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通货膨胀”下的中国语境

2008-03-23 00:29 288 查看
[align=left]继中国大陆方便面由于原料大幅上涨,不得已加入价格调整的大军后,7月25日又有消息称,中国五大发电集团集体上书国家发改委,要求在部分区域启动煤电联动从而上调电价。这预示着继房价、肉价、油价等涉及民生的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之后,本年度的物价又开始了新一轮上涨。社会舆论由此开始沸沸扬扬,结合近日央行的加息政策,有人惊呼:通货膨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align]
[align=left] 如果把方便面的涨价看作是粮油涨价的缩影,把电价上涨看作是能源紧缺的标志,就经济规律特有的阶段性而言,认定为通货膨胀似乎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把粮油、电力视作民生的基本要素和生活必需品,今天的物价无疑抬高了人们的生活成本,以此理解为通货膨胀也并非危言耸听。早在年初,渣打银行的经济学家王志浩等人就曾撰文,认为中国大陆的通货膨胀日益升温,不得不防。美国的经济学家也发出警告,要求中国人必须面对这个严酷的现实,否则将会自食其果。而中国大陆的一些经济学家对此并买账,他们例举大量的事实,说明CPI上行和粮食、能源价格的上涨不会引发通货膨胀。[/align]
[align=left] 一方面是根据国际经济运行标准衡量,言称中国已经进入通货膨胀期;另一方面是据理力争,罗列大量数据进行强有力地反驳。今年以来,双方各执己见,在媒体上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争论。有意思的是,对这样一个涉及民生的话题,中国的权威经济学家们并不直截了当,他们在给大众以“中国不存在通货膨胀压力”的信号同时,把话题引向了另一种概念,比如“通货膨胀主要拉动力来自农民工工资”、“中国的通货膨胀取决于全球的经济变化”等等,叫人匪夷所思。[/align]
[align=left] 老实说,缺少经济理论修养的我,虽然对中国经济学家的“术语”感兴趣,但并不佩服他们的聪明,他们越是用词讲究就越充满欺诈性。什么“流动性过剩”,什么“物价涨幅增加”,什么“国民财产缩水”诸如此类,总让人觉得高深莫测,翻查相关词典才知道,这些词汇原来都是对通货膨胀的不同层次描绘。绕了一百八十道弯,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通货膨胀。经济学家都如此掩耳盗铃,难怪有人要求“中国人必须面对这个严酷的现实”了。[/align]
[align=left] 外行人并非不知道,当人们手中的货币增长指数与物价增长指数不能成正比时,就意味着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表现在统计数据的虚假或者生产形式的虚假,都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根据经济学上的定义,产生通货膨胀一般有三种前因:一是天灾人祸造成的物质匮乏,物质紧缺供不应求;二是货币投放量超出了既定范围内的实际财产额度,造成货币贬值;三是创造的财富远远低于流通领域所产生的财富,就像他兜里的钱放进了你的兜里,你的兜里钱又转到别人的兜里。貌似经济活跃,实际上没有参与财富的生产。换句话说,一个国家的主体经济如果符合其中的一条,就会引发通货膨胀现象。[/align]
[align=left] 事实上,通货膨胀本来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规律,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制度都曾经不同程度地存在,根本不需要讳言。不知道为什么,却成了中国人的忌讳。按常理,正视通货膨胀现象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事关国家命脉,只有众志成城才能顺利化解经济危机。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学者乃至经济官员对此从来不正视这个现实。最令人费解的是,面对日益严重的住房难,以及物价持续走高这等如日月巡天、江河经地般的明朗事实,竟有人死不承认,并气壮如牛地反驳。[/align]
[align=left] 当然,通货膨胀从政治语境中有另一种解读,时至今日西方仍然有那么一些人,刻意把经济问题拿到政治层面放大,动辄借经济问题对中国的内政进行干预,其险恶用心无非是证明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并非捕风捉影。这属于无中生有,本不值一谈。可怕的是,中国的经济学家为了证明某种改革思路的正确,明明知道通货膨胀对社会稳定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却费尽心力刻意粉饰,一切表达都近乎于歪曲,尽管甲乙丙丁ABCD说得头头是道,提纲擎领之处却是掩盖事实真相。这种做法不仅误导了政府的决策,欺骗了民众,也给了“中国威胁论”以口实。[/align]
[align=left] 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是我知道通货膨胀的概念是个学术性、政治性很强的话题。之所以不怕贻笑大方谈论经济问题,是因为我实在不相信中国的经济学家会对此有所建树。几个月前,发生在山西的“黑砖窑”事件就是明证,分明是穷人被压迫,饱受奴役之苦,却偏偏有学者昧着良心说中国更需要保护富人。这样颠倒黑白的用意,说到底无非是为某一利益集团唱赞歌,充分暴露了当今学术之风的腐朽。我建议这类“经济学家”去山西的“黑砖窑”体验几天农民工的生活,好让他们知道,在当下的中国究竟谁更应该保护。[/align]
[align=left] 古人说:卑之,无甚高论。之于通货膨胀,没有卓识就不应该指手画脚。7月26日,《重庆晨报》报道了发生在重庆的方便面抢购风潮。同时《北京娱乐信报》报道南京市政府为应对物价上涨,紧急提高低保标准……种种迹象表明,通货膨胀已初见端倪。人们买不起房可以不买,开不起车可以不开,这还不足以导致恶性循环。而电力、粮食等民生基本材料价格的迅猛增长,无疑将产生一连串的反应。就算中国的经济学家巧舌如簧,驳倒了所谓的“中国通货膨胀论”,又怎能掩盖这铁一般的事实?[/align]
[align=left] 其实,中国的某些主流经济学家向来以矮化民众的智商为荣,他们根本不知道,大部分中国人从来没有指望他们必须有悲悯众生之心,去担当什么社会道义,至少没有人把平抑物价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素以宽容而著称于世的老百姓,也不会因为某些学者曲学阿世而愤怒,对他们的期望值更接近于零——只要他们不祸国殃民。[/align]
[align=left]www.singtaonet.com [/align]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职场 休闲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