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第四章 公孙胜为什么一直是政治局常委

2012-04-15 21:14 225 查看
公孙胜为什么一直是政治局常委

在三十六名天罡星中,有一位拥有特异功能的人士,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会撒豆成兵,驱魔除邪,他就是坐定第四把金交椅,一直是梁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第一次露面是在智取生辰纲之前,是以典型的道士形象出场的,这就有了问题:作为一个方外人士,公孙胜为什么要趟劫取生辰纲这道混水呢?

那是因为,就像《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如来佛弟子金蝉子转世一样,公孙胜是他的师父罗真人派来拿下生辰纲这笔不义之财的使者。

公孙胜的这位师父那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不但道行远远高于公孙胜,而且能够洞察天命,预知未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

细心的读者应该会记得公孙胜出场时的模样,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头绾两枚松双丫髻,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腰系杂色彩丝绦,背上松纹古铜

剑。白肉脚衬着多耳麻鞋,绵囊手拿着鳖壳扇子。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四方口,

一部落腮胡。

公孙胜的装束中,有一点非常奇怪,也非常好笑,那就是一个一把胡子的成年人偏偏打扮成道童的模样,扎着两个小鬏鬏,活脱脱一个喷饭般的小哪吒,如果您领略过长胡子的蒙娜丽莎那副恶搞画,就可以想象出公孙胜当时的喜剧造型(好像鲁版《水浒》忠实地呈现了这个形象)。

窃以为,公孙胜的这般装束表明虽然在晁盖等人看来,他已接近中年,但在他们那个道教体制里面,他仍然是一个少年,因为他们的人比体制外人士要长寿的多,这和《西游记》五庄观里的清风明月都已一千多岁了(吴承恩同志明确说了: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一千二百岁)却依旧一幅小童模样是一个道理。当然罗真人和镇远大仙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前者是地球上土生土长的神仙,而后者却来自天上,是元始天尊(他可比太上老君还要厉害)潜伏在人间的门人弟子。

虽然罗真人是个地仙,但他和天上的神仙集团是有联系的,他和公孙胜及戴宗的两段谈话向我们透露了这一本来不可泄露的仙机。

《水浒传》第五十三回李逵触犯罗真人后,戴宗代其赔罪时,罗真人笑道:“贫道已知这人是上界天杀星之数。为是下土众生作业太重,故罚他下来杀戮。吾亦安肯逆天,坏了此人? 只是磨他一会,我叫取来还你。”

在下一回中,罗真人送别公孙胜时嘱咐徒弟说:……你的老母,我自使人早晚看视,勿得忧念。汝应上界天闲星,以此容汝去助宋公明。吾有八个字,汝当记取,休得临期有误。”

显而易见,罗真人知道李逵是天杀星,公孙胜是天闲星,这与后来天降石碣大排座次时的档案材料是完全相符的,所以,罗真人应该也知道梁山上的其他好汉分别是天上的什么星星,也就是说玉皇大帝的即将颁下的诏书他是过过目的,由此可见公孙胜的这位师父是个很牛的牛鼻子老道。

罗真人的牛劲还不仅止于此。

上文提到公孙胜下山前罗真人送给他八个字,要他牢记,那八个字呢?——逢幽而止,遇汴而还。根据后面的情节发展来看,这八个字表达了一个爱国的智者的美好情怀。

“逢幽而止”意味着罗真人支持公孙胜参加保家卫国的破辽之役,收复被辽国侵占的幽云十六州等地,包括他们师徒修炼所在的蓟州,这表现了老先生的一片爱国心,令人不由想起陆游的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忘王师又一年;“遇汴而还”意味着罗真人不愿让公孙胜陷入自相残杀的平方腊之战,虽然他不能阻止这场战争,但他可以让徒弟避开“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惨烈,老先生后来也向宋江提出了这个要求,好像在警示他: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从“逢幽而止,遇汴而还”的深层含义来看,罗真人是不会让公孙胜参与农民军之间的互相攻伐的,所以打河北田虎,平淮西王庆那些情节都是后人加上去的,而非施耐庵的原意。

罗真人还应宋江的请求给他写了四句法语:

忠心者少,义气者稀。幽燕功毕,明月虚辉。

始逢冬暮,鸿雁分飞。吴头楚尾,官禄同归。

并告诫宋江要功成身退,莫要留恋富贵。可惜宋江没有参透其中味道,最后仍然落得个饮鸩而死,命短异乡。

公孙胜在师傅的安排下安全回到了蓟州九宫县二仙山继续他的修道事业,后来又收了神机军师朱武和混世魔王樊瑞为徒,可以说是不负师命,功德圆满。

因为公孙胜有神仙使者的特殊身份,所以他一直属于水泊梁山的领导核心,同时他的威望不是很高,功劳也不是很大,因此一直在政治局常委中垫底,晁盖掌权时这样,宋江当政时亦然。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