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详细讲解 移植Uboot到ARM9开发系统上

2009-12-20 22:42 405 查看
首先了解ARMer9开发系统硬件设计上和三星原装SMDK2410之间的区别。让uboot在ARMer9开发系统上跑起来,目前只需要关注如下的硬件区别,解决了下面这个问题,uboot就可以在ARMer9开发系统上正常地从串口输出,进入提示符。很多命令都可以使用,当然有些命令需要做修改。



SMDK2410 : nor Flash 是AMD的1M的;

ARMer9: 是Intel E28F128J3A, 两片并联,一共32M Bytes.



下载一个uboot-1.1.1.tar.bz2.;



tar jxvf uboot-1.1.1.tar.bz2;



在uboot 目录board/smdk2410 下的flash.c需要修改。这个是Flash的驱动,如何写,需要参考E28F128J3A的Datasheet. 这里我们提供一个我们修改好的flash.c文件,您只需要将这个文件覆盖掉board/smdk2410 下的文件即可。



(注意:你要安装了交叉编译器才行哦)



修改uboot目录下的Makefile,将

ifeq ($(ARCH),arm)

CROSS_COMPILE = arm-Linux-

endif



修改成



ifeq ($(ARCH),arm)

CROSS_COMPILE = /opt/host/armv4l/bin/armv4l-unknown-linux-

endif



修改processor.h中:

union debug_insn

{

u32 arm;

u16 thumb;

}

修改成:

union debug_insn

{

u32 arm_mode;

u16 thumb_mode;

}



然后配置板子

make smdk2410_config



然后

make



在uboot目录生成uboot.bin;



通过sjf2410w程序将uboot.bin下载到nor flash中, 地址为0的地方;



串口接在UART0上,uboot的启动信息将输出。



你将发现很多命令都可以使用了。uboot果然强大。



关于网络部分,因为ARMer9开发系统使用也是CS8900A,所以代码部分几乎不用做改动,只需要在 include/configs/smdk2410.h中看看,有没有定义CONFIG_ETHADDR,CONFIG_IPADDR, CONFIG_SERVERIP这些宏没有,如果没有,请定义好。







#define CONFIG_ETHADDR 00:00:e0:ff:cd:15



#define CONFIG_IPADDR 192.168.0.5



#define CONFIG_SERVERIP 192.168.0.100



就这样修改一下,网络部分功能就通了,哈哈。



可以使用tftpboot命令从tftp服务器下载程序到系统内存中。



#tftpboot 0x33000000 zImage



#bootm 0x33000000





利用uboot引导可执行映象的通用方法







uboot源代码的tools/目录下有mkimage工具,这个工具可以用来***不压缩或者压缩的多种可启动映象文件。



mkimage在***映象文件的时候,是在原来的可执行映象文件的前面加上一个0x40字节的头,记录参数所指定的信息,这样uboot才能识别这个映象是针对哪个CPU体系结构的,哪个OS的,哪种类型,加载内存中的哪个位置, 入口点在内存的那个位置以及映象名是什么



root@Glym:/tftpboot# ./mkimage

Usage: ./mkimage -l image

-l ==> list image header information

./mkimage -A arch -O os -T type -C comp -a addr -e ep -n name -d data_file[:data_file...] image

-A ==> set architecture to 'arch'

-O ==> set operating system to 'os'

-T ==> set image type to 'type'

-C ==> set compression type 'comp'

-a ==> set load address to 'addr' (hex)

-e ==> set entry point to 'ep' (hex)

-n ==> set image name to 'name'

-d ==> use image data from 'datafile'

-x ==> set XIP (execute in place)

参数说明:



-A 指定CPU的体系结构:



取值 表示的体系结构

alpha Alpha

arm A RM

x86 Intel x86

ia64 IA64

mips MIPS

mips64 MIPS 64 Bit

ppc PowerPC

s390 IBM S390

sh SuperH

sparc SPARC

sparc64 SPARC 64 Bit

m68k MC68000



-O 指定操作系统类型,可以取以下值:

openbsd、netbsd、FreeBSD、4_4bsd、linux、svr4、esix、Solaris、irix、sco、dell、ncr、lynxos、vxworks、psos、qnx、u-boot、rtems、artos



-T 指定映象类型,可以取以下值:

standalone、kernel、ramdisk、multi、firmware、script、filesystem



-C 指定映象压缩方式,可以取以下值:

none 不压缩

gzip 用gzip的压缩方式

bzip2 用bzip2的压缩方式



-a 指定映象在内存中的加载地址,映象下载到内存中时,要按照用mkimage***映象时,这个参数所指定的地址值来下载



-e 指定映象运行的入口点地址,这个地址就是-a参数指定的值加上0x40(因为前面有个mkimage添加的0x40个字节的头)



-n 指定映象名



-d 指定***映象的源文件



常用U-BOOT命令介绍

1. ?或者help,得到所有命令列表;

