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目标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方向

2009-03-24 20:41 363 查看
要做老字号不要做五百强
     

     我记得斯坦福商学院曾经派一个讲师组到中国,来给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家免费上了几天的课,其中有一课叫“不确定性商务计划”。课程的大概是说面对一个远大的目标,应该不断地分不同的时间段(里程碑),同时不停地调整方向,这样才能有节奏、有意志、正确地、不间断地朝既定目标前进,否则不是跑偏就是放弃。比如说要爬喜马拉雅山,在没有计划分段并调整方向方法时,如果紧盯着珠穆朗玛峰那一个目标,攀登者会越爬越累,越累越觉得远,越远就越觉得自己达不到,这种心理的折磨是非常难受的,所以很多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就放弃了,到达目的地的只是极少数。

 

     我们做企业很多情况下也有同样的感觉,本来已经进步了,已经不断壮大了,但反而觉得距离目标越来越远。并且目标定的越高就越惶恐,见识的伟大企业越多,越觉得自己企业的系统、制度、体系、文化、理念距离伟大企业的差距就越大,最后那个目标会变得越来越高导致最终的彻底失败。

 

     实际上“不确定性商业计划”告诉我们什么?就是一旦把目标立在那儿了,那不是一个点,不是一个point,是一个direction,一个方向,我们所做的就是朝着那个大致的方向努力。我们华人的志向很高,有很多企业志在世界五百强,志在国际知名企业,但我们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常理,如果没有活着,那再大的志向不是梦想而是梦,我们做的首先是要活下去,做“百年老字号”要比做“世界五百强”有意义的多,也现实的多。现在五百强的名单在不断地变化,百年老字号却很少衰下去。百年老字号不是一个点,我们没有说“全聚德”、“同仁堂”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成为百年老字号的,它没有这个点,它是一个过程,正如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一样,一个企业的经历也是一个过程。 

     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追求终极目标,尤其是向往成功的年轻人喜欢给自己定位——我在30岁要成功!我想他们哪天要是成功了他们也就完了。我原来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最怕这个所谓的“终极”,因为一旦说到“终极”人们就把生活给压缩了,把生命给压缩了,压缩到实现终极目标那个“点”上了,一旦达到那个“点”,你会发现你的终极目标已经失去原来的意义。为什么会这样?人拼死拼活跑啊跑,跑到山顶了,如果是泰山山顶还好,后面还有许多更高的山要超越,但如果是爬到喜马拉雅山的山顶怎么办?这一辈子只好养老了,再没有山可爬了,除非到外星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优秀艺人(例如张国荣的自杀)在巅峰时刻找不到方向的原因了。

http://yeka.blogbus.com/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能源 生活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