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天津北海通信董事长赵苏铭同志亲赴前线救灾

2008-09-04 17:06 323 查看
  是个有血性有正义感的好男人,向你学习!

  举世震惊的“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董事长赵苏铭同志孤身一人于5月15日启程驱车数千公里,不畏山高路远和灾区危险,义无反顾地奔赴四川灾区第一线参加抗震救灾抢险.表现了一个公民和企业家在国家有难时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和高尚情操。赵苏铭同志先后到达了灾情最严重的绵竹、什邡、北川县城等重灾区,为灾民送去了药品和救灾物资,参加了抢救,运送伤员,清理尸体等工作。经过面对生与死的艰难历程,感受到了生还者的坚强精神,感受到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的顽强生命力和团结气概。 7月10日天津市总工会授予赵苏铭同志天津市抗震救灾“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附:地震赴川记行



地 震 赴 川 记 行
  地震赴川记行 打开新浪,首页警示窗口里写着“现在距汶川地震已35天14小时00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始几天的悲痛逐渐好转,但一看到灾区令人心碎的画面,伤感就不禁涌上心头,因此,民建中央一直催促提交这篇文章,但几次提笔几次放下,不愿唤起那些令人压抑的回忆。简单写了些经过和感想让大家分享,以此怀念那些逝去的生灵。

一、准备
   5月12日下午4点,我打开电脑后看到四川地区遭受了地震消息,当时没很在意因为经常会有些地区发生地震的信息,但随之而来铺天盖地的现场画面是我不禁紧张了起来, 晚上7点多,看到了温家宝总理在飞机上宣布汶川遭受特大地震灾害的消息,我感到非同寻常,当晚想到立即找到了公司人力资源部布置捐款事宜并发布了紧急通知。
   5月13日晚上收看电视时,感到全国人民的心已经和灾区现场紧紧连到了一起,看到电视上播放的残垣断壁和映秀中学、北川中学抢救学生的画面,我的眼泪禁不住一次次流下,为了不让妻子看到,我假装若无其事的在屋里站着看着电视晃来晃去,一夜不能眠。
   14日上班,我已无心绪手中的工作,随着报道死亡人数由六千多上升到近两万多,看到这些悲惨画面,我感到“72小时关键时间”内我必须要帮助受灾的人们做点什么事情了。思考了1分钟,决定赴灾区为遭受痛苦的人们提供一点尽可能的帮助,来抚慰那些遭受大自然涂炭的生灵,我觉得我赶到那里能与他们在一起共渡艰难时刻也是一种安慰。
  我从来没有开车去过四川,这几年来曾有过很多次的梦想--有一天会开车赴川藏游览祖国的西北高原蓝天白云,只因听说长途跋涉路途艰险才未能成行,这次却在几分钟之内作出了这么重大的一个决定。但考虑到灾区余震不断道路中断山石飞滚,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我决定一人前往,考虑到员工知道后会担心安全问题影响我的决心,也不想让人们认为我想炒作什么,我隐瞒了实情向有关部门说去出差广州。
  下午,开车到市场里购买了六千余元的创伤、消炎类药品,棉被、钢盔工具等。想到从没到过四川路途遥远时间紧迫,可能在路上耽搁时间,因此又买了一台GPS卫星定位导航设备(事实证明如没有这台设备中途不可想象)。

二、出发
   15日上午到公司处理了些紧要事务后随即关闭了手机启程,当晚留宿山西临汾,第二天上午一路顺利,除了加油外一路吃喝都在赶路中进行,开困了就喝点咖啡提提神,下午路过山西陕西河南的交界处,导航设备指引我离开高速进入了108国道,进入陕西境内的黑河国家森林自然保护区,长达160公里的沿江峡谷崎岖山路,这段路湾多路窄危险频出还下起了大雨行进的异常艰难,由此明白了当年日本侵略军为什么8年没能攻进四川。天黑时分终于走出困境,找到了进川唯一的一条还能通行的高速公路—西汉高速,随之狂奔起来,救灾车辆一路免费。
   走前从电视上看到都江堰、汶川县城等重灾区已经很多军队和救援者赶到展开了救援,我想自己有车较方便应该赶到其他山高路远的边远灾区参加抢救,第一站想到最远的重灾区青川县,车上的广播说到青川的山路被山体滑坡破坏正在抢修,可能从江油还能进山,到晚上11点赶到了江油市,出市7公里遇山体滑坡将这条路也堵死了,从乱石堆中返回高速已疲倦得抬不起头睁不开眼,看看表已经连续开行了15小时没有休息。
   夜住一家尚敢营业的宾馆5楼,刚睡着就被一阵晃动惊醒,时间是夜里1点20分,遇上了最大的一次6级余震,我坐起来冷静的看着房顶的横梁晃了十几晃后楼房没倒,宾馆通道里一片奔跑喊叫声,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清醒的感受地震。第二天听到我住的江油市正是这次余震震中,因此后怕不已,所幸无恙。