2. help: help usb, 列出USB功能的使用说明

3. ping:注:通常只能运行uboot的系统PING别的机器

4. setenv: 设置环境变量

setenv serverip 10.36.20.49,设置TFTP Server的IP地址;

setenv ipaddr 10.36.20.200,设置IP地址;

setenv bootcmd ‘tftp 32000000 vmlinux; kgo 32000000’,设置启动命令(实际上就是一个脚本);

5. saveenv:在设置好环境变量以后, 保存环境变量值到flash中间;

6. tftpboot:tftpboot 0x800000 vmlinux, 将TFTP Server(IP = 环境变量中设置的serverip)中/tftpdroot目录 下的vmlinux通过TFTP协议下载到物理内存0x800000开始的地方。

7. kgo:启动没有压缩的linux内核,kgo 0x800000

8. bootm:启动通过UBOOT TOOLS—— mkimage***的压缩LINUX内核, bootm 3200000;

9 flinfo:列出flash的信息

10. protect: 对FLASH进行写保护或取消写保护, protect on 1:0-3(就是对第一块FLASH的0-3扇区进行保护),protect off 1:0-3取消写保护

11. erase: 删除FLASH的扇区, erase 1:0-2(就是对每一块FLASH的0-2扇区进行删除)

12. cp: 将内存中数据烧写到Flash, cp 0x800000 0xc0000 0x40000(把内存中0x800000开始的0x40000字节复制到0xc0000处);

13. mw: 对RAM中的内容进行写操作, mw 32000000 ff 10000(把内存0x32000000开始的0x10000字节设为0xFF);

14. md: 显示RAM中的内容, md 0x800000;

15. loadb: 准备用 KERMIT协议接收来自kermit或超级终端传送的文件。

16. nfs: nfs 32000000 192.168.0.2:aa.txt , 把192.168.0.2(LINUX 的NFS文件系统)中的NFS文件系统中的aa.txt 读入内存0x32000000处。

17. fatls:列出Dos FAT文件系统, 如:fatls usb 0列出第一块U盘中的文件

18. fatload: 读入FAT中的一个文件,如:fatload usb 0:0 32000000 aa.txt

19. usb相关的命令:

usb start: 起动usb 功能

usb info: 列出设备

usb scan: 扫描usb storage(u 盘)设备



Uboot对SMDK2410板的NAND Flash初始化部分没有写,







即lib_arm/board.c中的start_armboot函数中有这么一句:

#if (CONFIG_COMMANDS



linux内核编译问题

1 内核编译命令



编译非压缩内核: make Image

编译压缩内核: make zImage

编译可被u-boot支持的内核: make uImage
最后生成的内核都在 $(src_tree)/arch/arm/boot目录下



2 make uImage



需要使用u-boot提供的mkimage工具,把这个文件拷贝到/usr/bin或/bin目录下

,否则会有“mkimage找不到”的错误。



makeimage软件内部使用了mmap()函数,这个函数对NTFS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操作时会失败(使用的是Fedora Core 7,不知道别的linux版本是否也一样),显示“不能映射文件”错误。所以最好不要在NTFS文件系统上构建内核,或者把内核编译过程中生成的zImage拷贝到非NTFS文件系统上,再调用mkimage处理。



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修改$(src_tree)/arch/arm/boot/Makefile中产生uImage的部分:



$(obj)/uImage: $(obj)/zImage FORCE

$(call if_changed,uimage)

@echo ' Image $@ is ready'



方法一:使用Image

# Method 1 : Image->gzip->add u-boot header

$(obj)/uImage: /tftpboot/u9260.img

/tftpboot/u9260.img: $(obj)/Image FORCE

cat $< | gzip -9 > $(obj)/Image.gz

mkimage -A arm -O linux -T kernel -C gzip -a $(LOADADDR) -e $(LOADADDR) /

-n 'Linux-$(KERNELRELEASE)' -d $(obj)/Image.gz $@

rm -f $(obj)/Image.gz

@echo ' Image $@ is ready'



方法二:使用zImage

# Method 2 : zImage->add u-boot header

$(obj)/uImage: /tftpboot/u9260.img

/tftpboot/u9260.img: $(obj)/zImage FORCE

$(call if_changed,uimage)

@echo ' Image $@ is ready'



3 EABI

使用AT91SAM9260EK的缺省配置编译内核,***根文件系统,下载到AT9260单板,启动过程中出现“kernel panic: not syncing attempted to kill init”信息,然后死机。

经检查发现,ramdisk挂载正常,很可能是busybox执行失败。



怀疑是共享库的问题,将busybox静态编译链接,故障依旧。

换用一个老版本的根文件系统映象,可以正常启动。



后来上网搜索了一些相关信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原因在于:编译内核和busybox使用的编译器是arm-linux-gcc 4.3.2,而这个编译器默认是打开“EABI选项”的,这样编译出来的busybox就是EABI的。但是内核编译的时候,默认是把“EABI选项”关掉的。所以busybox和内核无法正常配合。把“EABI选项”打开,重新编译内核后,一切正常。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