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关于洛川之行的思考

2012-11-21 14:10 267 查看
据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但是我却不能停止思考,只有继续思考,才能保持大脑的灵活。

现场调试人员反馈回来信息,说是机器有问题,甚至说是控制程序不对。 他们甚至质问,这个机器的控制程序是不是和其他机器不一样,是不是控制元件质量存在问题。

客户对此不满意。

再派去调试人员,没有信心, 竟然拒绝去客户现场。

后来事情继续发酵 ,客户拒绝支付购买款项。

生产和销售,把问题通通推到控制程序上,因为我负责编写,也就是把皮球踢到我这里。

开会时, 公司领导也抛来质问,是不是控制程序问题。

再次到客户现场,我只好也跟着去。

有人会疑问,你的控制没问题你去做什么 。

的确,本来我还是很有信心的,自己测试很多次,但是做测试只是我自己一个人做,没有旁证者,甚至辅助我的人也不知道什么算是正确。而来质疑的人,凭着感觉,却是一堆人来,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领导会听取更多的人的意见,整个公司都对设备的控制失去信心,也许从来就没有过信心。这个设备没有了正确的依靠,则所有的地方都可能会出现问题,因而就成了问题设备。

在这之前,去过天水。调试人员也是把设备异常 ,归咎于控制有问题。我背着笔记本,重新刷写控制程序,其实刷写不刷写,都是同一控制程序。

在 到洛川客户现场,客户说加工通果装箱还是可以的,只是加工大果,装箱不合适。

天可怜见,大果两个等级之间相差50克的,只装箱20个苹果,在数据不合适时,误差在500克上太常见了。

苹果的重量分布,是符合标准概率分布的。

设备有180个秤盘,本身重量误差都在3~5克上 ,而且振动又严重,0.18秒这段时间,电脑也有可能读到振动的波峰或者波谷。整个称重综合误差达到±5克。如果等级2重量设定为300克,而苹果重量为299克,因为上述误差这个苹果,称5次,则可能被判断为2级,也可能判断为3级,它最大称为304克,最小被称为294克。

领导说,为什么在龙口时,伊朗客户使用电子秤检查时,没有这种现象。

原因有3:

1、运气太好,苹果重量没有处于临界范围。

2、西门子MS本身滤波,称重值偏轻,如200克 ,只会称到195克而不会称到205克,最好时称的200克。

3、设备振动相对目前要好一点。

引申一个问题: 为什么混合上果(即不同等级的果同时上),装箱准确?

分析如下:

18千克苹果,80个,理想重量是225克。苹果在这个重量附近波动,没有正好225克的。

分选数据214~237,波动范围值为±10克左右。

上果时,如果只上较重的果,譬如都大于225克,在225~237克之间,只有少量处于214~225克之间,最差的理想计算为:

10克×80个=800克,重约1斤半

反之,如果之上较轻的果,譬如都小于225克,在214~225克之间,只有少量处于225~237克之间,最差的理想计算为:

10克×80个=800克,轻约1斤半

非称之过啊。

因为你上100个这样的苹果,落下来也是这100个苹果,捡到箱子里也是这100个苹果。

你上的是都是较重的果,最后装箱时也都是较重的果。

你上的是都是较轻的果,最后装箱时也都是较轻的果。

若你去调整分选数据,譬如发现重了,就把88的苹果提一些上来做平衡;轻了,就把72的苹果放一些下来做平衡。就会出现总是在调整数据的震荡。

即使混合着上果,也不能保证装箱时,80个苹果,1/3较轻的,1/3合适的,1/3较重的,因为你每次手拿到的苹果不能确定是轻还是重。

要想一个苹果也不调整,只能采取一个级别的苹果落成两个区,装箱时每区依次取40个果,有点组合称的思想。

从2008年到现在,很多人知道混着上果,装箱准,却不一定明白 其中的原因。

所以,到了现场。也没我的事情,只是看着杨师傅调整分选数据。

然后,让客户混合着上果。

期间,曾经尝试使用在龙口时使用的控制程序,结果发现在这个机器上称重数值很不理想。因此依旧使用新写的控制程序。

第3天,离开洛川。

今天早上,偶然想起,大家把设备使用不正常,归咎于控制问题,然而控制却又确实没有问题,就会觉得这个设备怎么成了问题设备。

只有,

相信设备的控制非常正确,不会有问题,确立了这个根本,才能解决问题。

在其位谋其职,又有多少人在做呢?

从2008年到2012年,这个机器的问题与我的控制一点关系没有,但却是我一直在负责解决和售后服务, 我已经是有点越庖代厨了。

只能无语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