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之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心得体会三

2008-10-05 21:15 369 查看
[align=center]2008年校本培训之《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align]
[align=center]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align]
[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与一般的交往相比,师生交往在交往主体、交往目的、交往内容以及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师生交往摆脱了一般交往中的良莠难分、利害并存的局面,避免了异化的、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师生交往具有更强的自觉性和更明确的目的,即通过交往中的学习,使人成为人,使人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如果我们说一般的交往在促进人的发展,使人成为人的目的上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自在性和无意识性,那么师生交往则具有了高度的自觉性。值得强调的是,师生交往的意义决不仅仅是教育或教学活动的背景、条件、手段,它的价值也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促进知识教学的工具性价值。师生交往的深层意义就在于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人,把经过交往形成的知识、经验、精神模式、人生体验等作为共享的生存资源,发展智慧、情感、意志、精神等完整人的一切方面,使每一个人不断获得完善自身、自我超越的动力,不断使自己成为人。这正是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之所在。
  在实践中,对话教学要防止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交谈即是对话。对话一定是通过交谈,但交谈不一定是对话,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对话,不仅仅是指各方之间的言谈,而且是指各方的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在相互接受与倾听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相通。一句话,对话是各方相互理解的过程,这是质的方面的要求。二是认为对话越多越好。这里存在一个量的问题,我们不能为对话而对话,否则就会走向形式主义。如果对话各方抱着真诚的态度,互相表现出了敞开、接纳、理解和包容,精神上都得到了提升,就达到了目的,并非越多越好,如果各方互有戒心,不能坦诚相待,纵使有再多的对话,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三是认为对话的目的是取得一致同意。有人认为,在对话过程中,特别是在师生的对话中,如果同对方唱反调,就会伤害对方的感情,所以要尽量达成意见一致,也有人认为对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一致,这是一种偏见。因为对话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排斥异己,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差异,观点的不同正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说明有对话的必要与可能。从本质上说,对话的目的是制造意义,寻求真知。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生活 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