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ajax 原理详细讲解

2010-03-20 20:04 99 查看
用了ajax这么久了,也不知道他的原理是什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趁着有空,整理了下

ajax 原理笔记

Ajax 原理
Ajax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以及xhtml ;
在Ajax之前,Web站点强制用户进入提交/等待/重新显示范例,用户的动作总是与服务器的“思考时间”同步。Ajax提供与服务器异步通信的能力,从而使用户从请求/响应的循环中解脱出来。借助于Ajax,可以在用户单击按钮时,使用JavaScript和DHTML立即更新UI,并向服务器发出异步请求,以执行更新或查询数据库。当请求返回时,就可以使用JavaScript和CSS来相应地更新UI,而不是刷新整个页面。最重要的是,用户甚至不知道浏览器正在与服务器通信:Web站点看起来是即时响应的。
Ajax 核心对象——xmlhttprequest

XMLHttpRequest 对象
XMLHttpRequest 对象提供了对 HTTP 协议的完全的访问,包括做出 POST 和 HEAD 请求以及普通的 GET 请求的能力。XMLHttpRequest 可以同步或异步地返回 Web 服务器的响应,并且能够以文本或者一个 DOM 文档的形式返回内容。
尽管名为 XMLHttpRequest,它并不限于和 XML 文档一起使用:它可以接收任何形式的文本文档。
XMLHttpRequest 对象是名为 AJAX 的 Web 应用程序架构的一项关键功能。
浏览器支持
XMLHttpRequest 得到了所有现代浏览器较好的支持。唯一的浏览器依赖性涉及 XMLHttpRequest 对象的创建。在 IE 5 和 IE 6 中,必须使用特定于 IE 的 ActiveXObject() 构造函数。正如在 XMLHttpRequest 对象 这一节所介绍的。
W3C 标准化
XMLHttpRequest 对象还没有标准化,但是 W3C 已经开始了标准化的工作,本手册介绍的内容都是基于标准化的工作草案。
当前的 XMLHttpRequest 实现已经相当一致。但是和标准有细微的不同。例如,一个实现可能返回 null,而标准要求是空字符串,或者实现可能把 readyState 设置为 3 而不保证所有的响应头部都可用。
属性
readyState
HTTP 请求的状态.当一个 XMLHttpRequest 初次创建时,这个属性的值从 0 开始,直到接收到完整的 HTTP 响应,这个值增加到 4。
5 个状态中每一个都有一个相关联的非正式的名称,下表列出了状态、名称和含义:

状态

名称
描述
0
Uninitialized
初始化状态。XMLHttpRequest 对象已创建或已被 abort() 方法重置。
1
Open
open() 方法已调用,但是 send() 方法未调用。请求还没有被发送。
2
Sent
Send() 方法已调用,HTTP 请求已发送到 Web 服务器。未接收到响应。
3
Receiving
所有响应头部都已经接收到。响应体开始接收但未完成。
4
Loaded
HTTP 响应已经完全接收。
readyState 的值不会递减,除非当一个请求在处理过程中的时候调用了 abort() 或 open() 方法。每次这个属性的值增加的时候,都会触发 onreadystatechange 事件句柄。
responseText
目前为止为服务器接收到的响应体(不包括头部),或者如果还没有接收到数据的话,就是空字符串。
如果 readyState 小于 3,这个属性就是一个空字符串。当 readyState 为 3,这个属性返回目前已经接收的响应部分。如果 readyState 为 4,这个属性保存了完整的响应体。
如果响应包含了为响应体指定字符编码的头部,就使用该编码。否则,假定使用 Unicode UTF-8。
responseXML
对请求的响应,解析为 XML 并作为 Document 对象返回。
status
由服务器返回的 HTTP 状态代码,如 200 表示成功,而 404 表示 "Not Found" 错误。当 readyState 小于 3 的时候读取这一属性会导致一个异常。
statusText
这个属性用名称而不是数字指定了请求的 HTTP 的状态代码。也就是说,当状态为 200 的时候它是 "OK",当状态为 404 的时候它是 "Not Found"。和 status 属性一样,当 readyState 小于 3 的时候读取这一属性会导致一个异常。
事件句柄
onreadystatechange
每次 readyState 属性改变的时候调用的事件句柄函数。当 readyState 为 3 时,它也可能调用多次。
方法
abort()
取消当前响应,关闭连接并且结束任何未决的网络活动。
这个方法把 XMLHttpRequest 对象重置为 readyState 为 0 的状态,并且取消所有未决的网络活动。例如,如果请求用了太长时间,而且响应不再必要的时候,可以调用这个方法。
getAllResponseHeaders()
把 HTTP 响应头部作为未解析的字符串返回。
如果 readyState 小于 3,这个方法返回 null。否则,它返回服务器发送的所有 HTTP 响应的头部。头部作为单个的字符串返回,一行一个头部。每行用换行符 "/r/n" 隔开。
getResponseHeader()
返回指定的 HTTP 响应头部的值。其参数是要返回的 HTTP 响应头部的名称。可以使用任何大小写来制定这个头部名字,和响应头部的比较是不区分大小写的。
该方法的返回值是指定的 HTTP 响应头部的值,如果没有接收到这个头部或者 readyState 小于 3 则为空字符串。如果接收到多个有指定名称的头部,这个头部的值被连接起来并返回,使用逗号和空格分隔开各个头部的值。
open()
初始化 HTTP 请求参数,例如 URL 和 HTTP 方法,但是并不发送请求。
send()
发送 HTTP 请求,使用传递给 open() 方法的参数,以及传递给该方法的可选请求体。
setRequestHeader()
向一个打开但未发送的请求设置或添加一个 HTTP 请求。
XMLHttpRequest.open()
初始化 HTTP 请求参数
语法

