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王德兴读《吴越品水浒》有感20:吴越笔下无好人!

2010-10-02 10:50 295 查看
吴越笔下无好人!

由吴越对宋江的评论,可知吴越笔下无好人了。原因是一个人最好,他都能把其说成最坏、。他凭什么?他凭:一吴越自己的“株心″有罪推定。吴越首先推定《水浒传》是反书,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为此必须把梁山头领宋江搞臭。二是吴越利用了中国语言褒贬的随意性。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你可说他(它)好,也可说他(它)坏。吴越在评论宋江时,就是使用这种伎俩:

明明宋江“乐善好施”,‘他偏要说是“收买人心”:

明明宋江“仗义疏财”,他偏要说是“心怀叵测”;

明明宋江“宽以待人”,他偏要说是“笼络人心”;

明明宋江“严以责己”,他偏要说是“虚伪做假”;

明明宋江“大度让贤”,他偏要说是“假仁假义”;

明明宋江“人心向往”,他偏要说是“阴险狡诈”;

明明宋江“和善可亲”,他偏要说是“心狠手辣”。

总之,宋江在吴越眼中,是水洎梁山上最坏最坏的人,“集各种坏品质于一身”。如果说宋江还有一点好的地方,那就是他的投降(接受招安)。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吴越认为宋江坏,到底坏在哪里?

吴越以“忠孝仁义”四字来考察宋江。他以宋江“私放晁天王”为不忠,理由自然是不顾国法。上面我讲了,在专制制度下,国等于朝廷,在国家成为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工具的时候,谁忠于国谁就是屠杀人民的侩子手。宋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自然不去忠于那个残害人民,濒临死亡的朝廷。可是,当宋江后来接受招安,忠心于朝廷的时候,吴越又笑其傻。可见吴越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义”,吴越为了将宋江的“义”引向反面,故而将“义”混淆为“忠”(所谓“大义”),认为不忠于国家就是“不义”。“义”在字典上解释为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义”就在于“公正合宜”,并无专对国家或人民,何来为国为民的“大义”???只不过是统治阶级以国家的名义,利用“大义”对抗和化解民间的“义举”。

“孝″,吴越以“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来责难宋江。以宋江“忤逆不孝”和杀人子为其“不孝”。“孝”在封建社会是人的立足之本,因为社会是以家为根本。因此,当家与个人发生矛盾的时候,个人要服从家庭,也即子辈要孝顺长辈,为此社会演变出无数的家庭悲剧。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为个人所取代。因此,“孝”的内涵也在变,孝多指尊敬、关心、膳养老人。“顺″本身就有不合理的地方,对于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除了吴越),但这并不影响“孝”。吴越在“孝″字上故意刁难宋江。“杀人”与“孝”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吴越挖空心思硬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以宋江“杀人”来否定宋江的孝。如果吴越这种逻辑存在,那么凡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人就都不是孝子了。这岂不是笑话?

最后一个“仁″字,吴越认定宋江“不仁”的事例太多太多,不讲也吧。无非是杀人,特别是杀无辜的人。“仁”解释为同情、友爱。同情、友爱自然有对象之分,范围之分,故有“大仁”、“妇仁”之分。“官逼民反”之乃“大仁”,暗杀无辜之乃“妇仁”。为夺取正义之战的胜利,牺牲局部人的性命有时是必须的,“妇仁”必须服从“大仁”。 宋江为梁山大义,或增强实力,或扩大队伍,或抵抗围剿,或劫杀法场,或扫除恶霸,……,难免错杀好人或者牺牲个别人的生命。这是任何战争都无法避免的。宋江没有以老百姓的身体去堵敌人枪炮,或者决口放水淹没城市、农田去抵挡敌人,就已经是够“仁”的了。

纵观以上,宋江并非“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而是“大忠大孝大仁大义”。连这样的人,炅越都说成是大奸大恶的人,在吴越眼中、笔下岂不天下没有好人了,唯独他是例外。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