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C语言/C++

C语言中两个井号"##"和一个井号"#"的使用方法

2012-11-06 16:57 337 查看
最近看了一些dsp的库函数,发现了一些使用##的宏定义,以前没有用到过,后来差了些资料,学习了##的用法。

例如下面的语句:

#define CSL_FMK(PER_REG_FIELD, val) (((val) << CSL_##PER_REG_FIELD##_SHIFT) & CSL_##PER_REG_FIELD##_MASK)

其实,

## 是连接符号,由两个井号组成,其功能是在带参数的宏定义中将两个子串(token)联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子串。但它不可以是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子串。所谓的子串(token)就是指编译器能够识别的最小语法单元。具体的定义在编译原理里有详尽的解释。

#符是把传递过来的参数当成字符串进行替代

假设程序中已经定义了这样一个带参数的宏:

#define PRINT( n ) printf( "token" #n " = %d", token##n )

同时又定义了二个整形变量:

int token9 = 9;

现在在主程序中以下面的方式调用这个宏:

PRINT( 9 );

那么在编译时,上面的这句话被扩展为:

printf( "token" "9" " = %d", token9 );

注意到在这个例子中,PRINT(9);中的这个”9”被原封不动的当成了一个字符串,与”token”连接在了一起,从而成为了token9。而#n也被”9”所替代。

可想而知,上面程序运行的结果就是在屏幕上打印出token9=9

还有点不明白?

再来一个例子:

#define PRINT( n ) printf( "token" #n " = %d", game##n )

int token9 = 9;

int game9 = 99;

调用:

PRINT(9);

屏幕上打印出:

token9 = 99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