open(method, url, async, username, password)

method 参数是用于请求的 HTTP 方法。值包括 GET、POST 和 HEAD。
url 参数是请求的主体。大多数浏览器实施了一个同源安全策略,并且要求这个 URL 与包含脚本的文本具有相同的主机名和端口。
async 参数指示请求使用应该异步地执行。如果这个参数是 false,请求是同步的,后续对 send() 的调用将阻塞,直到响应完全接收。如果这个参数是 true 或省略,请求是异步的,且通常需要一个 onreadystatechange 事件句柄。
username 和 password 参数是可选的,为 url 所需的授权提供认证资格。如果指定了,它们会覆盖 url 自己指定的任何资格。
说明
这个方法初始化请求参数以供 send() 方法稍后使用。它把 readyState 设置为 1,删除之前指定的所有请求头部,以及之前接收的所有响应头部,并且把 responseText、responseXML、status 以及 statusText 参数设置为它们的默认值。当 readyState 为 0 的时候(当 XMLHttpRequest 对象刚创建或者 abort() 方法调用后)以及当 readyState 为 4 时(已经接收响应时),调用这个方法是安全的。当针对任何其他状态调用的时候,open() 方法的行为是为指定的。
除了保存供 send() 方法使用的请求参数,以及重置 XMLHttpRequest 对象以便复用,open() 方法没有其他的行为。要特别注意,当这个方法调用的时候,实现通常不会打开一个到 Web 服务器的网络连接。
XMLHttpRequest.send()
发送一个 HTTP 请求
语法

send(body)

如果通过调用 open() 指定的 HTTP 方法是 POST 或 PUT,body 参数指定了请求体,作为一个字符串或者 Document 对象。如果请求体不适必须的话,这个参数就为 null。对于任何其他方法,这个参数是不可用的,应该为 null(有些实现不允许省略该参数)。
说明
这个方法导致一个 HTTP 请求发送。如果之前没有调用 open(),或者更具体地说,如果 readyState 不是 1,send() 抛出一个异常。否则,它发送一个 HTTP 请求,该请求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之前调用 open() 时指定的 HTTP 方法、URL 以及认证资格(如果有的话)。
· 之前调用 setRequestHeader() 时指定的请求头部(如果有的话)。
· 传递给这个方法的 body 参数。
一旦请求发布了,send() 把 readyState 设置为 2,并触发 onreadystatechange 事件句柄。
如果之前调用的 open() 参数 async 为 false,这个方法会阻塞并不会返回,直到 readyState 为 4 并且服务器的响应被完全接收。否则,如果 async 参数为 true,或者这个参数省略了,send() 立即返回,并且正如后面所介绍的,服务器响应将在一个后台线程中处理。
如果服务器响应带有一个 HTTP 重定向,send() 方法或后台线程自动遵从重定向。当所有的 HTTP 响应头部已经接收,send() 或后台线程把 readyState 设置为 3 并触发 onreadystatechange 事件句柄。如果响应较长,send() 或后台线程可能在状态 3 中触发 onreadystatechange 事件句柄:这可以作为一个下载进度指示器。最后,当响应完成,send() 或后台线程把 readyState 设置为 4,并最后一次触发事件句柄。
XMLHttpRequest.setRequestHeader()
语法

