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生活】教子经验 转载

2012-04-09 11:29 281 查看
(根据在社区交流育儿经验时的发言稿整理、补充)

我们家的5条教子经验:

1) 以身作则,全面发展。

2) 书香传家,好学成风。

3) 民主、宽松,快乐成长。

4) 培养兴趣,提高效率

5) 重视素质,兼顾应试。

我们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学成风,一家老少(现在共包括3代人)都酷爱学习。除了喜爱书本知识的学习外,也喜爱各种实践知识和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

在老一辈的言传身教下,我们的两个孩子不仅一贯学业成绩优秀,而且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事业有成,为邻里和同事们所称道。

老大MM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后,应聘到深圳长城电脑公司工作,一年后就升任部门经理。三年后,他不依赖任何代办机构,成功地作为技术人才移民到加拿大。到加拿大不久,他就获得了渥太华大学研究生院计算机专业的全额奖学金。毕业后又全家4口移居美国,应聘到开发手机芯片的世界著名大公司(高通)从事研发工作。

老二GG以优异的成绩从华师一附中毕业后,放弃了免试保送中国科技大学的机会,参加高考进入清华大学,同时成为清华大学英语试验班50名成员之一,四年后毕业时拿到了清华大学化学专业和英语专业的两个毕业证。他在大三时参加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取得接近满分的高分,被美国乔治亚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计算机量子化学学会主席萨迪博士看中,邀请他马上赴美读博士,提供机票和全额奖学金。事实上他是在拿到清华大学的毕业证后才去该大学的。他25岁就获得博士学位,一毕业就正式应聘到美国Accelrys软件公司(全球最大的面向生命科学和化学科学领域提供软件产品的公司)作软件工程师。5年后又经过激烈竞争,在众多世界顶尖软件高手中脱颖而出,受聘进入美国加州硅谷新思科技公司(全球领先的软件及知识产权供应商),担任高级软件工程师。

下面介绍我们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 以身作则,全面发展:

父母首先自己要在热爱学习、积极向上、全面发展方面起表率作用。

我在将近半个世纪前一考上北京大学,就碰上了“文化大革命”,当时的口号是“知识越多越反动”,学习条件的艰苦是今天的年轻一代无法想象的。过时的旧教材也很难找到,还只能躲躲藏藏、偷偷摸摸地学。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我自学完了多个专业的大学课程。到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时,我被录取为国家公派出国研究生,后来实际上是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留学三年。到1996年, 当时我已年过半百,因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开展科研合作的需要,我又开始自学法语。多年来我不仅注意本专业知识的更新,也一直热心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应 用。我从自己的两个孩子那里直接学到了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目前不仅在自己的本专业方面学有所长,而且成为能熟练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专家。

在追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面我也是身体力行。我从上中学起就喜爱铁人三项运动,长期坚持长距离游泳、长跑和骑自行车。在毕业后分配到距武汉140公里以外的天门县当中学教师的6年时间里,我骑自行车在天门和武汉之间跑了80多个来回。我7次正式参加横渡长江,目前已年近古稀,仍能在东湖一口气游2个多小时,游的距离是长江宽度的2-3倍。11年前(56岁时),我又用了约半个月的时间,坚持不懈地学会了骑独轮车,从此每天坚持骑半个小时,甚至在赴法国工作期间也不间断。

我们家的女主人从小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兴趣爱好广泛,阅读过古今中外大量文学作品,热衷于各种文体活动,

(二)书香传家,好学成风:

父母言传身教:读书学习是快乐的事情

培养孩子对读书的浓厚兴趣,提高其学习自觉性,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用我们的举止言行从小就给孩子们灌输一种观念:“读书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之一”。我们家收藏有大量中外文、史、哲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名著。我们经常怀着浓厚的兴趣进行阅读、讨论。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都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能够给孩子们如数家珍地介绍各种名著的历史地位,指出其精华之所在。几乎用不着我们安排或督促,他们从小就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地选读各种课外书籍成为他们的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结果是大长见识,大长智慧。

早年我们家中备有多种字典和分门别类的参考书籍(后来逐渐被电脑和网络取代)。当孩子们提出各种问题时,我们总是尽量引导他们学会自己去找答案,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能自己解决。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后,也可避免过多占用我们的时间。

(三) 民主、宽松快乐成长

创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望子成龙”是中国家庭数千年的传统,其积极的一面是重视家庭教育,但不能走极端。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的结果肯定是适得其反。现在各种媒体上介绍的培养子女的例证很多,但别人的任何经验都只具有参考价值,不能生搬硬套,不能简单化、模式化、功利化。每个孩子的个性、天赋、成长的环境千差万别,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让孩子的潜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父母对孩子的热爱应当表现在尊重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发展其个性、爱好、特长、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从孩子们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很少以命令的口气与孩子说话。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是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一起分析、讨论,提出我们的意见或建议。我 们的孩子尽管总的来讲成绩一直不错,但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也是常有的。碰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很少盲目地指责或训斥,而是静下心来与孩子一起分析成绩不理 想的原因:是老师的题目出偏了,出得不合理?还是暴露了自己在学习方面的缺陷?应当将考试看成是帮助我们全面、深入、牢固地掌握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发 现自己在学习上的薄弱环节也是好事,以后将这部分知识补上也就达到初衷了。

