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中庸----做人的智慧

2012-09-21 14:23 302 查看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但最早探索《中庸》的并非儒生,而是卒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的方外之士——释智圆。智圆之后,司马光则是宋儒中论中庸较早的一个。后来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恶的本性,从临界点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恶。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 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

  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孔子说:“寻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下分明。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孔子说:“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如果你斜眼一看,还是会发现差异很大。所以,君子总是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行。”“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先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

  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和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

  孔子说:“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去祭祀它,无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头上,好像就在你左右。《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揣测,怎么能够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显著,真实的东西就是这样不可掩盖!”

  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顺的人了吧?德行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财富拥有整个天下,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都保持他的功业。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

一、做人的品位与修养:诚则明

自诚自明: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

诚不可掩:塑造一个真实的自我

拳拳服膺:把人缘变成机缘的有效途径

遁世不悔:真心待人,挡不住同报

修身以道:关爱他人的最通行的方法

修道以仁:如何掌握与人相处的最佳方式

择善而从:要让自己的话真实可信

仁者爱人:考量自己能否广种善缘

敦厚崇礼:尊重他人是一种永久的历炼

以德报怨:心里装得下别人才显得人格的高大

仁者静:成大事者须有一颗不浮躁的心

有道则见:如何在忍耐中抓住成功时机

信近于义:时机常常属于守时的人

二、做人的态度与信念:时而中

至道不凝: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与天地参:没有目标的人生将一事无成

士志于道:选对道路,做对人

白刃可蹈:坦然面对人生的失败和挫折

和而不流:盲目结交与追随他人是危险的

中立不倚:学会在特殊的环境中把握自己

遵道而行:事情于己不利时的应对措施

行远自迩:如何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

必因其材:不要畏惧陌生的领域与事物

好学力行:不断用知识垫高自己的价码

困而知之:变失败的感觉为成功的信念

不降其志:如何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欲而不贪:如何引导自己正当的欲望

自知之明:怎样才能使自己被更多的人接纳

见危致命:培养做事的主动性和耐心

三、做人的方法与策略:致中和

布在方策:好人缘比能力更能成就事业

并行不悖:谨小慎微,切莫得意忘形

隐恶扬善:学会适当地恭维和赞美

言而顾行:不要被自己的话语堵住后路

行乎患难:如何把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明哲保身:避免与人硬对硬地碰撞

文质彬彬:在竞争中不失君子风范

藏巧如晦:不从正面迫使对方屈服自己

高明覆物:让对方暂时超越一下自己

敏事慎言:与上司说话切忌指手划脚

不预则废:培养审时度势料事如神的能力

四、做人的规则与技巧:和为贵

执其两端:不偏不倚地与人相处

不报无道:如何校正他人的过激行为

安而行之:多为他人保留面子

利而行之:由真本事打造高境界

尽物之性:竞争要避免互相损害

不动而变:找准改变自己处境的契机

居上不骄:接触一些不平凡的成功人士

为下不倍:不自弃才能与领导相处融洽

不尊不信:如何赢得他人的尊重与感激

大智若愚:做人“呆”一点也无妨

敬而无失: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和而不同:如何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

处恭事敬:不要瞧不起身边的小人物

五、做人的良知与境界:慎其独

内省无疚:如何做到不受他人谴责

己所不欲: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正己无怨:内心无怨,自在做人

知耻近乎勇:保留一颗敏感的知耻心

慎思明辨:回到自身来分清哪些东西是最需要的

心存敬畏:背地里不做亏心事

不诚无物:如何完善独立的人格

自我成全:该以什么方式面对荣与辱

淡而不厌:如何有效地节制自己的嗜欲

行己有耻:一经发现过错就要勇于改正

反求诸己:了解自己,不迷失自我

取舍由己:以满足感来避免祸患的发生

恪守本心:“心不动”是对自己最好的交待

六、做人的禁区与误区:反中庸

愚而自用:不做行为偏执、刚愎自用的人

庸言之谨:不做弄虚作假、欺骗撒谎的人

肆无忌惮:不做极端自私、贪占便宜的人

莫之知避:不做固步自封、胆小怕事的人

知者过之:不做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人

素隐行怪:不做爱钻牛尖、唠叨不休的人

中道而废:不做见异思迁、遇难则退的人

行险侥幸:不做不顾后果、盲目冲动的人

贱而自专:不做脾气暴躁、喜欢斥责的人

不诚乎身:不做两面三刀、阳奉阴违的人

秀而不实:不做一本正经、表面认真的人

色厉内荏:不做依仗人势、狐假虎威的人

巧言令色:不做飞短流长、搬弄是非的人

小杰工作室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