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2012-02-02 21:18 826 查看
【题外话:我非常希望能够同对时间管理和效率提高方面有所心得的朋友进行交流,很乐意看到有人在本文下面留言】
本文所介绍工具的使用借鉴了GTD的思想和流程,无外乎“收集—整理—搜索”这三步,希望借此抛砖引玉,给大家提供一种思路。
另外,大家不必拘泥于工具,付诸实践才最重要。

忆往昔,俺年少无知,看得好文章,懒于手抄,遂无奈丢弃,后悔莫及。现如今俺发愤图强,刻苦研读各路大神之博客,收获颇丰,GTD、PKM这些个洋名已然了然于胸。

随着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亦总结出一二,于是乎,俺就有了写下此文的idea。

首先,我的主力战场是chrome浏览器,也就是说大部分信息取自网页。得益于chrome的众多插件,各种功能的实现都是轻松自在,不占脑子。

其次,手机用的是android系统,软件种类和数量已经非常丰富,特别是记事、提醒类应用可以用繁荣来形容。当然,android上有的ios上也会有,甚至更好。这些工具基本上需要全天候,随取即用,所以跨平台和同步是应用选取的重要指标。如果遇到非常棒的手机应用,可是碰巧它没其他平台客户端,最好别这么快地排除它,其实跨平台、同步神马的也没有宣传的那么重要!

最后,工具的选取没必要那么纠结,适合就好。如果部分功能实在找寻不到好的软件实现,考虑下纸和笔,别随意地嫌弃和否定这兄弟俩的易用性和便利性!

所用工具

No.1

Google Reader,懒于FQ(订阅不和谐的内容要在设置中开启https),又爱阅读的我,对它的依赖已经超出了物种的界限……至于功能神马的,想必大家都很了然,故不多言。

No.2

麦库,类似于Evernote,直接说Evernote的仿制品也不为过。然而,它还是一个好的学习者,功能已十分好用,手机客户端ui和易用性经过数次打磨绝对不输evernote。

特色功能:

支持使用邮箱发送笔记进行储存。

缺点:

win客户端搜索功能比较失败。

No.3

ifttt,进口神器,功能太多,懒得介绍。如何发挥其威力全看你的想象力。俗话说不被天朝模仿的应用,不是好应用,ifttt如此nb的神器自然也有来自东土天朝的模仿者——如果说,具体的自己搜吧。

特色功能:

每个毛孔都冒腾着天才的气息。

缺点:

天朝本地化应用支持不足,比如不支持新浪微博,也别指望它未来支持。看来“如果说”的存在还是有点价值的。

No.4

doit.im,国内团队出品的GTD精品应用,跨平台,重同步。

特色功能:

严格遵守GTD原则;

同步到gogle日历,but,同步是单向的(用作任务回顾还是很不错的)。

缺点:

android版桌面插件更新不够及时。

No.5

快盘,天朝的Dropbox仿制品。金山出品,支持https传输,手机客户端给力。

特色功能:

特有云桥功能——软件界面直接嵌入资源管理器。

缺点:

空间再大也嫌小,嘿嘿~

组合方案

1:google reader + ifttt + gmail + 麦库:

reader星标条目由ifttt通过gmail发送内容到麦库。

通过这个无敌的方案,就可以加一个星标悄无声息地把reader中喜欢的、需要的、和谐或者不和谐的文章完整收藏到麦库中,随时接受您的检阅。你大可以把Google Reader作为网络信息集散中心,彻底免除您的广告困扰。

ifttt的功能如此强大,它就像是网络应用的宏命令,这个组合算是一个引子,你可以考虑用ifttt将网络各个角落里的信息统统收集到麦库里。

2:chrome + 麦库插件chrome版:

网上碰到喜欢的文章,点一下插件按钮,再点一下确定即可搞定。

其实我已经把麦库当做一个无所不包的收集箱,也可称作inbox,收集的时候不要拘泥与如何分类,网页版的麦库搜索功能还是值得信赖的。收集的时候不去分类,但是分类这个过程还是必不可少的,我通常在一个空闲的时段,将积累下的材料逐个浏览、分类,这是个知识复习的过程,也利于你下次更精确地搜索。

3:doit.im 网页版 + 桌面版 + 手机版:

GTD方面我相信doit.im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doit.im能够带给你的,是一整套GTD的标准流程。但所到底它也只是一个工具,到底能发挥多大的威力,这要看使用的人了。咳咳~在此同所有拖延症患者共勉。

4:电脑桌面 + everything

电脑桌面是个十分便捷的工作场所,所以你最好别把它搞乱,将空间利用最大化。真正要做的不是一味地精简,而是充分地利用。我把桌面地左上角分配给常用程序快捷方式,摆出一个直角三角阵,桌面最右侧放置最近需要用到的文件夹和文件,然后按照文件层级逐层向左排列,我管这个区域叫todo space,熟悉时间管理的朋友肯定一看名字就知道其用途。

附俺的桌面快照一枚:





桌面能够承载的也就那么多,那该怎么处置那些不常用的文件呢?同麦库的收集分类流程类似,我特意分出了一个区,用作下载——你也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加inbox,但是我还是喜欢叫它download——下载之后,如果暂时不用可以先不用管它,同样等在空闲的时候给它分类,也就是移动到特定文件夹的。同样,给文件分类不是为了找它的时候一次一层地翻文件夹,而是下次更精确的搜索。我认为重命名是文件分类精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不必给每个文件都改名,像我自己只在碰到名字杂乱或者无意义的时候进行更改。

也许你要问了,在麦库中进行分类这一步的时候并没有说重命名的事呀,为什么到这里才说?其实这皆因我们接下来要请出的神器——everthing——不支持内容搜索。 囧 ~。everything是win上的文件搜索软件,它只支持ntfs格式,但搜索速度极快。没错,你以后可以放心地把文件搜索工作交给它了。

5:快盘 + 所有你需要同步的文件:

如果你是同步控,不同步不爽,那么快盘将是你的救星——无论什么软件,只要它的内容可以输出成文件,那么快盘就可以给它同步。

在这里再强调一遍,不必过于纠结应用的同步功能,同步与否也许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附加:

6:Chrome书签栏 + Chrome数据同步:

仍然按照GTD流程来处理Chrome书签栏,在标签栏最左侧添加ToDo文件夹,这里放置的就是接下来或者明天将要访问的页面书签,当然你还可以添加inbox文件夹,该怎么用你应该也明白了,如果不明白,把本文从头再看一遍吧……

最后引用一下百度百科GTD词条中的一段作为文章结尾:


(GTD的)主要原则在于一个人需要通过记录的方式把头脑中的各种任务移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头脑可以不用塞满各种需要完成的事情,而集中精力在正在完成的事情,是一种消灭压力的高效工作方法。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