三、绵竹一日
   第二天天亮决定奔赴重灾区之一的绵竹,距离绵竹15公里,看到一辆辆救护车警车呼啸着由绵竹方向奔向什邡,我又掉头奔向什邡,到什邡市后在去重灾区的关口遇公安拦阻(胡锦涛总书记当天到什邡视察),于是又掉头返回绵竹,这使得在路上耽误了2个小时。
   绵竹市内尽管楼房倒塌的不多但已成空城,象美国灾难片里的白天空无一人的场景令人感到有些恐怖。城边外宽阔的马路边停满了军车、全国支援的120救护车、运送救援物资的大型货车。临时开出巨大的广场上搭满了蓝色救灾帐篷,我在绵竹市政府临时指挥部救灾报道点进行了登记报到后,就跟随志愿者参加了搭建帐篷、帮助灾民运送生活物资,发放免费瓶装水、防疫通知等工作。
   灾民们脸上表情是平静的,甚至孩子们有说有笑,看不出他们遭受灭顶之灾后我想象中的痛苦,可能是看多了死难者后痛苦神经已经麻木。由于绵竹市地处平原,因此国家的救灾工作能组织得很好,汉旺镇等重灾区死里逃生的灾民都临时集中到了这里,中国电信和移动临时通信点免费向人们提供着报平安电话。
   看到有很多湖南、吉林、贵州等地赶来的志愿者,我改变了保密的想法,觉得应该让人们知道有包括我在内的全国人民都在深深关心着他们,让公司里的员工们看到他们的同事也亲身参加了救灾,对灾难后提升全民凝聚力会是一份积极促进作用,于是晚上驱车赶到了绵阳夜里向公司发回了第一篇现场报道。