我们认为,应该逐渐让孩子们自己作重大决定。高中毕业时,小儿子GG放弃免试保送中国科技大学的机会,报考清华大学的决定就是由他自己作出的。我们全家人都支持、尊重他的选择。事实证明,由他自己做出这个决断比家长做决断有利得多。孩子也是在人生的这一个个关键时刻的考验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四) 培养兴趣,提高效率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拥有24小时。不同的人用相同的时间进行学习,收效却各不相同,说明必须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保证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兴趣,同时坚持劳逸结合,确保健康的身体状态。我们的两个孩子从小就喜欢并经常从事游泳、长跑、爬山、打乒乓球等运动。我们从来反对以损害健康为代价来换取好成绩。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充足的营养和睡眠,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是高效学习的基本保证。特别要善于利用精力、情绪和思维处于最佳状态的时间进行学习。我们经常提醒孩子们要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以下几点看法可供参考。

1. 应经常对自己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方法进行反省,经常注意了解别人、特别是那些成功人士是如何学习的。他们采用的哪些方法值得自己借鉴、尝试? 自己目前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否需要作些调整或作重大改变?

2. 应培养快速阅读的习惯,掌握相关的技巧。阅读是我们获取新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如果阅读的速度上不去,可能一辈子总是落在别人后面。GG曾在一周内以每天一本的速度看过几部武侠小说,从此阅读的速度大增。通过浏览网页和网上聊天,也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

3. 选择教学参考书要少而精,同类的低水平重复的书看得再多也无济于事。这方面家长应把好关。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读书。世界上的书太多了,必须舍弃绝大多数,只选看自己最需要的。

4. 外语学习需要有良好的实践环境,一天不练习不使用就会退步。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目前最容易做到的是经常收听外台广播(其次是收看外语电视节目)。每天借助外语了解国内外时事及科技进展,养成习惯,日积月累,外语的进步会相当可观,同时眼界也会更加开阔。

(五)重视素质,兼顾应试:

正确认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毫无疑问应当以素质教育为主,但对应试教育也不可偏废。素质教育搞好了,通常应能体现在考试成绩上。但这两者也不是完全对等的。考试本身也有一定的规律,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也需要掌握一些专门的技巧或诀窍,为此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

目前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指标选拔人才的体制尽管有许多弊端,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将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因为尚无更合理的替代办法。所以几次关键考试的结果常常可能决定人的命运,因此对考试也不能不重视。

下面以发生在我们家的三个例证说明应当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1. 英语学习方面,我们的两个孩子在很早就达到了较高水平,而且他们从一开始学英语,就很重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均衡发展。按当时高考对英语的要求,听和说都不属考试范围,因此很多学生从狭隘的应试教育的观念出发,放弃了这两种技能的培训。其实外语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这四种能力其实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放弃了听和说的能力的训练,外语永远达不到高水平。由于不能听和说,外语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往往花了更多的时间,仍收效甚微。

我们的孩子很早就能听懂美国之音的英文广播,看原版的长篇小说。学英语对于他们是特别快乐的事情。他们并没有在英语学习上花比别的同学更多的时间,能力却远远超出了高考大纲的要求,考试的成绩也不错。从长远的观点看,听和说的能力对于他们目前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真是太重要了。 

此例说明狭隘的应试教育观念多么害人,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的立场不能动摇。

2. 老二GG在高中阶段的三年可以明确地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素质教育阶段;最后一年,应试教育阶段。

在素质教育阶段,他的学习基本上是以兴趣为主导,花了大量时间在课外学习上: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原版的英文小说;跟着在大学学计算机专业的哥哥学习了大量计算机知识,包括三种编程序用的计算机语言和电脑游戏的攻关技巧;参加数学等多种学科的竞赛活动;这些都与高考的要求没有直接关系。他平时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仅在班级第10名前后,在年级的名次更是长期徘徊在第80名左右。

而一到高三,他就前后判若两人,完完全全进入应试教育阶段,不参加任何与高考不直接相关的活动:对家里的计算机敬而远之;不看任何课外书籍,极少看电视;成天埋头于高考复习资料和练习题。

他 考上清华大学后,我们在清理他的书架时,看到数十本高考复习资料和练习册都密密麻麻写滿了字,他在这一年中所付出的艰苦代价着实让作父母的我们感到心痛。 由于有前两年素质教育阶段打下的坚实基础,一旦集中全力转向应试教育,他的优势很快就显示出来,在班级和年级的名次稳步上升。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他是全校第7名,获得保送中国科技大学的资格;正式的高考,他跃居全校第3名,被清华大学录取。而不少从一开始上高中就一直坚持应试教育的同学却显得后劲不足,名次越来越往后排,最后高考的结果也不理想。而且从长远的观点看,按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窄,头脑僵化,很难有什么大的出息。

此例清晰地说明,要想最终获得好的结果,必须以素质教育作基础,但对应试教育也不可偏废。

3.我们家的老二GG可谓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方面都游刃有余,论实力有实力,论考试总能超水平发挥。老大MM则没有这么幸运,对重大考试的心理适应能力较差,考试成绩波动很大。特别是参加工作几年后,再想要靠考试拿高分争取到国外大学的奖学金几乎没有可能。针对他的这种特点,我们建议他选择一条先移民、后留学的道路。申办加拿大技术移民,评判的标准更看重工作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英语考试也更侧重口语以及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而这些都是MM的强项。在移民成功后,他靠在平时学习和课程考试中的出色表现争取到了全额奖学金,避开了GRE等只有“考试专家”才能胜任的考试。

此例说明,并非只有擅长考试的人才有前途。不擅长考试的人,也可能抓住生活提供的各种机遇,走迂回的道路,达到理想的目标。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