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谈谈我国现代软件的发展道路

2009-02-10 06:35 183 查看
现代软件发展的历史不算很长久,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发展阶段尤其重要。操作系统基本上有两类:Unix类和Windows大家族,前者以Linux为代表(暂不涉及BSD),后者以XP或Vista为代表。微软单独一家支撑着Windows大家族的发展,确实不易,但是,我们不予评说。本文仅谈及Linux软件体系的近代发展状况(2000-)。
回顾十年前,我们手上只有三件东西:操作系统内核(Linux 2.2)、C库(glibc 2.1)和编译器(gcc 2.7)。任何Linux类操作系统都必须具备这三件东西,比如,用C库定义基本函数,比如:open、mallc、printf、exit等,而且,C库必须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比如:ISO 99、POSIX等),并且遵守相关的国际接口标准。我们用C语言编写任何应用程序,必须经过编译器处理,才能获得可执行软件代码。十年来,我们经历了“非典”时期,......,至今,汶川大地震和奥运会已经过去,Linux内核已演变成2.6.28最新版本,C库变为glibc 2.9版本,编译器变为gcc 4.3版本,在此基础上,各种基础软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变化(软件版本的升级)都是非常深刻的历史演变。十年来,原有的十余种Linux发行版不断衍生出上百个新版本(这里只限于比较重要的版本),比如:由Debian衍生出的Ubuntu分支,其用户目前已占全球Linux用户的1/3以上。根据Canonical和Red monk最近的一项大型调查(2月6日,样本数为6,819),该调查的数据表明,在欧洲和北美地区,Ubuntu应用已经渗透到企业级的关键应用。4年前(2005年1月18日),我们国内成立了《Ubuntu实验室》,(我们)亲眼目睹了Ubuntu系统四年来的迅速发展、壮大。我们相继实际使用了9个版本的Ubuntu发行版,发现Ubuntu版本确实一个比一个更易用、也更稳定的操作系统,并且对Windows体系构成了巨大实际的威胁(请见2月7日Matt Asay署名文章”Ubuntu desktop apparently scares Microsoft”)。当今,Linux大树已经根深叶茂,分支众多。我们可以公平地说,在当今世界,离开了这棵Linux大树,就不(可能)存在任何Linux软件体系,另起炉灶几乎不可能。
在我国,有人提倡要发展“国产基础软件”,这当然很好。但是,你的基础(或者说根基)何在?你的出发点在哪里?你的操作系统内核、C库和编译器是什么?何谓“基础软件必须自己研发”?你的原始基础软件从何而来?这些问题都必须给予正面回答。我们可以一切从头开始做起,我们不怕任何困难艰险,我们要写出自己的(所谓“国产”的)全部程序源代码。但是,这一切要花费多少人力、多少物力和多长时间?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此,我们说句实实在在的话,现代软件体系是经过一定的历史发展和演变,不断积累、不断增强的结果,任何人都不能割裂历史,单独另搞一套,包括我们(我国)在内。
2月7日,《经济观察报》发表一则新闻,“科技部提前启动六大科技专项”,据说,我国政府将投入数千亿人民币发展投入这些科技专项,其中就包括基础软件重大专项。人们要问,基础软件能够这样搞法(投入巨资)吗?美国(奥巴马政府)、俄罗斯、印度、巴西、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日本各国都不敢单独自己搞“本国产”的基础软件(注:Linux不属于哪一个国家),各国政府都视国际Linux软件体系的宝贵资源(与合理利用),我们凭什么“必须自己研发”?根据何在?基础何在?基础软件,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大力发展,但是,不是闭起国门自己单干、甚至蛮干。现在,经济危机来了,IT人员就业困难,我们就是有些钱,也要准备过苦日子,注意节俭。如此把国家巨资花在所谓“基础软件”(国产基础软件本质上是商业软件)的研发上,并没有事实根据(或客观基础)。近来,有人在微软“黑屏”事件上,大作文章,极力鼓动“国产软件”,实际上,我们应该理性地认为,有关微软的“黑屏”事件是一项合法的、正常的商业反盗版措施,不必然涉及国家的信息安全,与发展基础软件(比如基础软件重大专项)更无干系。
我认为,发展我国现代软件的理性之路,应当重在软件(尤其是基础软件)的人才培养(学习别国先进经验),夯实本国软件基础(包括独立研发、合理借鉴),而不是由国家投入巨资(注入个别企业),独自研发“国产”商业软件,无异于搞花架子工程(类似空中楼阁)。对此,我们必须头脑冷静。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