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诺贝尔奖,不属于没有骨气的现代中国人!

2008-10-27 09:50 197 查看
2008年的诺贝尔奖名单公布,而对中国人来说,诺奖是一颗酸葡萄,一如即往,国人对于诺奖继续着意淫的态度。学术界唏嘘不已,也有大学准备让日本获奖者前来演讲或赠予名誉教授;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诺贝尔奖不屑一顾;而媒体则抓住其中一位华裔获奖者大作文章。   如果说诺贝尔文学奖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而最终没有获奖,至少中国作家还曾经奋斗过。而中国的科学界却令人遗憾。除了袁隆平,我国现代基础科学乏善可陈。   我近来正在编写用自己的方式看历史这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中国古人的伟大。别的不说,单以被称为乱世的三国时期来说,刘徽玩几何、方程、测高测远时,一千四百年后欧洲人才明白怎么回事;华佗发明全身麻醉剂后,一千年内欧洲人还只会用刀砍嗷嗷叫的病人;张仲景著作临床医学专著时,欧洲人恐怕还不知道医学是怎么;马钧制作翻车到处引水时,其他各地的人估计还趴在地上直接喝水。   而到了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在科学领域中,除了舞台上演绎的四大发明,还有什么拿的出手!   目前中国科学界,年轻的没经验,有经验的要去学外语晋职称,晋完职称少不得还要想办法搞个院士头衔。等一切完备之后,一部分人老的已经连纸笔都看不清,而剩下的人纷纷成为致富好手,哪有什么人作研究!   在举国浮躁的背景下,科学已经没学科了,在盛世喧天的和谐声中,文学更没文化了。   日本上世纪后期向基础科学投入大量资金,号称在本世纪前五十年要出30位诺贝尔奖得主,而事实上,8年中6人获奖。达到目标似乎不难。   美国建国迄今不过二百三十几年,其科学发展也主要是在南北战争以后,至今也不过140年。但美国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着科技优势。联邦政府和大型工业企业以及各种基金会对基础性研究的支持和鼓励,使研究硕果累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层出不穷,而诺贝尔奖得主也超过半数。   而我国,虽然宣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然而,由于科学制度不完善及技术领域缺少耐心,在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的领导方向下,一方面用没有自信的不屑去骂着日本与美国,另一方面又向日美的基础应用科技摇尾乞怜!甘当加工者,甘作杨白劳当长工这种无技术含量的粗活脏活累活,让洋大爷骑在头上挣走不属于中国人的钱。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先后出过2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所大学仅有16个系360位教授。而放眼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多是系上50,教授上1000。人家的教授是研究上学,而我们的教授大多研究上床!人家的教授研究前人的学问,我们的教授研究古人的裤裆!如此模式,也称学府?这么多的教授专家,做了哪些学问?   诺贝尔奖评审过程中,虽然偶尔有失偏颇,但世界科学领域对诺奖的成就是肯定的。诺贝尔科学奖的成就也影响改善着我们的生活,伦琴发现的X射线、拉姆塞和瑞利发现的惰性气体、爱因托文的心电图、兰德斯坦纳的血型系统、弗莱明的青霉素、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的DNA等等。   全世界人民从科技的成果中受益,而令人感到羞愧的是,这些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发明中,没有一个中国人。如果历史倒退一千年到两千年,中国会拿走大部分奖项,然而按照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我敢断言,五十年内中国人也得不了诺贝尔奖。因为诺贝尔奖,不属于没有骨气不思进取的现代中国人!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