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手段

2009-11-20 15:56 239 查看
大家都在讨论“过冬”的问题,从企业经营方面看,过冬的有效手段除了强化资金链之外,还可以通过管理的信息化迅速提升竞争力,炼好内功,大幅度降低人员、管理、生产等经营成本来有效应对市场变化。从企业发展过程上看,信息化是最终都要走的道路。企业通过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促进自身迅速提升也是过冬的有效手段之一。

现代经济市场化、竞争白热化,失去信息化技术和对经营管理信息的高效管理和充分应用,任何企业都没有办法在竞争中发展下去。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企业规范其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和基础业务系统的过程。通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将迅速促进企业提升其经营能力,促进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成本控制的能力和效果,堵塞经营过程中大量的漏洞,形成企业内部的科学机制。

从现代企业发展及其升级角度上看,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脱离了信息化技术的支撑,缺少信息化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甚至还沿用拍脑袋的决策和闭门造车的管理方法,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企业管理信息化根本上说,就是把企业管理的模式、流程、标准、制度、机制等重新审视、细化深入、科学规范的过程,是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深层次的规范描述,把标准固化到企业经营流程的每个细节中去,协助经营管理层层层累积企业的效益。
 

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从业务流程、管理指标、职责权限等各个方面深刻规范企业管理过程。原来很多模棱两可的事情,由于信息化管理的需要,都必须明确职责,明确指标数据;原来不合理的业务过程,因为信息化,要重新设计,直到符合科学流程需要;原来职责不清晰的审批、核算等权限,由于信息化的需要必须细化到人。这些内容,堵塞了企业管理粗放式的漏洞,加快了企业经营的节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决策、经营、生产、销售等全过程,有效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最终体现在企业效益的迅速提升上。

信息化是一个进程,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
  

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内容。
  

信息化的方法,可以说是企业管理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数字化等等的实际内容。
  

企业管理信息化不是简单的上一套软件,一定程度上看,其实结果也就是上了一套信息系统。
  

如果不能在信息化进程中,深刻认识这个进程,同时也是企业升级的过程,不能抓住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升级这个核心事件,而把主要工作交给几个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就可以设计一套科学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话,全球的企业好像都可以信息化了。

企业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由于企业的复杂性,比如,有汽车、通讯、银行、商业等行业的不同,有创业初期、正常经营、成熟稳定、快速发展等纵向的阶段不同,还有人力资源、资金、技术、项目等资源的不同,更有经营者学士、胆略、经验、方法、指挥调度能力的不同。这些不同,造就出百花齐放的企业管理现状。
  

但企业管理又有其内在的规律,可以被研究和总结,可以被学习、借鉴、被成分移植到每个企业经营过程中。
  

企业管理信息化,说到底,是用信息化的技术,辅助企业管理模式的实现,把管理思想、模式、方法、流程、标准、执行、评估、指挥调度、考核、激励等众多的管理要素,通过信息化的软件固化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以确保企业实际过程按照这样的机制和规则落实。根本上是实现经营管理工作和企业各种要素的科学整合,最大价值的发挥作用,创造更大的附加值。

传统企业管理尤其在国有企业当中,把握信息是高层的事情,中层管理人员乃至一些副职,对企业发展、经营、管理的很多信息都知之甚少。被认为哪些信息应该是领导掌握的事情。
  

这些现象特别体现在人事任用、工资改革、重大采购、新投资、生产技术改造、重大的销售政策、重点客户业务等领域。
信息化进程,就是重视信息价值,转化信息应有价值的过程。
  

每个单位经营过程都存在不断流动着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业绩、生产经营进度等。这些信息在恰当的时候被恰当的管理人员充分使用,将数倍的产生价值。体现在企业的管理效益上。
  

越是信息闭塞的企业,发展越慢,越是信息开放的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一个具体企业的企业管理方法和模式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是决策层长期求索的课题。
  

信息化,从一个角度上看,一是要重视信息在管理中的作用。二是从资源角度,深刻认识信息也是重要的企业资源,信息本身在资源中的排位应该体现在企业需要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上,信息的重要程度将被提到更靠前的位置;三是要切实学会驾御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快速发展和竞争的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个手段;四是信息化也是管理的延伸;五是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辅助手段,信息化的过程,也是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新整合的过程,很多不合理、不科学的业务过程,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尤其显现出来,这个意义上看,信息化也是被迫企业不得不优化其业务流程的过程。

信息化应该不是简单的上一套软件,建一个网站,企业就管理信息化了。但上了软件,做了门户就说明企业开始信息化历程了。比传统的“人管人”前进了一大步。
  

现代企业管理提出的目标,是实现制度管理/指标管理/人性化管理/科学化管理。落实这些管理目标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制订几个指标,按照指标考核,按照绩效兑现,按照绩效实施激励就可以了。需要管理层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模式,熟悉依靠信息做决策,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方式/指挥过程/指挥方式/信息反馈的过程/信息传递的方式等等,都随之配套。
  

所以说,企业管理信息化,其实是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一次变革,是一个以一把手为中心,有效组织,系统规划,科室部署,全员实施,软件部门或者协助单位完全配合,才能实现的一个目标,不是简单的把工作全部缴给软件开发单位就了事的。

而现实中,谈到信息化的事情,几乎所有的单位,都是把计算机管理员叫来,这个事情,你配合(负责),把要求给开发单位提出来,参与其中,拿出好结果。
  

很多人都在谈上企业管理软件的成败事情,很少有人研究单位上企业管理软件的过程。

经常遇到实施信息化的企业,把信息化的事情,交付给单位做硬件/网络技术人员,由这些技术人员提出粗略的要求,就要让开发单位以此来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巨大目标。

甚或在信息化操作过程中,一些单位从实施目标制定/实施规划/实施过程控制/安装测试/试运行/正常运行等各个阶段,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都隐藏起来,让一些业务科室做验收;

还有一些单位这样开始信息化,最初让管理人员甲谈出一个信息化的意见,开发单位根据甲开发了。单位又让管理人员乙验收,乙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提出一套意见,开发单位再按照乙的意见重新修改;如此多次征求很多人的意见,软件就做了很多次修改。在单位看来,好像是这样信息化已经征求企业多数人的意见,应该就是最好的系统了。却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不仅项目时间无限期的延长,其效果可想而知的有多差劲了。

我们认为,信息化过程应该制定明确的目标,确定合理的范围,成立由一把手牵头的实施队伍,制定有效科学的实施步骤,选定有实力的开发单位,逐阶段实施。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