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杂谈(16)暑期社会实践—初识鲁家村

2011-07-06 12:28 232 查看
6月底,匆忙地参加面试顺利加入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本期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分为两个小分队,一队由邓老带队到桂林市神龙水世界做营销类调研,另一队由黎老带队到桂林市秀峰区鲁家村进行社会实践,我被分到了鲁家村一组,相比“三下乡”的称呼,我更乐意称其为“暑期社会实践”。

因为某些原因,此次社会实践准备地比较匆忙,并且同学们都在忙着复习、考试,因此才出现了这种社会实践马上开始了各种准备工作都还空白的状况。

我于一个月之前开始留意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对它充满了很高的热情,希望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社会现责任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本领。

7月3日所有考试结束之后,我全面进入了了解鲁家村的状态,而其它几位成员还在为考试挣扎。

前期对鲁家村的了解,我主是通过09年台湾学子到鲁家村的实习日志,感谢博主热心提供,也感谢台湾学子的辛勤努力。通过认真阅读这些文字,我明显地体会到台湾学生做社会实践的那种认真仔细的态度,他们把经历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案,在我们看来非常小的一件小事、一个细节都能引起他们的思考,他们追求在基础分析的基础上用一种高屋建瓴的眼光去看村子的发展、为村子的发展出谋献策。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通识教育的结果吧!应该是我们内地长期处于体制内的学生很难达到的一种高度和境界。

下面我从鲁家村历史和地理位置两个方面对这个村子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鲁家村历史部分大多通过阅读台湾学子的实习日志所得,现状和地理位置是自己实地考察所得,与09年他们调研时的状态发生较大改变)

一、鲁家村历史





这张照片是昨晚在鲁家村墙壁上拍的,关于昨天自己单独到鲁家村的事情,在下篇文章中会详细描述。

文中记录的是鲁家的历史:

据传,鲁家村祖先原来姓欧阳,在明末清初时由江西吉安府庐陵南迁,南迁时改复姓欧阳为阳。先祖阳国镇和阳国弘兄弟辗转来到鲁家村创基立业。由于生活艰辛,阳氏兄弟的孙辈大都迁走他乡,仅存阳国弘的曾孙前清文林郎阳映锦。现全村均为阳映锦的后代。村中历代出名的人物有前清探花阳永屏以及民国年间曾经在广西梧州任水上厅厅长的阳孟刚等人。(摘自鲁家村的故事

鲁家村在抗日战争之前曾经富甲一方,村民大都以耕作为主,磨豆腐、豆芽为副,在桂林享有一定的声誉。二战时,日本鬼子实行三光政策烧毁了村庄,村民死伤近半。二战后,村民又回来,渐渐地由于土地政策,村子里分到的耕地很少了,出现了人多地少的状况,由此村民逐渐将豆腐、豆芽作为主要产业,成为了主要的经济来源,鲁家的豆腐在桂林也是出了名的。

1982年,《西游记》拍摄孙悟空去借芭蕉扇片段曾在鲁家坝取景,据昨天村长所述,当时剧组在这里拍了两三天。昨天特意问了下鲁家坝,但因为桃花江扩建已经拆了,目前正在建桥。





1982年拍摄电视剧《西游记》的时候曾在这里取景,孙悟空去借芭蕉扇走过的桥,就是这里。(图片和文字摘自鲁家村的故事

再后来桃花江上游开办了工厂,水质污染严重,只剩下几家人磨豆腐,其它村民外出打工的较多,慢慢的到现在又有了农家乐,听说还不错,但昨天问起了村民,其实他们倒没有什么感觉。

2010年底,开始了旧村改造工程,现在村民都住在临时的活动板房里边,经济收入主要以打工或自营点什么东西。





现在居住的地方

二、地理位置

鲁家村,位于桂林市秀峰区桃花江畔,沿桃花江上游有刘三姐景观园景区,下游有芦笛公园景区,从火车站乘坐3路车到冶金机械厂下车,然后坐路边的摩托有一公里左右可以到鲁家村。由于城区改造,现在去鲁家不太方便,以前3路车可以直接到。

新村正在改造,现在村民集中居住在甲山村的一块儿空地上,是活动板房,中午屋里非常热,新村对面是鸡公山,山很大很大,进村必经一座拱桥,风雨桥正在建设中。

新村建好之后鲁家经济将会有很好的发展,游客乘船可以沿两江四湖直达芦笛岩景区,到鲁家村可以下船休息、观光,再经营农家乐生意,由此带来收入。

所以我们今年的调研就可以围绕新村建好之后怎样发展当地特色经济来进行,明天就要出发了!祝一切皆好!

凭自己印象画的鲁家地形图: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职场 休闲 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