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向总统宝座进军的中国女人

2008-01-19 16:40 393 查看
2006.9.17
12:34

一般人的印象,如果中国女子到国外嫁了个外国丈夫,她的称谓必然就变成为“×太太”。此女也必然以这个称呼为荣。如是嫁了个高官或老板,则更以“×太太”随丈夫出席某个场合的报道为光彩。法籍华人成之凡却与众不同,她不仅没有成为她法国丈夫贝尔覃先生的“贝太太”,倒是她的丈夫成了名副其实的“成之凡先生”。

  名满巴黎城的成之凡是中国著名报人成舍我的长女,母亲从小培养她弹钢琴、跳芭蕾、作乐曲,为她日后成为一个著名艺术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30年代在上海国立音专毕业后,曾执教于上海音乐学院。1949年4月随父母南迁到香港定居,在香港圣学院教音乐,曾多次在港举办“成之凡作品演奏会”,香港电台也经常播放她的音乐作品。

  成之凡1951年,她得到一位法国著名钢琴家的赏识和帮助,到巴黎定居。这个艺术之都特有的艺术氛围,使她一踏上这块土地,艺术才华大放光彩,很快成为法国颇有名气的画家、音乐家和服装设计师。她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巴黎“东方博物馆”和市政府都收藏有她的画作,巴黎“国家现代博物馆”邀请她当了会员;她到各地演奏,是法国电台公认的演奏家和作曲家,她将老子的《道德经》谱写成乐曲、自编自演的大型音乐节目《道之乐》倾倒了巴黎观众;她用中国传统服式加上现代色彩设计的服装令人注目,有时候她穿上新设计的这种服装在街上一出现,马上就在法国流行起来了,还有法国服装间谍偷拍她新装的照片。

  她在巴黎“混”得够气派、够光彩的!

  中西合璧的姻缘由于聪明漂亮、曾是北平女师大校花的母亲被父亲背弃给予她的刺激,她决定抱“独身主义”。可是她到巴黎的第二年,一位经常到音乐会上观赏她演奏的年轻的法国工程师深深地爱上了她,这位名叫贝尔覃的小伙子不顾家里的坚决反对,也不顾这位中国姑娘对他反应冷淡,一往情深,百折不回,甚至不惜跟家里反目。成之凡那颗“顽固”的心终于被他感动了,1953年双双到教堂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这对异国鸳鸯把婚姻牢牢建立在真诚的爱情基础上,结婚时娘家没送一针一线,婆家没给一块肥皂,他俩完全靠自力更生,把个一无所有的小家庭建设得相当富有。40年来,夫妇俩心心相印,恩恩爱爱,培养了一双子女,成就了各自的事业。

  成之凡对笔者说:“我因为嫁了个法国丈夫,就稀里糊涂地加入了法籍,但我却一直把自己当中国人。”

  这个家庭最令人惊奇的是:身为一家公司董事长的贝尔覃先生处处尊重这位东方太太。最典型的是40年来她一直用“成之凡”这个中文名字,很少用“贝太”,这在西方社会很少见,他不在乎。太太用中文名字“成之凡”的名义办画展、音乐演奏会,他积极帮助她筹备、操持,前来参观或听音乐的观众不由自主地称呼他“成之凡先生”,他不仅不生气,反而以太太之尊为己荣,笑呵呵地向观众招呼、致谢;太太为传播中国文化决意在巴黎盖一幢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他不仅在经济上慷慨支持,而且绞尽脑汁为她精心设计;太太已两度竞选法国总统,并宣布1995年第三次竞选总统,他出钱出力,无保留地支持,并为太太的选票四处奔波。贝尔覃先生称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模范丈夫”!

  笔者去年亲自感受到了贝先生的“模范”事迹:

  我每次给住在北京华侨饭店的成之凡女士打电话,接电话的总是嗓音浑厚的贝尔覃先生,一听到是我的声音,他总是热情亲切地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说声“你好!”然后请他太太来跟我讲话;每次我采访他太太,出来开门的也总是高个子、高鼻梁、凹眼窝的不减当年英气的贝尔覃先生。一见面,他点头问好,笑容可掬,用亲切的手势和不熟练的中文对我说:“请进!”采访时,他静静地坐在一旁,并负责录音。有时他到里间去做什么事,一盘录音带完了,成之凡一声“菲力莆!”他便一边回答一边从里间飞快地跑出来,弯下腰来迅速换好磁带,抬头向我亲切地一笑便又返回了里间。

  三度竞选法国总统的“伟大创举”第一次是1981年2月,她出人意料地宣布与密特朗、德斯坦、希拉克、马歇等40多位法国著名政界人物竞选总统,并受到法国最大的通讯社——法新社的支持。这事一下在法兰西引起了轰动。她的竞选口号是:“选我就是选和平!”她将中国古代圣人提倡的“中庸之道”用于现代西方政治,主张实行“一元两位”的总统制,即左右两派,一派一个总统,或正副两个总统联合执政。这次虽然没有成功,但大振了法国华人的士气。

