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对德鲁克最好的纪念,就是超越他

2009-12-01 06:26 204 查看
[align=right]文/白立新《中国经营报》2009年11月30日[/align]

90年代初,德鲁克先生跟北京德鲁克学院创始人邵明路说:“假如让我年轻10岁,我会到中国来传播管理学的。”
上帝虽然厚爱德鲁克,但终归没有给他年轻10岁的机会。不过,以他横贯中西的视野,我判断他一定关心着中国改革开放及中国企业成长的历程。遗憾的是,德鲁克关于中国的观点是十分有限。

下面是一段十分宝贵的资料,摘自《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正文第7页。
“除非中国突然崩溃,我可以预测:以后10年左右,在美国和欧洲市面上将会出现大量题目为‘中国管理的秘密’的书籍,就像前10年大量的‘日本管理的秘密’一样。中国人研发出了一套特点鲜明、与众不同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框架。我经常说,日本的秘密在于它能把家庭因素从现代企业中完全剥离出去。中国式管理的秘密可能在于把家庭因素融合到现代企业中。”

德鲁克的观点非常明确,那就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必定产生“中国式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模式会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
距离德鲁克讲这段话的1995年,14年已经过去了,欧美市场上不要说中国管理秘籍的风靡,就连一本有影响力的关于中国管理的书籍都没有。在国内,许多的中国企业家和学者甚至认为不存在“中国式管理”,就像没有德国式管理和加拿大式管理一样。
德鲁克先生的在天之灵一定对此十分失望。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深远文化悠久的国度,怎么会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风格?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难道孕育不出伟大的理论?没有自己管理思想的企业群体,能够承担起经济强国的使命吗?
针对德鲁克的这些问题,我们有责任回答“是”,但时机远未成熟。在此,我们只能恭请德鲁克先生在天堂里多一份耐心。

虽然中国式管理思想尚未成型,德鲁克思想在中国的大行其道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最受尊重的企业家之一张瑞敏就不断从德鲁克那里汲取精神营养。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采访时,张瑞敏坦承,德鲁克在三方面对他的启发很大。
第一,德鲁克提醒企业家始终关注客户,“关于企业的目的,唯一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利润只是企业经营的必要因素,而不是企业的目的,唯有不断创造顾客,才是基业长青的基础。
第二,德鲁克要求企业家为员工提供创新的机遇和平台。为此,张瑞敏改变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将金字塔翻转过来,直接面向客户的员工在最上面,领导自下而上提供支持。IBM前任CEO郭士纳对张瑞敏的这一做法也深表赞同。
第三,德鲁克希望企业家不断挑战自我,用张瑞敏的话说,“不要自以为是,而要自以为非”。张瑞敏要求干部时刻用德鲁克的三个问题警示自己: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客户是谁,客户认为什么最有价值。
毫无疑问,德鲁克如若读到上面这段文字,应该会感到欣慰,中国最优秀的企业正在践行他的思想。
不过,我觉得德鲁克未必很满意,因为这三点只是其思想体系的一小部分,在构筑中国式管理的道路上,也只是一小步。
我们到底何时才能让“中国管理秘籍”风靡欧美呢?中国的经济环境能够造就中国式管理吗?
回顾三十年前,邓小平在正确的时间做了一系列正确的事情,使得中国企业享受了百年不遇的黄金发展时机。这时期最重要的是跑马圈地的勇气、长袖善舞的关系以及适当的运气。企业管理,有则好,没有也无妨。
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着相对激烈的竞争的时候,企业才开始着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体系。这10年间,企业家及管理专家们将国外50年甚至100年的管理成果统统照搬进来,试图找到一条捷径,快速提升管理水平。囫囵吞枣的结果是消化不良,直接的恶果就是“企业文学化”,引进先进管理思想,编制制度流程,设置平衡计分卡,把企业变成了文学作品,看着不错,实际上废纸一堆。
改革开放30年,管理实践只有10年,而且这10年主要还是走马观花而已。
所以,我估计还需要10年的时间,我们才能将西方的先进管理方法消化完毕,并初步形成中国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不过,我的这一观点被网友批判为“头脑发热”和“管理大跃进”,有网友说我们还需要100年才能形成中国式管理。
一百年太久,我们该只争朝夕。德鲁克的观点对我们是有启示的。他善意地将中国式管理与日本式管理进行了对照。日本经济起飞的时候,日本并不具备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优越条件: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同样大量的海外订单。为此,日本企业只能通过精益求精锤炼自己的管理方法,以争取竞争优势。无论是全面质量管理还是精益生产都是严酷竞争的产物。
今天的金融危机,或许为中国企业凝练中国式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当“管理”二字不再可有可无的时候,凭借中国人的智慧,我们不难发展出足以支撑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我对此一直比较乐观。第一我坚信伟大的改革开放实践必定造就伟大的理论,第二我坚信东方的儒释道思想必定为我们提供德鲁克不曾给予我们的精神食粮。

德鲁克告诉我们“如何做一家企业”,而对儒释道融会贯通的稻盛和夫则告诉我们“如何做一名企业家”。11月2日张瑞敏与稻盛和夫进行了直接对话。如果能融合德鲁克与稻盛和夫,中国式管理就有希望了。
哈佛《商业评论》编辑陈雪频说的很好:“对德鲁克最好的纪念,就是超越他。”

参考阅读:

1. 更多关于稻盛和夫的素材,请拜访曹岫云老师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50947193

2. 相关文章请参阅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网 过去属于德鲁克,未来属于稻盛和夫
http://club.ebusinessreview.cn/blogArticle-blogId-6174-userId-135320.html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