setRequestHeader(name, value)

name 参数是要设置的头部的名称。这个参数不应该包括空白、冒号或换行。
value 参数是头部的值。这个参数不应该包括换行。
说明
setRequestHeader() 方法指定了一个 HTTP 请求的头部,它应该包含在通过后续 send() 调用而发布的请求中。这个方法只有当 readyState 为 1 的时候才能调用,例如,在调用了 open() 之后,但在调用 send() 之前。
如果带有指定名称的头部已经被指定了,这个头部的新值就是:之前指定的值,加上逗号、空白以及这个调用指定的值。
如果 open() 调用指定了认证资格,XMLHttpRequest 自动发送一个适当的 Authorization 请求头部。但是,你可以使用 setRequestHeader() 来添加这个头部。类似地,如果 Web 服务器已经保存了和传递给 open() 的 URL 相关联的 cookie,适当的 Cookie 或 Cookie2 头部也自动地包含到请求中。可以通过调用 setRequestHeader() 来把这些 cookie 添加到头部。XMLHttpRequest 也可以为 User-Agent 头部提供一个默认值。如果它这么做,你为该头部指定的任何值都会添加到这个默认值后面。
有些请求头部由 XMLHttpRequest 自动设置而不是由这个方法设置,以符合 HTTP 协议。这包括如下和代理相关的头部:
· Host
· Connection
· Keep-Alive
· Accept-charset
· Accept-Encoding
· If-Modified-Since
· If-None-Match
· If-Range
· Range
实例分析
下面是 Ajax 应用程序所用到的基本技术:
HTML 用于建立 Web 表单并确定应用程序其他部分使用的字段。 JavaScript 代码是运行 Ajax 应用程序的核心代码,帮助改进与服务器应用程序的通信。 DHTML 或 Dynamic HTML,用于动态更新表单。我们将使用div、span和其他动态 HTML 元素来标记 HTML。
文档对象模型 DOM 用于(通过 JavaScript 代码)处理 HTML 结构和(某些情况下)服务器返回的 XML。
我们来进一步分析这些技术的职责。以后的文章中我将深入讨论这些技术,目前只要熟悉这些组件和技术就可以了。对这些代码越熟悉,就越容易从对这些技术的零散了解转变到真正把握这些技术(同时也真正打开了 Web 应用程序开发的大门)。
XMLHttpRequest 对象
要了解的一个对象可能对您来说也是最陌生的,即XMLHttpRequest。这是一个 JavaScript 对象,创建该对象很简单,如清单 1 所示。