四、北川行
   第二天赶往北川县城,越往山上走看到的倒塌景象使得心情越发沉重。到半山腰时道路已被戒严,除了部队和救护抢修车辆外,社会车辆已一律不准进入,据说是为了保证抢救车辆顺利通行。我指着车上贴的“北海通信抗震救灾”牌子,说是抢修通信设备的车辆才得以蒙混过关。
   上午11点到达北川县城边,在山上居高临下的俯视了建在三面环山一面绕江的北川废墟。 路面已经翻裂,被垮塌的山体堵塞,从临时抢修出的公路下到县城里是一个巨大的陡坡,街口旁就是几百米的高山峭壁,峭壁下的楼房已被两层楼高的巨石滚落砸得支离破碎。街口一条商业街,山根旁空地巨石堆里七零八落散落着一堆堆的机器碎片,从轮胎残迹和金属片颜色能够看出很多辆汽车的残骸,这里应该是一个出租车停车场,出租车们在地震的一瞬间就遭受了灭顶之灾,巨石下隆起的碎石堆形状表明还掩盖着一具遗体。虽然在电视和图片上看到很多倒塌的房屋,但到北川还是被一座座巨大的半截楼房残骸所震撼。
   北川县城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三面青山映衬着片片楼群,一条江水蜿蜒从市中心拐过,而现在成为堆堆碎片的楼房成片毁塌在江水里,江对面除了一栋散了架的楼房还顽强的矗立在废墟中以外,已经丝毫看不出原来的城市模样了,可以想象出在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几十秒钟内在这里发生了怎样的惨烈景象。
   建筑物燃烧后的烟碳气味混着尸体腐败味十分难闻,我不得不戴起双层口罩,凡是有苍蝇围转的地方预示着废墟下面可能有尚未挖出的尸体。人们来来往往各自从事着协调指挥、寻找幸存者、消毒、采访等工作,也有像我这样独立混进来的志愿者在帮着接送逃生者、搬运伤员、疏清道路,清理尸体, 开车接送了几趟往外走的灾民和别处撤下来的轻伤者,跟着武汉的抢救队在可能有生命痕迹的地方挖掘,但一次次的遭受失望,昔日干净整洁的整条街面楼房已经顺着马路的方向东倒西歪的叠到了一起,现在时间已超过了关键的“72小时”,生命迹象已很难寻找,大规模的抢救已接近尾声,我踏走在昔日的楼顶上,在四周寂静的废墟中寻找着,我多么希望能听到脚底下传出一声呼救,亲手把他们抢救出来,也了却我千里赴川的一份心愿。。。
   在石缝里、倒塌挤到一起的胡同里,找到了几具暴露出的遗体,找来担架用黑色塑料袋装起来搬运到了集中地点,昨天电台里发布了民政部通知:对发现的遗体要作照相存档和DNA提取。这比前两天听到的广播说由于天气炎热对发现的尸体一律作就地深埋处理心情感到好受些。
   当天晚上撤出县城转天返回。 中午国务院李副总理到北川县城,下午两点钟在废墟堆前参加了为遇难者全国默哀三分钟,此刻各种车辆鸣笛、搜救人员、部队士兵和全体在场人员默哀,我站在北川中学废墟下,想到此时脚下废墟里还埋着几百名遇难师生,泪水禁不住长流。
   街边的电器店、装修店商铺门依然洞开,里面依然摆满着东倒西歪的商品,定格着灾难到来那一瞬间的景象。
   北川汽车站前一片狼藉,远处倒塌楼房残骸里还冒出缕缕青烟,车站对面的河边还散落着几个水果摊,经过了这几天惊天动地千军万马的大营救,摊上的水果纹丝未动,它的主人们不知是否还活在人间。
  防化部队在从北川县城深处进行彻底防疫消毒,逐步向山边街口推进,消毒后的地区戒严预示着搜救工作结束人员全部撤出,我不知道此时还有没有尚存一息的幸存者在废墟下绝望的等待着,想到这里百感交集难受万分。。。
   下午在楼层废墟中发现北川县城里最后一个幸存者,部队人员拿着生命搜救仪在寻找确切地点,吊车长臂伸出来抵住随时会拍下的巨大楼板让人们设法切割开建筑物废墟营救,但从层层水泥预制板废墟剥开一个半米的空隙十分艰难,直致天黑方才挖出。
   当夜大雨磅礴山路泥泞 从县城撤出的路上遇到男女两个十几岁的学生要求搭车,接上后了解到家住绵阳,来北川县城寻找在北川中学教书的姐姐,几天来音信全无,分析可能是已经遇难仍埋在废墟里,我说已经过了好几天可能找不到了,女孩子说话干脆利索,闪着大眼睛说肯定能找到。 我不忍心再拨动她们难受的心弦。 第二天听到消息,被地震摧毁的北川县城残骸作为我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文化遗迹将被永久封存 。
  最后一天在北川县擂鼓镇,帮助村里的人们搭建帐篷搬运废墟里可用的家产,中午休息时遇到一位中年男子热情地招呼我这个远方来的客人歇息,我们聊了起来,问到伤亡情况,他说擂鼓镇死伤一千多“太轻了太轻了”,我看着他的模样不象农民 ,他说他在北川县委办公室工作名叫周康龙,他一直在微笑着跟我说话“我过了五十年了,在一分钟之内已经变得一无所有,连身上穿的衣服药物是乡亲们送给的”,他面带笑容的平静诉说着:他的爱人没能跑出来,他的儿子28岁家住绵阳,前一天母亲节儿子儿媳来北川县城给妈妈过节当晚没回去,也永远留在了废墟里,擂鼓镇是他的老家,这里还有他小时相识的乡亲,暂时投奔到这里。与乡亲们一起住在帐篷里,我问他将来还回北川县城吗?他摇摇头,我问他将来去那里安身,他摇摇头说还不知道。我不知道这个中年丧妻丧子饱受打击已经一无所有的男人未来的命运要他怎样去面对。
   我想让他把心里的痛苦发泄,但看到他始终微笑的面容我不忍心再让他说下去,我把随车带来的所有药品棉被等物品都留给了这个帐篷里的乡亲们,临走前我对他说:老周你要好好的活下去,不为别的,就为了你失去的亲人们。他嘴唇颤抖着说“我现在就是这么想的!”。 回来的路上,我停下了车靠在路边,现在是第三天哀悼日的下午2点28分,听着中央电台广播员低沉的声音,泪水遮挡住了我的眼睛使我看不清路面。单位来电要派司机来接让我乘飞机回去,我谢绝了。经过几天面对生者和死者的艰难历程,我感受到了感受到了生还者的坚强精神,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的顽强生命力和凝聚力,感受到了全国和全世界有善良之心的人们面对中国四川灾难所表现出的难过同情、巨大帮助,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顽强和团结一心。
   愿逝者安详, 愿生者前行!
                         赵苏铭 2008-6-18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