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一分钟先生]张彤:技术转型做管理,只靠技术提升还远远不够

2012-09-12 13:00 295 查看
摘要:技术人员转型为管理者,只依靠时间堆积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很难完成的,还需要自身定位及思维方式的转变。要摒弃“技而优则管”的错误理念,培养全局观念、沟通能力,学会信任,扩宽视野,管理好时间等。无论能否成为管理者,这些能力对自己总是有利无害的。

神念科技中国区总裁张彤

每次问到技术部门的应聘者:“你对自己五年后的职业发展有什么规划?” 几乎一半以上的人会回答: “希望可以做管理”。 再问到:“为什么想做管理?”,得到的回答大都是“因为我有信心自己的技术水平在近年内一定可以上升到做管理者的高度”。这些应聘者都是希望自己事业发达的“有心”之人。但是对于要从技术岗位转型到管理岗位,不是可以靠时间堆积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种自身定位的转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如能成功实现,则是职业生涯的一次华丽转身。我自己也是从技术岗位发展到管理岗位的,在此分享一些个人看法,希望可以对有志于转型做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技而优则管”是错误理念。技术水平高,不一定适合做管理。我当年在美国Qualcomm(高通公司)工作时,对于其技术团队的评定方式印象深刻。从技术人员升职为管理人员,评定的标准不仅包括一个人的技术水平,同时包括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如果一个候选人技术实力很强,但是其他方面较弱,则这个候选人不会被赋予管理职位。对于这种纯技术型人才,有单独的升职线路(如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等),薪酬待遇也会相应提高,但是不赋予管理职能。

作为一个管理者,技术水平高,能够对工作起到指导作用,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管理水平。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是组织协调团队资源,达到团队整体的最大输出。因此,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必须注重提升自己的领导、组织、协调、沟通等各种能力水平,只有技术水平高是远远不够的。

培养全局观念。技术人员往往有“技术重于管理”的观念,追求在专业领域保持权威,因此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往往会侧重技术面。而作为管理者需要从全局看问题, 这样才能跟其他职能部门保持同步,共同推动整个组织向前发展。 因此,技术人员要在平时工作中多留意培养自己的全局观念,学会从全局看问题。一定要避免本位主义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培养沟通能力。管理者不再是靠单打独斗,更重要的是团队合作完成目标,这就需要员工与员工间,部门与部门间加强沟通和协作。技术人员通常钻在技术方面的时间较多,在沟通方面历练较少。因此要成为管理者,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就非常重要。

学会信任。信任的力量可以让团队高度团结,热情高涨,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也许同事们已经佩服你的技术能力,但你还需要跟他们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学会下放权利,学会团体合作,只有将心比心,才能赢得信任。切记事事亲力亲为,否则无法发挥团队的力量。

拓展视野。管理者在工作中要面对很多突发事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需要在各种复杂状况下权衡利弊,以全局的视角来考虑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管理者具备很多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在遇到复杂问题时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问题关键,从而解决问题。

管理好时间。技术人员有自己的时间可以坐在办公桌前钻心研究问题。而管理者的很多时间并不属于自己,他们的工作特点是事情多而杂,且常常会被琐事打断。 因此你要学会如何过滤信息和要做的事情,辨别哪些是需要你及时处理的,哪些又是可以缓一缓或者交待员工来完成的。学习管理自己的时间,有两个常用的方法推荐大家可以去了解下:“二八法则”,重要紧急四象限时间管理。

总之, 技术岗位转型到管理岗位是一个需要经过磨练的过程。因此,不用着急, 更不可强求。只要坚持目标,每天让自己进步一点点,你终将有所收获。最后,祝愿各位想转型到管理岗位的技术岗位人员都能梦想成真!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