > CD CD CD CD

Object dump complete.

编译器是怎么知道我们写的代码有内存泄露并能精确到文件、行号的呢?但为什么有的时候又无法正确显示出导致内存泄露的文件名称呢?上述异常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下面我们从C++内存分配与回收的两个操作符new, delete一步步分析C++内存管理以及MFC内存泄露检测机制(这里所说的MFC内存泄露检测机制底层也是依赖于C/C++的,只不过我们新建一个MFC工程,编译器会自动应用这一机制。)。所有这些都是针对Debug版本的,最后我们再看看Release版本的情况。

本文所有代码均在VC6和VC2008下编译、调试。如果您使用的编译器不同,结果可能会有差别,但本文讲述的原理对于大部分编译器应该是相似的。要分析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查看VC提供的MFC/C++/C源代码。


内存分配操作符new

新建一个MFC应用程序,无论是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 + MFC Support,还是MFC Application或者是MFC DLL。编译器为我们生成的代码最前面,在#include下面都会有下面这三行代码:

这三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是Debug版本,那么将new操作符定义为DEBUG_NEW。在afx.h中有对DEBUG_NEW的定义:

看来MFC是重新定义了一个new操作符,并把文件名、行号调试信息传给了new。下面是这个new操作符调用的其它函数。可见是按照MFC -> C++ -> C -> Win32 API的流程分配的内存:

DEBUG_NEW


内存回收操作符delete

MFC并没有重新定义delete操作符,因为所有调试信息已经传给了new操作符。delete操作符只要依然按照MFC -> C++ -> C -> Win32 API的流程将之前分配的内存释放掉就可以了:

operator delete


C++内存链

内存链是MFC检测内存泄露的基础,当我们每new一块内存,_heap_alloc_dbg_impl就会把这块内存加入内存链,当我们delete一块内存,_free_dbg_nolock就会把这块内存从内存链中删除。VC的实现是使用了一个双向链表。每一个节点的结构定义如下:

结构体中有几个成员可能需要解释一下。nBlockUse表示本块内存的用途,一般取值为_NORMAL_BLOCK。lRequest表示请求内存的编号,初始值为1,每请求一次,该值加1。我们在输出窗口看到的normal block就表示nBlockUse=_NORMAL_BLOCK, {137} 就是lRequest的值。data是真正返回给我们的指针,编译器在data前后用gap, anotherGap将数据保护起来并赋予特殊的值,以检测我们对指针操作是否越界。这些空白区域内存大小为#define nNoMansLandSize
4。data同样被赋予特殊的值,特殊值总共有四种:

比如说我们new了一个int对象,int* p = new int;那么上面这个结构体内容如下:



如果我们内存访问越界了,例如:*(p+1) = 0,那么在delete这个指针的时候,_free_dbg_nolock会对gap, anotherGap的值进行检查,发现不等于_bNoMansLandFill,就报错。如果我们写*(p+1) = 0xFDFDFDFD,那么就把编译器骗了,编译器认为内存访问并没有越界。当我们delete一块内存的时候,这块内存会被用_bDeadLandFill填充。如果我们new了多个对象,那么这些对象就链接再了一起,例如:




内存泄露检测机制

MFC正是因为有了内存链,才可以检测出哪些内存还没有被释放。在程序退出的时候,dbgheap.c中的extern “C” _CRTIMP int __cdecl _CrtDumpMemoryLeaks(void)函数会被调用,然后遍历当前的内存链,看看还有哪些内存没有被释放,然后打印出内存泄露的信息。原理很简单,这里不再赘述。那么为什么有的情况下我们无法通过输出的信息定位到具体泄露的文件呢?为什么有的时候会显示#File Error#?

看看上面提到的结构体中文件名的保存char * szFileName,仅仅保存了一个指向文件名的指针而已。这个文件名是作为一个字符串,保存在.exe或.dll的.rdata中的。如果在.exe文件退出的时候,我们显式加载的.dll文件已经被我们卸载了,并且在该.dll文件内存在内存泄露的话,虽然_CrtDumpMemoryLeaks会尝试读取并显示文件名,但szFileName指针指向的内存空间已经是无效的了。_CrtDumpMemoryLeaks在读取文件名之前会先调用API函数IsBadReadPtr判断该指针是否有效。如果已经无效则显示#File
Error#。本文最开始所提到的异常,正是由IsBadReadPtr导致的。


Release版本

对于Release版本,就没有上面提到的内存链了。对于new和delete的调用将会被直接转到malloc.c和free.c。

因为没有内存链,没有多余的保护数据填充,没有内存越界检测机制,所以有些时候Debug版本会崩溃,但是Release版本却没有。这并不代表代码没有问题,而是内存非法访问更难发现了,当Release版本崩溃的时候,问题也更难定位了。

为了验证上面所说的内存链的正确性,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个指针去访问双向链表中的下一个节点。

  理论上,我们可以在程序中任意地方new一个指针,然后通过该指针遍历所有当前已经分配过的内存,并可以显示出分配内存的文件名、行号、内存大小等信息。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