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库 > Oracle

甲骨文收购Sun将改变IT业

2009-04-21 10:27 363 查看
北京时间4月20日晚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甲骨文和Sun今天宣布,两家公司已达成正式收购协议。根据协议,甲骨文将以每股9.5美元的价格收购Sun,交易总价值约为74亿美元。

甲骨文总裁萨弗拉卡兹(Safra Catz)表示,我们预计,该交易完成第一年内,我们的每股收益将增长至少15美分。我们估计,收购业务第一年内将贡献逾15亿美元运营利润,第二年将达到逾20亿美元。

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说,我们收购Sun将改变IT业,整合第一流的企业软件和关键任务计算系统。甲骨文将成为业界唯一一家提供综合系统的厂商,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将有所提高,而价格将会下滑。

甲骨文获得Sun两项软件资产Java和Solaris,客户将长期受益。Java是IT业最知名的品牌之一,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是甲骨文有史以来收购的最重要的软件技术。甲骨文将确保Java技术的创新和投资,使客户和Java社区受益;长期以来,Solaris一直是甲骨文数据库软件的主要平台。收购Sun后,甲骨文可以根据Solaris一些特有的高端功能优化其数据库软件。

Sun董事长斯科特麦克利尼(Scott McNealy)称,在过去20多年时间中,甲骨文和Sun一直是业界先锋,也是密切的合作伙伴。

Csdn编辑独家专访了国内知名技术专家李建忠,就Csdn用户关心的此事对Java未来走势、开发者以及业界会产生何种影响,请他与大家分享他的见解。

李建忠认为,SUN从当初最高市值2000多亿美金的IT巨擎败落到今天的境况(SUN难以逃脱落败的命运),个人认为其核心原因在于SUN没有在90年代末期Java平台的大好形势之下,冷静制定公司战略,围绕Java构建起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完整的产品线。

总体而言, Java从1995年开始以Applet在互联网领域一炮走红,到1999年迅速调转战略方向构建起跨平台的J2EE企业级开发平台标准,这段时间内,SUN的总体战略和执行都很不错,给整个软件开发领域带来了一阵旋风,也给Microsoft带来极大的颠覆性震撼。由于使用虚拟机隔离了操作系统平台, 其”一次编译, 处处运行”的特性对于应用软件开发商来说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如果照当时的势头发展下去, Java极有可能在操作系统之上构建起一套全新的应用程序平台. 如果这样的平台为主流的应用软件开发商所采纳,Windows操作系统相较于Linux、Unix等其他操作系统的优势将大大降低。那不仅将一举粉碎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王者的地位,而且将彻底颠覆Microsoft其他应用软件所依赖的平台优势。这对Microsoft来说极有可能”动摇国本”.

未及时建立强大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线

在另一方面,随着Microsoft的快速清醒,并于2000年6月份推出.NET平台之后,SUN便在竞争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麦克利尼(SUN公司创始人)不去思考如何围绕Java平台构建起核心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线,而只是天真地认为只要控制了Java平台的标准与规范,拉起Oracle、IBM等兄弟联盟,就具备了与Microsoft争霸天下的资本。在2000年之后,SUN除了忙乎制定标准与规范收取许可费,再和Microsoft斗斗嘴仗之外,不知道SUN围绕Java都做了什么——SUN在Java平台领域没有一款像样的中间件,服务器,数据库,甚至连JVM也长期落后于竞争对手,连个像样的IDE都开发不出来。即使后来在千呼万唤中羞羞答答地登台,大部分基本都是难以上台面的作坊产品,无法承担大规模的企业级应用。这对一个软件开发平台的缔造者来说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直到几年后, SUN才发现Java联盟中大部分兄弟都赚得金钵满盆,只有自己赔上了巨大的研发费用,最后却穷得叮当响。甚至到2007年SUN竟然还挖空心思导演出“以Java作为SUN公司的股票代码”这一偏离商业核心的滑稽之作——说实话,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就已经开始感受到了SUN的穷途末路了。仅仅想靠“Java的名气”,而不是扎扎实实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线来提振股价的做法,在IT业是难以为继的。

不过,回头想想,这也有情可原,Java当初的走红本来连SUN自己都莫名其妙,要SUN快速围绕Java平台建立起强大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线,也许有些勉为其难。事实上,了解Java历史的人都知道Java在1995年前后的走红实在是有点阴差阳错。Java最初被开发为嵌入式设备的软件支撑系统(Java的前身Oak),但随后偶然的机会被SUN的工程师搬移到互联网上,并“莫名其妙”的风靡全球。既然当初Java的创新和走红就有些“莫名其妙”,那么之后在该创新上获取巨大商业成功也自然有些“虚无缥缈”。对比SUN彼时的竞争对手Microsoft,在.NET创始之初就对其上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线 进行了战略级的规划,之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到今天在.NET平台上的收获可谓“硕果累累”。

Sun后期战略失误:拥抱开源

SUN后期另外一个错误的战略在于拥抱开源。在硬件价格不断走低,整个IT业都以软件和服务的形式来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时,拥有强大通用软件开发平台Java的SUN却以软件开源来带动自己的服务器硬件销售作为战略,与历史背道而驰。开源听上去很有诱惑,很受公众欢迎,但是在开源上构筑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如同在浮沙之上构筑高台。事实上,纵观IT业,只有那些在其上找不到巨大商业模式的技术或产品,才被迫选择了开源。君不见,Oracle天天喊支持开源,Oracle何时会将其核心数据库产品开源呢?IBM也一副拥抱开源的姿态,IBM的WebSphere 何时真正开源呢?我真的想不出SUN拥抱开源的战略动机,我甚至怀疑SUN这样做是否仅仅为了和其死对头Microsoft斗气?如果一家公司以和竞争对手斗气来制定战略的话,那就太不明智了——特别是又不幸选择了Microsoft作为竞争对手的话。当然,这么说并非贬低开源的价值。开源自有开源的技术价值,但是开源不能成为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事实上,Java除了来自.NET的正面攻击之外,冲击Java最后防线的正是Ruby 、Python等开源产品和框架。

当然就技术而言,不管SUN最后结局如何,Java依旧是一项非常成功的技术,SUN在IT业仍然有它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SUN能够将Java从嵌入式设备领域一路拉扯成人,最后在通用软件开发平台领域占领一席之地,令人尊敬。但是从SUN公司当初的出发点来讲,SUN在Java上倾注的巨大创新和希望最后落败,SUN从当初傲视群雄、与Microsoft争霸天下的硅谷明星企业跌落到今天提心吊胆被收购的命运,结果也实在惨烈。

在IT业,大致有两类创新、以及围绕这些创新的公司。一类是创新始终围绕核心商业模式开展,创新与商业相互驱动,这方面的公司最后往往“很好很强大”, Microsoft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另一类创新往往是不经意间的石破天惊,刚开始不为钱不为利,这些创新大多没有核心商业模式来支撑,如果后期战略补救不及时,大多最后都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自己落得个孤苦伶仃被收购或破产的命运,真是“很傻很天真”。SUN作为IT业“很傻很天真”的典型代表,除了为之叹息之外,有时候想想真的很可爱。也许这也是IT业的一大魅力所在吧。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