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中国SNS到底能否发展起来?

2011-08-05 16:20 369 查看
08年SNS在国内发展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以偷菜,争车位等网页游戏风靡为触发点,开心网引领了一股SNS的风暴,席卷互联网界。随后各大SNS如雨后春笋冒出,风险投资商也乐于将资金倾注在这个领域。然而最近有几组数据说明目前SNS的我国发展遇到瓶颈和障碍。

1. 2010年7月,360,蚂蚁网因资金周转不畅相继倒闭,海内网经营不善倒闭,赛我网与粉丝网合并,变相关闭。占座,亿友,一起网中小SNS等大多名存实亡。

2. 三家马车开心,人人和51.com运营数据均出现下滑。2010年中期,开心网流量跌出Alex前100.上半年新增用户增速较09年下滑超70%; 2010年第二季度,开心网用户量、页面访问量分别下降25%和40%;51.com在线人数从1100万跌倒约60万,人人网单月营业额出现下降、用户量新增长缓慢。

这让业内的人反思,SoLoMo(Social Local Mobile)作为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SNS是其中重要一环,也代表未来业务融合发展重点。我国SNS发展的瓶颈在哪里?其本质问题仅仅是业务形态和发展策略上的么?对此问题我有几个基本看法:

表象方面是自身行业格局和企业发展不顺造成

从发展格局来看,巨头主导的发展模式引发行业竞争偏重资金较量,产品和用户体验改善不足。国外以公司独立运营为主,如facebook,twitter等都是走独立发展道路。而我国SNS的运营主体往往是互联网巨头附属部门,类似腾讯Qzone、新浪博客和微博、搜狐白社会等,它们依托其背后强大运营资源,与SNS中小公司等展开正面战争,造成业内投入成本水涨船高,竞争者力拼后台资源的局面。sina预计今年在微博上投入1亿美元,这意味着新浪今年将至少每月为微博业务“烧钱”5000万元人民币。张朝阳对SNS业务也表示要大举投入,除了6亿美元现金储备,“不计投入”、“上不封顶”、“继续追赶”成为张朝阳的嘴边常谈。
这种巨头公司主导,半封闭发展模式不能有效支撑市场繁荣,导致更偏重硬资本、资源,忽视软实力,如新产品研发、用户体验的改善,从而抑制创新与新公司的生长,挤压中小公司生存空间。

从发展步伐来看,几大SNS企业发展或快或慢,尤其以类facebook形式的SNS企业为甚,没有形成自己的节奏感。SNS行业出现集体滑坡后存在两种明显的发展倾向,以人人为代表的左倾激进和以开心为代表的右倾保守。人人网从校内转型后,面临用户规模增速放缓、盈利能力下滑的困局,于是CEO陈一舟以其一贯的“快作风”对人人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短期内对所有互联网新近火热业务在其平台上都尝试一遍,如人人报道(LBS),人人爱听(在线网络电台),人人派对(网页游戏),人人喜欢(类似like),并推出多个商业性质平台,如招聘(人人网聘),在线旅游,团购(人人爱购),LBS
place等等,力图迅速找到破局路径。陈一舟原来在chinaren有很不俗表现,在他一手打造下,Chinaren卖给sohu迅速获得成长资本,变相上市。求快,求变是陈一舟一贯的作风。但是目前人人网推出的业务商业气息过于浓郁,引发部分用户不满,并且在激进地尝试各类业务时,人人像一个在迷宫中还没找到头绪的探路者,左突右撞不得要领。另一方面,开心网就显得小心谨慎了很多,当火爆的网页游戏风潮过去后,它也面临是继续投入网页游戏的深度开发还是回归SNS本质上打造更精深的社区关系的问题,前者在短期内可为开心赢得实在收益,后者才是SNS长久发展之道。不过管理层一直在踌躇犹豫,导致错失了开放网络平台,聚拢行业生态的最好时机。但最终还是于2010年3月正式开放了开心平台容纳第三方应用,后面其VP回顾其发展也反思:如果当时坚定地以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作为开心网发展基础,以开放平台打造SNS良性生态圈,就能绕过上述问题直接获得发展,避免陷入先游戏还是先社区的泥潭。

而根源方面还需要归结到本国文化与独有社交格局,注定了SNS在我国的发展不会像国外facebook那样强势。

文化因素。一方面,我国乃至东亚都崇尚一种较为低调、不张扬的文化,“好酒不怕巷子深”,主动热烈地去表达见解和评论的氛围没有形成,而社交的内涵其实就是展现自我,积极互动。因此,我国网民在SNS中没有太多展示自我的动能,更多的是热衷于无需明显表达自身见解的转帖,或者参与一些社交游戏。此外,在现实生活里,人们的社交需求和行为也不及西方社会那么兴盛。我们没有鸡尾酒会,即使有酒会,也不善与陌生人迅速建立好感和发展关系。另一方面,“朋友”在我国比国外内涵更深,更为复杂,朋友一词往往沾染了利益的习气,兄弟、哥们、江湖比朋友圈更有感染力,所以我们的社交更多发生在酒过三巡的饭桌上,而不是你挠我一下、我评论你一句的网络上。同样,这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微博业务在我国发展强势的原因。我们更喜欢匿名,而不是SNS上的实名交互,微博满足这种需求,新浪微博也是如此导向:实名认证仅限名人,普通人就是想实名也是无法加V的;SNS业务在除去网页游戏后,赖以生存的转帖功能恰好正中微博的优势下怀,论信息传播速度,覆盖广度SNS都比不是微博对手,自然落于下风;并且微博的单向follow关系比SNS建立朋友需要双向确定包含的范围更广,也更符合国人希望窥探名人的“仰视文化”。
独有IM的社交格局。在中国谈SNS,就不能不碰上SNS的鼻祖和航母腾讯,因为它的QQ渗透率之大就足以构建中国网民最大的一张SNS图谱,当然这是通过它QQ用户与Qzone用户的无缝对接完成的。国外没有任何一款产品像QQ一样,牢牢占据网民交流沟通的核心,更多的是skype,msn,电邮等多款产品分流整个通讯市场。而一旦出现集电邮、即使通讯、个人展示与社交沟通的facebook后,国外网民才能蜂拥而至爱不释手,缔造出facebook神话。国内网民的大量社交和沟通需求早已被QQ产品所吸收,所以从一开始,SNS核心本质的交流沟通这条路就被QQ堵得很死,其它SNS企业注定都将走得艰难。

综上所述,SNS在我国不可能出现facebook那样一家独大的企业,而且由于文化因素和独有的IM社交格局,SNS整体而言也将发展得不瘟不火,一定要看到,这一点不仅仅是由于其业务决定的。

原文出处:http://www.caicono.cn/wordpress/2011/05/why-could-not-sns-bloom-in-china.html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