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设计模式之创建型

2012-12-12 20:30 162 查看
<正文>

早期的软件开发,基本都是面向过程开发。它逻辑顺畅,易于理解。基本上是顺着CPU运行的前后逻辑来展开的,有利于理解计算机的运行过程。

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人们认识到业务的复杂度开始超过计算机本身的复杂度,于是开始转向了面向对象开发。

面向对象,本质是代码逻辑对真实世界对象的模拟,从而使程序员对业务逻辑的理解变的容易。

代价是需要隐藏了代码在计算机中的运行逻辑,这就是C和C++的主要区别,即在编译器层面改变生成代码的规则。比如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定义。

当进入到面向对象的阶段时,无非就有三个方面的情况需要注意:

1)如何构造对象,如何销毁对象      ----------->      构造型设计模式

2)对象间的关系是怎样(静态)     ------------>      结构型设计模式

3)对象间如何通讯(动态)             ------------>      行为型设计模式

一, 构造型

1, Factory模式。 隔离product变化点,提供一类对象的创建接口。

2, AbstractFactory模式。 隔离product变化点,提供一系列对象的创建接口。(本身就使用了Factory模式,可以理解为加强版的Factory模式)

3, Singleton模式。 创建单一实例。

4, Builder模式。 隔离product各部分的创建细节和创建顺序。

5,Prototype 模式。 Clone函数。

总结:不使用new来创建对象,通过另一个对象来创建对象,从而达到隔离对象使用者和对象创建者的变化点。

</正文>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