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SAP 响应时间 性能察看

2010-10-13 08:37 169 查看
ST06--检查一下操作系统的性能,看看是否存在CPU、内存、磁盘IO瓶颈。
在AIX操作系统层面上用topas连续监控一下,看看是不是某个进程耗费的CPU、内存资源比较多(某些程序写的不好),还是CPU的IOWAIT部分比较大(磁盘IO性能不足)
ST04--看看数据库的资源消耗,如果BUFFER命中率比较低,需要调整数据库的内存参数设置。
ST02--检查SAP的内存参数设置是否合理,HEAP MEMORY是否被使用。
SM51/SM50:持续监控一下,是不是DIA或UPD的进程开的比较少。如果DIA或UPD持续被使用,需要考虑多开一些进程。
ST03N:看一下进程的平均响应时间,尤其是进程各部分所占用的比例。
Wait time < 10% response time
Main menu > 100ms
工作流量监控中低下的标准也可以做为一具好的性能的衡量指标:
平均的roll-in time < 20ms
平均的roll wait time < 200ms
平均的load time < 10% response time(<50ms)
平均的database request time 40% (response time – wait time)
平均的CPU time < 40%(response time – wait time)
平均的CPU time 不能小于processing time
Sap系统中各个时间概念的解释.Sap系统的性能是由几个不同的时间指标来衡量或者说根据这些时间指标来对Sap系统做相应的调整来提高系统性能.各个时间指标都有相应的请求过程.下面对这几个时间指标进行解释:
Wait time:用户发出transaction process给dispatcher后由dispatcher将这个process放到wait queue中,直到work process可以由这个transaction process获得,这就是wait time.
Roll-in time:当由用户发出的transaction获得work process时,用户的user text data要从roll buffer, extent memory, roll files中roll in到roll memory中.这一段时间就是roll-in time.
Database time:用户的transaction processes请求数据,将由Sap系统的database interface与后台数据库交互,先访问数据库的buffer,如果数据在此buffer中,则Sap database interface直接将数据调出放到Sap buffer中再返回给用户.如果不在database buffer中,则还要通过访问disk将数据先调到database buffer中然后再调到Sap buffer最后返回给用户.由database interface将数据从数据库中调出这一段所处理的时间就是database time.
Load time: Sap处理ABAP code和screen information等的时间
Response time: Transaction process开始到处理完成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的这段时间就是response time.
CPU time: Work process在CPU中的进程处理所用的CPU的elapsed time.
Process time: Work process进程调度到释放进程这一段时间.
一个性能指标的参考:K=response time/CPU time,在这,K值不能太大.一般为2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