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吴晓灵:央行货币政策现在已经处于两难状态

2009-08-23 22:27 477 查看
吴晓灵:央行货币政策现在已经处于两难状态 老股民声明:这里是深度套牢者抱团取暖的地方。由于我本人的失误,致使很多老朋友进入深度套牢的尴尬。所以,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我只对因我而套进去的人及在这里的老朋友们说,和他人一概没关系,我的思维仅限于此。[/b]老股民特别说明:本人以及这里的老朋友们满仓持有、[/b]深度套牢于[/b]银行股。我的所有涂鸦纯属自娱自乐与寻求心理安慰的结果。[/b][/b]老股民提醒:本博特点以价值投资为主题,没能力高抛低吸,也没能力把握波段,投资收益的对标只是指数的增长率,目标是长期战胜指数。所以,可能并不适合你。[/b]同时,在银行股大幅度上涨以后,我不支持新来的朋友据此买入银行股进行投资。希望你能明白,投资于银行股的最佳机会已失去!我在准备卖出呢,我不希望你为我的卖出抬轿子。[/b][/b]??※对于我国上半年突飞猛进的信贷增长,我的观点也是太厉害了,这样的信贷增长不能继续。我支持吴晓灵的“中国经济确实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绝对不能依靠信贷冲抵,适度的货币信贷能够给国民经济作出贡献,过度的货币信贷投放对社会而言不是福音。”这个结论性观点,所以,我对下半年信贷增长的大幅度下降是有心理预期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上半年突飞猛进的信贷增长,其中有着商业银行对于自身经营业绩的无奈,是不得已而为之。已经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了,管理层不得不为股东考虑回报率的方面,同时也为了自己的报酬可以水涨船高。所以,适当的短期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关于这个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我曾经几次说过这个问题:都是央行08年“信贷额度管理”惹的祸!遗憾的是,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看见央行明确表态:未来不进行信贷额度管理。也许这就是我国特色,央行不敢如此明确表态。我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就看看已经公布中期报告的几家银行的贷款数据吧,我就选择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三家来作为标本看看。?工商银行,上年末贷款余额45720亿元,一季度末贷款余额52084亿元,上半年末贷款余额54365亿元,上半年日均贷款余额为50298亿元,上半年信贷余额增加8645亿元或18.91%。上半年日均贷款余额低于一季度期末贷款余额,上半年日均余额比上年末贷款余额增加4578亿元或10.01%,上半年期末贷款余额比上半年日均余额增加4067亿元或8.90%。?交通银行,上年末贷款余额13286亿元,一季度末贷款余额16065亿元,上半年末贷款余额17292亿元,上半年日均贷款余额为14744亿元,上半年信贷余额增加4006亿元或30.15%。上半年日均贷款余额低于一季度期末贷款余额,上半年日均余额比上年末贷款余额增加1458亿元或10.97%,上半年期末贷款余额比上半年日均余额增加2548亿元或17.28%。?民生银行,上年末贷款余额6584亿元,一季度末贷款余额7416亿元,上半年末贷款余额9039亿元,上半年日均贷款余额为7142亿元,上半年信贷余额增加2455亿元或37.30%。上半年日均贷款余额低于一季度期末贷款余额,上半年日均余额比上年末贷款余额增加558亿元或8.48%,上半年期末贷款余额比上半年日均余额增加1897亿元或26.56%。?上面三家银行的信贷数据,我们就可以看见那么两个共同点,一是上半年日均贷款余额低于一季度期末贷款余额。二是上半年日均余额比上年末贷款余额增长并不多,最多的交通银行也只不过是11%。这两个数据说明上半年实际的信贷增长并不那么恐怖,而是商业银行为了抢信贷额度而进行的期末突击发放。否则,在信贷均衡发放的情况下,上半年信贷日均余额是不会低于一季度末贷款余额那么多的,合理的上半年日均贷款余额是期初期末数据的平均数,但目前的情况显然是低于这个平均数的。?我的结论是:相对于上半年爆发性增长,信贷增长适当的控制,对于银行业并不是坏事。特别是对于具有议价能力的中小银行。??附件:吴晓灵:央行货币政策现在已经处于两难状态 2009年8月21日 14点5分? 来源:新华网? 最新出版的《中国人大》杂志刊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的短文说,要正确理解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吴晓灵在文中说,当前中外经济金融形势不同,对货币政策的选择也应该不同。中国没有发生经济危机,也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速度的下滑,是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合理、需要自我调整的必然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只不过是促使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得快一点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打消通货紧缩的预期,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对的,也已取得了成效。但是,中国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国外的金融机构受了极大创伤,商业银行不敢放款,中央银行不得不代替商业银行来向社会直接提供信贷。而我国的金融机构有极大的贷款冲动,上半年的贷款额激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中国的中央银行绝对不能采取和国外的中央银行同样的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要正确地理解和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年初国务院确立了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贷款增长5万亿元以上的目标,相对于8%的GDP增长和4%的CPI增长是一个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今年上半年执行结果M2增长28.5%,贷款增长7.37万亿元。如果不采取控制货币信贷增长的措施,将埋下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从2003年至2007年来看,商业银行上半年的贷款量基本占全年的60%至70%,五年平均下来是65.5%。依照这个比例,今年的信贷总量将达到11.1万亿元,全年的贷款增长幅度将达35%以上。这样高速的信贷增长,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尽管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商品价格一时上不去,但这些钱不买商品,就可以买房子和股票。股市和房市的热度,大家都已经感觉到了。房市只有自助需求上来了才是健康的,而报纸报导房市中大部分是投资需求。大多数老百姓苦于房价太高买不起房,但房价还在上升。我国经济并没有彻底走出“低增长”的状况,企业利润还是下降,只不过降幅缩小,股市上涨的基础应是企业利润,目前的股市快速上涨没有基础。如果全年放出来11万亿元的贷款,会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埋下重大隐患。?另外,我国现有贷款结构,是不利于货币政策转型的。美、欧央行实行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加大基础货币投放,替补商业银行信贷的不足。这些操作是短期的,按周、月,最多三个月买入票据和社会上的金融资产,世界主要国家中央银行都在考虑寻找恰当的时点,改变目前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寻找退出的时机。而我国创造货币的,不是中央银行的短期操作,是商业银行的长期投入。目前中长期贷款占比达到51%,长期贷款的大量投入带来了极大的难题。不继续增加贷款供应,必然有一批项目要断掉资金链,成为烂尾工程;继续按照现在的速度投放货币,就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中央银行现在已经处于两难状态,如果我们不尽早统一思想认识,尽早采取措施,就会错失良机。?中国经济确实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绝对不能依靠信贷冲抵,适度的货币信贷能够给国民经济作出贡献,过度的货币信贷投放对社会而言不是福音。?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