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之df、du命令

2008-07-29 17:49 218 查看
df[/b]命令: [/b]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b]
常用:df –hi, df, -ha, df –Th, df –Th –x vfat,[/b]
功能: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语法:df [选项]
-a 显示所有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包括0块(block)的文件系统,如/proc文件系统。
-k 以k字节为单位显示。
-i 显示i节点信息,而不是磁盘块。
-t 显示各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x 列出不是某一指定类型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与t选项相反)。
-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h 表示使用「Human-readable」的输出,也就是在档案系统大小使用 GB、MB 等易读的格式。

例1:列出各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 df
   Filesystem 1 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hda2 1361587 1246406 44823 97% /
第1列是代表文件系统对应的设备文件的路径名(一般是硬盘上的分区);
第2列给出分区包含的数据块(1024字节)的数目;
第3,4列分别表示已用的和可用的数据块数目。第3,4列块数之和不等于第2列中的块数。这是因为缺省的每个分区都留了少量空间供系统管理员使用。
第5列表示普通用户空间使用的百分比,即使这一数字达到100%,分区仍然留有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空间。第6列表示文件系统的安装点。

例2:列出各文件系统的i节点使用情况。
   $ df -ia
   Filesystem Inodes IUsed IFree Iused% Mounted on
   /dev/ hda2 352256 75043 277213 21% /
   none 0 0 0 0% /proc
   localhost:(pid221) 0 0 0 0% /net

例3:列出文件系统的类型。
   $ df -T
   Filesystem Type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hda2 ext2 1361587 1246405 44824 97% /
   本例中的文件系统是ext2类型的。

inode 是用来存放档案及目录的基本信息 (metadata),包含时间、档名、使用者及群组等。在分割扇区时,系统会先做出一堆 inode 以供以后使用,inode 的数量关系着系统中可以建立的档案及目录总数。如果要存的档案大部分都很小,则同样大小的硬盘中会有较多的档案,也就是说需要较多的 inode 来挂档案及目录。

du[/b]命令:查询档案或目录的磁盘使用空间 [/b]
[/b]a:显示全部目录和其次目录下的每个档案所占的磁盘空间
b:大小用bytes来表示 (默认值为k bytes)
c:最后再加上总计 (默认值)
s:只显示各档案大小的总合
x:只计算同属同一个档案系统的档案
L:计算所有的档案大小
常用命令:du -a

操作详解
引用指令 du 能以指定的目录下的子目录为单位,显示每个目录内所有档案所占用的磁盘空间大小。例如:

# du -h /etc
104K /etc/defaults
6.0K /etc/X11

10K /etc/ssl
1.7M /etc

# du -sh /etc
1.7M /etc
在查看目录的使用情形时,我们可以将输出结果导到 sort 指令进行排序,以了解哪个档案用了最多的空间:

# du /etc | sort -nr | more
1746 /etc
388 /etc/mail

4 /etc/gnats
2 /etc/skel

sort 的参数 -nr 表示要以数字排序法进行反向排序,因为我们要对目录大小做排序,所以不可以使用 human-readable 的大小输出,不然目录大小中会有 K、M 等字样,会造成排序不正确。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