清单 1. 创建新的 XMLHttpRequest 对象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xml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script>
·
下一期文章中将进一步讨论这个对象,现在要知道这是处理所有服务器通信的对象。继续阅读之前,先停下来想一想:通过XMLHttpRequest对象与服务器进行对话的是 JavaScript 技术。这不是一般的应用程序流,这恰恰是 Ajax 的强大功能的来源。
在一般的 Web 应用程序中,用户填写表单字段并单击 Submit 按钮。然后整个表单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将它转发给处理表单的脚本(通常是 PHP 或 Java,也可能是 CGI 进程或者类似的东西),脚本执行完成后再发送回全新的页面。该页面可能是带有已经填充某些数据的新表单的 HTML,也可能是确认页面,或者是具有根据原来表单中输入数据选择的某些选项的页面。当然,在服务器上的脚本或程序处理和返回新表单时用户必须等待。屏幕变成一片空白,等到服务器返回数据后再重新绘制。这就是交互性差的原因,用户得不到立即反馈,因此感觉不同于桌面应用程序。
Ajax 基本上就是把 JavaScript 技术和XMLHttpRequest对象放在 Web 表单和服务器之间。当用户填写表单时,数据发送给一些 JavaScript 代码而不是直接发送给服务器。相反,JavaScript 代码捕获表单数据并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同时用户屏幕上的表单也不会闪烁、消失或延迟。换句话说,JavaScript 代码在幕后发送请求,用户甚至不知道请求的发出。更好的是,请求是异步发送的,就是说 JavaScript 代码(和用户)不用等待服务器的响应。因此用户可以继续输入数据、滚动屏幕和使用应用程序。然后,服务器将数据返回 JavaScript 代码(仍然在 Web 表单中),后者决定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它可以迅速更新表单数据,让人感觉应用程序是立即完成的,表单没有提交或刷新而用户得到了新数据。JavaScript 代码甚至可以对收到的数据执行某种计算,再发送另一个请求,完全不需要用户干预!这就是XMLHttpRequest的强大之处。它可以根据需要自行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用户甚至可以完全不知道幕后发生的一切。结果就是类似于桌面应用程序的动态、快速响应、高交互性的体验,但是背后又拥有互联网的全部强大力量。加入一些 JavaScript得到XMLHttpRequest的句柄后,其他的 JavaScript 代码就非常简单了。事实上,我们将使用 JavaScript 代码完成非常基本的任务:
获取表单数据:JavaScript 代码很容易从 HTML 表单中抽取数据并发送到服务器。修改表单上的数据:更新表单也很简单,从设置字段值到迅速替换图像。
解析 HTML 和 XML:使用 JavaScript 代码操纵 DOM(请参阅 下一节),处理 HTML 表单服务器返回的 XML 数据的结构。
对于前两点,需要非常熟悉getElementById()方法,如 清单 2 所示。
清单 2. 用 JavaScript 代码捕获和设置字段值
// Get the value of the "phone" field and stuff it in a variable called phone
var phon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hone").value;
// Set some values on a form using an array called response
document.getElementById("order").value = response[0];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dress").value = response[1];
这里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真是好极了!您应该认识到这里并没有非常复杂的东西。只要掌握了XMLHttpRequest,Ajax 应用程序的其他部分就是如 清单 2 所示的简单 JavaScript 代码了,混合有少量的 HTML。同时,还要用一点儿 DOM,我们就来看看吧。
以 DOM 结束
最后还有 DOM,即文档对象模型。可能对有些读者来说 DOM 有点儿令人生畏,HTML 设计者很少使用它,即使 JavaScript 程序员也不大用到它,除非要完成某项高端编程任务。大量使用 DOM 的是复杂的 Java 和 C/C++ 程序,这可能就是 DOM 被认为难以学习的原因。
幸运的是,在 JavaScript 技术中使用 DOM 很容易,也非常直观。现在,按照常规也许应该说明如何使用 DOM,或者至少要给出一些示例代码,但这样做也可能误导您。即使不理会 DOM,仍然能深入地探讨 Ajax,这也是我准备采用的方法。以后的文章将再次讨论 DOM,现在只要知道可能需要 DOM 就可以了。当需要在 JavaScript 代码和服务器之间传递 XML 和改变 HTML 表单的时候,我们再深入研究 DOM。没有它也能做一些有趣的工作,因此现在就把 DOM 放到一边吧。
获取 Request 对象
有了上面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来看看一些具体的例子。XMLHttpRequest是 Ajax 应用程序的核心,而且对很多读者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吧。从 清单 1 可以看出,创建和使用这个对象非常简单,不是吗?等一等。
还记得几年前的那些讨厌的浏览器战争吗?没有一样东西在不同的浏览器上得到同样的结果。不管您是否相信,这些战争仍然在继续,虽然规模较小。但令人奇怪的是,XMLHttpRequest成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之一。因此获得XMLHttpRequest对象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下面我将详细地进行解释。
使用 Microsoft 浏览器
Microsoft 浏览器 Internet Explorer 使用 MSXML 解析器处理 XML(可以通过 参考资料 进一步了解 MSXML)。因此如果编写的 Ajax 应用程序要和 Internet Explorer 打交道,那么必须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创建对象。
但并不是这么简单。根据 Internet Explorer 中安装的 JavaScript 技术版本不同,MSXML 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版本,因此必须对这两种情况分别编写代码。请参阅 清单 3,其中的代码在 Microsoft 浏览器上创建了一个XMLHttpRequest。
清单 3. 在 Microsoft 浏览器上创建 XMLHttpRequest 对象
·
var xmlHttp = false;
try {
xmlHttp = new ActiveXObject("Msxml2.XMLHTTP");
} catch (e) {
try {
xmlHttp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catch (e2) {
xmlHttp = false;
}
}
您对这些代码可能还不完全理解,但没有关系。当本系列文章结束的时候,您将对 JavaScript 编程、错误处理、条件编译等有更深的了解。现在只要牢牢记住其中的两行代码:
xmlHttp = new ActiveXObject("Msxml2.XMLHTTP");

