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程序员的操蛋生活之】心里有什么,看见的东西就是什么!

2011-08-18 15:28 489 查看
 我喜欢“做程序员喜欢的测试人员”这篇文章,我非常认可这句话“测试人员不要机械的去验证功能和需求文档的差异,要对业务和客户的了解能够帮助你更好的设计用例、定位问题。”

        我觉得对程序员同样适用,在一些程序员的身上还留着一些稚气,给他分配一个任务,他理应按照需求完成任务,但是他总会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去拖延,让人感觉他想传递的信息是“不是他不是不能做,而是他有各种理由不去做”。当你罗列了一些列的任务,问他你想做什么就分配给他时,他却退缩了。然而,就算强制的分配的任务完成了,也会被测试出各种各样的bug,问他怎么回事,他支吾说不上,反正代码就在那里。勉强让他去修复bug,也是件让他很为难的事情,更谈不上让他去维护别人的代码了。

        这样子的程序员他没有责任心,不敢承担责任,一到任务分配就流露出不情愿的怨妇样;自私,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优越感非常强,在说他人的代码有问题或者和他讨论需求的时候,他的声音总是可以盖过你的;对自己的编写的代码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写了就忘了,就是典型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引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被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也比喻目光短浅。” 说道这一点,我觉得人和人真的不同,包括在同一件事的认识问题上,你这么认为很可能别人和你是相反的想法,看来人与人的隔阂是在互相对问题的认识上不能达成共识,以己推人是人们惯性思维!

        我也是程序员,但是我希望大家做一个有思想的程序员。为什么呢?我觉着吧,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总要留下一些东西让自己骄傲,兴奋,或者是光宗耀祖。思想有多远,你就可以走多远,[b]“对所做的事情的理解越深,你就会做的越好”,也是成为编程巨星的唯一的捷径。[/b]

        借一个故事来说事:曾经有市井之徒去见高僧,并对高僧说:你在我眼里就是一坨屎,而高僧却说:你在我眼里是一尊佛! 市井之徒高兴地回家学给他家人听,他老婆听后叹气说:心里有什么,看见的东西就是什么!



        同样一个bug,如果你看到的是bug,那么你将很难改变你再底层程序员的生存状态;如果你看到的机会,那么你将会快进步,快速的超越别人。再想想守株待兔的故事,你想想“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上?”,只有通过研究与思考才会发现兔子奔跑路线选择的秘密,或者发现怎样更合理地排布树桩才会增加兔子撞击的几率,再或者形成一套驱赶兔子撞树桩的操作流程。——所以,发现一种现象合理存在并不神奇,神奇的是合理地让现象持续存在

        有了这个心态,再去看看你现在遇到的问题,再去看你心里有什么,我想你的民工生活,会越来越有意思。

附:程序员们最不愿意从测试人员口中听到哪些话?

1、XX,又发现了一个严重BUG!

(尼玛,文案错误也要算C级BUG吗?尼玛,1号BUG和2号BUG是同一个问题,你提两遍C级?要不要哥把你提的BUG在JIRA里都置成Not a BUG)

2、我提的BUG怎么不清楚了?上次提的问题到现在都没有改!

(尼玛,你提的BUG里面,截图有木有?操作环境有木有?好容易写点文字描述又不加标点!有木有!我只能按我自己的理解改喽!)

3、XX,你到我这来看一下,我这测出个问题!XX,过来,又有问题。。XX,又有问题。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