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分析性能测试需求与基准测试》培训大纲(转载)

2011-07-19 17:02 423 查看

《分析性能测试需求与基准测试》培训大纲

一、性能测试需求内容
1. 需求方:pd、dev、qa
2. 需求内容:
· 用例操作描述:用例名称、http协议的UrL(需要登录?)、接口调用API(dubbo/hessian/napoli);用例依赖的业务基础数据类型和数据量描述(以生产环境或预期的生产环境数据级别为准)
· 生产环境(或预期)访问频率描述:24小时PV量、高峰PV,PV分布趋势图;
· 预期测试环境描述:生产环境软硬件配置描述;
· 应用架构描述:应用架构拓扑图,描述应用的对外依赖关系和中间件
· 用例预期目标,验证型(验证响应时间、服务器吞吐量)、对比型(主干分支对比、不同算法对比等)、探索型(极限测试,考验服务器承受能力)。

二、需求分析和测试目标确立
1. 确定需要做的测试场景:验证性测试需要设置压力场景、高峰测试、稳定性测试;对比型测试主要设置压力场景和高峰场景;探索性测试只要稳定性场景;
2. 确立性能测试策略:如架构中存在cache的应用,则需要考虑cache预热和命中的问题;如应用依赖过多,考虑是否可以适当使用mock;对于外部依赖很多的应用目标,是否可以考虑将低性能损耗的依赖移植到功能测试环境等。
3. 确立测试方法:确立性能测试要发起的请求模式,如请求协议、参数化数据量级、业务数据量级、思考时间设置等;是否需要自己扩展请求客户端;确立需要使用的测试工具,如施压工具、监控工具、统计工具等。
4. 确立测试环境架构:分析并获得最小测试环境集,获得测试环境拓扑结构;分析是否需要外部协调和支持等。
5. 确立明确的性能指标:根据PV分析测试用例的服务器吞吐量目标,使用二八法、简单峰值法等算法,估算出大致的TPS数值。
6. 确立预期系统资源利用率描述:CPU%、内存%、Load以及JVM使用状况等。
7. 测试计划确立:明确性能测试中的几个里程碑时间点,给出测试计划。

三、基准测试
确立测试起步的响应时间和并发用户数:
1. 对目标用例进行随意施压,获得服务器平滑处理状态下的响应时间(load < cpu核个数);
2. 利用公式快速计算出测试目标需要的并发用户数:并发用户数=tps * rt(ms) /1000;
3. 使用计算出的并发用户数投入正式测试,上下调整并发用户数数值以获得最佳的性能统计。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