  第二次是1988年,成之凡又一次角逐法国总统宝座,她向密特朗、希拉克、巴尔分别发出公开信,阐述了自己以道家学说为基础的政治思想,将“一元两位”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三位一体”,即由大选中3位得票最多的候选人担任总统,以解决法国左右两派“共治”时期所出现的不协调。她又获得了法国新闻界的支持。这次虽没有成功,但又一次为法国华人树立了敢于向政治舞台进军的榜样。

  这两次竞选不成,情有可原:它规定总统候选人必须征得法国500个议员或地方民选代表的联署签名。这个条件太苛刻了。成之凡作为一个无党派人士,想获得这个联署签名谈何容易!

  1995年是法国下一届总统大选年,年逾花甲的成之凡壮心不减,于前年夏天宣布第三次竞选法国总统。这一次她的政治主张是:成立“全球缺席者大同盟”。所谓“缺席者”,就是既不投票支持、也不投票反对法国总统密特朗和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人,这些人的力量加起来无比强大。加上在国际舞台上没有发言权的大部分中国人,这股力量结合在一起更不得了。她还提出“博爱”的主张,用中国古代“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哲学来解除当今世人的痛苦和危难。

  我问她:“这次竞选有没有成功的可能?”

  她说:“比较有信心。”因为现在的法国民众既不信左派,也不信右派,他们倒希望从中国古一点的哲学中得到启发,他们更对中国今天的改革开放颇感兴趣。“有那么多的人支持我,又有那么多报纸为我作宣传,我应该有信心,况且还有前两次预演的经验。”

  我祝愿和期待她放一颗令地球震动的卫星!

  名国名家风范 成之凡有一个很美的高贵的外貌,如今虽然年过6旬,脸上的肌肤还是那么光洁、细嫩,既找不出皱纹,也不长老年斑;嗓音也依旧优美动人,难怪海内外的朋友和熟人有的称她“公主”,有的叫她“皇后”。

  可是这个尊贵、娇嫩的成之凡,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和自制力。

  故事之一:一天早晨,正准备去巴黎市内参加画家会议的成之凡,一张包画稿的报纸忽然飞到院里,她跨出门口到院子里去取回,想不到自家喂养的一条很大的狮毛狗猛地窜上来,将她的手腕、胸部、腿部多处咬伤。而她先生到公司上班去了,秘书和佣人也不在身边,她一个人跑到附近医院求治。大夫在给她的伤口进行缝合之前,先让护士给她打麻药,不料遭到她的拒绝——因为她不信西医。这位像皇后般尊贵的女士居然在没上丝毫麻药的情况下任大夫在自己白嫩的肌肤上“穿针走线”,令大夫和护士都惊叹不已。完了,大夫不禁拍着她的肩膀称赞:“你真有勇气!”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们中国女人都很有勇气!”

  更令人震惊的是,她遭狗咬后伤痛如此,居然还一手吊着绷带、一手拿着提包,坐30分钟火车,又转乘计程车(她家住在巴黎郊区,她又因故发誓不买小车)赶到几十里外的市区赴会!真是一个奇人!

  故事之二:1992年12月7日深夜,成之凡正“挑灯夜战”,翻寻早年她与父亲的一张合影。照片好不容易找到了,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正待轻松一下脑神经,突然两个蒙面人闯入她的卧室。面对这突如其来、生死未卜的大祸,一般女人也许会惊叫着往隔壁丈夫的卧室跑去,成之凡不,她显得格外冷静,一点不惊慌失措,心里一个劲在说:千万不要惊动隔壁房间的丈夫,要死就死我一个人!强盗抢走了藏在她卧室价值几千万元的珠宝(单一条钻石项链就值几百万元),而她和丈夫的生命保住了(此案法国和西方的报纸都报道了,至今未破)。

  贝尔覃先生深深感激太太用生命保护自己的泰山般恩情,更敬佩太太临危不惧、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

  日常生活中,成之凡处处表现出严于律己和自尊自爱的可贵品质。

  她对笔者说,去法国之前,她背着“名家之女”的包袱,是个很霸道的“大小姐”,动不动耍脾气把佣人大骂一顿,甚至砸东西。到法国后,她产生了“中国人”的强烈意识,自己哪件事做得不好,人家就会说:“这是一个中国女人做的!”为维护中国人的形象,她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当年见几个中国女孩插足法国人的家庭,她连劝带批评:“我们中国女孩在国外不要做这种事!天下男人那么多,干吗要去抢人家的丈夫?宁可不嫁人也不要丢中国人的脸。对外国人的东西不偷不抢,连垃圾也不拿!要知道,你犯了法,杀头、坐牢不是你个人的事。”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