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Intel和我, 成长的故事(中)(博客搬家,2007年写)

2012-06-04 17:54 375 查看
过年了,没有回家,一个人在深圳独过。
一个人,心和人都很容易停下来,享有那属于我的一份安静。回首这一年,有喜悦,有泪水,刚步入社会,笨拙的行为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失败都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因为那都属于我自己,属于我那无可替代一去不复的青春。
第一次合作的峰会在05年11月底举行,Intel地区高层人物和Oplus公司(Intel子公司)都到场,会议定义了合作的形式和产品的规划,制定出具体的日志计划。虽然我是主软件设计人员,但是我的工作只不过是把公司领导的思想更具体精确的表达给Intel,对Intel的设计提出修改意见,对公司的特殊的需求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说的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软件监工。一个一窍不通的软件监工。
我很迷惑,首先我没有任何对这个项目有推进作用的经验;再次,软件监工这个实际的角色是我后来才体会到的,换句话说我不知道给自己放在什么位置最合适。从这两方面说,领导都不应该委派我做这件事情,也许是看我有满腔热情,和愚公精神吧。接下来的合作是和Oplus的Roy、Yoni和Intel的Vincent展开的。
Roy是Oplus方的PM(Project Manager),Yoni是Oplus方的Software Engineer,Vincent是Intel驻深圳的Technical Support Software Engineer,28岁的江西人。我的项目经理是一个浙大的博士(BS),BS这个人是空投下来的,从学校毕业没多久就成为了我们小组的经理。其辉煌的经历的确让人侧目。但是人生经常告诉我们,常常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这边硬件工程师叫XWL,一个乐于钻研,善于合作的人(东南大学的)。
12月份,我方(SK)的软件参考设计还没有拿到,硬件的参考设计已经拿到,WL正在用orCAD和PowerPCB紧张工作,而我的现阶段任务就是看那接近1K页的DataSheet。说实话,这颗ASIC芯片,有着接近上千个寄存器,并且非正交关系,很多积存器群有着千差万别的非线性关系。需要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驾驭。在这件事情上,我也只能学习,没什么好说的。
06年1月份,我只拿到软件的Reference Design,SK的软件将会以这个软件为基础,在上面修改。说出来也许大家不信,这个Reference Design在我拿到的时候,有60万行标准C代码。等到06年8月结束后,共80万行标准C代码。其系统的复杂性可想而知。因为无知,我并没有把这个当回事,可能是无知力量大吧。
新的芯片核心是ARM9的Core,需要用新的软件编译调试平台。而SK现有的软件平台也就是51核的,Intel的既有软件迫使我们只能用IAREWARM,但是这个软件的售价高达$6500。SK和大多数中国其他企业一样,首当其冲的选择D版,然而不幸的是EWARM没有D版,即便是有,也不能使用。随后项目进行到3月份,我才拿到编译平台(SK是一个香港注册的民营企业。在消费电子类做的还是较为出色的,有其独特的优点,如机制灵活,反应快捷;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如没有核心研发力量,无核心企业文化,制度规章不完善)。
项目就在这样的环境进行下去了。
在三月份左右,Oplus和Intel联合对我和WL进行了培训,为期五天,全英文的强化训练,(Oplus是一家以色列公司,说的是希伯来语),Roy是一个30岁左右的外国帅哥,很强的交际能力。出色的沟通能力从开会上展现无遗。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从他口中说出来,即使是很专业,都让我们能理解,确实不易。呵呵,但是我的英语太差了,只能听懂,在学校的时候说的太少,口头交流就不行了。(劝在学校的坚,纲,忍,平, 欢,饼,舵好好学习英文)前两天,Roy介绍了项目的大概内容;后三天,Yoni hand by hand 的教我如何理解那个60万行大项目的架构和体系,如何修改等等。不幸的是,Yoni的英文比起Roy的,要难懂很多。我只能通过几个单词来猜,实在是可怜,新时代的文盲啊。结果也是笑话不断,只不过出于礼貌,Yoni没有说,你的英文实在是太烂了。Roy和Yoni住在华侨城,我送他们上出租车的时候,看着Roy小心翼翼的拿着Demo Board,我对他说,"It's frangible.haha..."可是发音不准,frangible被我发成了frig,结果Roy听了半天听不懂,好在Vincent也是中国人,立刻听懂了,让我这个chinese english成功的表达给了Roy...惨啊...
Yoni一点点和我说怎么做,其耐心程度像个孩子在摆弄他最爱的玩具。那么有趣那么新鲜,永远也不会厌烦,让我很是敬佩。其程序设计风格可以看出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正规军,非武林中草寇。也许中国的软件业和外国的软件业区别就在这吧,中国太多的武术高手,自已为天下无敌,用着纷乱的奇门独招撰写着九阴真经类的软件代码,却不知,自己已经沦为一个非政府的草寇,按照韩非子的论调,此乃无益于国家发展的人。软件不在惊奇的撰写技巧,而是在架构,在于易读,易维护,易扩充,能把客户的要求全部无误的实现。这正是Yoni给我带来的切身体会。
Roy的做为一个PM,能把ASIC芯片的SoC搞的非常清楚,应答如流;从前端软件开发工具,到后端的PC调试环境(PC TOOLS),无一不清楚。Roy很喜欢问我Why,而我的英文又特烂,真的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因为Audio Router是SK设计的,他经常会问我一些问题,当我吃力的回答结果后;他总问我一个Why....?哎。。。实在是汗流。。。Bs叫我不要将Audio Router的事情说的太多,但是Roy问的实在是太专业了,一针见血,真的是无法掩盖。我想最出色的消费电子PM也不过如此吧。Roy在8月份后跳槽到了以色列一家DSP公司去了,愿他一切都好。
5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Roy和Yoni虽然回Israel,但仍然天天电子邮件。Vincent也是一个星期来两遍SK。所以倒还没有那种解脱感,反倒觉得项目的压力很大。BS这个人,是一个中国标竿式的读书人,光顾苦读,什么都不知道,他是一个自动化算法的博士,为什么来消费电子?! 来消费类电子又做什么呢?!这是我困惑的问题。对消费电子一知半解的他,总喜欢按照他的想法把一些操作贯彻下去,然后就像黄世仁一样拼命的催。我的另几个同事就是深受其害啊,苦不堪言。这让我想起司马南说的:其实博士是个窄士,离开他的领域什么都不是。现在我的处境颇有些耐人寻味。
不管怎么样,我下定决心要把这个项目推进下去,努力...(To be continued...)

本文出自 “夜来听风雨”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coolbacon.blog.51cto.com/7777407/1279939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