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熊晓鸽的赌注人生

2008-08-27 15:55 225 查看


人生最大的赌注是你自己,你要敢赌你的明天比今天好,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这人很乐观。1989年我去美国留学,身上只带了40多美元父亲送我登机,进了候机室,我对自己说:没有退路了。那时心里很难过,这么想着,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我成年后有数的两三次流眼泪,这是一次。不过,到上海转机时,我突然找到了一个解脱自己的理由,当年那些被卖猪仔的劳工"上海"后生死末|/九死一生到了美国也过着悲惨的生活, 至少我比他们幸运多了。
就是这样自己去找心理的平衡点。我一直不给自己自怜自艾的借口,也不去过多地体会挫折感,这样才能斗志昂扬地面对一个个挑战。当一个人对自己有十分的信心时,别人就会对你有十二分的信心。这一点在西方尤其在美国更为突出。因为美国人喜欢和成功的人、快乐的人打交道。
当你把自信乐观向上的一面呈现给大家的同时,还要抓住一切机会向别人证明你的才华。
1986年,我进入波士顿大学攻读大众传播学硕士学位8个月之后,在很多外籍留学生尚未过语言关的时候,我已经拿下学位;1987年,我进入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攻读国际经济与商业管理博士学位,当时,这所名校的学位并不好拿,但还是在卡纳斯出版社兼职做记者,此间采访了王安、王嘉廉等电脑巨子。1991年底,卡纳斯集团委任我做香港地区的经理,那时,我做出了新的选择。
我仔细分析了自己的处境和长短,我觉得人只有干自己最喜欢的事,才能真正有作为,而自己最喜欢的是搞出版,再具体就是信息技术产业(简称IT产业)服务。这方面中国几乎是一片处女地,而我对中国的了解是很多西方人无法相比的。
1988年,在为荣毅仁副主席访美举行的招待会上我认识了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董事长麦戈文先生。在与麦戈文先生见面时,麦戈文先生表现出的热情和对中国市场的浓 兴趣,在当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给麦戈文先生打了个电话,对方立刻约见。后来我被委任为主管亚太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出版物开发事务。到1992年9月,连续赔了7年的新加坡市场开始盈利,连续赔了2年的马来西亚市场开始盈利,连续赔了8年左右的港台市场开始盈利.....
这就是赌注,在这一局中我赢了。身为老板和投资商,若要令下属信服、令合作伙伴信服,除却职位本身赋予的权威感,还需要有人格力量作支撑。当你做庄家时,要想赢得赌注,除了财力和运气,很多时候拼的是做人的底气。我不太关注周遭的人怎么想怎么看,但我 有自己和人打交道的办法无为无不为。与人周旋的最好方式是不周旋。
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我选定了,就对对方给予高度信任,人事、财务等所有的管理全部本土化,我虽是投资者却只起一个监督指导作用。既然要与人合作,就必须相信对方,否则你干脆放弃他。所以当庄家做出判断后,不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而是敢于豪赌的人总是“通吃”。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