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印中软件差距为何如此巨大?质疑中国软件产业体制

2008-05-23 04:36 459 查看
google_ad_client = "pub-8800625213955058";

/* 336x280, 创建于 07-11-21 */

google_ad_slot = "0989131976";

google_ad_width = 336;

google_ad_height = 280;

//

印中软件差距为何如此巨大?质疑中国软件产业体制

--------------------------------------------------------------------------------
http://www.sina.com.cn 人民网-华南新闻

  钟纥

  整体国民经济及IT产业都不甚发达的印度,却在软件行业雄踞世界第二的现实,令中国软件业颇为震撼。对之关注的也许不止是业界,中国政府特别提出要了解印度软件的发展情况,不久前由麦肯锡公司提交了一份由微软参与的研究中印软件业发展的咨询报告。

  中国IT业前景诱人

  谁都无法忽视中国IT产业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国IT产业的巨大市场,在2001年夏天,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用户市场,中国PC市场增长幅度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商业周刊》认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半导体工业市场和最具购买力的中产阶级。人们还注意到,全球最大的IT企业纷纷投资中国,并将它们的亚洲总部甚至全球技术中心搬移到中国,不少大中城市在发展规划中将信息产业确定为城市支柱产业。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中国IT产业拥有诱人的前景。

  印中软件差距大

  然而,今天中国IT业界人士突然看见了另一面镜子———中国的邻邦印度。短短10年间,印度在软件行业将日本和欧洲远远抛在后面,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软件大国,就连一向走在最前沿的美国也不得不重视这个潜在对手。有资料显示,印度软件业的增长率近几年都达到50%以上,2000年印度软件出口60亿美元,印度政府计划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将达到850亿美元,出口500亿美元。另一项指标显示,印度获得ISO9000质量标准认证的软件公司全世界最多,得到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学会最高级别的全球23家软件公司中,有15家是印度公司。

  与之相比,中国2000年的软件出口2亿美元,占全球超过2200亿美元软件市场的1%不到,中国软件产业的年增长不到30%。整体国民经济及IT产业都不甚发达的印度,却在软件行业雄踞世界第二的现实令中国软件业颇为震撼。对之关注的也许不止是业界,微软全球技术中心总裁唐骏接受采访时透露,他拜见朱镕基总理时,朱总理专门提出要了解印度软件的发展情况。他并透露,一份由微软参与的研究中印软件业发展的咨询报告,不久前已由麦肯锡咨询公司提交给国家计委曾培炎主任。

  软件研发“优先权”

  追究中国软件业落后的原因,有人指出,在全球软件业发展最重要的八十年代,中国软件业却被完全忽视,中国软件业在起步的时候,没有想过要应用于市场,很多软件制造只是为某项具体的应用,这项应用完成了,软件的生命周期也就结束了。

  九十年代初,中国曾经涌现一批优秀的通用软件,如WPS、CCED等,这些优秀软件都是由个人开发出来的,这些个人软件很快被不断升级的电脑硬件所埋没。而这个时期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公司都在做计算机硬件的批发销售,软件往往是硬件促销的搭配。人们都记得,九十年代初期大大小小的电脑公司,根本没有软件销售这个概念,客户要求装什么软件,卖计算机的就给装什么软件,或许这就是最早的“盗版”,那时中国的计算机市场刚刚启动,完全没有软件版权保护这样的概念,甚至那些个人软件设计的源代码也是人人都可以拷贝的。而恰恰是在这个阶段,IBM、康柏等硬件制造商正在给微软付大笔软件版权费,微软正是踩在这些巨人的肩上成为软件业的一代霸主。

  保护和鼓励政策滞后是中国软件业落后的又一个因素,直到2000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对软件产业在投融资、税收、出口、收入分配、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行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制订了全面、系统的鼓励性措施。尽管这个政策的优惠程度前所未有、并且是继汽车产业之后推出的第二个产业政策,但毕竟比印度同类优惠政策晚了10年。1991年,印度政府发布文件大力扶持软件行业,实施零税赋,同时软件业和服务公司的银行贷款“优先权”,引发了印度软件行业的一场革命。

  企业运作“美国模式”

  比较中印软件业发展的差距,应该看到,过往制约中国软件行业发展的社会、政策因素正因产业的强劲发展而逐步改变,软件企业自身的不足和欠缺是更加亟待解决的问题。

  微软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唐骏以他在微软公司8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中国软件企业的不足,他认为,中国软件企业缺乏标准化的研发模式,缺乏了解正规的软件研发流程的管理人员,他们是软件公司的程序经理。他说,在美国,程序经理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们独立于研发部门,专门检查研发部门的开发工作是否符合规定的流程且所有开发工作是否留有完整的文档。印度完全采用美国模式,任用大量从美国回归的人才为程序经理,保证了印度软件研发的标准化和集约化。因此,同一软件的第二代、第三代的开发时间会被几十倍、几百倍地缩短。在中国,同一个软件到了第四代基本上难以避免地要重新写过,反映出软件开发基础工作的薄弱和急功近利。

  我国有关部门八十年代末集纳了国内几乎所有操作系统领域的著名学者和专家,开始研制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Cosix,与此同时,微软也在研制其Windows操作系统。10年后,微软已经先后推出了Windows3.x、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2000系列产品,依靠视窗操作系统占领了桌面操作系统99%的份额,而中国的Cosix现在只有不到200家企业用户。

  全球跑订单的CEO

  中国软件企业还缺乏能够融入国际同行的优秀CEO。唐骏说,印度软件公司的CEO们都是亲自出马在各国市场上竞争订单,印度软件业70%是外包业务,主要市场在海外,这就要求软件公司的CEO们必须面向国际市场。而中国的软件公司往往满足于国内市场,当然,这取决于市场需求的不同,但是这种倾向影响了中国软件企业的眼光。

  事实上中国软件企业完全意识到邻邦印度同业的强不可撼,中国的软件公司像一阵风似的去印度考察、学习,客观地说,中国软件行业在短期内难以超过印度,但是,比照一个经济基础、产业基础都远不及中国的对手,中国软件业同仁受到的刺激是强烈的。

声明:本网站转载该文并不意味着赞同文中观点。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