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设计模式--6大原则--迪米特法则

2012-03-31 16:32 134 查看

迪米特法则(Law of emeter)

定义: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了解最少

迪米特法则的核心观念就是类间解耦,弱耦合,只有弱耦合了以后,类的复用性才可以提高。

形象一点的比喻类似于:监狱内的犯人是不应该跟外面的人接触的,当然或许会有探亲的。这里的监狱就是类,里面的犯人就是类内部的信息,而监狱里的狱警就相当于迪米特法则的执行者

举个例子

家人探望犯人

家人:家人只与犯人是亲人,但是不认识他的狱友

?
犯人:犯人与家人是亲人,犯人与狱友是朋友

?
狱友:犯人与狱友是朋友,但是不认识他的家人

?
场景类:发生在监狱里

?
运行结果:

家人说:你和狱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狱友说:我们是狱友...

看到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有些别扭,家人告诉犯人要与狱友好好相处,而狱友确冒出来说话。这显然越界了,因为监狱只允许家人探望犯人,而不是随便谁都可以见的

这里的家人和狱友有了沟通是违背迪米特法则的,所以我们需要将家人和狱友隔离开,对其进行重构

家人

?
犯人

?
狱友

?
监狱

?
运行结果

家人说:犯人和狱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犯人说:我们是狱友...

这样家人和狱友就分开了,但是也表达了家人希望狱友能跟犯人互相帮助的意愿。也就是两个类通过第三个类实现信息传递

网上还有如下一些关于应用迪米特法则的注意事项:

① 在类的划分上,应该创建有弱耦合的类;

② 在类的结构设计上,每一个类都应当尽量降低成员的访问权限;

③ 在类的设计上,只要有可能,一个类应当设计成不变类;

④ 在对其他类的引用上,一个对象对其它对象的引用应当降到最低;

⑤ 尽量降低类的访问权限;

⑥ 谨慎使用序列化功能;

⑦ 不要暴露类成员,而应该提供相应的访问器(属性)。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