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现代化研究

2008-08-09 11:47 218 查看
[align=center]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现代化研究[/b][/align]

[align=center]平凡一豆[/align]

中文摘要:[/b]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环境及在该环境下的现代物流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描述与探讨,并对问题的解决可能性方式做了初步的探索,指出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若干方向与可能。
关键词:[/b]电子商务 物流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现代化

0[/b]、引言[/b]
电子商务(EC:Electronic Commerce)一词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是伴随着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这一新技术的产生而产生的商务概念。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组织机构、企业都纷纷转向更加易用、廉价、更有经济效益的Internet。而Internet这一连接全球的信息基础设施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同时,电子商务以数字化广域网方式大大扩展了原始的EDI交易概念,使新的基于Internet的EDI系统利用电子手段可在贸易伙伴之间进行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商检等行业的信息处理与单证互换的业务。这种触及社会基础经济形式的变更也促使各种企业重组其业务流程,并运用其实现更加快速、高效、经济、方便的商务交易与服务构想。

1[/b]、电子商务环境[/b]
21世纪的世界是电子商务广泛应用的世界,电子商务将会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生产及管理方式均发生重大变革。

1.1 [/b]电子商务对企业传统运作模式的冲击[/b]

(1)全新的生存环境
近几年,Internet在世界各地均以指数速度增长,我国更是以高达100%的速度进行增长。据估计,到2010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量将达到4500亿美元以上。从全方位企业竞争的角度来年,现代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起自己的信息系统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由于我国的电子商务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不少企业还没有感觉到信息化经济的威胁,但是,我们的产品会很快被新的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所替代,随着电子商务向着纵深方向的发展,企业将会进入一具全新的生存环境。

(2)全新的经营理念
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服务形式,其范围涵盖了从商务信息交换、售前售后服务、广告、销售到电子支付等各方便的内容。因此,能否在互联网上提供“比对手更好,更快的服务”成为新经营理念与竞争的制高点。如何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以新的手段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周到的服务就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内容与发展战略目标。

(3)全新的运作模式
首先,网络的介入使企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其次,网络使企业产品生产向高质量、低损耗、短生产周期方向发展;第三,网络使企业的产品采购、销售均采用全新的供应和销售网络,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与流通将大幅度减少,货物与支付手段也都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大大解除了时间与空间所带给商务活动的限制,为企业营造一个面向全球的商贸氛围。

1.2 [/b]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b]

(1)打破了地域限制,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电子商务把每一种经营活动从其营业场所所在的地理范围内解放出来,Internet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效打破国家与地区间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壁垒,对于促进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与沟通均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2)摆脱了资源束缚,使企业迅速扩大规模成为可能
Internet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其完全可以从信息管理的各个方面把一个小企业武装成一个很有规模的“大”企业,使得企业在现代化商战的战场上不再受经济规模大小的制约,可以随意的进行各种信息交流与沟通。借助电子商务,中小企业传统市场的竞争力可以得到加强,并有更多更好的机会把自己的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

2[/b]、物流与物流管理[/b]

从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来看,现代电子商务一般包括信息流、资金流、商流与物流四个流程。在这四个流程中,物流是最后一个环节,而且也是完成整个现代商务活动与进行传统商务活动都不可缺少的环节。

2.1 [/b]物流的概念与分类[/b]

(1)物流的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对物流的解释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2)物流的分类
由于物流涉及到社会生活领域的各种方面,所以物流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在不同的物流形态下物流所表现出的不同技术特征与运作形式也各不相同。通常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包括企业物流、城市物流、区域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等。按物流作用不同分,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返品的回收物流、废旧物资物流等。按物流运作的主体不同分,包括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等。按物流组织特征分,包括虚拟物流、定制物流、精益物流、绿色物流等。

2.2 [/b]物流管理的概念、目标与阶段划分[/b]

(1)物流管理的概念
鉴于物流形态的多样性,为了使物流能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更快更好更方便有效的服务,人们有必要对物流进行规划与管理,于是就出现了物流管理的概念。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管理的解释为“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2)物流管理的目标
我们实施物流管理,其目标就在于实现物流的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以及提高物流质量。

(3)物流管理的阶段划分
我们按照管理进行的顺序来划分,可将物流管理分为计划、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
a、在计划阶段的管理是为了实现物流预想达到的目标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物流所要达到的目标、分析研究在物流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任何外界影响和做出贯彻与指导实现物流目标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具体实施方案。
b、在实施阶段的管理包括:对物流活动的组织和指挥、对物流活动的监督与检查、对物流活动的调节等。
c、在评价阶段的管理包括:对物流实施后的结果与原计划物流目标进行对照、分析、总结,确认物流实施阶段的成果与不足。

3[/b]、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b]

3.1 [/b]物流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健全[/b]

在物流法规方面,目前还没有针对物流的法规体系。现在仍然沿用过去与物流作业有关的以交通运输等基础法规为主的法规体系,包括综合交通运输法规,公路货运法规,水路货运法规,铁路货运法规和航空货运法规等。这些由有关部门制定的众多的法规都是根据当时情况制定的,在当时对推进本行业的发展虽然起过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已难于适应新形势下物流发展的需要。

