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互联网先锋谷歌开始将触角伸向汽车业

2008-08-08 12:51 459 查看
就在通用、福特等汽车巨头不断亏损之际,互联网先锋谷歌却将触角伸向了汽车业。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近来,关于谷歌(GOOGLE)将要进军汽车业的传闻不时泛起,各类报道也并不完全是捕风捉影。有报道显示,谷歌于一年前设立了PHEV领域(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投资项目RechargeIT,专为下一代清洁交通工具的研发提供帮助,目前已向电动汽车厂商Aptera Motors和致力于电动车用锂电池技术的ActaCell公司投资275万美元。据称,在这笔资金的帮助下,Aptera Motors将会加快其Typ-1车型推向市场的速度,预计最快今年最后一季度即可上市。

Typ-1<?XML:NAMESPACE PREFIX = SPANSTYLE='FONT-FAMILY />电动车燃烧<?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一升燃油可行驶98公里,价格为3万美元左右,尽管Typ-1是三轮电动汽车,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悬疑

8月5日,记者致电谷歌(中国)公关经理崔瑾求证此事,对方表示,目前尚不确定谷歌有“进军汽车业”的规划。但是,谷歌(中国)方面随后发给记者的相关邮件资料则显示,坊间对于谷歌造车的传言也并非空穴来风。

谷歌方面介绍说,在2007年6月,谷歌旗下的公益组织Google.org就已启动一项新能源汽车计划。这款被命名为“插电混血儿”的插电型混合动力车可以接入由太阳能提供动力的电网,每加仑油耗可行驶70英里="0">-100英里="0">,是目前车辆燃油经济性平均指标(大约每加仑20英里)的4倍;即便与普通混合动力车相比,“插电混血儿”每加仑油耗的行驶里程也要多出至少30英里="0">。此外,“插电混血儿”还能在指定时刻,通过“车辆到电网(V2G)”技术把电能输回到电网上。

此外,Google.org还与太平洋汽电公司联手,利用V2G="0">技术示范了电力的双向流动,而且已经为此划拨了100万美元,并同时宣布了总价值1000万美元的RFP计划,资助插电混合动力车、全电动汽车和与此相关的V2G="0">技术的开发、运用和商业化。

Google.org表示,他们将推广“插电混血儿”和V2G技术,同时将鼓励汽车公司尽快开始生产这些车辆。

Google.org还计划与谷歌工程师和Hymotion/A123系统合作,为一般的混合动力汽车增加外部插座和额外的电池,运用油电混合动力(或者运用生物质燃料),延长车辆续航时间,以适应长途旅行的需要。

虽然谷歌在电动汽车方面已经着力颇多,但崔瑾依然称,不能就此认定谷歌要正式进军汽车业。

方向

不论眼下谷歌电动汽车相关计划的出发点是挂上自己的标识量产盈利,还是仅作公益方面的尝试,现在既已有所投入,就不能说谷歌与汽车业绝无“瓜葛”。

作为强势资本,谷歌的一举一动都会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其目前对汽车业的“暧昧”态度,是否是故作低调外界无从猜测。尽管美国本土汽车巨头的日子已不再甘之如饴,但从长远看,国际汽车业的前景依然令人期待,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

在当前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下,新能源汽车必然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虽然研发中的一些问题仍待解决,但新能源汽车的大潮即将汹涌而来,谷歌选择这一领域切入,可谓眼光独到。

近两年,除了通用、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攻城略地外,本土汽车厂商也在积极备战,上汽、吉利、长安、长城等都蓄势待发。

欧、美、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逐步成形,国内市场也开始发育。今年5月,国内有7款新能源汽车被批准年内量产。

但是,新能源汽车毕竟不同于传统汽车,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依然有待突破,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相关设施也远未健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争还在延续,消费者的观念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发展瓶颈如何突破,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普锐斯在中国虽然顶着“混合动力标准”的光环,但其2007年的国内销量仅是其2006年销量的2/3;混合动力版思域自去年11月由东风本田引进以来,共计售出不过120辆,该车型的国产计划也被压后。东风本田表示,压后的主要原因,就是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成本控制及市场消费意识还不成熟等。

采访中,不少企业坦陈,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目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比如续航里程、电池质量以及成本控制等问题,很多企业都仍在探索,这也是行业面临的普遍困局。

谷歌对于汽车业有多大兴趣?它在电动汽车研发的路上会走多远?谷歌会否打造一个汽车品牌?这些都还不明朗,但是,资本的流动从来都是由市场主导的,谷歌会否正式进军汽车业,市场会最终给出答案。

但有一点可以明确,谷歌对汽车业不再是抛媚眼,而是已经伸出了一只脚。
='FONT-FAMILY:宋体'>='FONT-FAMILY:宋体'>='FONT-FAMILY:宋体'>='FONT-FAMILY:宋体'>='FONT-FAMILY:宋体'>='FONT-FAMILY:宋体'>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