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对BS开发技术发展的一点理解(微软体系)

2011-02-19 23:33 429 查看
在我的软件从业工作中,真正写BS架构的程序比较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写桌面程序,但对BS的了解和介入还是比较早,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做过网页,不过那个时候主要以静态网页为主,动态网页,特别是与数据库结合的动态网页才刚刚出现。中间也做过几个BS的程序,但基本都是玩的性质,从去年开始才真正进入BS商务应用开发,通过大半年的实践,获得了不少认识,总结一下,也希望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

BS模式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丰富,但BS最初的本质,从系统布局架构上来讲是终端模式,浏览器仅负责交互,并不负责计算(逻辑处理),浏览器的地位就是一个终端,还不能叫做客户端,大部分处理逻辑处理都在Web服务器完成。由于开始的时候基本都是静态网页,主要用于信息的发布,基本是一种单向的应用,这个时候的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实至名归的。这是BS架构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当时BS模式的定位,BS具有两个最明晰的特征:无连接,无状态。对于BS的应用来讲,采用无连接网络协议,至少就我的理解来讲是非常明智的。而无状态管理,则多多少少是个弊病,到现在为止也是这样。这是HTML时代。

但随着发展,静态网页很快就不能满足需要了,因此出现了动态网页,这里的动态有三个方面,一是交互,二是动画,三是数据。由于交互的需要,改变了BS的单向信息发布的定位,这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加上在服务器端对数据管理的引入(与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结合)使得商务应用的开发成为可能。而动画的出现也使得页面呈现变得更加丰富。这个时候的BS还是以信息发布为主,但由于交互的出现,以及浏览器的功能增强,部分计算功能已经转移到浏览器进行,B就变成了客户端,因为逻辑处理有限,因此叫瘦客户端。这个时候虽然出现了Cookie和服务器状态管理,但对状态管理的支持还是十分有限。BS最初的定位和应用的特殊性,HTTP协议中并没有提供对状态管理的基本支持,现在最基本的服务器端状态管理的Session,其实也是一个变通的手法,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变通实现的:

首先当新开一个浏览器窗口时,在向服务器端发生请求时,会产生一个随机的Session标识串,这个信息要么包含在Cookie中发送给服务器,要么包含在请求的URL中(客户端禁用Cookie的情况下),当然这个信息也会存在于浏览器中,一般情况下,服务器端不会保存这个SessionID,但一旦服务器程序在保存了Session变量,服务器就会将它加入到服务器的Session管理中,这样客户端和服务器就以这个session标识建立了一种“连接”(这部分只是我根据实践推理而得,具体的实现细节我不清楚,有谁知道,请不吝赐教),对于IE6而言,由这个浏览窗口打开的窗口,都自动拥有这个SessionID.而独立打开的新窗口,则是新的sessionid.(对于其它浏览器的机制,应该类似,但页签式浏览器,新开页签,是否新建Sessionid,我没有测试) 这里提醒一下各位TX,这种会话是建立在浏览器和服务器端的,不是建立在用户上的,因此在做系统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特别小心,要防止一个用户登录后,没有注销或者注销时程序没有清Session,而下一个用户从当前浏览器窗口重新登录,那么这个用户将可以看到前一个用户的Session。这是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Session管理的数据量有限,而且过多的利用Session也会使得服务器负担很重,因此这中情况下,在BS上开发商务应用系统受限很多,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应用。这个时候的BS应用系统无论是体验还是性能都很难跟传统的CS程序相媲美(特别是三层CS、智能客户端以及WebService的出现),但毕竟BS易于部署和在internet上的优势地位,突破是必须的。

(由于我对Java的BS开发架构不是很了解,这里主要以DotNet为主,有不妥之处请原谅)

Dotnet的出现,使得BS在业务系统应用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DotNet的Web框架结构巧妙的解决了服务器状态的管理,之所以我觉得很巧妙,主要有三点,一是利用了现有的技术体系(协议还是哪些协议,浏览器也不需要更改),二是服务器端的状态数据存放并没有大幅度的成长,三是程序员可以像开发CS程序那样。当然代价也会有的,比如服务器开销,网络开销,安全等,但还是瑕不掩瑜。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ViewState。其实从技术和原理上来讲,ViewState的实现并不复杂,思路就是将页面需要缓存的数据保存到页面Form的隐含域中,然后在下次提交上来时再传回来。这里的技术关键点我觉得主要是:反射机制,类的序列化以及控件树。当然,这些都是框架已经做好了,对于程序员而言都是透明的。如果能理解中间的机制,对编程,特别是页面控件动态生成处理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比如,服务器动态产生的控件,利用this无法访问,但用其控件id和request.form可以获得回传的值。但如果动态控件仅在Get模式下产生,则在回发时这个控件不再存在,但值可以利用前面的方法提取,再次回写后的回发则无法取值和访问控件。

在Dotnet下利用现有的技术开发CS模式下的那种复杂交互界面也不再是一件难以企及的事情。至于Aspx技术的出现,不能算是一种传统的BS开发,它已经可以算是一种富客户端开发,只是利用了浏览器作为客户端载体。如果Aspx大量运用,且将服务器端很多逻辑移到客户端处理,这实际上就是CS三层模式。对于一般应用我觉得还可以,但对于大的系统开发,大规模应用,我觉得不利,我比较赞同有些网友的意见,Aspx开发使得服务器端的开发变成了函数式开发,但作为传统开发的一种补充,以提高用户体验还是很好的。如果你一定要大规模利用Aspx技术,我觉得你还不如做三层CS结构的智能客户端程序(桌面客户端+WebService+数据库)。

总的来讲,我觉得BS跟CS一直在相互取长补短,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在大型系统中,同时使用也越来越多。(当然现在的BS本质上也是一种CS,但这是广义上的CS).单纯的争论哪个好哪个差没什么实际意义,按需而选,综合利用才是关键。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