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算法导论》 6.2 d叉堆的分析

2012-07-01 09:54 127 查看
二叉堆操作

d叉堆有与二叉堆很类似,但(一个可能的例外是)其中的每个非叶结点有d个子女,而不是2个。

    a)如何在一个数组中表示一个d叉堆?
    b)含n个元素的的叉堆的高度是多少?

    c)给出d叉最大堆的EXTRACT-MAX的一个有效实现,并用d和n表示出它的运行时间。

    d)给出d叉堆的INSERT的一个有效实现,并用d和n表示出它的运行时间。

    e)给出INCREASE-KEY(A, i, k)的一个有效实现,该过程首先执行A[i]<--max(A[i], k), 并相应的更新d叉最大堆的结构。请用d和n表示出它的运行时间。

分析与解答:(数组中有0号元素。)

    类似于二叉堆,可以用数组来表示

    a)在数组中表示d叉堆,给定了每个结点的下标i,其父结点PARENT(i)和它的第k个儿子,可以简单的计算出来:

 

         PARENT(i) = (i-1)/d。向下取整

         CHILD(i,k) = d*i+k,   0≦k≦d

    b)高度为h的一个满的d叉堆的结点个数为d^h-1。假设若n个元素的d叉堆高度为h,则

                             d^(h-1)≦n≦d^h-1

       由此可得h = logd(n)向上取整。

    c) 可以先将堆末元素和堆顶的元素交换,然后再采用MAX-HEAPIFY的方法调整堆顶元素,整个过程如下:

   

HEAP-EXTRACT-MAX(A) 

if heap-size[A]<1 
   then error
"heap underflow" 
max←A[1] 
A[1]←A[heap-size[A]] 
heap-size[A]←heap-size[A]-1 
MAX-HEAPIFY(A,1) 
return max 

 

MAX-HEAP-ISNERT(A, key) 
heap-size←heap-size+1 
A[heap-size]←-∞ 
INCREASE-KEY(A, heap-size[A], key) 

MAX-HEAP-ISNERT(A, key)
heap-size←heap-size+1
A[heap-size]←-∞
INCREASE-KEY(A, heap-size[A], key)


    从接下来的也可以看到,它和INCREASE-KEY过程的运行时间相同,也为logd(n)

e)可以迭代的实现,每次只需要和父结点比较,然后逐渐往上调整即可,整个过程如下:

   

 

INCREASE-KEY(A,i,k) 

A[i]←max(A[i],k) 
while i>1 and  A[i]> A[parent(i)] 
   do exchange A[i]↔A[parent(i)] 
      i←parent(i) 

INCREASE-KEY(A,i,k)
A[i]←max(A[i],k)
while i>1 and A[i]> A[parent(i)]
do exchange A[i]↔A[parent(i)]
i←parent(i)

   因为while循环中最多往上调整的次数为堆的高度,并且每次只需要和父亲结点进行比较,因此总的运行时间为logd(n)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exchange insert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