3.2 [/b]物流基础设施有待完善[/b]

(1)交通运输设施有待进一步发展
由于长期受“重生产,轻流通”思想影响,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偏小: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我国运输网络密度分别为1344.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43公里/万人,分别只相当于美国的19.6%和15.8%,德国的9%和15.8%,巴西的1.3%和8.8%,不仅落后与发达国家,而且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存在较大差距。

(2)各种运输方式有待合理衔接
运输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各种运输方式尚未形成合理分工关系,市场范围交叉严重,在同类货源上进行盲目竞争,这使得各种运输方式不能合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3)仓储设施功能单一,利用率低
我国的物流仓储基础设施虽然在数量和网络上有一定规模,但其质量和功能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基础薄弱,布局不合理,仓储设施单一,管理粗放,结构分散,技术含量低。仓储作业大部分还停留在人拉肩扛的原始水平上;一些起重设备早已超期服役。

3.3 [/b]物流发展不平衡[/b]

物流企业,物流设施,物流活动高度集中在交通极为发达的大成市中,形成辐射功能及强的物流中心城市。而在乡村地区物流发展比较缓慢,使城市物流与乡村物流在过程上脱节。

3.4 [/b]物流发展需求不足[/b]

物流能否得到顺利发展,关键在于要有物流需求,这种需求来自于工商企业。但是,我国目前仍然有相当一些工商企业仍以自营物流为主。目前,国内企业自营物流占整个物流失常规模的60%到70%,因此,尽管物流发展潜力巨大,但国内企业对物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造成了我国物流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

3.5 [/b]物流服务水平低[/b]

主要表现在:一是作业水平低。物流服务质量是企业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首要标准,而目前我国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需求相比单据准确率和运输及时率低,供需难以平衡;二是物流运作成本高,效率低;三是物流服务满意度差。

3.6 [/b]物流服务标准化程度低[/b]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适应物流发展和物流业务运作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物流非标准化装备,设施和行为仍然相当普遍。

4[/b]、物流管理现代化[/b]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物流的质量、过程透明度、安全性、低成本、高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这对物流行业本身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如何保持并不断扩展这个市场,从何处着手来满足客户对物流的需求呢?物流信息的及时获取,准确、高效地把决策信息转入各物流有关部门及生产环节中去,提高物流活动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与方法。利用物流信息对整个物流活动进行指导、调节、推动与监控,从这个角度来说,物流管理信息化本身就是物流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4.1 [/b]物流管理现代化的内容[/b]

从物流业角度出发,物流现代化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在物流业务的科学管理上。其涉及到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如农业、林业、交通、运输、商业、物资、建筑、包装业等的协作与利益。而物流现代化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对物流机械设备、材料、仪器、能源,以及从事物流的生产人员、生产效益动态、物流信息的掌握与处理等的管理。通过在物流的全过程中采用和引进新技术,根据物流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优化方案,不断调整和平衡各种资源与过程,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4.2 [/b]物流现代化管理的技术[/b]

(1)系统管理技术
系统管理技术的重点是系统分析,即指从物流的整体出发,根据物流的目标要求,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计算方法,对物流的目标、功能、环境、费用和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调研,并收集、比较、分析、处理有关数据和资料,建立若干拟定方案,比较和评价物流的结果,在包装、运输、仓储、可再生资源等方面做出重大决策,制定出有关物流的方针、政策、法规等。

(2)质量管理技术
物流质量管理通常采用“三全”管理手段。一个是物流全过程的管理,即对物资包装、装卸、运转、保管、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等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一个是全面性管理,即包括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及各环节的质量;一个是全员性管理,即指物流全体工作人员都参加物流管理。

(3)标准化管理技术
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标准对国家经济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已不容置疑,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日益繁荣的情况下,传统的贸易壁垒已逐渐被更为隐蔽的新壁垒所取代,其中就包括以标准为代表的技术壁垒。可以说,谁掌控了标准,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已经逐渐由起步阶段进入发展阶段,而相关标准缺失或者滞后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标准越早出台越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发展。因此,我国物流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应当受到更多重视并加快进行,以更好地促进行业、市场、企业的健康发展。

(4)决策管理技术
决策是物流管理的核心,是执行各项物流管理的基础。物流决策管理技术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我国目前普遍采用了图表分析法,图上作业法,表上作业法,网络法,借助电子计算机手段,解数学模型的方法等来决定物资的合理流向。

5[/b]、结语[/b]
要实现物流管理的现代化,人才是第一宝贵的,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批专门从事物流研究工作的专业化队伍,使他们具有社会科学广博的知识同时又具有自然科学的雄厚基础才能更好的为国家的物流管理现代化服务。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物流技术,如车站、码头、道路、仓库等的自动化建设,以及物流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随着我国生产力的提高,这些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国的物流现代化水平也必将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b]
[1] 陶倩 物流标准化困局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08.01
[2] 赵燕平 电子商务概论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7.11
[3] 我国现代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研究 2008.03.12 http://www.51report.com/free/detail/910126.html本文出自 “平凡一豆” 博客,谢绝转载!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