xmlHttp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这两行代码基本上就是尝试使用一个版本的 MSXML 创建对象,如果失败则使用另一个版本创建该对象。不错吧?如果都不成功,则将xmlHttp变量设为 false,告诉您的代码出现了问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安装了非 Microsoft 浏览器,需要使用不同的代码。
处理 Mozilla 和非 Microsoft 浏览器
如果选择的浏览器不是 Internet Explorer,或者为非 Microsoft 浏览器编写代码,就需要使用不同的代码。事实上就是 清单 1 所示的一行简单代码:
var xml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object;。
这行简单得多的代码在 Mozilla、Firefox、Safari、Opera 以及基本上所有以任何形式或方式支持 Ajax 的非 Microsoft 浏览器中,创建了XMLHttpRequest对象。
· 结合起来
关键是要支持所有浏览器。谁愿意编写一个只能用于 Internet Explorer 或者非 Microsoft 浏览器的应用程序呢?或者更糟,要编写一个应用程序两次?当然不!因此代码要同时支持 Internet Explorer 和非 Microsoft 浏览器。清单 4 显示了这样的代码。

清单 4. 以支持多种浏览器的方式创建 XMLHttpRequest 对象

/* Create a new XMLHttpRequest object to talk to the Web server */
var xmlHttp = false;
/*@cc_on @*/
/*@if (@_jscript_version >= 5)
try {
xmlHttp = new ActiveXObject("Msxml2.XMLHTTP");
} catch (e) {
try {
xmlHttp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catch (e2) {
xmlHttp = false;
}
}
@end @*/

if (!xmlHttp && typeof XMLHttpRequest != 'undefined') {
xml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

现在先不管那些注释掉的奇怪符号,如@cc_on,这是特殊的 JavaScript 编译器命令,将在下一期针对XMLHttpRequest的文章中详细讨论。这段代码的核心分为三步:
1.
建立一个变量xmlHttp来引用即将创建的XMLHttpRequest对象。
2.
尝试在 Microsoft 浏览器中创建该对象:
o
尝试使用Msxml2.XMLHTTP对象创建它。
o
如果失败,再尝试Microsoft.XMLHTTP对象。
3.
如果仍然没有建立xmlHttp,则以非 Microsoft 的方式创建该对象。
最后,xmlHttp应该引用一个有效的XMLHttpRequest对象,无论运行什么样的浏览器。
关于安全性的一点说明
安全性如何呢?现在浏览器允许用户提高他们的安全等级,关闭 JavaScript 技术,禁用浏览器中的任何选项。在这种情况下,代码无论如何都不会工作。此时必须适当地处理问题,这需要单独的一篇文章来讨论,要放到以后了(这个系列够长了吧?不用担心,读完之前也许您就掌握了)。现在要编写一段健壮但不够完美的代码,对于掌握 Ajax 来说就很好了。以后我们还将讨论更多的细节。

回页首

Ajax 世界中的请求/响应
现在我们介绍了 Ajax,对XMLHttpRequest对象以及如何创建它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如果阅读得很仔细,您可能已经知道与服务器上的 Web 应用程序打交道的是 JavaScript 技术,而不是直接提交给那个应用程序的 HTML 表单。
还缺少什么呢?到底如何使用XMLHttpRequest。因为这段代码非常重要,您编写的每个 Ajax 应用程序都要以某种形式使用它,先看看 Ajax 的基本请求/响应模型是什么样吧。
发出请求
您已经有了一个崭新的XMLHttpRequest对象,现在让它干点活儿吧。首先需要一个 Web 页面能够调用的 JavaScript 方法(比如当用户输入文本或者从菜单中选择一项时)。接下来就是在所有 Ajax 应用程序中基本都雷同的流程:
1.
从 Web 表单中获取需要的数据。
2.
建立要连接的 URL。
3.
打开到服务器的连接。
4.
设置服务器在完成后要运行的函数。
5.
发送请求。
清单 5中的示例 Ajax 方法就是按照这个顺序组织的:

清单 5. 发出 Ajax 请求

function callServer() {
// Get the city and state from the web form
var city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ity").value;
var stat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tate").value;
// Only go on if there are values for both fields
if ((city == null) || (city == "")) return;
if ((state == null) || (state == "")) return;

// Build the URL to connect to
var url = "/scripts/getZipCode.php?city=" + escape(city) + "&state=" + escape(state);

// Open a connection to the server
xmlHttp.open("GET", url, true);

// Setup a function for the server to run when it's done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 = updatePage;

