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系统思考

2010-08-21 23:03 176 查看
读书总结十五:《系统思考》、丹尼-舍伍德著、机械出版社出版

读完《系统思考》有一段时间了,现在抽空总结回忆一下。
通常人的思维主要是在二维平面上的,在三维上作思考和分析问题是比较难的。而在二维上的思考,多数人的习惯是不闭环,即只会由A—》B—》C,很少有A《=》B《=》C《=》A的一个闭环和考虑相互元素之间的作用。常规下,我们倾向于把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的部分来分析和研究,从而把各部分的解决方法组合成解决问题整体的方法。这种由部分推演整体的分析方法,在科学的各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存在弊端。像《第五项修炼》说到的,如果把一头大象分成两半,并不能得到两头小象,因为有些系统是不可分的,一旦分离就改变了系统的本质,这些研究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系统思考》比较好地运用了人的二维思考和系统思考的优势,建立了一套闭环思考的系统循环图分析方法。
几个概念:
系统:由一系列互相连接的实体组成。
涌现(emergence):书中没有明确的定义。
自组织:系统中某种稳定的动态结构。例如自行车行驶中人和车保持的动态平衡。
反馈:系统内部的信息流。
反馈回路
增强回路
调节回路
悬摆
边界

比较难总结《系统思考》的内容,还是用一个图来展示吧(该图的描绘方法是用《第五项修炼》的方法,与《系统思考》的图形有符号表述的不同,但原理一致),以下内容引用于:
http://www.zhouyunhai.com/hstj11.htm

为了说明新语言的基本原理,让我以一个很简单的系统为例:注满一杯水。你可能会想:“那不是一个系统,它太简单了。”但是请再想想看。从线段式的观点,我们说:“我在注满一杯水。”大多数人的脑子里所想的,可能是像图5—2那样的景象。当我们在加满杯子的水时,事实上我们一直注视着水位上升。我们一直监测移动的水位和我们的目标(想要的水位)之间的差距。当杯中的水接近想要的水位时,我们调整水龙头使水流慢下来,直到加好水而水龙头被关紧为止。事实上,当我们为杯子加水的时候,我们是处于一个涉及五项变数的“水量调节”系统:想要的水位、杯子现在的水位、两者的差距、水龙头的旋转位置与水的流量。这些变数被排配成圆形或因果关系的环路,称为“回馈过程”。此过程不断运作使水位达到想要的位置(图5—3)



大家经常搞不清楚“回馈”这个字眼到底指些什么,多半时候,我们用在询问别人对自己行为的意见上。你可能说:“请给我一些如何制好酿造厂决策的建议”,或者“你对于我处理这件事情的方式有什么看法?”在这类用法中,正的回馈指鼓励的说法,负的回馈指负面的讯息。但是在系统思考中,回馈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意指任何影响力的反复回流,是一种循环不息的“动环”。在系统思考,每一影响既是因也是果,没有什么事情只受到一个方向的影响。
工具箱一:如何描述系统图
想做到有系统地看清事实真相,要领是看因果的“动环”,而非线段式的因果关系。这是打破线性思考及其所衍生的反应式想法的第一步。事实上,每个动环都在描述一个‘做事”。追踪因果影响的流动,你就能够看见一再重复出现的变化形态,一次又一次,时而变好,时而变坏。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