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中国的钱不能只拿到国际上“收破烂”

2009-06-09 20:21 288 查看
“堪培拉没有吹起东风”,国内媒体这样描述中铝注资力拓的失败。
不过,也许中铝早该发现,风向有变。当力拓股价在中铝的“担保”下较年初大涨50%的时候,当曾说“中铝入资力拓让人兴奋”的力拓董事局主席斯金纳在力拓“有钱”后“兴奋”不再,开始对双方联姻含糊其辞的时候,当中铝在力拓股东、澳大利亚政府及国外舆论压力下一让再让,委曲求全放弃原计划中“获得力拓30%铁矿石产量合同”等若干权利的时候,中铝就该想到这一点。如果说这是场背叛,那也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背叛。

有人说,中铝注资力拓失败,跟4年前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一样,国有背景是最大障碍。的确,国有色彩在海外收购中是不受待见,也很容易被某些人渲染,比如给说成是“中国政府”而不是“中国企业”要买澳大利亚矿山。但在资源这种要紧的事儿上,人家对国有敏感,对中国也同样敏感,即使打算注资力拓的不是中铝而是一家中国民企,比如因收购悍马而一夜成名的腾中重工,力拓只要缓过劲儿来,百分之九十九还是会选择背叛。

相比中铝的灰头土脸,腾中重工似乎正风光无限。据媒体报道,曾一致反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美国朝野,这会儿对腾中收购悍马掌声一片。然而,无论是白宫的“欢迎”、还是悍马公司的“非常满意”、又或者是美国营销大师米尔顿·科特勒大喊的“并购通用汽车资产是中国公司的最后机会”、“是一个人一辈子的惟一机会”、“是中国车企成功的惟一途径”,咱们都应该看见,个儿大、费油、江河日下的悍马是通用汽车早在一年前就搁在出售名单上的“淘汰资产”,是日韩、欧洲车企都不肯染指的“有毒资产”,是只卖品牌使用权而不卖生产技术、外带还要保证其总部和生产仍在美国本土、维持成本高企的“空壳资产”——美国人的笑脸,只是因为欢喜中国人去“收破烂”。

中国现在有点钱,但中国这点钱挣得很难,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国企业没有主动权,“衬衣换飞机”的模式下汇率稍微一变就一分钱都不赚。除此之外,中国想省点钱也很难,资源、能源市场上中国企业没有定价权,航油套保、镍矿套保后巨亏的故事天天都在重演。

而与此同时,许多人都看中了中国“有钱”,特别是中国对游戏规则还“玩不转”。当力拓告诉中铝,“一切都结束了”之后,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匆忙会见中铝代表,安抚道“澳大利亚仍欢迎中国的投资,仍需要你们的钱”。钱是需要的,但“好东西人家不卖给你,破烂你买回来就赔钱”。

收购好东西比收购破烂难,收购资源比收购品牌难。类似于悍马这样只能满足一时虚荣心的“漏”,能不捡就别捡。也正因为买点“优质资产”是如此之难、对方势必相当敏感,所以这种买卖一开始就该做好失败、失败后再怎么争取的打算。下一个中铝应该想到,合同里的“分手费”无论如何也不能是1%这么点儿,而人家提出分手后自己第一时间就该有应对方案。否则就是摆着桥等着别人拆,你除了表示“非常失望”,什么都说不出来。

更为关键的是,在下一笔艰苦的买卖中,中国人不能再自己拆自己的台。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反弹给了力拓翻脸的底气,这里头有多少是国内钢企不管不顾狂买铁矿石的“贡献”?如今力拓毁约,转投必和必拓怀抱,两拓联手无疑将把亚洲阵营中仅剩的、正孤军坚持铁矿石谈判的中国逼到了更为不利的边缘——这件事,比中铝在外头被人家摆了一道还值得吸取经验。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