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IDENTITY 的缺点 SCOPE_IDENTITY() 取而代之

2009-03-24 14:44 232 查看
转自:http://www.cnblogs.com/sharewind/archive/2007/04/03/698289.html

也许大家对SQL Server中的 @@IDENTITY 都不陌生,都知道它是获取数据表中最后一条插入数据的IDENTITY值。

比如,表 A 中有个 ID 为自增1的字段,假设此时 ID 的值为100,现在如果我往表A插入一条数据,并在插入后

SELECT @@IDENTITY,则其返回 101,最后一条IDENTITY域(即ID域)的值。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说要慎用@@IDENTITY呢?原因是 @@IDENTITY 它总是获取最后一条变更数据的自增字段的值,

而忽略了进行变更操作所在的范围约束。比如,我有表 A 和表 B 两个表,现在我在表 A 上定义了一个Insert触发器,

当在表 A 中插入一条数据时,自动在表 B 也插入一条数据。此时,大家注意,有两个原子操作:在A中插入一条数据, 接着在B中随后插入一条数据。

现在我们想下,假设上面表 A 和表 B 都有IDENTITY自增域,那么我们在表 A 插入一条数据后,使用了

SELECT @@IDENTITY 输出时,输出的到底是 A 还是 B 的自增域的值呢? 答案很明显,是谁最后插入就输出谁,

那么就是 B 了。于是,我本意是想得到 A 的自增域值,结果得到了 B 的自增域值,一只 BUG 随之诞生,搞不好还

会影响到整个系统数据的混乱。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大家慎用 @@IDENTITY,而尽量采用 SCOPE_IDENTITY() 函数替换之。SCOPE_IDENTITY()

也是得到最后一条自增域的值,但是它是仅限在一个操作范围之内,而不像 @@IDENTITY 是取全局操作的最后一步操作

所产生的自增域的值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