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WireShark入门

2009-05-01 21:01 197 查看

1. 引

上次我们说了IPS测试,对大家来说,基本没什么给予,不过提到个WireShark抓包软件,这个软件与软件背后的知识模块倒是很值得学习的,想当初测试IPS所用的数据包都是应用这个软件来抓的(保存格式为.pcap,供Tomahawk做发包)。用WireShark抓包一是方便,因为它在Windows平台上,图形界面,易操作,二是其强大的过滤器决定了这个抓包器的地位(关于过滤器的使用,可参见其软件的Help->Manual Pages->WireShark Filter帮助),三是该软件对所抓的包有十分详细的解释,很适合学习,特别是对网络协议的熟悉与掌握。

2. WireShark简单操作

打开WireShark,点击Caputre->Option…选择进入抓包设置窗口(图2-1)。




[align=center]图 2-1[/align]
从这个窗口中我们可以对我们的抓包环境,策略,显示项做一个整体的设置。
首先是对抓包环境与策略的设置,如图2-2:



[align=center]图 2-2[/align]
“Interface”就是选择再哪一个网卡上进行抓包。
“Link-layer header type”就是对网络环境的掌控,即数据链路层的头部形态,一般选择以太网(Ethernet)。
“Buffer Size”当然就是缓冲区大小了(不好意思,这个具体作用不明,望达人指点)。
“Caputre packets in promiscuous mode”当然就是开启网卡的混杂模式,使得软件对网络上经过该网卡的包都捕获下来。
“Limit packet to”就是限制抓包的大小。
“Capture Filter”就是过滤器,用于对抓包的类型进行控制。点击 ,可以选择已有的过滤器。

其次,“Stop Capture…”栏,就是可以设置抓包的停止条件,分别可以从抓包数,抓包的总大小,抓包时间进行设置。

再次, “Display Options”设置显示选项,其下三点内容包括抓包实施更新显示,自动滚屏,隐藏捕捉信息对话框。

最后,“Name resolution”对命名规则进行了决定,其下三点选项分别是一Mac,网络层,传输层命名。

1. 抓TCP包

要抓TCP包对于WireShark来说,小菜一碟。只是在“Capture Filter”处写上“tcp”即可(其实就是启动TCP协议过滤器),选择好抓包的网卡,点击 “Start”。
我们抓到了一个TCP包,整体如下:



[align=center]图 2-3[/align]
对于一个包,有三块相关区域,一是表示基本捕捉信息,就是图2-3上的一个List窗口中的内容,二是数据包详细信息就是窗口中第二块树形结构区域,三是16进制的数据包原型。

从这个单一的包,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有用的信息。例:
Mac地址
选中区域:



则对应十六进制的区域也就选定了:



从这里,可以很直白的看到该包的发送源与目标机的物理地址(原来想涂掉里面的Mac,怕有人黑我,结果ipconfig一看,上面的Mac没有一个是我的,那就随他了-_-|)

再下面的几个段,相信你可以自己了解到了,呵呵。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