// Send the request
xmlHttp.send(null);
}

其中大部分代码意义都很明确。开始的代码使用基本 JavaScript 代码获取几个表单字段的值。然后设置一个 PHP 脚本作为链接的目标。要注意脚本 URL 的指定方式,city 和 state(来自表单)使用简单的 GET 参数附加在 URL 之后。
然后打开一个连接,这是您第一次看到使用XMLHttpRequest。其中指定了连接方法(GET)和要连接的 URL。最后一个参数如果设为true,那么将请求一个异步连接(这就是 Ajax 的由来)。如果使用false,那么代码发出请求后将等待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如果设为true,当服务器在后台处理请求的时候用户仍然可以使用表单(甚至调用其他 JavaScript 方法)。
xmlHttp(要记住,这是XMLHttpRequest对象实例)的onreadystatechange属性可以告诉服务器在运行完成后(可能要用五分钟或者五个小时)做什么。因为代码没有等待服务器,必须让服务器知道怎么做以便您能作出响应。在这个示例中,如果服务器处理完了请求,一个特殊的名为updatePage()的方法将被触发。
最后,使用值null调用send()。因为已经在请求 URL 中添加了要发送给服务器的数据(city 和 state),所以请求中不需要发送任何数据。这样就发出了请求,服务器按照您的要求工作。
如果没有发现任何新鲜的东西,您应该体会到这是多么简单明了!除了牢牢记住 Ajax 的异步特性外,这些内容都相当简单。应该感激 Ajax 使您能够专心编写漂亮的应用程序和界面,而不用担心复杂的 HTTP 请求/响应代码。
清单 5 中的代码说明了 Ajax 的易用性。数据是简单的文本,可以作为请求 URL 的一部分。用 GET 而不是更复杂的 POST 发送请求。没有 XML 和要添加的内容头部,请求体中没有要发送的数据;换句话说,这就是 Ajax 的乌托邦。
不用担心,随着本系列文章的展开,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您将看到如何发送 POST 请求、如何设置请求头部和内容类型、如何在消息中编码 XML、如何增加请求的安全性,可以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暂时先不用管那些难点,掌握好基本的东西就行了,很快我们就会建立一整套的 Ajax 工具库。
处理响应
现在要面对服务器的响应了。现在只要知道两点:
什么也不要做,直到xmlHttp.readyState属性的值等于 4。
服务器将把响应填充到xmlHttp.responseText属性中。
其中的第一点,即就绪状态,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讨论,您将进一步了解 HTTP 请求的阶段,可能比您设想的还多。现在只要检查一个特定的值(4)就可以了(下一期文章中还有更多的值要介绍)。第二点,使用xmlHttp.responseText属性获得服务器的响应,这很简单。清单 6 中的示例方法可供服务器根据 清单 5 中发送的数据调用。

清单 6. 处理服务器响应

function updatePage() {
if (xmlHttp.readyState == 4) {
var response = xmlHttp.responseText;
document.getElementById("zipCode").value = response;
}
}

这些代码同样既不难也不复杂。它等待服务器调用,如果是就绪状态,则使用服务器返回的值(这里是用户输入的城市和州的 ZIP 编码)设置另一个表单字段的值。于是包含 ZIP 编码的zipCode字段突然出现了,而用户没有按任何按钮!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桌面应用程序的感觉。快速响应、动态感受等等,这些都只因为有了小小的一段 Ajax 代码。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zipCode是一个普通的文本字段。一旦服务器返回 ZIP 编码,updatePage()方法就用城市/州的 ZIP 编码设置那个字段的值,用户就可以改写该值。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保持例子简单,说明有时候可能希望用户能够修改服务器返回的数据。要记住这两点,它们对于好的用户界面设计来说很重要。

回页首

连接 Web 表单
还有什么呢?实际上没有多少了。一个 JavaScript 方法捕捉用户输入表单的信息并将其发送到服务器,另一个 JavaScript 方法监听和处理响应,并在响应返回时设置字段的值。所有这些实际上都依赖于调用第一个 JavaScript 方法,它启动了整个过程。最明显的办法是在 HTML 表单中增加一个按钮,但这是 2001 年的办法,您不这样认为吗?还是像 清单 7 这样利用 JavaScript 技术吧。

清单 7. 启动一个 Ajax 过程

<form>
<p>City: <input type="text" name="city" id="city" size="25"
/></p>
<p>State: <input type="text" name="state" id="state" size="25"
/></p>
<p>Zip Code: <input type="text" name="zipCode" id="city" size="5" /></p>
</form>

如果感觉这像是一段相当普通的代码,那就对了,正是如此!当用户在 city 或 state 字段中输入新的值时,callServer()方法就被触发,于是 Ajax 开始运行了。有点儿明白怎么回事了吧?好,就是如此!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